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独行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再结盟(三)

汉末独行 第二百五十二章 再结盟(三)

作者:王家小郎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3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玄德闭着眼睛,一副奄奄一息的模样,李严做为他的托孤大臣,自然和外面的赵云,一直承担起了守护刘玄德的任务,所以他此时也是站在了刘玄德的床榻边上,一声不吭的。

不过李严虽然不说话,但是刘玄德却是在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幽幽的说了一句话。

“正方啊,有件事情孤王想要问问你!”刘玄德轻轻的咳嗽了两声,然后轻声说道,“这么多年跟在朕的身边,你可有委屈?”

“陛下说的哪里话!”李严不知道刘玄德为何突然这么问,不过此时他却是老老实实的回答到,“这些年陛下对某家算得上是恩同再造了,哪里可以有任何的不满!”

“哦...”刘玄德再次咳嗽了起来,然后这些咳嗽声顿时将外面的赵云引了进来,然后直接将刘玄德扶了起来。

“主公,您保重身体!”

看着赵云颇为担心的模样,刘玄德露出了一个微笑,然后慢慢的拍了拍赵云的胳膊,努力的露出了一个微笑。

刘玄德将自己的目光看向了对面的李严,然后继续说了起来。

“正方啊,朕知道你当初受了不少的苦,一路从荆州逃到了益州,这些年,你真很不容易...”

李严是真的不知道面前的这个男人这是怎么了,突然就开始了对他说这些,不过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还是努力的笑着回应道,“陛下体谅臣下,让臣下万分感谢....”

“哎,莫要这么说!”刘玄德使劲儿的挺了挺自己的腰,看着面前一脸谦卑的李严,继续笑着说道。“其实啊,朕一直觉得,我们其实都是一类人的,都是早年承受了太多太多的苦楚,所以当我等有了能力之后,就会想要享受一番,这不是什么大的过错。

朕一直在说,朕劳心劳力的为这天下征战了一辈子,受了一辈子的苦,还不能让朕享受两天了么?

但是,正方啊,享受是可以的,再大的房子,再多的田亩,再多的娇妻美妾,那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的房子可以大,你的田亩可以多,但是你的心要知道自己有多大,你的想法也要知道应该有多少,朕说的这个话,你明白么?”

李严本来一直在听着,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但是现在他突然明白过来了。

刘玄德这哪里是要和他寒暄,这就是提点他一番.....

看着面前不远处那个一直沉默不语的赵子龙,他知道自己勇武不凡,他也知道自己乃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将,但是他更加的知道,在这个狭小的地方,自己若是一个不慎,恐怕就要身首异处了....

“臣惶恐!”李严赶紧跪在了刘玄德的面前,低头就要认错,“臣有....”

“哎,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起来!”刘玄德没有让他说出后半句话,“你惶恐就算了,怎么能够瞎说呢,你记住千万莫要瞎说,你可是朕的江州都督,现在朕都在你的管辖范围呢!”

“臣不敢!”李严此时突然变得十分的老实,“臣乃是陛下的臣子,这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若是再这般说,那这真是折煞老臣了,老臣祈求告老还乡!”

说着,就要向刘玄德请辞,不过被刘玄德阻止了,而他也顺势不再多说了。

刘玄德看着似乎已经明白过来的李严,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正方乃是朕的心腹重臣,哪里还有任何的问题,你莫要再多说这些话了,你且要好好的!”

“臣知道!”

李严躬身行礼,态度的谦卑真的可以算得上生平罕见了。

李严这些年做了很多事情,不过刘玄德一直没有多问,也没有多说,就任凭他这么做了,但是在西川,很多人都对李严的印象特别的差。

不过因为李严的能力和战斗力实在是有些强的过分,所以他们纵然没有什么好话,但是也不敢对他说的那么难听。

但是其他人或许还会惯着这个桀骜的大将,可是刘玄德不会,尤其是这个时候的刘玄德,那是真的不在乎这件事,驭下之术有很多种,不过现在刘玄德能够做到的就是敲打。

若是李严听进去了,或许他能够名留青史,可若是他李正方听不进去,那么留给他的恐怕不会是什么好结果了。

(鉴于这两章写的将是刘玄德之死,以及蜀汉后面的一些事情,所以说这里必须说一说蜀汉的某些人物了,后蜀汉时期,一些文臣武将那就可以只是听听就罢了,毕竟后蜀汉时期诸葛亮的光芒实在是太大了一些,大到你完全没有任何的办法去看其他人。

不过和诸葛亮曾经并驾齐驱的一个人,李严李正方,第一人江州都督,蜀汉的尚书令,制定《蜀科》的小团队之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他是值得好生说一说的。

很多人对于三国蜀汉之中的人都会产生很大的误解,至少在我这里看来,那就是误解。

比如觉得刘玄德只会苦,关羽就会输,张飞就会醉,赵云就是只会吹等等等等。

除了这些,好一些人还没有收到重用,比如马孟起,比如李正方,这些看起来可以称得上是天下名将的人,却是被刘玄德和诸葛孔明都打压了下去,没有得到应该受到的重用。

不过对于这两个人,作者一直觉得他们没有收到重用那真是太好了,否则蜀汉可能真的坚持不到最后期,这两个一个当代吕布,一个贪婪成性不知好歹。

马超今天就先不说了,后面会有他的戏份,但是这个叫做李严的,必须好好的说一说他。

首先说李严原名叫做李平,这个不重要,他是正经儿的荆州南阳人,作为当初荆州益州争权夺利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站在了益州的那边,这个无可厚非。

