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独行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孙刘大战

汉末独行 第二百三十八章 孙刘大战

作者:王家小郎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3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家的关统,正式拜了这位宗预大人为启蒙恩师。

虽然启蒙恩师没有授业恩师那么的亲昵和重要,但是启蒙恩师教导的乃是孩子的性格和品格,这是对一个孩子极为重要的人。

当初江东大乔就为了孙绍的启蒙恩师和孙权闹得十分难看。

一般人请启蒙恩师,就算请不到那些当代的大儒,但是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请到一个有着足够能力和品格的人。

若是孩子从小品格没有交好,那么他日后恐怕也很难有太高的成就。

另外,孩子的启蒙恩师也代表了一个家族的软实力。

能够轻动多少大儒,然后最后给孩子选择的启蒙恩师是谁,这都是能够看出很多东西的。

不要小看了启蒙恩师,一个好的启蒙恩师不但能够纠正孩子的品格,甚至可以给孩子选择很多的良师益友。

这种人脉也是难得的!

宗预资格足够老,虽然他出名的时间短,但是他的经历丰富!

曾经在荆州为官,和荆州一脉的士子关系都十分不错。

廖家,马家还有向家也算得上宗预的亲朋故旧了。

至于军中,宗预更是得天独厚,现在在前线声名赫赫的吴班,和他也算是同袍。

出身张飞的麾下,那可是刘玄德的铁杆心腹之人了。

同时在军中,虽然宗预的脾气性格不好,但是他的人缘真的不差。

最特别的是,他的品格非常的好,这一点简直就是奇迹。

宗预骄傲却不自大,知命却不认命。

现在又是丞相府的属官,未来那也是前途不可限量版!

(关于宗预,这是一个被埋没的君子。

《华阳国志·卷七·刘后主志》:二年,丞相亮开府,领益州牧,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辟尚书郎蒋琬及广汉李邵、巴西马勋为掾,南阳宗预为主簿,皆德举也;秦宓为别驾,犍为五梁为功曹,梓潼杜微为主簿,皆州俊彦也;而江夏费祎、南郡董允、郭攸之始为侍郎,赞扬日月。

在这里面记载了,宗预是诸葛亮第一批收录到自己丞相府的官员。

而且这里面的划分很有意思,前面的辟尚书郎蒋琬及广汉李邵、巴西马勋为掾,南阳宗预为主簿,这后面有一个皆徳举也!

后面的秦宓为别驾,犍为五梁为功曹,梓潼杜微为主簿,说的是皆州俊彦也。

也就是说,在华阳国志这里面,能力和德行其实是话分开来的。

其中蒋琬身体有问题,加上之前有一个不算太大的错误在,所以他的德行放到一边。

剩下的三个人,在历史上,就算不是德行非常强,那也是十分孤高的!

史书上记载的另外几件事,也说明了宗预这个人很骄傲,不服输,但是的确文武双全!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延熙十年,为屯骑校尉。时车骑将军邓芝自江州还,来朝,谓预曰:“礼,六十不服戎,而卿甫受兵,何也?”预答曰:“卿七十不还兵,我六十何为不受邪?”芝性骄傲,自大将军费祎等皆避下之,而预独不为屈。

和蜀汉后期的权臣邓芝直面都一点不知道服软认怂,这是一个不怕死的人。

之后在诸葛瞻当政的时候,他更是直言自己等死就够了,不想去阿谀奉承了。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景耀元年,以疾徵还成都。后为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时都护诸葛瞻初统朝事,廖化过预,欲与预共诣瞻许。预曰:“吾等年逾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遂不往。

这里面能够看出来,廖化和宗预的感情,应该是十分不错的。

但是宗预对廖化,那就是有话直说罢了,或许也是因为几十年的老朋友,说话也不害怕得罪人,这么直白,也真辛苦廖化没有被他给气死了!)

所以说,又宗预这么一个老资格而且又颇为执拗得人给关统放启蒙老师,还真是十分不容易的。

关统在这里行了拜师礼,而杨戏作为他的“良师益友”身份的杨戏,也和他一起,朝着对方行了个半礼。

看到这一幕,关兴的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以为自己没有办法让关家起死回生,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这么快就在在关家再次看到这么一副场景。

虽然说,这个地步距离当初关羽还在的时候差的很远,但是他却可以光明正大的说,他将关家救回来了。

至于另一个方向,关银屏的眼睛,在蒋琬朝着刘复拜下去的时候,她的眼睛就已经死死的盯在刘复的身上了,她现在就想知道这个看似什么本事没有,却又无所不能的家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初在江东,自己举步维艰,多少次觉得自己就要撑不下去了,就是这个一直默默的跟在自己身边的家伙,求得了江东郡主的帮忙,从此自己就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关银屏不相信他回事糜芳找来的人手,他知道,一个能够动辄求动江东郡主的人,不会是糜芳能够请得动的。

至于这一路上,虽然关银屏不吭声,但是不代表她不会看,她看的很是分明,在南郡的时候,有人接应他们,给他们足够的钱粮物资,在樊城出现的那个年轻人,虽然没有表露身份,但是那一身贵气仍然是让关银屏感觉到心惊。

