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独行 >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三方平复(四)

汉末独行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三方平复(四)

作者:王家小郎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3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韩龙的确是在等待洛阳城的消息,或者说等待洛阳城中的人。

他作为校事府的探子,还是一个高层,可是就在自己的身后,居然跟自己自己都不知道的刺杀者,很明显,那群人的目标就是自己。

因为这件事,他专门留了一个心眼,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走出江州,而是趁着诸葛亮想要一网打尽的心情,带着他们在江州白帝城好好的绕了几圈路,拖延了些许的时间,让那些已经暴露出来的探子先行撤出去。

韩龙没有那么好心,为了一群自己只见过一面,甚至一面都没有见过的人就将自己陷入险境之中,他要的就是用这些人去试探一番,试试外面的人到底是不是要杀他。

最后的结果让他很心寒,从白帝城走出去的,只要是形迹可疑的,全部遭到了他的杀戮,没有任何的留情,也没有任何的原因。

到了这一步,他不傻,他知道这群人都是什么人,都是什么东西,他知道自己若是再往前走,那就是死路一条,曹营他现在回不去了。

在不知道为什么的情况下,他只能调转马头,再次潜到白帝城,然后和诸葛亮的搜捕打了一个时间差,并且在赵云带着他麾下的暗卫回来之前就跑了出去,从益州跑了出去。

本以为到了益州本土,他应该就安全了。

但是他的放松都没有来得及维持一天,他就被人给包围了,那是蓄谋已久的一场包围,从探路到下毒,最后的围杀,配合默契,一看就是出自史阿的手笔。

作为校事府的高层,他对于这一套手法还是很熟悉的,同时在发现之后也就顺势而为,想要看看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但是.....

韩龙赢了,围杀他的人都被他围杀了,最后受了些许伤的韩龙还是没有得到哪怕一句话,因为那些都是死士,宁死不张嘴。

再之后,从江州白帝城到成都,他这一路上遇到了不下百场各种刺杀,他都不知道这几年,校事府是怎么在西川安排进来这么多人的。

直到最后他坚持不住摔在了成都城门之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然后被出城巡视的刘禅给捡了回去,就当是做好人好事了。

直到来到了太子府,他才算是基本摆脱了那校事府的追杀,他才算是勉强得到了喘息之机,但是洛阳的事情让他更加的担心了,他直到那里有着太多他在乎的人,他害怕那些人,会出问题。

不过此时就算他着急上火那也没用,此时的韩龙除了在太子府继续养病,他什么都做不了。

刘复看到他这个样子,也是能够理解,他曾几何时,在一个叫做江东的地方,也是有着和韩龙一样的心情,对于某个地方某个人,万分的牵挂却是一无所知。

“放心,他们会好的!”刘复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能这般安慰着。

“等吧,他们不会让我活的这么好的,他们也不会让我就这么失踪的,终归会有人找到我!”韩龙轻笑了一声,然后将短刀收回了自己的腰间。

“嗯,若有需要,叫我!”刘复的嘴这个时候变笨了,他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了,只能这般说,虽然他也知道韩龙并不会真的在有危险的时候找他。

韩龙对于刘复的话不置可否,只是继续看着他面前的盆栽和花束,一副入迷的样子。

刘复看着韩龙也不想被打扰的样子,便慢慢的退了出去。

等到刘复离开之后,韩龙慢慢的从自己的怀中掏出来一张小巧的布条,那是之前他厮杀之时,一个黑衣人在被他杀死前,塞到他的怀中的。

“七天之后,密道尽头!”

小小的布帛上面只有这么简短的一句话,别人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但是韩龙知道,而密道尽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人知道在哪里!

“要来的,终归还是要来!”韩龙轻笑了一声,同时将那封布条收回了自己的怀中。

太子府已经被打扫干净了,虽然还是有着浓浓的血腥味,但是这种味道,便是用清香不断的焚香也没有太大的用处,只能不断的水洗,然后等待味道慢慢的散去。

此时众多大臣就在这种味道之中,艰难的等待着。

午时三刻,一般要么是吃饭,要么是杀头,在众人都饿的独自咕咕直叫唤的时候,城门哪里终于传来了消息。

“启禀太子!”一名传令的士卒飞奔到了太子府,飞奔到了刘禅的面前,“我等连夜感到南安峡口,然后布好埋伏成功的等到了黄元的大军顺江而下,意图投奔江东。

陈曶、郑绰两位将军合力之下,成功的将黄元大军击溃,然后斩杀无数,陈曶将军招降了黄元麾下士卒,郑绰将军也是生擒了黄元狗贼,此时他们已经回到了成都,让小人先行禀报!”

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们所有的大臣,脸上的神色再次难看了三分。

刚刚还觉得他们自己做的么有问题,杨洪就是想要让刘禅身边缺少人手,然后给某些心怀歹意的家伙创造机会。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伙居然还真的就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数万大军不来攻打成都,不去割据南中,偏偏顺江而下,想要越过他们的蜀汉陛下刘玄德,然后投奔江东。

这群荆州的大臣们,是真的不知道这个家伙怎么想的。

不过无论他们怎么想,怎么说,现在杨洪乃是有大功,就算他们再抓着杨洪让刘禅出了危险这件事,那也没有用了,再这么一场大功面前,什么隐患,什么怀疑都是不足为虑!