毕竟李严从年轻的时候虽然是刘表麾下的官吏,但是却不被重用,虽然名声很好的,但是在被世家架空的荆州,也不过就是名声大,官职却是一直不大罢了,刘景升当初想要提拔他,但是最后给他的不过也就是一个县令罢了。

到刘景升死去的时候,也就是曹孟德南下之时,李严的职位还只是秭归的县令罢了,能够为刘景升尽忠职守,不投降曹操而是西入西川之地已经算是不错了,之后更是被刘璋重用,虽然还是县令,但却是成都的县令。

所以说,在之后的站队之中,李严毫不犹豫的和益州势力站在了一起,这没有什么问题,而他也的确是能够代表的了益州的势力。

但是李严入驻益州之后发生的很多事情,就让人不知道该夸赞他还是该辱骂他了。

先说最重要的建安十八年,那一年西川发生了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刘玄德终于和刘璋闹掰了,两个人在西川打了起来,一个要夺走兄弟的基业成就自己的霸业,一个要赶走不靠谱的兄弟,守住自己父亲留给自己的成都。

所以,当时已经是西川护军的李严李正方便被派去了绵竹一带抵抗刘备,但是最后去抵抗刘备的护军李严,投降了!

因为这次功劳,刘备任命他为裨将军,并且在平定了成都之后,将他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可以说这个时候,李严在刘玄德这里或许有些名气,但是并不是非常受重用,对于李严也是可用,却不重用罢了。

没有了其他路径可以选择的李严,他选择了在刘玄德麾下好好的干,不过不得不说,开始用心的李严,在刘玄德这里还真的能够算得上是一把好手,方方面面都能够做的相当不错。

益州因在刘璋治理下,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说白了就就是百姓不怎么服从管教,既不服从当初刘璋的管教,对于面前的这个刘玄德也不是很服气。

所以,刘备命军师将军诸葛亮、扬武将军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以及被众人推荐上来的这个犍为太守、兴业将军李严五个人,一起制定了《蜀科》。

《蜀科》耗费了数年,其中还发生了很多大事小情,所以这五名重要的制定者也并没有就那么的一直待在成都之中,而是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去,其中犍为太守李严,就是大部分时间仍然在他的犍为郡。

建安二十三年,汉中之战正打的如火如荼的,诸葛亮,法孝直都在汉中跟随刘玄德和曹操鏖战不止,所以作为犍为太守的李严就被留在了西川之地,好好的制定他的《蜀科》,以及好好的管理他的犍为郡。

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刘玄德带着西川的大军出征汉中,这给了很多人一种错觉,那就是西川防守十分的空虚,实在是天赐给他们成为一方豪杰的机会。

在这种错觉之下,盗贼马秦、高胜等人,直接就在自己的郪县起兵,然后招集了自己的队伍,人数最多的时候多达数万人,直接奔着资中县而去,那里地势险要,若是占领了资中县,半个西川西南部分都会在他的掌控之下,可以让他们从容的吃下去。

可是当时刘玄德带着大军在汉中和曹军鏖战,根本就来不及回兵,而去荆州的战事也起来了,江东趁着刘玄德和曹氏打仗,对于荆南还有南郡更是频频骚扰不休,让刘玄德颇为头痛。

此时犍为太守李严根本就没有去找刘玄德要援兵的打算,而是直接在本郡召集了五千兵马,并且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讨伐贼寇,然后在资中县一战斩杀马秦、高胜等人,没有了首领,其余人都四散逃命,回家为民。

平定了资中县的贼寇之后,还没有满足,他还顺带将这一代的各路山贼匪患都清缴了一番,让资中县一代变得清明了起来。

不过,盗贼马秦、高胜等人不过就是盗贼罢了,在这个并不算真正平静的西川之地,最为让人头痛的还是那些蛮人的首领,比如西川南疆之地的蛮人,而且并不是只有南疆之地才有蛮人。

在李严平定了盗贼马秦和高胜等人的叛乱之后不就,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这按理来说并不算是李严的范围了,不过他仍然没有丝毫的犹豫。

直接带着麾下的大军就前去平定叛乱了。

高定乃是越巂郡夷帅,无论是能力还是兵力,都远非马秦和高胜这种贼寇所能比拟的,在李严的奋力反击之下,他们也不过就只是被击退了而已,不过能够保住新道县,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因为这件事,远在汉中的刘玄德直接给他加封为辅汉将军一职,并且仍然让他继续担任犍为太守,算得上是第一次的重用了。

《三国志》:建安十八年,署严为护军,拒先主于绵竹。严率众降先主,先主拜严裨将军。成都既定,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三国志》: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于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产。枝党星散,悉复民籍。又越囗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加辅汉将军,领郡如故。