她常年在成都生活,他见过很多贵公子,西川也有很多自命不凡的世家,但是他们的子弟,和那个人身上的贵气,完全不可同类而语,而这还不是他印象最深的。

她现在都记得,他们走到上庸的时候,关银屏本来会担心见过她的孟达会将她们擒下来然后送到洛阳给曹丕发落,但是她没有想到的是,在上庸这一路上,风平浪静。

本来她还以为是自己的运气好,但是她现在想想,明明就是身边的家伙早就已经打点好了一切。

而到了成都,本以为这会是自己的地盘的,但是还没等自己给他什么东西,他就给自己带来了一样又一样的惊喜。

称呼赵云为叔父,称呼刘巴为伯父,蒋公琰等人称之为公子,诸葛亮和他相交,便是太子刘禅,似乎也和他有些关系。

当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毕的时候,自然是关家设宴款待诸位的时候,年老体弱的刘巴并没有再参与,而是直接退了出去,不过关家人知道,刘巴并没有离开。

而是和丞相诸葛孔明以及太子刘禅一样,在后院之中,和刘复互相寒暄了起来。

“族兄...”几个人之间最先开口的竟然是太子刘禅,“说实话,这应该是我第一次见到族兄,当初见到族兄的时候,我还是个孩子,未曾想到见面的时候,一切已经物是人非了。”

刘复看着刘禅,张了张嘴,最后还是默默的行了一个礼,对于刘玄德父子,刘复也是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比较好。

刘复是刘磐的儿子,同时算起来,他管刘琦应该叫做大伯,因为刘磐和刘琦之间的关系,他们这一支虽然最后退隐了,但是所有人都是认为他们和刘琦是一起的。

但是最后刘琦却是十分窝囊的死了,这实在是有些丢人。

(关于刘琦是不是被刘备害死的,这件事情没有任何史书记载,但是刘琦绝不是一个傻子,或者说作者甚至一度觉得刘琦之所以会死,完全就是自己想明白了而已。

刘琦的家世十分的优秀,或者说,刘琦的家世可比他弟弟的家世好太多了,因为他们的母亲其实是一个人,刘琮之所以得宠,是因为他的妻子乃是蔡家的侄女,所以蔡夫人这才愿意将刘琮送上荆州牧的位置。

至于刘琦的家世,他的母亲乃是陈氏,说实话也就是陈氏死得比较早,否则蔡夫人就算成为了平妻她也不敢和刘琦碰,因为他母亲的陈,是颍川陈氏的那个陈。

作为阴谋算计的老祖宗,再加上中原第一序列家族的名头,蔡家真的不敢和陈家怎么动,这也是为什么蔡夫人没有儿子,也没有打算给自己安排一个儿子然后送上位的原因。

就算陈氏死了,刘琦和刘琮那也是陈家的外甥,他们蔡家可以选择一个上位,但是绝对不能从他们手里夺走属于他们的位置。

至于刘琦本事其实是有能力的,他不是真的没有能力,当初刘表只身入了荆州,为了能够将荆州拿下来,他不得不依仗荆州两大世家,蔡家和蒯家。

将军事大权送到了蔡家手中,整个荆州的水军几乎权势蔡家的势力,至于行政之权他交给了蒯家的两兄弟,至于刘表自己,专职教化,然后偷偷摸摸的让自己的从子刘磐将荆南给拿下来了。

再说回刘琦,这个人很聪明,他知道轻重,作为长子,当他看到这时候对自己的风声不对的时候,他会用最快的速度寻求帮助,甚至有极大的勇气和决心,放弃中央,转战地方。

在《三国志》中有记载: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於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

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几件事,刘琦曾经十分的收到刘表的喜爱,或许是因为刘琦和刘表长得太像了,所以这才让刘表十分的喜欢这个长子。

再说他的勇气,一个深受重用的长子,就因为一些事情,自愿放弃长子的继承权,直接选择外出为将,从头开始,江夏这种地方可不是什么良善之地,哪里被江夏黄家掌控多年,士卒也多为黄祖父子的嫡系,虽然现在他们群龙无首,但是同样也不是一个公子身份能够拿下来的。

但是就这种情况下,刘琦在建安十三年,江夏太守黄祖战死,刘琦立刻自告奋勇请求担任江夏太守之职。成功逃过了后母和蔡瑁的陷害,并为他日逃亡的刘备建立避战之所。

这里面可没有《三国演义》上说的,带着什么伊籍,关羽等人,那就是靠着自己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船,一个公子的身份,然后将整个江夏收入了麾下。

并且在同年,刘表病故之后,他居然还能飞奔回到襄阳奔丧,并且在外面做了一场大戏之后,就借着蔡瑁的话离开了襄阳城,成功的让自己再次幸运的回到了江夏。

另外,关于这一段,在《典略》上也有记载:表疾病,琦还省疾。琦性慈孝,瑁、允恐琦见表,父子相感,更有讬后之意,谓曰:“将军命君抚临江夏,为国东籓,其任至重;今释众而来,必见谴怒,伤亲之欢心以增其疾,非孝敬也。”遂遏于户外,使不得见,琦流涕而去。

同时《资治通鉴》还记载了另外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表卒,瑁、允等遂以琮为嗣。琮以侯印授琦,琦怒,投之地,将因奔丧作难。会曹操军至,琦奔江南。

这两段说明了什么,刘琦惜命,他却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他也知道自己有什么本事,他知道自己不能进襄阳城,所以在没有任何兵马的情况下他就只是哭丧,一副委委屈屈的模样,将自己塑造出被欺负的弱者。