“老夫错了!”最先认错的居然是谁都认为不可能,所有人都觉得此时最难堪的那个家伙,向宠的叔叔向朗,这次混乱的缔造者。

此时向朗先是走到了刘禅的面前,三跪九叩,直呼自己有罪。

在刘禅让他赶紧起来之后,然后又朝着杨洪躬身行礼,说自己莽撞,性格不佳,所以才让杨洪受惊了,同时也让太子受尽了,再次请罪。

向朗这幅模样是让他们真的有些恍然不错,不知道他是真的还是假的,不过现在看来,他这似乎是真的。

但是很多熟悉向朗的人转念一想,却也觉得并不是那么的不可能。

这个家伙就是这般的执拗,甚至都不能说是执拗了,他是一个认死理的,他认准的那就绝对要去做,从来不会在乎得罪人。

所以说向朗这个执拗的家伙,在认为杨洪有错的时候,他就真的敢去和杨洪不休不止的拼命,可是当他没有话说之后,他也会没有任何犹豫的就去给人道歉。

一群人互相对视之间,嘈杂之间,太子府终于来了应该来的人。

陈曶、郑绰带着五花大绑的黄元,来到了太子府,来到了刘禅等人的面前。

“太子殿下,我等回来了!”陈曶、郑绰两个人直接跪在了刘禅的面前,满脸都是血污,看得出来他们这一路没有任何的停歇。

“好,很好!”刘禅直接走到他们的面前,然后直接将他们两个亲将扶了起来。

看着这两个在西川完全没有名气的将领,刘禅十分的开心,他们是对自己最忠心的将领,他们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他的左膀右臂。

“黄元?”刘禅安抚了两员功臣之后,便走到了黄元的身边,“你...就是黄元对吧!”

那被五花大绑的黄元看着面前的年轻人,然后冷哼了一声,“某家就是.....”

一副蛮横模样的黄元,刚刚想要说上几句硬气的话,然后话都没有说完,硬气也没有开始,就被刘禅打断了。

“待下去,先饿上几天再杀!”刘禅直接摆了摆手,就让陈曶、郑绰两个人将他给拽下去了。

同时,刘禅转过了身子,看着身边的诸多大臣,“各位,我等是不是应该去处理政事了?”

听到刘禅这般说,众多大臣也是明白了过来,“我等告退!”

等到众人都走了之后,刘禅这才活动了活动身子,然后冲着端着茶碗的内侍说道,“去弄点热水,孤想要好好的休息一番,太累了!”

“遵命!”小内侍接过喝干的茶盏赶紧离开,去准备热水了。

而此时后院的韩龙还在伺候那两株快要被他弄死的花朵,突然他的肩膀被人点了一下,然后一封信帛直接从他的耳边落下,然后一个穿着普通的内侍快步的朝着某个方向走去。

韩龙没有追上去,甚至都没有多看那个方向一眼,而是撵着两只手指将那信帛堂而皇之的夹起来,直接打开了信帛。

“与兄一别经年,希望七日之后成都城外三里桃林与君一见!”

字体娟秀,就算没有看过写信的那个人,也能够看得出来,写信的人是一个十分娟秀的女子,性格温婉可爱,是一个难得的良人。

“呵呵,还真是有趣,有趣啊!”韩龙将那信帛放到了地上,然后就在那两株快要被他折腾死的花旁边,挖了一个坑,然后将信帛埋了进去。

这一幕他没有背着任何人,不单单很多侍卫还有下人看到了,然后将这一幕告诉了正准备洗澡的刘禅。

对于这件事情,刘禅没有丝毫的命令,“他想要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孤知道他不会杀我,这就足够了。”

说完之后,他直接将衣服除去,然后直接将整个人都泡进了水里,发出了舒服的呻吟声。

太久的劳累让他舒服的呻吟出来,他这么多年,一直克制着自己所有的情绪,他知道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能力。

他只是一个妾室的儿子,不但不是嫡子,甚至都算不得长子,他记得自己的父亲还有一个大儿子,亲生的大儿子流落到外面。

这么多年不知道死活也就罢了,也没有什么靠谱的消息,偏偏让他这么多年顶着一个非嫡非长的名头,最后他登上这个位置,他到底有多么的不容易,又有谁知道。

(最近因为刘禅即将成为西川的主角,在这里介绍一下刘禅这个被人称之为扶不起来的刘阿斗。

先不说他到底是不是大智若愚,也先不说他独立支撑蜀汉多少年,更不说他当了多少年的皇帝,收拢了多少权利,这些老掉牙的东西咱们一会儿再说,先说他的出身。

古代无论是家主还是诸侯,亦或者是皇帝,遵循的是立嫡立长立贤这么一个顺序,也就是说最先被设立为太子或者继承人的,一定是嫡长子这个身份,如果长子不是嫡子,那么就会出现袁绍和袁术的这个关系。

袁绍是长子,袁术是嫡子,所以他们谁都看不上谁,但是没有否认,嫡子袁术,就是汝南袁家的继承人,只不过袁绍后期的能力完爆了后期的袁术,这才让他篡位成功。

曹氏的曹丕,曹植两人相争,就是因为最开始的嫡长子曹昂去世,然后没有办法,丁夫人上位之后,嫡长子是不是曹丕,这个没有办法说,他的确是最大的,但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同样身为嫡子的曹植才敢去争夺。