得到了辅汉将军位置的李严,已经算是进入了刘玄德的眼中,并且可以算得上是前途不菲,但是作为辅汉将军的李严却是慢慢的有些变得越来越过分了。

在为官和作为太守的这方面能力上,他是没有一丁点的问题的,甚至可以说他做的比绝大部分的人都要好。

李严在犍为太守上,表现出其优秀治政能力,不单单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甚至还大兴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最后很多人都评价李严的作为乃是“吏民悦之”,“观楼壮丽,为一州胜宇”。

而且作者专门查了一下地方志和其他的资料,据《水经注》记载,李严在健为任郡守期间, 还重新修筑了蒲江大堰。

蒲江大堰又叫“六水门”枢纽工程,它的作用就是能连接江的两岸,在东汉末期到三国末期,当年的都江堰、六水门等大型水利工程都严重失修,对西川的民生影响非常的大。

而李严在上任之后,重新整治水利工程,对当时的生产建设是有功绩的,并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甚至在之后的南宋工部侍郎,李心传认为 “眉州通济堰,建安间创始”,还将这份儿功劳记在了李严当时的盛举上。

在这方面,不管他是做样子还是真的就能做到这般,都可以说他的政治能力很强,相当的强,便是在中原曹氏,能够和他相比的也并不算是多的。

可是同样的,在政治上几乎满分的李严,当时在人品上,却是差劲儿到了一定的地步,也有可能是,有才能的人都很桀骜不驯的原因。

李严性情孤傲,难以与人相处,而且和甘宁一样,非常的喜欢享受生活,在任期间,便开始了大盖房舍满足一己之私,当然了,作为一个有大功的将军,又是一个有打工的太守,享受一番也并不是不行。

但是李严还曾经因迁移郡治官邸一事与持反对态度的郡功曹杨洪争执,逼得杨洪一气之下主动辞职引退。

而且这件事很多人并不认为郡功曹杨洪是错的,因为李严想要迁徙郡治官邸,单纯就是因为那个官邸并不是很舒服,他想要更加豪华,更加舒服的地方办公和居住。

另外在这里必须提上一句这个郡功曹杨洪并不是什么简单的小吏,他虽然不是什么西川的名士,但是他有着稳定益州的功劳,后期更是深得刘禅和诸葛亮的信任,有勇有谋,乃是一个被埋没的神人,这个后期再说。

再说回李严,在李严继续将他自己的犍为弄得有声有色....或者说官场上的乱七八糟之后,刘玄德也回到了成都,并且还将他委以重任,将他放到了江州,成为了第一任的江州都督,防备东吴。

可是在李严都督江州后,他依旧没有改变他桀骜不驯的性子,他再次因为一丁点的小事与他自己的属下牙门将王冲发生了摩擦,而且这次仍然闹得很大。

鉴于李严的这个桀骜不驯并且记仇的这个名声已经流传在外, 所以他的属下,牙门将王冲在和李严闹僵之后,压根就没有给李严再对他进行二次压迫或者诬陷的机会,直接投降了大魏。

而且李严自视甚高,在刘玄德已经决定了征伐东吴的时候,作为护军的辅匡等大将,在年龄与地位上都与李严差不多,但是李严却从来都不愿主动与他们来往,似乎和这群人来往会玷污了他的名声一样。

不对,不是似乎,应该就是会玷污了他的名声,因为李严曾经当众说过这群家伙都是碌碌无为之辈,不值得自己认识,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有李严都督江州,可是刘玄德仍然要将赵云任命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再次镇守江州,就是因为这个李严的人缘实在是差的够呛。

截止到这里,对于李严李正方来说,也就是桀骜不驯,和谁都不对眼,再加上有些过分的贪图享受,所以刘玄德将他留下来作为托孤大臣的话却也没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接下来成为了蜀汉尚书令,托孤大臣的李严,却是越来越会玩了,这一点尤其展现在赵云这个老将死去之后,所以作者一直觉得,传说中诸葛亮被刘玄德敲打,让赵云威胁,更应该是李严被敲打,被赵云盯着更合理一些。

刘玄德在自己临死之前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并且李严在蜀汉建兴元年,被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蜀汉建兴四年,当时诸葛亮已经带着大军出现在汉中了,并且随时准备发兵伐魏,为了能够保证这次的胜利,所以诸葛亮想要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毕竟这个时候能够有这种资历和让刘禅等人放心的也就是他一个人了,当然,这样也能够让诸葛亮看着他。

但李严应该是看出来了诸葛亮的想法,虽然没有明着拒绝,却是想尽办法推脱不去,而且不单单如此,他还直接对诸葛亮提出了要求,想要划分五个郡作为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对于这件事,诸葛亮没有答应。

并且在这件事之前,其实李严还有一件事流传了出来,那就是他曾经想要劝说诸葛亮,告诉诸葛亮他应该受九锡,还怂恿诸葛亮进爵称王,不过这些事情被诸葛亮加以驳斥,也正因为如此,两个人慢慢的变得貌合神离了起来。

李严的同乡尚书令陈震出使东吴前,自然还是要路过江州的,自然也就一定会见到当初的江州都督李严李正方,但是对于这个同乡,陈震的感情和感觉却是不好。

他在给诸葛亮的信帛之中,对于李严的评价乃是,李正方腹中有鳞甲!