莫要小觑了这一跪,这一哭,这一刻他刘琦再次有了荆州继承人的身份,他让所有人想起来了,他刘琦是外出为将,可不是说放弃了自己的继承人之位了。

再说第二件事,也就是《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刘表身亡,蔡瑁和张允等人将荆州牧的位置送到了刘琮的身上,这时候一直软弱可欺的刘琦竟然有了起兵的心思。

这种果决先放到一边,最重要的是,他手中掌握军权了,也就是说,他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能够初步掌控江夏的那些悍卒了,那些可是未来帮助刘玄德得到三分天下的底子。

有这份儿本事,这个时候的刘琦和刘表相像的不单单是容貌了,甚至还有那份儿单骑入荆州的决绝和能力。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果决,聪慧的人,在建安十四年,也就是刘备投奔他,并且借助他的名义在江夏站稳脚跟,并且向朝廷表奏他为荆州刺史之后,再借助他的名义,夺下了荆南四郡。

然后刘琦就这么死了,一个壮年,从军不经历战事,果决聪慧,荆州长公子刘琦,因为贪杯好色死在了江夏。

反倒是最后投降曹操的刘琮,他的后果似乎是挺不错的,至少史书上记载他的日子过得挺不错。

《三国志》:越、嵩及东曹掾傅巽等说琮归太祖,琮曰:“今与诸君据全楚之地,守先君之业,以观天下,何为不可乎?”巽对曰:“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逆也;以新造之楚而御国家,其势弗当也;以刘备而敌曹公,又弗当也。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兵之锋,必亡之道也。将军自料何与刘备?”琮曰:“吾不若也。”巽曰:“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乎,则虽保楚之地,不足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乎,则备不为将军下也。原将军勿疑。”

在《三国志》中只是说了他最后被表奏为青州牧,但是在《魏武故事》记载之中:“楚有江、汉山川之险,后服先疆,与秦争衡,荆州则其故地。刘镇南久用其民矣。身没之后,诸子鼎峙,虽终难全,犹可引日。青州刺史琮,心高志洁,智深虑广,轻荣重义,薄利厚德,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笃中正之体,教令名之誉,上耀先君之遗尘,下图不朽之馀祚;鲍永之弃并州,窦融之离五郡,未足以喻也。虽封列侯一州之位,犹恨此宠未副其人;而比有笺求还州。监史虽尊,秩禄未优。今听所执,表琮为谏议大夫,参同军事。”

后面的事情没有再多说什么,但是没有多说,说白了也可以称之为无疾而终。)

刘复看着刘禅,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和这个家伙说,凭良心说,他对于刘玄德父子都没有什么好感情,这或许也是他和刘巴关系好的原因,因为他们两个人都看不上这一对儿父子。

但是刘禅那里他可以不说话,另一人却补能。

“叔父!”刘复和蒯蒙乃是生死兄弟,而诸葛亮就是蒯蒙的亲舅舅,蒯蒙的母亲就是诸葛亮的亲姐姐,所以这一声叔父倒真是叫得。

“是不是很奇怪,今天为何会有这么多人出现在这里?”诸葛亮看着满脸尴尬的刘复,轻笑着说道,“难不成你觉得只有你们中原,才有校事府这种地方么?”

刘复听完之后,张了张嘴,没有说话,他当然知道西川的情报组织绝对不差,其他的暂且不说,就和那些异族的来往,这西川的人那是做的相当不错。

凉州羌氐胡人,虽然没有十足的证据,但是绝对就是他们动的手,还有并州哪里,看韩龙给自己来的信帛,那里面也说了,现在并州的那些鲜卑人里似乎也有西川的人马。

再加上当初在乌桓出现的人马,刘复都感觉现在西川刘家干的事情,越来越过分了。

“不知道叔父和太子今日来此,到底是想要做什么?”刘复知道他们两个人可不是愿意没事来叙旧的人。

对于刘禅他不了解,但是诸葛亮,说的好听一下,那就是大公无私之人,但如果说的难听一点,那就是一个冷血之人,这个人心中有的只有权衡利弊,他是一个理智到了极致的人。

自己的亲姐姐被孟达杀了,但是他仍然能够和孟达平心静气的说这话,仍然能够若无其事的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就像孟达攻打上庸房陵的时候杀的那些人不是他的姐姐和姐夫,就是一群和自己陌不相干的人。

“老夫托大,叫你一声阿复!”诸葛亮轻笑着,然后说了一句让刘复有些颤栗的话,“给你一年的时间,最晚年底,你必须离开西川,否则你会死在这里!”

诸葛亮说完之后,便带着太子刘禅离开了关兴的府邸,满脸的笑容,仿佛他们刚刚谈的十分开心,十分投缘一样。

关兴将丞相诸葛孔明和刘禅送了出去,而后堂之中,刘巴看着有些沉默的刘复,不甚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伯父无事,这个结果,是侄儿早就有所预料的!”刘复努力的让自己笑了笑,“我乃是刘磐的儿子,在西川怎么可能有我生存的地方呢,诸葛丞相能够给我一年的时间,他已经是很照顾我了。”

作为曾经荆州牧刘表从子,荆南第一将刘磐的儿子,刘复在西川是不会被欢迎的,今天来这么多人,说白了就是让他再次感受到他这个身份给他带来的荣耀。

同样也要告诉他,他的身份带来的可不仅仅是荣耀,更多的还有是责任,一旦他的身份在这里出现,会有多少麻烦可想而知,现在汉室都已经没有了,所有的汉室宗亲都有了上位的可能。