孙权的儿子,嫡长子孙登在世的时候,别说两宫之乱了,谁敢动孙登一根毫毛,对他有一丝一毫的不恭敬,那就是江东未来的皇,所以这就是一家嫡系的威力,能够让整个家族都稳固下来。

反之,孙登死后,偌大的一个江东让两宫之争活活的给玩没了,最后将孙权都烦的不行,直接开始了大开杀戒,这样才止住了这件事情。

再看看同为三国之一,同为太子的西川蜀汉太子刘禅,他有什么,他第一不是嫡长子,第二不是嫡子,第三不是长子,第四没有贤良之名!

不要否贼,刘玄德的老婆有很多,死了的老婆也有很多,但是被他承认的正室妻子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江东郡主,压根就不和他同房共枕的那个孙尚香,这是政治联谊。

第二个就是入驻西川之后,吴家的妹妹,刘璋到处的嫂嫂,美人吴氏,也就是刘玄德嫡子,刘永和刘理两个人的生母!

而刘禅的生母是谁,甘夫人!

兴平元年,刘玄德寄居于徐州的小沛,然后被陶谦表为豫州牧,之后便是遇到了当初的甘夫人,然后纳为妾室!的确,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妾室而已,原因是因为,甘夫人出身不好。

因为刘玄德早年多次丧偶,最后被人说成了有克妻的可能,所以正室之位就一直空缺着,而这个时候,刘玄德的后院就是甘夫人在打理,并且将之打理的井井有条。

从这一方面来说,甘夫人颇有三分曹氏的丁夫人的风范,都是经历了多少风尘,有着不小能力的女人,能够成为自己丈夫的贤内助,但是这种情况下,曹操一举将出身最不好,年纪最大的丁夫人变成了自己的正室,将自己的后方交给了她。

而刘玄德,最后也只不过是让她用妾室的身份,行使大妇的权利,并且可想而知,并没有给她相应的名分,也没有明着说过,这种情况下甘夫人处理很多事,都是非常难的。

建安十二年,甘夫人终于给刘玄德生下了一个儿子,但是这个儿子却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刘禅的头上不单单有着两个姐姐,还有一个不知道在哪里的哥哥,虽然失踪了很久,但是所有人都不承认他死了,这让他没有长子的名分,只不过就是一个庶出的从子罢了。

紧跟着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进攻荆州,希望能够一举平定天下,然后刘玄德不得已狼狈逃窜,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三国志·卷三十四·蜀书四·二主妃子传第四》: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於当阳长阪,于时困逼,弃后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於难。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这两个地方都详细的记载了当初在刘玄德最窘迫的时候,直接将刘禅这个唯一的儿子和他的母亲扔了出去,然后导致他们被曹军包围,还是赵云干了和当年的夏侯婴一样的事情,冲进去将两个人给救出来。

这里说一下,赵云七进七出那是扯淡,但是赵云带着人屁事儿没有的跑出来了那更是扯淡,没有被逼到一定地步,刘玄德那么好面子的家伙还能够丢弃妻子?

真到了必须丢弃妻子才能活下去的时候,他们这两个被扔下去的还能不被曹军围住带走?徐庶他娘和刘玄德两个女儿怎么被拿下的,不就是这个样子么?只不过赵云能够抢出来的只有刘禅和甘夫人两个罢了。

在这种完全不顾及自己儿子性命的行为,就算刘禅最开始还小,他不知道,那么后面他能够不知道么?

从一出生就被他父亲丢弃保命,一个孩子能够拖累战马的速度么?只不过就是因为丢其他换取曹军追击他的速度罢了。

然后年纪大一些被那个都没有见过几次的嫡母抱走,差点给拐到江东,或者说胁迫到江东。

最后来到了西川,不是叛乱就是造反,要么好不容易他活到了刘玄德成事儿,还要面对突然出现的嫡母,以及那两个嫡系的弟弟。

最重要的一件事,刘备的追封是蜀汉昭烈帝,甘夫人是蜀汉昭烈皇后,但是这都是刘禅追封的,并不是刘备给他的,甘夫人死了之后是被葬在了南郡。

然后刘备成事之后,对于这个为自己操劳了一辈子的女人,没有迁徙坟墓,也没有多么的怀念,给了他一个名分,“皇思夫人”。

仅仅,就是一个连贵人都比不上的夫人,在刘玄德的后宫之中,也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夫人,并不是说夫人的这个位置低,而是这么一个夫人就毁了刘禅一半的名声。

也就是说,就算是在刘禅的父亲刘玄德登基之后,他也不过就是一个官方认证的庶出之子,在这种情况下,刘禅是需要多少努力,付出多少东西他才能成为皇太子?