说白了,在陈震的眼中,李严心术不正,可能会制造事端,不过以内当时诸葛亮并没有能力一个人独立支撑整个朝堂,再加上赵云也仍然还好端端的活着,他也不能,也不敢对李严做什么。

只是回复到,“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告诉陈震他还是可以忍辱负重,和李严一起相依为命,共同执掌大事的,虽然作者觉得诸葛亮说这句话的时候就真的是在装犊子了。

建兴八年,此时赵云终于死了,李正方也终于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认了,他开始正大光明的和诸葛亮谈条件了。

曹魏大司马曹真准备三路进逼汉中,当时蜀汉朝廷,其实也就是诸葛亮本人,觉得应该为加强汉中防务,所以便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军,同时也将他赶紧从江州调出来,再不出来,江州姓刘还是姓李这都说不准了。

可是李严也特别的会玩,在他看来赵云死了,就凭一个诸葛亮恐怕在军事上不能和他相提并论,而且因为不满被调离江州,在私下传言说司马懿等已经设置了官署职位来诱降他。

诸葛亮也不傻,自然是知到他的意思,于是上表刘禅,请求迁李严为骠骑将军,再次让他接管西川势力的军事大权,而且还上奏表,让其子李丰接替督主江州防务,继续将江州之地送到李家的手中。

直到这个是,李严这才愿意北上汉中,而且最后诸葛亮还任命李严以中都护署丞相府事务,甚至可以说一时间李严的势力,不单单是他自己的地盘了,很大一部分还接手了诸葛亮的势力,成为了蜀汉第一权臣!

同时李严改名为李平,这一个平,平的到底是谁,恐怕当初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三国志》: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建兴元年,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四年,转为前将军。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严与孟达书曰:“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亮亦与达书曰:“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其见贵重如此。八年,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为后事。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改名为平。

所以就这么一个玩意,如果诸葛亮不杀了他已经很不错了,就算后面那个粮草的事情有些怪异,不过此时的李严都已经是这幅德行了,不将他弄下去,还等着李严杀人放火不成,这种玩意还能留着过年么?)

言归正传......

刘玄德看着面前恭恭敬敬的李严,最后还是摆摆手让他出去了。

等到李严离开之后,赵云也要躬身离开了,不过这个时候刘玄德叫住了他。

“子龙,你说朕死之后,他们两个人会如何啊?”

刘玄德没有说出姓名,但是赵云知道,他说的是谁,蜀汉丞相诸葛亮,蜀汉尚书令李严,两个注定会成为生死仇敌的家伙,或许这就是刘玄德要这般安排的结果。

赵云看着刘玄德,最后还是叹息了一声。

“李正方虽然性如烈火,桀骜不驯,又掌管军权,但是他斗不过孔明先生!”赵云就是赵云,哪怕所有人都知道他和诸葛亮关系好,哪怕连他自己都认为诸葛亮算是他的知音,但是他仍然这般的说。

“哈哈哈哈!”听到赵云的话,刘玄德突然大笑了起来,甚至咳嗽不停他还在大笑着。

“你这家伙,赵子龙就是赵子龙,是一丁点的假话也不会说,哈哈哈!”

“末将说过假话!很多年前在公孙将军帐下....”赵云说话的时候,脸色有些低沉,或许是想到了不好的事情。

“莫要说了,若是你当初那算是愧疚的话,朕又算是什么呢,当初的事情谁又能够说的清楚呢,时也命也罢了,信不信都是这么一句话!”

刘玄德打断了愧疚的赵云,没有让他继续说下去,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罢了。

略微沉默了一番,他继续说回了刚刚的话题。

“你觉得,诸葛孔明他会....有不轨之心么?”除了李严之外,刘玄德其实对于刘备也是丝毫的不放心,这个时候他的老臣都快没有了,他对于这两个托孤大臣,都没有办法完全的放心。

“不会,至少他这一辈子是不会的!”赵云回答的十分坚定,“至于孔明先生的儿子,恐怕也难了,到现在孔明先生都没有任何的子嗣,就算生了以他的性格,也很难教导好。”

听到这套说辞,刘玄德不由的笑了起来,“你为何这般的信任孔明?朕知道,绝对不是因为你和他关系好。”

“若是孔明先生有不轨的心思,当初彭永年就不会死!”

刘玄德听到了彭永年这个名字之后不由的愣了一下,“对啊,彭永年也死了,若是他还活着,恐怕又是一个法孝直,又是一个庞士元,其实都是当初朕冲动了,可惜了这个彭永年,可惜了朕的封儿!”

彭永年就是刘封的好友兼老师,彭羕。

“当初听说彭永年死之前给孔明写过一封信,当初他写了什么?”