而刘磐虽然说是刘表的从子,但是那也是从子,也是汉景帝刘启之子、西汉鲁王刘余的后代,是正经儿的大汉宗亲。

换句话说,现在还活着的汉室宗亲,那个在血统上其实都比刘备要纯正一些,毕竟刘玄德祖上那个家伙,实在是太不靠谱了一些。

刘巴看刘复能够自己想明白,虽然感觉这个孩子也不好受,却也不知道,也不想去劝说他,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男人的成长总是要经历很多的事情的,这个事情本来就不公平,若是不经历足够多的事情,他又凭什么能够成为一家的顶梁柱。

“你好自为之吧,时间不多,你当好好把握!”刘巴留下这么一句话之后,他也颤颤悠悠的离开了,他已经老了,年纪十分大了,这么大的岁数了,他也实在是经受不起那些事情了。

刘复朝着刘巴的背影好好的行了一个礼,然后等到刘巴彻底的离开他的视线之后,他才缓缓的站起身来。

刘复自己其实还想要说一声,那就是他其实就算没有这一年的期限,他恐怕也不会在这里呆多久,他还有很多地方想要去,他的时间本来就不算多了,他想要好好的游览一番。

至于关银屏,刘复觉得一个随时都有可能死的人,或许是没有资格和这么一个善良优秀的姑娘在一起的。

将所有事情都想通了的刘复,露出了一个宽心的笑容,然后脸色虽然狰狞恐怖,但是他的脸上却是再次有了些许的笑容,他不想再多为其他的事情心烦了。

可是当他走出自己的房间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早就已经等待了不知道多久的关银屏。

“关小姐...等了很久?”看着她身上那霜气,刘复不傻,自然是知道这个女人并不是刚刚出现在这里的。

“也没有多久,只不过之前一直是在其他地方罢了。”关银屏轻笑了一声,然后随意的将身上的风霜掸去,“刘复公子既然是我关家的关统的武学老师,不知道关银屏能否也跟着先生学习?”

刘复听到这个要求是有些犹豫,自古练武男女不混传,不过看着明媚轻笑的关银屏,他却是也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来。

“怎么?”关银屏看刘复居然还有犹豫,不由的再次轻笑了起来,“难不成先生嫌弃我这个学生不成么?”

“某家只是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当不得小姐的老师罢了。”刘复最后还是没有舍得拒绝,一年的时间,能够多看看她或许也是好的。

蜀汉章武元年过去了,关家也恢复了足够的平静,刘复也开始了正是教导关家的小关统。

宗预是一个好老师,严肃,认真,品格高尚,对于小关统来说,这个时候有这么一个好的启蒙老师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而同样的刘复也是一个很严格的老师,便是有关银屏在身旁,他对于小关统也没有任何的留情,他的教导很杂,有当初他的父亲刘磐对他的一些教导筑基的东西。

还有当初关羽让他学习的,关羽和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当初若是能够早早的将关平收到自己身边教导,他的成就也绝对不会仅止于此。

现在关统不但模样长得很像自己的祖父和大伯,那身体和自己的祖父也相差不多,比自己的那个大伯也是强上不止一点,刘复对于关统的教导自然也是十分的认真。

甚至在教导关统的时候,他也在想着,若是当初那个叫做关平的家伙,真的能够更早的遇到自己的父亲,或许他的成就,真的不仅仅如此,也不会因为不想给自己的父亲和弟弟惹麻烦,主动回去求死。

就在这种时候,就在这种时间,章武二年的正月,刘备的大军终于出了西川,出了江州,正式踏上了江东的土地。

章武元年二月,在西川前锋吴班和东吴统帅陆逊交锋半年之后,孙刘大军也正式开始了交锋。

“江东狗贼,夺我荆州,杀我兄弟,刘玄德在此立誓,不破东吴,绝不回成都!”刘玄德在大军阵前,一声声的大吼,让西川大军,变得十分的狂暴起来。

“吼!吼!吼!”

“不破江东誓不回!”

“不破江东誓不回!”

“不破江东誓不回!”

听着这疯狂的士气,刘玄德也是十分的满意,看着麾下的众多大将,心中也是豪气顿生,他已经亲自带军打赢了那个压了自己一辈子的中原曹操曹孟德了。

现在就是他再次出征江东,将江东孙家这个搅屎棍子打折的时候了,只要在打服江东或者说将江东打下来,那么他刘玄德,就能再次争夺那天下至尊之位了。

“陈式何在!”刘备开始点将,“朕如今令你统帅水军,会和荆州吴班,共同执掌我西川水军,遏制江东之水军,为我大军踏入江东争取足够的时间!”

“末将领命!” 陈式算不得什么老将,但也是刘备新发掘出来的大将,在汉中之战之中,也是屡立战功。

“马良何在!”刘备再次点名,这是他的杀手锏,“武陵蛮人之事,尔处理的如何了?”

“陛下请放心,武陵蛮人王子沙摩柯,已经派遣使者而来,自沙摩柯麾下,数千蛮人士卒全部愿意为我大汉效命攻伐东吴!”