章武元年,刘备登基之后,刘禅经过了一系列的惨烈厮杀,成功的从一个庶出之子,变成了王世子,然后变成了皇太子,成为了刘玄德认可的一名接班人。

然后,刘玄德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掌握治国本领,刘备让其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学习,又令其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不仅如此,还令其学武。《寰宇记》有记载:“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

这些都在刘玄德的遗书之中有交代,而且诸葛亮的个人威望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刘禅,不容他不学习,特别是还有伊籍这个伯父。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先主遗诏敕后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从章武三年五月,他父皇刘玄德死去的消息传到成都开始,七月他正式登基称帝,足足两个月的时间,想来就是他最后的稳定自己的地位了,诸葛亮没有扶着灵柩回到成都,城中有**者不知凡几。

再加上诸多文武大臣是否真的真心实意在乎这个家伙,总之刘禅的登基之路,远远没有史书看上去的那么简单,皇位之争,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事情,哪里会是那么轻飘飘的一句话。

再加上他面临的事情,登记之前的黄元造反,登基之后的南中动荡,先有牂牁郡太守朱褒占据本郡反叛,后有夷王高定起兵。

整个南中加上已经投降江东很多年的雍闿还有那个窜出来闹事儿的孟获,一度让整个西川都变得乱七八糟了起来。

与此同时,诸葛亮还提出了和江东恢复盟约,这次恢复盟约可不是之前刘玄德那种用兵逼迫,双方不得不停战立誓,而是真的要主动派遣使者去江东,和他们重修旧好。

江东先是夺取荆州,斩杀关羽,然后又“收纳”杀害张飞的两名凶手,最后还招降了雍闿!

《三国志·卷四十一·蜀书十一·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先主以裔为巴郡太守,还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先是,益州郡杀太守正昂,耆率雍闿恩信著於南土,使命周旋,远通孙权。乃以裔为益州太守,径往至郡。

雍闿投降江东这件事的确是没有在他的列传里面出现,当然这个货也没资格列传,只能在其他地方找根源。

很幸运他将张裔给送到了江东,并且让张裔在江东生活了很久,这才给了陈寿说这件事的机会,益州本土大才,名士张裔被斩杀了郡太守正昂的雍闿送到了江东,作为他投靠江东的礼物。

这也是为什么南中三郡的叛乱已经开始两年了,雍闿割据南中很长时间了,诸葛亮居然不敢有丝毫的动作,就是因为南中三郡和江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江东用雍闿乃是他江东之将的理由来干预,诸葛亮怕和江东的矛盾再起。

所以在建兴元年十一月,诸葛亮为了稳定局势,直接派遣邓芝出使吴国,希望能够和他再次建交,双方平稳发展,这次联盟虽然说对于双方都有了不小的好处。

江东不用担心双面受敌了,也可以安心的发展自身,恢复之前大战失去的元气,同时也能够为某个时候做准备了。

同样的,包括张裔在内的很多本就属于蜀汉的文武,都被他们放了回来,给已经有些人才匮乏的西川势力,打了一根强心针,帮助西川正式续了命!

只不过代价就是刘禅这个家伙,对不起列祖列宗罢了,他不单单要和自己的杀父仇人握手言和,还有在必要的时候,亲自支持他们江东登基称帝,成为一个和他们大汉平起平坐的势力。

建兴二年开始,刘禅就已经发出了停战令,让西川百姓开始修生养息,好生种植土地,这是刘禅亲自说的,而不是诸葛亮。

但是在建兴三年,诸葛亮就要兵出南中,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在史书上记载,其实诸葛亮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因为在他到达南中三郡的时候,哪里的战斗都差不多已经打完了。

吕凯等人驻守南中,已经将雍闿等人拦住了,让他们不得寸进,而且在某种力量...作者个人觉得是赵云或者刘禅自己麾下的暗卫,在这种莫名的力量下,雍闿和高定等人直接就打起来了,最难以解决的那个人,就已经被诶高定给解决了,完美的避过了西川和东吴势力的交锋。