刘玄德再次看向了赵云,作为自己的贴身大将之一,这西川的暗探自然是在他的身上,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而当初彭永年给诸葛孔明的信很快就让他给烧毁了,孔明自以为无人知道,却是不想,那封信的内容当天晚上就到了赵云的手中。

赵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将彭永年写的信直接背诵了出来。

“仆昔有事於诸侯,以为曹操暴虐,孙权无道,振威闇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与兴业致治,故乃翻然有轻举之志。会公来西,仆因法孝直自炫鬻,庞统斟酌其间,遂得诣公於葭萌,指掌而谭,论治世之务,讲霸王之义,建取益州之策,公亦宿虑明定,即相然赞,遂举事焉。仆於故州不免凡庸,忧於罪罔,得遭风云激矢之中,求君得君,志行名显,从布衣之中擢为国士,盗窃茂才。分子之厚,谁复过此。羕一朝狂悖,自求菹醢,为不忠不义之鬼乎!先民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咽喉,愚夫不为也。况仆颇别菽麦者哉!所以有怨望意者,不自度量,苟以为首兴事业,而有投江阳之论,不解主公之意,意卒感激,颇以被酒,侻失‘老'语。此仆之下愚薄虑所致,主公实未老也。且夫立业,岂在老少,西伯九十,宁有衰志,负我慈父,罪有百死。至於内外之言,欲使孟起立功北州,戮力主公,共讨曹操耳,宁敢有他志邪?孟起说之是也,但不分别其间,痛人心耳。昔每与庞统共相誓约,庶讬足下末踪,尽心於主公之业,追名古人,载勋竹帛。统不幸而死,仆败以取祸。自我堕之,将复谁怨!足下,当世伊、吕也,宜善与主公计事,济其大猷。天明地察,神祇有灵,复何言哉!贵使足下明仆本心耳。行矣努力,自爱,自爱!”

听到了这句话,刘玄德猛地愣住了,突然忍不住一样的低沉的笑了起来。

“你当初是不是想要讲这些话告诉朕?”刘玄德抬头看向了一脸平静的赵云,露出了一个自嘲一样的笑容,“肯定是了,你说的这般熟练,一定在心中说过很多次了,当初你曾经想要禀告给朕。

但是朕却将你打断了,还将你轰出去了,当初的朕真的是有些太过分了啊!”

说完之后还不由的摇了摇头。

赵云没有再继续多说,只是不停的安慰道,“刚刚主公已经说了,过去的事情,那就让他过去吧,彭永年当初只是一心求死,诸葛先生最后也是成全了他,若是他有....这时候乃是很好的机会!”

“是啊,彭永年的能力那是毋庸置疑的,他当初是被孝直还有士元一起推荐给朕的,朕当初多么的信任他,只可惜没能和他一起得到善终是朕的过错!”

“主公....”

“无事,无事!”刘玄德摆了摆手,也算是安慰了一番赵云,“朕只是突然觉得,或者说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看来,当初的彭永年也是真的悔过了,他知道自己错了,也看出来当初的孔明,心中有了不好的心思,这一点上,朕欠了他的人情!”

“陛下不比过于自责,争权夺利之事,本就容易出现一些事情,莫说孔明先生,便是那时候的末将,又何尝不是动过一些情绪,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大家都不冷静了。”

赵云的话其实算是最正确的了,刘玄德刚刚成为了汉中王之时,那个时候的西川所有人都很不冷静,所有人都在努力的争夺权力,都在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孔明,简雍,李严,吴懿等人,所有有资格上台的人,又有谁敢说自己没有这个想法呢。

彭永年当然也有,甚至于他的想法最不切实际,在失败之后,他竟然想要去找马超,结果上来就被马超给卖了个一干二净。

不过彭永年也是智者,当他清醒过来之后,他知道自己或许无法活下去了,他也看到了当初西川的按个样子是有多么的恐怖,多么的肮脏和丑陋不堪。

素衣他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他知道自己是毁在了谁的手里,所以他也知道,最后能够胜利的人,应该是谁。

最后面的那几句话,足下,当世伊、吕也,宜善与主公计事,济其大猷。天明地察,神祇有灵,复何言哉!贵使足下明仆本心耳。行矣努力,自爱,自爱!

这已经是**裸的在提点诸葛孔明了,有些事情,还是不要做的比较好。

最后的他那两句连续的自爱,自爱,真的是情真意切了,希望诸葛亮可以争权夺利,但是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听进去那就真的不知道了。

不过此时的刘玄德却是脸色变得异常的不好,或许是他知道了自己错了很多,心态慢慢的崩溃了,让他本就不好的状态更加的不好了。

“朕突然想到了马孟起...”刘玄德露出了一个无奈的苦笑,“当初那个声名赫赫的锦马超却是让朕逼迫到了何等境地,他死前可有什么话留给朕么?”

马超已经于去年,也就是蜀汉章武二年去世了,到死刘玄德也没有见他一面,也没有能够和他说上一句话,最后病重到无法下床的锦马超,也只能传信于刘玄德,但是这话却是没有落到刘备的耳中。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初彭永年曾经是想要叛变以投降马超,再加上马超的过去实在是太过于扯淡了,这才让刘玄德将这个人彻底的放弃的。

赵云听到了刘玄德问起那个马孟起,也是略微低下了头。

“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听到了这句“遗言”之后,刘玄德沉默了下去,马超马孟起很凄惨,他有很多子嗣,他也死了很多子嗣,这种事情说不清是谁对谁错,他只是想要做很多人都想要做的事情,只不过他失败了而已。

“他没有说....马承么?”刘玄德幽幽的说道,“朕记得承儿虽然年轻也可以出仕了吧...”

“他...孟起没有说到他的儿子,只是觉得他对不住自己的弟弟,所以....”

“马岱没有子嗣么?真记得他已经很大岁数了,还没有娶妻生子么?”