“此时他们到了何处?”刘玄德眼睛微微眯着,看不出他的喜怒,从最开始厌恶和异族交往, 到现在已经习惯联合异族,刘玄德的心里已经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回陛下,此时沙摩柯带着麾下的蛮人士卒已经到了秭归附近,正在藏在山中!”马良这段时间,一只脚就是往返于武陵山中,不干别的,就是说服更多的武陵蛮人走出大山,荆南多山,刘玄德既然要从秭归出兵,那武陵里面的蛮人,他就绕不过去。

现在看来,马良做的不错,相当的不错。

“好!”刘玄德虽然脸色没有变化,但还是难得夸赞了一句,“告诉沙摩柯,若是这次拿下了江东,荆南四郡之地,我任他劫掠三日!”

刘备对于那些数次投降的荆南四郡也是恨得咬牙切齿,当初他和夏侯渊征伐汉中,就是江东兵出荆南,本来应该为关羽护卫身后的荆南四郡非但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其中长沙,桂阳二郡更是一句话不说就投降了,那些号称铁骨铮铮的荆州士子,更是连抵抗的心思都没有。

而这一次,他们更是过分,上次好歹零陵太守郝普还是努力的抵抗过,算是给荆州的士子们留下了些许的脸面,结果这一次零陵的太守郝普竟然是第一批投降的人。

而那个荆南武陵郡出身的潘濬更是过分,直接将荆州所有的布防图都给献出去了。

这一次除了马良之外,刘玄德并没有带太多的荆州一脉的人,主要是他们之前做的的确是有些过分了。

糜芳,傅士仁两个人投降,这刘玄德无话可说,但是郝普给江东献出了零陵郡之后,潘濬直接将荆州所有的兵事驻防详情告诉了孙权,然后导致了陆逊用一路偏师,就扫荡了整个荆州。

而关于这些,没有人说话,所有人说的都是,关云长骄傲自大,失去了荆州,关家父子罪该万死等等。

所以这次刘备用的要么是冯习张南这种老人,要么就是王甫或者吴班这种益州大将,其他人,尤其是荆南一脉,他不会用了。

既然他们喜欢跟在太子和丞相的身边,那就让他们去找他们的太子还有丞相去吧。

“张南何在!”刘备继续点将,“朕令尔等为我大军先驱,于冯习会和,在我大军到来之前,给我将秭归县拿下来,将陆逊小儿给我从秭归县轰出去!”

“末将领命!”张南曾经是张飞的部将,便是性格方面都和张飞很像,除了没有那一把络腮胡子,也没有那大嗓门,其他的地方,他和已故的车骑将军张飞是真的很相像。

“傅肜!”

“末将在!”傅肜乃是魏延的老乡,也是刘备的老将了。

“辅匡!”

“末将在!”襄阳人辅匡,曾经最早跟随刘备入川的人,之后一直替刘玄德坐镇巴东郡。

“赵融!”

“末将在!”益州大将赵融,从刘璋时代投靠刘备,乃是刘玄德自己的心腹。

“廖化!”

“末将在!”这一声,十分的凄厉!

在章武元年,从荆州逃回来的人,除了一个关银屏之外,更让刘备心动的,就是这个人了。

被江东俘虏,然后一年的时间,生生靠着假死,历经千难万险背着自己的母亲逃了回来!

如果说当初关羽从许都到汝南,一路护送着自己大哥的家眷尚且不能算是千里走单骑,那么廖化假死脱身,然后背着自己的老母亲,从江东一路历经坎坷逃回了荆州,回到了自己的麾下,那这就是千里走单骑。

刘玄德看着麾下的这几个人,每一个都是自己麾下的心腹大将,都是自己信任的大将。

“今日朕令尔等为别督,统帅大军跟随在朕的身边,护卫我中军大营!”

“末将领命!”傅肜、辅匡、赵融、廖化等人尽数跪在刘玄德的面前,从这一刻起,他们心中认定了,这就是他们辉煌的开始。

“黄权何在!”刘备在此一声大喝,将当初劝说自己登基称帝的黄权喊了出来。

“末将黄权在此!”作为益州一脉的官员,黄权其实并没有太多可以值得称道的事情,但是黄权却是很有眼力,比如第一批劝说刘备称帝的人之中,就有这个人。

而且黄权其实还是颇有一些能力的,无论从军还是从政,他都说的过去,最重要的是他善于水战,这一点刘备很需要。

“镇北将军黄群,朕令尔统帅水军,跟在大军侧翼,与江东水军对峙于夷陵道,并防备荆州曹氏水军突袭!”

“末将领命!”

“程畿!”

“末将在!”

“率领本部兵马,跟在大军身侧,防备我大军被人突袭!”

“末将领命!”