之后在未来的许多年里,他是否真的喜欢战争和荆州一脉之人?这无疑是否定的。

诸葛亮死后他善待了诸葛亮的家人和孩子,甚至最后都让诸葛瞻掌权,诸葛亮的继承人也是他早就选定好的,刘禅有机会也有资格更改,但是刘玄德没有更改。

而是继续按照诸葛亮的想法,继续去做下去。

只不过代价就是,他将丞相这个职位废除了,让蒋琬从尚书令开始,从大司马结束,这个过程不难看出,蒋琬所代表的荆州一脉不断的在找他要兵权,而刘禅也的确是给了他们兵权。

费祎的大将军,更是将兵权牢牢的握在了手中,知道刘禅登基将近三十年之后,他手中的兵权都不多,但是有一件事是稳定的,那就是当初南中方面的叛乱平定,刘禅绝对有关系。

因为最后刘禅成功的将兵权分出去之后,他最亲信的大将霍戈没有去别的地方,而是被他留在了南中,若非是因为南中有他的布置,霍戈不可能那么快的稳住局势。

从这些里面,其实可以看得出来,刘禅用了一辈子再和那些他父亲留给他的荆州一脉的世家和势力做斗争,争夺权利,争夺兵权,争夺从政的权利等等。

最后刘禅无一是几乎成功了,他将姜维和费祎等人的关系弄僵了,让姜维去了汉中,让霍戈去了南中,让罗宪去了江州,将边疆重地的大将慢慢都换成了自己的人马。

夏侯霸投降迷路在西川,没有人相信,还是刘禅亲自派人去将他找到,将他救回来,这才没有让他憋屈的死在了外面。

同时为了拉拢夏侯霸,他不但亲自为当初的事情做了解释,还指着自己的太子以及诸多的儿子说,这都是夏侯家的外甥,让夏侯霸在西川能够放心的生活。

《魏略》:霸闻曹爽被诛而玄又征,以为祸必转相及,心既内恐;又霸先与雍州刺史郭淮不和,而淮代玄为征西,霸尤不安,故遂奔蜀。南趋阴平而失道,入穷谷中,粮尽,杀马步行,足破,卧岩石下,使人求道,未知何之。蜀闻之,乃使人迎霸。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故渊之初亡,飞妻请而葬之。及霸入蜀,禅与相见,释之曰:“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儿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宠。

若是再给刘禅几十年,其实他未必不能等待一次机会,只不过曹氏和司马家都没有给他那个机会罢了。)

言归正传....

刘禅躺在热气腾腾的大浴桶之中,感受着热气向自己一次次的袭来,温暖着自己的每一寸肌肤,他感觉由衷的舒服。

他此时已经真的到了最后的时间了,他已经开始算计时间了,自己的丞相和蜀汉的尚书令已经去了很久了,算时间,这几天也就应该回来了,自己ID父皇或许也就差不多到此为止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他们这些人了,他们还活着的,要担起来剩下的责任了。

自己的那位嫡母还有自己的那个弟弟想来是不会放心的,有他们两个人在,自己恐怕这段日子也不会太无聊。

当刘禅洗完澡走出来的时候,他就得到了消息,韩龙和刘复两个人都离开了。

此时韩龙已经走出了成都,不再在这里待着伺候花草了,而刘复是被他给拽出去的。

此时两个人都在成都城外的一个小摊子吃着午饭,说实话,这饭菜并不怎么样,还很辣,也不知道为何放了这么多的茱萸。

“你急匆匆的将某家拉走是要干什么?”刘复呼哧带喘的吃着面前的吃食,斜着眼睛看着身边喝水的韩龙,“莫不是你这里出事儿了?”

“帮我做件事!”韩龙十分痛快的说话,“稍后我会给你一个地址,你沿着这条路线去逆向走回去,找到一个女人,就是你见过的那个女人,将她劝回去。”

刘复手中的筷子猛地一停,“为何你自己不去,这种事情你让我去,你觉得合适么?”

“合适!”韩龙脸色没有变化,眼睛也没有多看刘复一眼,就是轻飘飘的说了这么一句,“吃你的饭吧,我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所以不能去找他,你去了,替我道个歉!”

刘复看着这般模样的韩龙,这么多年的兄弟,他们谁不知道谁,当初他去江东之前,这个男人去荆州的时候,他就是这般的模样。

这不过上一次,他们是为了自己,而这一次是他为了自己!

“你自己保重吧,若是你死了,我就去给你报仇!”刘复冷声说道,“你放心,我不知道是谁杀了你,但是那个女人一定知道。”

刘复轻笑着说着话,然后继续开始低头吃着碗里的东西。

韩龙这个时候才轻笑着看了一眼刘复,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好好的,莫要多生事端,你还有很好的日子要过的。”韩龙劝了刘复两句,然后直接站起身来,朝着某个方向走去。

至于刘复,看着韩龙离开,脸上没有任何的变化,直接就继续开始了吃吃喝喝。

韩龙被约好了是七天之后,和那个女人是同一个时间,不过现在再去之前,他一定是要先去另一个地方,先去找到另外的那个人,找到那个人之后,他就可以知道一些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了。

城外三里桃林,这地方的确是很美,不过现在这种美感却是让他感觉缺少了了很多东西。

看了半天他才想通,这里面缺少杀机,若是在充满了杀机的话,那这里一定会再美上几分。

不过即便如此,他仍然是觉得自己在这里身上有些发颤。

韩龙直接走到了桃林里面,然后就在那里面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他知道不管七天之后,是不是如同他猜想的那样,这里面都会出现些许的故事。

夜色慢慢的降临,隐蔽之处的韩龙慢慢的睁开了眼睛,然后缓慢的移动着自己的身体,当他离开的时候,已经将斗篷褪去了,斗篷还在原地没有任何的动,但是整个人都已经离开了那里,进入了黑暗之中。

轻手轻脚的离开这里之后,韩龙没有离开三里桃林,而是慢慢的朝着他原来之地的左后方摸了过去....

三里桃林之中,原本韩龙藏身之地的左后方,一个全身都藏在地下的家伙,全身都被浮土覆盖着,然后只留下了一双眼睛在外面,死死的盯着那韩龙之前所在的方向。

就在他眼睛都感觉到了有些酸涩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到了自己的身后出现了一个人,同时他还感觉到自己的脖子边上放了一把短刀。

这突然出现的一幕,让他浑身一个颤抖,但是他刚刚要说话,要自尽,他就感觉自己的后脖子一痛,然后昏了过去。

当他再清醒过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在一个黑暗的小屋子中,嘴里塞着破布,阻止着他出现咬舌自尽的想法。

同时双手双脚都被分别绑了起来,同时他身上自杀用的很多东西都已经被拆卸了下来。

此时他的面前出现了一个人,正是他一直盯着的韩龙。

“我说你们也真够可以的。”韩龙轻笑着,晃晃悠悠的走到了那人的面前,“我都走了这么久了,你们居然还在这里用这么老的东西,你们就不能学会推陈出新么?”