“马岱,一直没有婚配,一直跟在孟起的身边,说起陪着他大兄...”赵云这次还是没有好意思直说,毕竟直说的话,这话就有些难听了,他只是有些直,他不是傻。

“是朕的错,若不是朕一直不信任马家,马岱那小子怎么会到现在还不娶妻生子...”刘玄德叹息着说道,“孟起死后一直没有任何的表示,今日便给他们传旨吧,马超之子马承,承袭其斄乡侯的爵位!

另外找人去一趟马家,朕的幼子刘理虽然还年幼,但是朕想要给他结一个亲家,你亲自去一趟马家,请马超之子马氏,为我儿刘理之妻,你赵子龙便是他们的媒人!

其弟马岱,跟随兄长多年,也算得上是劳苦功高,便封赏其为辅汉将军,让其好生为我大汉效力吧。”

“末将,遵旨!”赵云听到之后,就直接应诺而去。

马家距离这里并不算远,刘玄德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所以想要让赵云将这件事情定下来,主要是想要两件事,一个是希望赵云能够亲自出面给马家相应的尊重。

让马承继承马超的爵位而不继承官职,这是让他当一辈子的富家翁,让马超的女人给自己最小的儿子结为夫妻,这是让马家和刘家永结同好之后还不会有危险。

最后让赵云做媒人,是要告诉马岱,刘玄德放过马家了,让他日后可以放心了。

看着赵云离开,刘玄德像是放下了一重心事,同时脸色突然变得潮红起来,接下来就是猛烈的咳嗽,最后...

“哇!”一口鲜血从刘玄德的嘴里吐了出来,但是刘玄德却是没有呼喊任何人,而是努力的忍耐着,忍耐着他的身体的痛苦。

刘玄德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但是他现在还不能死,至少现在他还不能死在这里,他之前做的太多的错事,需要好生弥补一番。

赵云离开的大半个时辰之后,去处理战事和那校事府的事情的诸葛亮终于回来了。

第一眼就看到了分外虚弱的刘玄德,不由的吓了一大跳,“陛下,您...”

“无事!”刘玄德摇了摇头,“你莫要这般慌慌张张的,且坐下吧!”

刘玄德拍了拍身边的床榻,让诸葛亮坐到自己的身边,“怎么样,事情处理好了?”

诸葛亮没有那般的随意,而是恭谨的给刘备行礼之后,才沉声说道,“已经都安排好了,廖元俭亲自出兵江州,但是我们的大军不会出现在荆州境内,多派斥候在陆逊周边游荡。

陆伯言谨慎,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不会行险,此时水路已经被曹军打通了,相信陆伯言和曹真听到了这个消息,看到了我军的那些斥候之后,就会明白,剩下的事情就可以交给他们了!”

听到了这份儿安排,刘玄德点了点头,这是最好的,他是不想要孙权称帝,但是也不想和孙权再次打一场,最后白白便宜了那大汉之贼曹家的人。

不过刘玄德想要问的可不是这个,诸葛亮虽然军事并不算最强,但是大略极好,军略也不算差, 处理这些事情却是没有问题的。

“朕想要问的,可不是这件事,那个小子,你没有抓到吧!”刘玄德轻笑着说道,“朕就知道你不服输,非要去抓一抓那个校事府叫做韩龙的小家伙,怎么样,失败了?”

“那小子颇为狡诈,所以....臣有罪!”诸葛亮一副请罪的模样,倒是让刘玄德有些不知如何了,只能是连连摆手。

“你呀,就是太认真了,你这个性子虽好,但是恐怕不会长寿!”刘玄德看着越来越清瘦的诸葛亮,也是无奈的摇摇头。

“臣只想为大汉耗尽最后一分心力,若是无所成就,要那么长寿的性命又干什么!”诸葛亮自然是知道自己的这个性格会如何,只不过在他看来却是不任何活得太久,他只想要活得精彩。

“你呀...”刘备摇了摇头,“你乃是朕的丞相,日后又会是刘禅的尚父,你要做的还有很多,你可知道么?”

“臣,惶恐!”

刘玄德看着再次跪倒的诸葛亮,抿了抿嘴唇,最后朝着后面大喊了一句,“出来吧,叔至!”

随着刘备的话语,一个中年健硕的汉子从刘备后面的屏风之后走了出来,然后朝着刘玄德躬身行礼之后,站在了他的身边。

“陈叔至是谁,想来不用朕再多说了吧!”看到陈到之后,刘玄德的脸色开心了很多,“当年曹孟德总是炫耀自己先有典韦雄武,后有虎侯许褚忠勇,今日朕也可以说,朕先有子龙在侧,后有叔至护卫,不下他曹孟德的典韦许褚!”

“陛下过奖了..”

“陛下说的正是!”

两个声音几乎同时响起,前者是陈叔至在谦虚,后面是诸葛亮的认可。

“叔至麾下的白毦兵乃是朕麾下最精锐之士卒,这天下能与之比肩的不过寥寥,高顺麾下的陷阵营已经没了,所以剩下的虎豹营和解烦军也就只是能与之战,却未必能够胜过!”