程畿乃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大将,这本来是刘备给自己儿子准备的大臣,这也是一个孤臣,不但忠心耿耿,更是能力非凡。

程畿是 巴西阆中人,当年在刘璋麾下乃是汉昌长,后来投靠了巴西太守庞羲,并且为巴西太守庞羲在汉昌招募了很多当地十分著名的土著賨人作为麾下,让巴西太守庞羲一跃成为了益州有名的大势力。

之后赵韪反叛益州,甚至一度将刘璋我困在益州之地,最后靠着东州兵将赵韪赶回江州,并且将他人头砍下,这件事深深的触动了巴西太守庞羲。

庞羲派遣程畿的儿子程郁去将程畿及其麾下的大军带回来,并且用他全族的性命威胁程畿,若是不回,便将他全族诛杀。

程畿也是十分硬气,直接告诉庞羲,他应该去找刘璋,应该如何做,若是不同意,那就将他全族都杀了,反正他不可能背叛益州。

最后庞羲虽然求得了刘璋的原谅,程畿也正式出名了,在益州也有了不少的名望,并且将他任命为江州太守,但是两个人的关系也有了些许的变化。

刘玄德入川之后,程畿也是直接投靠了刘玄德,然后被任命为从事祭酒,如今若非是手中没有太多的人手可用,刘玄德真的不会将这个文武双全,手中还有賨人士卒的家伙放到自己身边。

“程畿,带着你的本部兵马,护卫大军,当可保证大军不被突袭。”

这就是刘备对他的安排,程畿本人能力非同寻常,賨人士卒也是悍勇非常,当初高祖夺得天下,靠的就是賨人士卒的帮助,所以说有他们帮助自己,刘玄德也是十分的放心。

刘玄德的大军正是开拔了,前线两名大将如今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吴班和陈式率领水军遏制江东大军,有吴班在,想来江东水军也不要想着轻易讨得好去。

冯习从一介偏将,变成了大督,总督先锋大战,有了冯习和张南两个人的配合,秭归一个小县城,恐怕难以挡住他麾下的大军。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置百官,立宗庙,祫祭高皇帝以下。五月,立皇后吴氏,子禅为皇太子。六月,以子永为鲁王,理为梁王。车骑将军张飞为其左右所害。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溪蛮夷遣使请兵。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於夷道猇亭猇,许交反。驻营,自佷山佷,音恒。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溪蛮夷,咸相率响应。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与吴军相拒於夷陵道。

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秭归冲过去,让江东的士卒和将校心中也难免出现了些许的慌张。

陆逊最近因为传令士卒的事情,一直有些头痛,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后面的人给算计了,但是现在大战在即,自己麾下的士卒却是被吴班压制的士气大损,实在是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

“将军!”就在陆逊犹豫的时候,麾下大将李异拿着一封信帛前来,“主公那里的书信!”

李异将手中的信帛送到了陆逊的面前,当陆逊将手中的信帛接过来之后,仔细看了一遍,然后一巴掌将信帛给拍在了桌案上,脸色的愤怒也是显露出来。

信帛中是他苦苦期盼的援军,这次援军可以说得上是十分的豪华了,刘备几乎是带出了他大半家底,那江东也是将自己能够拿出来的最豪华的阵容都带了出来。

老将韩当首当其冲,作为江东四老将阵中仅剩的那一个,韩当这次再次首当其冲的冲到了最前面,作为一路偏将而来。

交州刺史步骘更是直接带着从交州训练出来的万人精锐直接扑到了益阳,刘备想到了武陵蛮人,江东之主孙权自然也不会忘记他们,交州刺史步骘乃是江东重将,有他亲自镇守益阳,就算现在这群武陵蛮人在山上,他们也别想和刘玄德会和!

另外昭武将军,将领守将朱然也从和曹氏对阵的将领带着大军赶了过来,反正现在曹家自己的襄阳,新野,樊城这一线的新防线还没有弄明白呢,倒也不怕出事情,诸葛瑾调往江陵防范曹军足够了,顺带也能防范防范他。

曾经和张昭大骂曹氏使者刑贞的建武将军,庐江太守徐盛也带着本部兵马直接赶了过来,作为江东猛将,徐盛的到来也是一个惊喜。

荆州一战斩杀了关羽,从而声名大噪的江东猛将,潘璋也带着自己的本部兵马赶了过来。

也就是说,现在为了和刘备这一场大战,江东几乎将自己的老底都交了出来,换句话说,现在在江东本土防守的人之中,还存在的只有不足五员大将了。

为了将步骘从交州解放出来,让他去防备益阳,所以吕岱去了交州替他驻守交州之地。

全综和贺齐在江东本土防范山越之人,省得他们再次作乱,当初曹氏能够说通山越,谁也不敢保证他刘玄德不会干益阳的事情。

至于周泰现在的确是官拜汉中太守,奋威将军,但是这次他却是不能出动了,因为他病重了,多年为孙权抵挡刀枪,他身上的伤痕已经多的他自己都扛不住了,能熬多久,全看他自己了。

现在接替周泰防范合肥张辽等人的乃是朱家的朱桓。

除了这四个人,江东没有靠谱的大将了,这次为了和刘玄德大战,孙家也真是拼了性命。

但这次援军却是来着不善,或者说这次援军对于陆逊来说却是来者不善,陆逊被孙权正式拜为了大都督,成为了江东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第四任大都督。

但是这次援军带兵之刃乃是孙恒,一个可以和他的伯父孙策比肩的猛将,不单单是一员猛将,他那桀骜不驯的性子,也是和他伯父孙策一模一样的!

“大都督!”李异这般称呼,说明他已经知道自己家的将军已经成为了江东大都督,但是和陆逊一样,他的脸色也不会很好。

“莫要多说了,之前我的传信士卒一直没有动静,看来这是有人从中作梗,让大王不在相信我等了!”陆逊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之前还亲密无间的君臣,顿时就变得戒备森森,不得不说,这就是伴君如伴虎。

李异听到陆逊这般说,也不敢再多说其他的了,而是慢慢的退了出去,将整个中军大帐留给了陆逊。

此时江东的官道之上,一只大军此时正在不急不缓的赶着。

“孙桓公子!”同样作为江东大将之一的潘璋,此时可是没有了半分的倨傲,而是朝着孙桓拱了拱手,“这前面的军情如火,我等还是早点过去吧,加快一些速度比较好。”

孙桓听到了潘璋的话,却是没有着急回答,而是先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轻笑了一声说道,“潘璋将军有所不知,这大军冲击,最忌讳的就是一味的猛打猛冲,我等一定要缓缓进行,省的被刘玄德的大军以逸待劳!”