那探子的嘴里被塞着破布,根本不能说话,只能是看着面前的这些家伙,然后不知道自己面对着什么。

韩龙也不管他能不能说话,继续在这里说道,“你就别想着挣扎了,某家在校事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某家做什么的你也不是不知道,若是你自觉地能够在某家手中扛过七天,那么....你打可以试试!”

说完话,韩龙直接走到了那探子的身边,然后伸出手就摁住了他的头颅,就在这一刻,那名探子想到了自己听到的传闻,曾经有幸见过的那些残缺不全的尸体,然后.....

他昏过去了。

看着自己都还没有动手就已经昏过去的探子,韩龙不由的摇头苦笑,然后从怀中掏出来一个小瓷瓶,之后从那里面用签子挖出来一些药膏缓缓的涂抹在那探子的脚踝上。

之后更是将他的双脚松开,静静的等待着他的清醒。

小半个时辰之后,那名校事府的探子从昏迷之中清醒过来,然后第一眼就看到了这个家伙。

这个在校事府十分有名气,被称为外事第一人的校事府判官,韩龙。

这个家伙的刑讯也是在校事府独树一帜,无数人想要拜入他的门下,只可惜,他谁都不要。

“呜呜呜....”那探子似乎是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最后什么都没有说出口来,主要还是那布条被塞得太紧了。

韩龙轻笑着绕到他的身后,然后轻轻的抚着他的头顶,含笑说道,“你别这般的着急,你现在难不成还没感觉到你的脚踝现在有些不一样的感觉么?”

这个时候,那探子这才感觉到自己的脚踝有些痒,非常的痒。

“感觉到了?”看着有些扭捏的探子,韩龙笑容很大,也更真诚了,“双手不能给你解决,但是双脚可以,觉得痒了,你好好挠一挠!”

用不到韩龙多说,现在那探子已经忍不住了,那探子已经开始用自己的靴子直接挠了起来。

韩龙涂抹的药膏就是当初他自己配的,别的效果没有,就是让人忍不住发痒,同时让他忍不住的去挠,但是若是不加以制止的话,恐怕他的脚踝很快就会破,然后会烂,甚至更惨!

此时那个校事府的探子就是这般样子,整个脚踝已经被挠破了,紧跟着他还没有停下,疼痛和痒都让他十分难受,但是作为一个校事府的探子他能够轻易的绕过自己的疼痛,但是却很难让他变得忍受住痒这种感觉。

这个时候,韩龙一把摁住了他的双腿,然后轻笑着拿出另外一瓶药膏,轻轻的涂抹在伤口上。

一股清凉的感觉从脚踝处传了过来,这种清凉的感觉,让他变得舒服了很多,让他也感受到了难得的轻松。

“呜呜呜....”这个时候就算是那个被捂住嘴的探子也是轻哼了起来。

不过他的舒服都还没有感觉多久,再一次的痒,就传了过来。

“嘶!”这种突然到来的痒麻,让他比之直接这般的难受还有让他无法接受。

所以说此时的他已经完全懵了,完全颤栗了起来,他知道若是再继续挠下去,他的脚就烂掉了,但是他还是没办法克制住。

这个时候,韩龙突然说了一句话。

“若是不想在这样了,就点点头,你知道我想要知道一些什么东西!”

听到这句话之后,那探子先是十分的纠结,但是看到他用竹签子挖出药膏,然后朝着自己裆部就弄了过来,顿时就让他害怕了。

“呜呜呜!呜呜!”不断的点头,让他同意了韩龙的说法。

“很好!”韩龙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将他嘴里的破布拿了下来,然后在他咬舌之前一把掐住了他的嘴,让他没有办法咬舌自尽。

“你知道我的本事,你就算咬舌了,我也有办法让你死不了,剩下的七天,我保证你能活的很愉快!”这种淡然的语气,说出这般**裸的威胁来,让那探子彻底的放弃了。

“大人,您请问!”那探子既然已经放弃抵抗了,自然也就不会再多说废话了。

“洛阳城,到底发生了什么!”韩龙最想知道的就是这个,他不担心曹营,曹丕的能力他了解,只要曹丕还在宛城,曹营就不会出这种事情,但是现在校事府的行动就摆在面前,很明显,那就是洛阳,或者说校事府的本部出了事情。

那探子听到韩龙的询问之后,难得的露出了一丝愧疚的表情,然后就迅速的隐藏了起来,不过这一点还是被韩龙看了一个正着,同时也让韩龙彻底的确定了,校事府出问题了。

“说说吧,若是你这厮还敢说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就真的没有耐心了!”韩龙彻底的松开了掐住他嘴的手,然后露出了不耐烦 模样,“若是没有半分把握,我不会将他带到这里来!”

听到这些话,那探子也知道韩龙说的是实话,至少他认为是实话。

“回大人,现在的校事府已经今非昔比了,如今校事府已经彻底成为了我大魏的第一暗探部门,除了校事府之外,所有的世家还有家族的暗卫全都被收缴了,大魏从今往后只有一个暗卫,那就是校事府。

所有世家和家族的暗卫都被校事府带走了,择其优胜者进入校事府,劣质则是被击杀,确定了我们的关系和地位!

