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独行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四方云动(二)

汉末独行 第二百三十一章 四方云动(二)

作者:王家小郎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3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孙权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所有江东大臣的脸色都变了,变得很难看了!

但是脸色在难看之后,他们也不是难么的难以接受这件事!

因为刚刚陆逊不单单是在劝谏孙权,也是在劝导他们!

如果称帝之后,曹丕一定会兵临江东,因为他要维护自己的正统!

至于刘备,本来就有愁怨,再加上这么好的机会,他不出手的可能性也很低!

江东没在曹氏手中和江东没在刘玄德的手中这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

若是江东灭亡了,若是江东最后死在了曹魏的手中,那么他们这群人自然是直接就可以转身投入中原的大怀抱之中。

可是如果江东被刘玄德给灭了,那这件事可就有意思了。

江东和刘家的关系暂且不说,就凭现在荆州的事情,江东不管说将西川得罪的多么干净,但是至少是将刘玄德这位人物给得罪的干干净净。

所以如果说,刘玄德将江东给覆灭了,那么其他的暂且不说,这群江东的大臣以及江东之主孙家一家,是都别想要活着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刘备伐吴的时候,没有一个江东的大臣说要去投降,并不仅仅是因为刘备的势力在他们看来不如自己的江东,便是孙权最后也没有想过要将荆州还给刘备。

在这一方面,三国演义绝对是胡说八道了,夷陵之战前后,江东就没有想要和刘备和解的意图,就算最后和解的时候,那也是因为江东和曹家也打成一锅粥了。

若非是曹家对江东动手了,孙权哪里能和刘备和解,再说了,这两个人也没办法和解啊。

在江东乃至孙家的眼睛里,刘备当初在自己家的大都督周瑜和曹仁在南郡打的人脑子都出来狗脑子了,无论是孙权周瑜,还是曹仁曹操,谁也没有将小小的刘备当一回事。

结果呢,他们打来打去之后,最后让刘备一口气将整个南郡都给打下来了,还不是正经儿打下来的,是曹仁打跑了孙权,实在是扛不住第二次攻击了,所以想着退一步固守,结果让刘备提前钻了空子。

就这个样子了,别说孙权了,就是周瑜都不可能同意啊,所以干脆就和刘备翻了脸,要和刘备好好的打一架,但是最后被鲁肃给劝住了,因为那个时候,虽然江东胜了,但是现在江东和中原的差距依旧是很大,两方面的差距可不是什么一次胜利就能弥补的。

这个时候刘备和孙权的关系也就很正常的不好了,同时这个时候为了弥补两方面的关系,刘备只能娶了孙权的妹妹,这不是所谓的两方联姻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两个人的利益交换。

刘备需要江东的支持,也就是所谓的借荆州,而孙权需要的是地位,千万不要小看了地位和这次联姻,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互利互助,孙尚香愿不愿意嫁给刘备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从里面得到的好处。

孙权当上了刘备的大舅哥,也就是说,从这一刻起,孙家的小儿正式成为了和刘玄德,曹孟德一样的,一个时代一个阶层的人。

不要小看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变化,换句话说,如果说没有这一个变化,那么曹丕称王称帝的时候,如果刘备还活着,孙权就是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去称王,曹丕也不会给孙权这个地位,因为孙家的资历不够。

所以说,只有这个样子,刘孙两家才能够各的所需,但是这次联姻却也不是这么的顺利,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三国志蜀书七庞统法正传》: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

一个同房都要带刀的侍女的媳妇,换谁谁敢要,尤其是得到法正为谋主之后,不止一次被法正劝说,将孙夫人还回去算了,截江夺阿斗这件事真假已经没有办法具体的考证了,但是有一点说的是对的,那就是孙夫人回江东,那是刘备和孙权都需要的。

孙权需要一个妹妹,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再用一次,刘备也需要将这个女人弄走,毕竟不但同房的时候带着刀枪棍棒还有数百带刀女护卫,最重要的是,为了不和自己同房直接筑成,这就太过分了。

江东和刘备之间的仇恨再说刘备那里,那也就很尴尬了,刘备的南郡是借的江东的,他将大天说下来,那也是刘备乘人之危,然后借江东的南郡之地,这毋庸置疑的。

结果虽然说刘备一直言而无信,但是这个乱世就是这么的混蛋,但是江东在刘备和汉中之地的夏侯渊打生打死的时候,在关羽和曹仁打生打死的时候,直接冲了进去将长沙,桂阳,武陵三郡给抢回来了,美名其曰收利息。

这一下子不但将刘备给气着了,更是将关羽给吓了一跳,弄得他十分为难,因为之前荆南四郡有很大程度上将关羽的后方保护住了,但是吕蒙动手之后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荆南四郡吕蒙的大军随时都可以捅了关羽的后方,曹仁也是毫不客气,恨不得一年和关羽打十回,襄阳和樊城之所以在十年之内就被打的没有粮草没有兵马了,完全就是曹仁和关羽打上瘾了。