潘璋一脸懵的看着面前这个正在给自己耐心解释的孙桓,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个年轻人到底是有着什么的底气和勇气敢和自己这么说话。

就因为他姓孙?就因为他爹叫孙河?他不过就是吴王孙权的侄子罢了,他现在姓孙还是因为先主孙策喜欢他爹孙河,将他们一家子的姓给改了回来罢了。

不过虽然这么说,但是毕竟这个小家伙也被吴王孙权被称之为宗室颜渊的存在,十分得到吴王的喜欢,潘璋作为孙权的心腹,自然是不能对这个家伙有任何的不满。

“孙桓公子...”潘璋还没有开始劝就被孙桓给打断了。

“潘璋将军!”孙桓一声怒喝将潘璋的话给打断了,然后在潘璋震惊的眼神之中,直接告诉了他一句话,“请叫我孙桓将军,如今我等乃是身在军中,当年我也曾在华容大破关羽,获士卒五千,牛马无算,如今更是安东中郎将!”

潘璋听完之后,都感觉自己的嘴唇有些哆嗦了,他是真的不知道这个家伙到底是哪里来的这份儿勇气,敢在自己面前说出这种话来。

他在华容道那是大破关羽么?那是个屁,不过就是在华容道跟在吕蒙的屁股后面欺负欺负关羽的溃军,连他这个将关羽斩杀在临沮的人都不敢轻易和外人说自己斩杀了关羽。

他这个家伙,到底是多大的脸,将这个战绩成天挂在自己的嘴边上,不嫌丢人么?

至于那个什么安东中郎将,潘璋真的想要一巴掌排在他的脸上,自己一个振威将军,吴王亲封的溧阳侯都没说话呢,他一个中郎将是怎么有勇气这么和自己说话的。

还有,他对自己指手画脚,难不成他不知道他们现在要去的秭归,就是自己的固陵郡么?自己乃是固陵郡太守,自己才是主将!

“呼!”深深的呼吸能够让人平心静气,现在潘璋就是这个想法,“孙桓公子...孙桓将军,如今刘玄德大军已经要冲到秭归城下了,先锋大军更是冯习和张南两个宿将,陆伯言麾下士卒颇少,不能不援助啊。”

对于这个理由,孙桓非但没有同意,反而更加不屑的冷笑一声。

“陆伯言一介胆小鼠辈,空有大军再旁,却是被一名无名小卒给大败,这等人怎么配成为我江东的大都督,待我到了秭归,定要带着大军出城和那刘玄德决一死战,让天下看看我江东悍卒!”

潘璋听完之后,这次是没有说话了,他只是想要赶紧的派出飞马,然后去告诉孙权,这个玩意不能去前线,他非得把江东给玩没了不可,或者是直接告诉陆逊,不行就找个没人的地方,将这个玩意给除了!

孙桓这哪里是援兵,这绝对就是去捣乱的!

现在潘璋只能希望一件事了,那就是陆逊在江东的魏王足够才行,否则真的很难压制住孙桓这个宗室里的二百五,这个家伙哪里是什么孙权口中的总是颜渊。

孙桓在潘璋的眼中,纯粹的就是一个宗室里的二百五,还是纯的!

如今刚刚二十四岁的孙桓,已经大有一种管不住的感觉了,潘璋在建安元年就跟随在孙权的身边,也是孙策给孙权安排的第一任护卫,跟随了孙家这么多年。

潘璋对于孙家这些人的评价就是一句,不管外表看上去多么的粗糙,实则都是一个个的心眼特别多的家伙,无论是孙策还是孙权,亦或是那些孙家的宗亲们。

孙桓这个人,难不成是因为他的血统不纯正么?潘璋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这个家伙居然这个德行!

就在两个人各怀心思的时候,陆逊在秭归也终于迎来了西川大军的攻击。

“冲上去,给我冲上去!”有了张南的冯习,就不再是曾经那个冯习了,他变得更加的悍不畏死了。

将自己的后背交给了自己的同袍张南,冯习只负责一件事,那就是杀了前面的敌人,至于左右两侧的敌人,自然有张南帮他解决。

作为先锋大督,本应该和当初的吴班一样亲自坐镇后方,但是他没有,他和吴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他会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亲自带着麾下最精锐的士卒,直接朝着秭归城墙上冲了过去。

当陆逊出现在城墙上的时候,冯习已经带着麾下的士卒冲到了城墙之上,在张南等人的掩护之下,正在一步一步的朝着内城杀过去。

“大都督,让末将上吧!”陆逊麾下的猛将李异看到这一幕也是瞠目欲裂,他乃是江东猛将,自然不能看到西川的人在自己面前这般放肆。

但是他的请求却是被陆逊给拦下来了,然后看着正在不断冲击的西川大军,陆逊下达了一个命令。

“李异负责断后,刘珂率领大军先行撤退!”陆逊不打了,直接将这座他们放手了很久的秭归县给放弃了!