不过....”

“不过有了这么大的进步,他们一定会付出了不少吧。”韩龙已经知道了自己想要知道的。

刚刚那些事情,在这个普普通通的士卒探子嘴里,那是校事府在不断的进步,在势力大涨,在不断的变强。

但是在韩龙的耳中,这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世家豪门的那些暗卫,哪一个不是自己家族的死士,莫要说忠心耿耿了,便是让他们为了家族自尽他们都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所以说,这般的人物能够被收入校事府,这是对校事府的填充,他们的势力,他们的势力范围,都会被校事府得到,这的确是对于校事府的一个很大的弥补,让校事府的权力更加的大。

但是,这样做的后果也很严重,那就是校事府到底是谁的校事府,校事府到底对于曹氏还有什么作用。

若是校事府的人都是世家豪族中人,那么若是日后监察百官的时候,对他们的老主任是不是还会得到和之前相同的答案。

同样的道理,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世家子弟会出现在朝堂之上,越来越多的人也会被校事府的探子监管。

可是如同现在这般的发展下去,那么这般的监管,真的有用么?

果然如同韩龙想的那般,那探子继续和他说了起来,说下来的话,十分的让他愤怒。

“世家自然是不愿意将自己所有的力量都毫无保留的交出来,所以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让校事府必须将洛阳的典农校尉卢毓再回到校事府之中成为校事府的探子。

并且恢复他之前的身份和地位,作为校事府的地藏,史阿大人同意了这件事情!”

“史阿同意了?”韩龙轻笑了一声,看着那仿佛没有任何愤怒的脸庞和笑容,那探子颤抖着点了点头,“史阿大人已经同意了,然后还十分的配合卢毓大人,不过...”

“不过某家留下的那些人,恐怕要死了对吧!”韩龙还是满脸的轻笑,“施环是死在了谁的手里?某家记得当初随某家一起去雍凉之地的还有几个人....其中有一个小胖子是叫什么来着?”

“那是沈林沈大人,他当初就是卢毓大人的麾下,当初给您的名字是假的!”那探子轻声说到,“这次施环意图在雍州谋反作乱,被沈林大人及时发现并且斩杀!”

“某家还有些许的人手....”

“卢毓大人已经...已经....”

“已经都死了是么?”韩龙不由的嗤笑了一声,“还真是心狠手辣,不过这样做倒是也对!”

韩龙对于自己的那些麾下被杀死也是情理之中,很多人都留不下,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卢毓若是想要将校事府变成世家的校事府,那就一定会趁着这次机会,将校事府好生清洗一遍,比当初李昊的还要干净。

“校事府掌事官李昊,因为意图谋反,亦是被卢毓大人追杀,只不过他躲得比较快,所以逃跑了而已,不过校事府现在正在不断的追杀他。”

“之后呢?”

“您麾下九成人手都已经被清理赶紧了,活下来的寥寥无几,我等已经查过了,所剩者并不算多....”

“能够想象的到,所以这次是谁让你出现在这里的?”

韩龙看着面前的这个家伙,他知道校事府肯定是已经乱成了一团糟,不单单如此,他还可以判断,现在的洛阳都已经乱成了一团,莫要说其他的事情,恐怕现在朝堂和曹家的家里都乱套了。

韩龙从这一连串的事情之中,他看到了浓浓的阴谋。

(校事府之变,类似于校事府,黑冰台,或者江东和西川的那些暗卫,他们的名字能够出现在史书中已经很难了,若是再将它们具体的说下去那就不太可能了,所以只能从侧面来看看他们出现了什么事情。

先说江东那边,“中书”以及“刺奸屯”两个暗卫组织,因为某些原因,江东的情报组织是两个,相互制约也就保证了他们能够互相监督,都为孙权所用。

这样虽然让朝中人心惶惶,但是同样的,哪怕是两宫之争那么激烈的情况下,他们都能够保证孙权的地位十分的稳固,这不得不说,“中书”以及“刺奸屯”两个部门在这些方面做的是相当的好。

之后咱们再说回校事府和曹魏,曹氏的皇帝是不是很强,这一点毋庸置疑,太祖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叡,之后的曹芳还有曹氏主力和任城王曹彰两方势力的支持,再加上最后的一任皇帝,可以说没有什么弱者,就算是最为不合理的曹芳,那也是曾经和司马家掰腕子的人。

高平陵之变之前,曹芳仍然是让位极人臣的曹爽不能再登一步,但是高平陵之后,司马家直接废掉了曹芳,这就让整个曹魏的南方都乱了,虽然最后平定了,不过还是让他们颇为头痛。

所以说有这么一份儿能耐,他们是怎么就让司马家一点一点的将他们给灭了的,就因为他是世家?