诸葛亮也是轻笑着说道,“陛下说的是,白毦兵乃是我西方上兵,勇武在...也算是天下闻名,那是一只真正的精锐。”

诸葛亮本来想说,他们白毦兵在荆州阻挡了陆逊的追兵,不过想想这种事对于刘玄德来说并不光彩,尤其是他现在的身体还很不好,所以便没有说出口。

不过刘玄德像是放开了一样,笑着摇了摇头。

“朕太过狂傲了,看不起陆伯言那个小辈,看不起孙桓那个孩子,合该被他们所败,只不过苦了你等,要为朕的错误弥补,是朕对不起你们。”

“臣不敢!臣惶恐!”诸葛亮虽然真的是觉得刘玄德能够想明白是一件好事,但是他却是真的不敢这么说,“还望陛下保重身体,这样我等才能再创辉煌,恢复汉室!”

“哎,孔明啊!”刘玄德叹息了一声,“朕何尝不想这般呢,只不过朕的这个身体如何,真难道还不清楚么,朕也该去找云长和翼德了,日后这大汉,就要交给你了!”

诸葛亮还想要说话,但是却被刘玄德给打断了。

“你莫要多说,之前子龙离开之后,朕问过子龙,如何看待你和正方两个人,你猜他是如何说的!”

刘玄德轻笑着看着诸葛亮,就像是一个闲谈的老友一般,不过诸葛亮可是不敢这么想。

“臣惶恐,臣不知!”诸葛亮或许知道,只是他真的不敢说出来,“想来子龙忠勇,应该都是金玉良言....”

“子龙将当初彭永年的遗言,和朕说了!”刘玄德还是那一脸的轻笑,不过此时诸葛亮却是已经满脸的冷汗了,看的刘玄德笑容更加深了。

“臣...”

“很吃惊么?”刘玄德轻笑着,“朕知道,你们一直都觉得朕麾下的暗卫应该会是宪和或者是叔至两个人,甚至就在朕的手中,不知道朕说的可对?”

诸葛亮现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满头都是冷汗。

(谍报组织可不是大明首闯的,这一点必须说清,大明只不过将这一点发扬光大了而已。

最早的谍报组织,按照现在的史料和出土的情况来看,应该是西周时期的士师,之后东周也就是春秋和战国时期,也有相关的记载,不过因为史料缺失,作者能够找到的就是,负责对外战争的候正,不过他们的职责和斥候有很大的重合了。

汉朝就比较靠谱了,那个时候的谍报组织叫做“绣衣使者”,主要出现在汉武帝时期,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发现不法问题可代天子行事,前期负责监察文武百官,后面更是被直接负责镇压农民起义,到了最后面....他们就没了!

三国时期,史料能够找到的,曹魏的校事府,东吴的“中书”以及“刺奸屯”,蜀汉没有史料记载,但是作者可以确信这是有的,因为作者在《云别传》也就是裴松之的赵云本传方面找到了相关内容。

《云别传》: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

看看这个记载,从袁绍麾下募兵数百人,让袁绍不得而知,只对赵云和刘玄德两个人负责,最开始应该是负责刘玄德的个人安危,但是后面这应该就是赵云麾下的暗卫了!

顺带一提,除了大明朝的三厂一卫之外,真正最离开的应该还是宋朝的皇城司,这应该是第一只直属黄家的谍报卫队,十分厉害!)

此时诸葛亮看着刘玄德,突然感觉自己的冷汗直流,他的确是如同刘玄德说的那样,一直觉得西川这里的暗卫应该是在简雍这种真正的老臣的手里,或者是在陈叔至这种顶尖的大将手中。

他哪里想得到,这些人最后在赵云这个一直在西川不声不响,说话就得罪人的手中,这哪里是暗卫头子,那在西川可是著名的喷子!

此时诸葛亮想到的不仅仅是这个,他想到的更多的还是另一件事。

他和赵云关系极好,可以说在某种情况下,他们两个就是西川最出名的搭档,一个负责在成都处理各路正事,一个负责在成都坐镇中央,两个人撑起了半个西川,这不是胡说八道的。

所以说,他们也算是无话不说,此时再想想自己还好好活着, 他必须要说一句,幸亏自己的嘴上还是比较牢靠的。

刘玄德看着面前的孔明,不由的轻笑一声,“你放心吧,子龙是个实诚人,他从来没有说过什么话来,至少你这里没有怎么说过!”

“臣...臣...”

“你想说你问心无愧?”刘玄德轻笑着,眼睛也慢慢的闭上了,“记住彭永年告诉你的那些话吧,那些话可是至理名言,自爱,自爱!”

“臣....遵旨!”此时的诸葛亮已经感觉到了一旁陈叔至的目光,甚至能够感受的到陈叔至手中的长刀都在缓缓的抽动了。

“下去吧!”刘玄德淡然的挥了挥手,“稍后朕会再叫你的!”

“诺!”诸葛亮领命之后就慢慢的退了出去。

等到诸葛亮离开之后,刘玄德再次好生休息了一会儿, 诸葛亮相比李严要好的多,这个家伙太谨慎的,就像是赵云曾经说的,就这么谨慎的一个人,他都不敢叛变,再加上他到现在都没有儿子,他的性格加上他行事方法,倒也不用害怕蜀汉出现一个诸葛家。

“叔至!”刘玄德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将自己目光转向了陈到,“等到朕死了,你可有什么打算么?”

“末将愿意追随陛下于地下,继续守护....”