“什么?”李异不敢相信这个自家大都督说出来的话,但是事实摆在面前,让他却又不得不信。

“速去!”陆逊没有再解释一遍,而是直接一声大喝,让众将领命而去,江东的大军缓缓的从秭归县退走,将偌大的荆州门户,就这么送给了续传的大军。

冯习和张南,就这么十分顺利的将秭归县拿到了手中,然后他们并没有继续追击,冯习和张南没有别的好处,就是听话,让他们做到什么地步他们就会做到什么地步。

陆逊看着西川的大军没有继续冲过来,也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西川的大军不管不顾的咬着不放,那就尴尬了。

“大都督,我等去哪里?”断后的李异也带着一身的血污跟了过来,然后找到陆逊问道。

“刘珂!”陆逊没有着急回答,而是先将麾下的大将刘珂给叫了过来,“你率领本部兵马退守夷陵,记住了,这里可不能丢了!”

说完之后,陆逊才看向李异,“你跟随本都督直接前往猇亭,用夷陵和猇亭将西川的大军遏制住!”

“末将遵命!”刘珂和李异听到之后也是毫不犹豫,立刻领命而去。

不过在这个时候,一直不急不缓的潘璋和孙桓大军也得到了这个消息,然后朝着这里快速的冲杀了过去。

此时孙桓也顾不上其他的了,什么缓缓而行,他要是再缓缓而行,西川大军就直接打到江东本土了。

此时徐盛,朱然,韩当等部也已经和陆逊正是汇合了,此时的江东五万大军和西川的数万大军这才开始了对等的大战,只不过西川是刘备亲自帅兵而来,再加上又是连战连捷,气势要比江东士卒强盛的多。

“陆伯言!”孙桓刚刚感到江东大营,丝毫不顾及任何的面子和眼色,直接就冲进了大帐之中,朝着陆逊大吼了起来,“你为何连战连败,一退再退!”

看着年近二十四就开始对自己怒喝质问的孙桓,陆逊却也没有生气发怒,而是直接选择无视他,继续和韩当等人商讨接下来的事情。

“陆伯言!”看到自己被无视,孙桓更加的愤怒,“你这败军之将,何敢如此!”

陆逊对于这般朝着自己咆哮的孙桓还是一如既往的不搭理,只是继续说着自己的话。

“本都督已经派遣麾下大将刘珂驻守夷陵,我等大军尽在此处,只要这两个地方不丢失,便能将刘玄德麾下的大军全数拦在此处!”

韩当等人看着地图,也是觉得这么做应该是最正确的了,现在江东大军气势不足,只有这样才将将他们的士气都拖到正常的水平。

不过这样还是有问题。

“我等这里大军云集,除去我等之外,鲜于丹和宋谦两名将军也带着主公麾下的大军前来,到时候我等共同驻守在这猇亭之中,但是大都督麾下的刘珂,独自驻守夷陵道,恐怕不容易。”

这是肯定的,虽然刘珂也是陆逊麾下的众将,但是在这种战场上,便是在座的诸位都不敢说能够万无一失,更别说他一个刘珂了。

不过在座的只负责提出问题,但是谁也不敢此时去夷陵,毕竟去了夷陵就意味着要独自面临刘玄德麾下西川大军的小半的压力。

陆逊听到之后也是唏嘘不已,一副不知道应该如何的模样。

“哼!”就在这个时候,一直被无事的孙桓突然冷哼一声,然后在潘璋震惊的眼神之中,冲着众人大声说道,“区区夷陵道有何不敢,我孙桓愿意前往,让你回下的刘珂,滚蛋吧!”

潘璋不知道这个家伙是怎么想的,突然又开始发疯了呃,但是他这次还没有来得及阻止,就听到陆逊将这件事定了下来。

“好!”陆逊一巴掌拍在面前的桌案上,“既然孙桓中郎将说了,那么夷陵道便交给你了,不过这猇亭也同样重要,恐怕本都督无法给你太多的支持了!”

“本将不需要你们的人马,我麾下的将士都是敢战之士,某家只带着本部兵马前去便是了!”说完之后,孙桓就直接走了出去,然后很快大营之中就传来了嘈杂声,孙桓带着他麾下的士卒,直接从猇亭离开,朝着夷陵道冲去。

“大都督!”此时潘璋也是懵了,他是不知道陆逊跟着孙桓发什么疯,“孙桓乃是宗亲,更是一个年轻人,他不知道轻重,还请大都督高抬贵手收回成命啊!”

“大都督,孙桓不过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公子哥,大都督莫要和他置气!”

“大都督,军情要紧,这夷陵道....某家去守了!”

孙桓一离开,众将也都回过神来,在潘璋之后一个接着一个的说道,他们也是不敢让孙桓这么一个二十四岁的小家伙去驻守夷陵道这么重要的地方啊。

可是面对众将的请求,陆逊只是淡定的摇了摇头,坚持让孙桓前去。

刚刚赶过来的刘备,听到了探子传来的消息之后,也是不由的大喜过望。

“区区孙桓小儿,居然还想要领一路偏师?”刘备满脸都是冷笑,朝着前来觐见的冯习张南二人说道,“汝等二人乃是我大军先锋,居然那孙桓小儿前去夷陵了,那你们也去,带着大军去将那小儿头颅给朕拿回来!”

“末将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