并不是,校事府建立之初,整个曹氏朝廷,没有一个敢于对曹氏有反意的,再想想衣带诏,董家和伏家的故事,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无一不说明着当初的校事府到底有多么的豪横。

可是再看看后期的校事府,或者说从黄初四年之后的校事府,那几乎就是没有了动静。

黄初四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曹魏大司马曹仁丧命,曹魏前将军张辽病逝,太尉贾诩贾文和病故,这三个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曹氏军中的谋士,统帅,大将的阵亡,也代表着曹氏军方的真空。

紧跟着带来的还有什么消息,曹丕有不少好儿子,就像是某些人一直猜测的曹叡并不是曹家的种,可是最后曹丕在死得时候,为什么还是在最后的时刻将曹丕的这个诟病最大的儿子曹叡扶了上来。

那么在这个时候是不是还发生了什么,很多喜欢三国历史的都知道,曹魏在黄初四年死去的不仅仅是那位太尉大人贾诩贾文和,大司马曹仁曹子孝以及前将军张辽张文远三个人,还有一个任城王曹彰曹子文。

作为前曹魏时期曹氏军方二代之中的领军人,作为曹氏的子弟,那么很明确的可以证明一件事,曹彰的死亡,代表着曹氏大军的领军人物只有一个曹真了,而曹真并不是曹氏的亲生子。

并且作者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曹氏的死亡不仅仅如此,他们还有几个人死在了黄初四年。

赞哀王曹协这个待定先,东武阳怀王曹鉴这个在黄初四年还是默默无闻,但是在黄初六年他得到了曹丕的承认,被封为了东武阳王,然后就在同一年死去了。

北海悼王曹蕤,这是在曹叡登基之后才被封为县王的,勉强算得上是善终了,东海定王曹霖这个更优秀,一直就和当初汉文帝一样,要多么低调就有多么低调,所以给他的儿子忍出来了一条活路。

元城哀王曹礼和邯郸怀王曹邕两个人都是在黄初六年被封王的,但是在此之前他一直没有入了曹丕的眼睛,不过他们最后都是在太和三年,也就是曹叡继位的第三年,死在了曹氏手下。

作者怀疑当初他们两个人封王就是想要掩藏住那个最受到了曹丕重视的儿子,也就是东武阳怀王曹鉴,只不过最后失败了而已。

然后还有两个人和当初的平原王曹叡一样的在黄初三年就被曹丕封了王的人,清河悼王曹贡,广平哀王曹俨。

他们两个和曹彰一样,都死在了黄初四年,甚至死亡的时间都差不多,这一系列的事情说明了一件事。

在黄初六年,东武阳怀王曹鉴死后,曹丕再也没有了能够托付重任的儿子,所以才会在最后无可奈何之下,选择了平原王曹叡。

而曹叡做的的确是不错,但是追究起来,最重要的还是抵挡住了西川和江东的攻击,这一点换做他的祖父和父亲也会十分的容易,便是他的那个样子,恐怕也并不算难。

之后平定了轲比能的叛乱.....但是在他之前,轲比能都不敢叛乱,就算是他现在叛乱了,最后并不是哪一支大军平定的,而是刺客韩龙直接将轲比能的脑袋摘了下来。

然后剩下的事情,大肆的享受,而曹芳的出现更是让世家对他成功的开始了反抗,最后闹出了高平陵之变,可是这些事情中间是不是少了很重要的一环。

校事府在哪里?作为领兵大将,还不是曹氏的亲族,为什么校事府不会在司马懿的麾下看着?同样的到底,在毌丘俭和王凌以及文钦等人出现问题的时候,司马家反应却是太迅速了。

这个时候的校事府到底是曹家的还是司马家的,所以说,校事府在曹叡或者曹芳时期的时候,就已经改换门庭了,而这个时候,曹氏麾下的所有风气都已经变了。

魏文帝用了七年才将他们的风气给别了过去,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做实干之人,但是这个风气在曹叡的时代成功的被他带回来了,而且最终在高贵乡公曹髦的时代,将他坑死了。

但凡他当初能有几名可用之将,都不至于做到这一步。

所以说,作者追其所有的根源,然后将所有的史料查过了之后,基本能够确定的是,曹丕在黄初四年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大变,这场大变化以黄初三年,曹丕御驾亲征为起点,然后以黄初四年,曹魏太尉贾诩死亡为终点,将整个曹魏几乎内部颠覆。

这一场战役参与者,毫无疑问,曹丕,贾诩,曹彰,曹丕的几个儿子,曹魏麾下的诸多世家,甚至可能还有未来的曹魏明帝曹叡,或者说,曹叡根本就是主力。)

言归正装....

曹氏在洛阳,或者说校事府在洛阳发生的事情,韩龙已经清楚了小半,剩下的就是七天之后,他要面对的到底是什么了。

看着校事府的这个探子,他知道,自己应该很难再从他的身上得到什么东西了,就算再得到,恐怕也是真假难辨,就凭借自己现在的这些情报和能力,恐怕也分析不出真假。

看着这个还有一些犹豫的探子,韩龙无奈的笑了一声,“你自己看着解决自己吧,脚下有一把刀,舌头就在你的嘴里。”

说完之后,韩龙就从他的面前走了出去。

校事府的探子看着这一幕,他再次变成了纠结,脚下的刀,他很容易就能从这里解脱出去,但是同样的,若是走了出去,他就有把柄被韩龙握在了手中,从今天开始,或许他就不能自由了。

至于之后的生活....那就要看韩龙的心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