“糊涂,闭嘴!”刘玄德压根就没有让陈到的话说完就打断了他,“你这个糊涂的家伙,你当朕就这么糊涂么!”

“末将...”看着已经十分虚弱的刘玄德,跟随了他多年的陈叔至也是满脸的悲伤。

“叔至你过来!”刘备伸手招呼了一下,让陈到来到了自己身边,敢于带着刀剑出现在自己身边的只有两个人,那就是赵云和陈到,“朕这一生南征北战,杀了很多人,也负了很多人,但是朕这一生最对不起的就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子龙,他为了朕耗尽了自己的心血,忙碌了一辈子,最难的时候是他的出现,护卫朕,帮助朕,可是因为各种的原因,朕却是一直没有给他相应的报答。

第二个就是你,你的忠勇和子龙相差无几,在我西川,可以说你们两个人才是我西川的壁垒,只可惜这一辈子你一直都在朕的身边,为了保护朕耽误了你的前途,你莫要怪朕!”

“末将不敢,末将本就是汝南一士子,是主公不嫌弃委以重任,末将....末将这一辈子都难以报答主公的大恩!”

“到了这个时候,朕也就不多说废话了 ,你且记住一件事情!”刘玄德猛地咳嗽了起来,在陈到的舒缓下才安稳了下来,“朕一死,这西川一定会乱,但是你记住,这些你都不需要管!”

“主公...”

“西川的世家当初被孔明压下去,吴家最后投靠也让他们失去了不少东西,不过他们可不是这么简单就能服软的!”刘玄德冷哼了一声,“本以为朕能够在有生之年将他们彻底的压服,只可惜时间不够了。

朕死后,他们这群人定然不会老实,不到完全控制不住的时候,你且记住,万万不可动手,你还有另外一件事要做!”

“陛下请说!”

“今日朕已经提点过正方了,不过正方性格这般桀骜,朕恐怕他会生出不轨之心!”刘玄德的眼中闪出一丝光芒,“子龙虽然能够压制的住李正方这个人,但是他的年纪毕竟也是大了。

而且还需要继续坐镇成都,震慑宵小,有他在公嗣才能放心的使用诸葛孔明他们这一脉人手,所以这李正方便只能让你来了,你且将正方盯好了!

既然子龙现在是征南将军,等朕死后想来公嗣对他另外还有些许的封赏,不过朕会先下旨,将你提为中护军,征西将军,你可知道朕对于你的用意!”

“末将明白,西南之地,末将定然为陛下看守好!”

“好...”刘玄德点了点头,“若是正方日后能够克勤勉励,那么你便是中护军,若是他...”

“若是李正方有丝毫不轨之心,末将亲自斩下他的首级,送到陛下面前!”

刘玄德看着陈叔至明白了他的意思,便点了点头,“去将孔明再叫回来,朕有事要吩咐他。”

“诺!”

很快,刚刚出去不就的诸葛亮就再次进到了刘备的房间之中,这次陈到没有再继续留在这里,而是退到了外面,代替赵云守护着他主公刘玄德的安全。

“陛下!”诸葛亮进来之后,先是大礼参拜,他知道今天刘玄德这般做,应该就是真正的托孤了。“请陛下吩咐。”

“朕死后,你可在成都掌权!”第一句话就让诸葛亮心神打颤,让他的汗水再次有些颤栗起来。

“诺!”这次虽然诸葛亮还是有些颤栗,不过却是没有反抗。

“正方戍守江东,他为人倨傲,绝对不会去江东屈居于人下的,朕今日许你掌权,这样你可以和他真正的分庭抗礼,但是朕有要求!”

诸葛亮知道刘玄德想要干什么,直接回答了起来。

“陈叔至掌管禁军,赵子龙总掌成都大军大权,臣绝不放肆!”

刘玄德点了点头,“叔至跟随了朕多年,子龙有数次救我父子性命之恩,他们二人可以让公嗣放下对你的戒心,这样对你,对公嗣都好,如今这个烂摊子,只能靠你们了!”

“臣....遵旨!”诸葛亮说完之后,一个头磕在了地上,可是去再也没有听到刘玄德的回答。

等到他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却是发现刘玄德已经昏迷了过去。

“来人,太医!”诸葛亮看着昏迷的刘玄德,赶紧大吼了起来,他也知道,刘玄德撑不过今年,但是他现在绝对不能死。

足足一个半时辰之后,已经有些头脑不清楚的刘玄德,再次清醒了过来,这次他却是没有再多说话,就在众多大臣和大将的陪伴下,静静的躺在床榻上休息,尽显枭雄末路。

此时的陆逊和曹真,也都已经找到了被廖化派出来的大军斥候,陆逊二话不说就是一封疾报发往了武昌。

曹真也是毫不客气,直接一把大火烧毁了横江坞堡,然后直接和夏侯尚合力攻打牛渚。

水路赶过来的夏侯尚,加上已经埋伏很久的曹真,再次展现了什么叫做狂暴,一战之后,江东在牛渚的屯兵之地被他们直接攻破,所有的江东士卒一个没有留下,皆被二人所杀。

这一刻孙权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孙仲谋不配称帝。

“告诉曹丕,我江东愿意永世臣服于大魏,我孙权,乃是大魏的吴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