汉中之战的时候,占领了荆南三郡这件事,换个正常人,要是不和孙权拼命都算不得男人,最后能够被诸葛亮他们劝着再次和解,那真的已经是非常的能够忍耐了。

换句话说,刘备能够扛到汉中大战结束,那真的是好忍耐了。

然后再加上荆州大战,斩杀关羽,夺取荆州等等等等,这些事情加在一起,江东和刘备那是绝对不可能和解的。

关于零陵大战,延康二年(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同年刘备直接率军征伐江东,但是这个时候,孙权可没有和三国演义说的那样,派出各路将军挨个受死。

孙权是果断的将陆逊提为江东第四位大都督,然后总督荆州大战,这是江东的决心,当然各个将领也是各自掌管着分路战场,和刘备打的也是难舍难分的。

孙权首先以陆逊为大都督、假节,命他选众将以拒刘备,又与曹魏修盟。陆逊率领朱然、韩当、徐盛、潘璋、孙桓等部五万人抗拒蜀汉军,派平戎将军步骘领兵万人镇守益阳(今湖南益阳地区),以防止武陵(湘西、黔东、鄂西南)的五溪蛮夷助蜀。

《三国志》: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以金锦爵赏诱动诸夷,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先遣吴班将数千人於平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

《三国志》: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逊案剑曰:“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及至破备,计多出逊,诸将乃服。权闻之,曰:“君何以初不启诸将违节度者邪?”逊对曰:“受恩深重,任过其才。又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国家所当与共克定大事者。臣虽驽懦,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权大笑称善,加拜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江陵侯。

《三国志》:时荆州士人新还,仕进或未得所,逊上疏曰:“昔汉高受命,招延英异,光武中兴,群俊毕至,苟可以熙隆道教者,未必远近。今荆州始定,人物未达,臣愚慺慺,乞普加覆载抽拔之恩,令并获自进,然后四海延颈,思归大化。”权敬纳其言。)

总之孙权一句话便定下了江东未来数年的基调,继续向中原曹氏低头认错,继续让自己向着曹氏称臣。

然后....西川汉中王府。

“砰!”刘备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多少次摔东西了,有一个十分名贵的花瓶就这么被摔在了地上。

“乱臣贼子,竟然如此侮辱我大汉,乱臣贼子,乱臣贼子!”刘备如今双眼通红,满脸都是怒火,披头散发毫不注意自己的仪表。

自从刘协退位之后,改封山阳县公之后,他就变成了这个模样,他每天最多的时候,就是朝着洛阳的方向不断的喝骂,但是虽然喝骂,却没有让大军准备出兵的意思。

如今已经是临近年关了,各路大臣也都准备好了,回到成都准备恭贺刘备,但是在这个时候,众人看着刘备,以及刘备现在的这幅样子,众人也是很“激动”的。

此时成都诸葛府,迎来了一个几百年都不来的人,那就是汉中王傅许靖,这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此时来到了诸葛府邸。

说实话诸葛亮并不喜欢许靖,刘备也不喜欢,主要是这个人的前科有些太....若非他的名气太大了,刘备说什么也不会用他。

许靖乃是天下名士,但是他还不是最有名的,他有个兄弟,那是天下顶尖的名士,汝南许邵,那个和郭宗林并肩齐名的许邵。

而这个许靖可是没有他兄弟的那份儿能力和名节,当初许靖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名士,所以被刘璋请到了益州,而且作为一名外来人,许靖没有收到任何的排挤。

直接出任了一方郡守,而且许靖是因为他的兄弟才被天下知道的,许靖这个人吧,经历真的是很玄幻,甚至可以说顺风顺水的。

许靖因与从弟许邵俱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后被刘翊推举为孝廉,任尚书郎。曾先后投奔孔伷、陈祎、许贡、王朗等人,于孙策攻王朗前与家属俱避难交州,受到交趾太守士燮礼待。

有着这么一份儿资历,谁对他都是礼让三分的。

其后受益州牧刘璋邀请,相继为巴郡、广汉、蜀郡太守。

这也是一份儿多么好的资历,而且对于许靖,刘璋也是多么的喜爱,甚至说是重用也不为过,本来以为再过上一阵子,许靖就能一路扶摇直上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刘备来了,然后....许靖就想要跑了。

于刘备包围成都时欲越墙叛逃,为刘璋所获。

不过抓到了许靖的刘璋还是不忍心杀他,所以就将这么一个家伙,干脆就送到了刘备手中,让他自己处理去吧。

刘备定蜀后欲将其弃用,在法正的建议下方以其为左将军长史,然后在汉中大战之后,刘备进位为汉中王,更是让许靖当上了汉中王傅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

而这一辈子,许靖也算得上是一个两面三刀的真小人了,不过对于许靖这种人物,诸葛亮和刘备虽然不喜欢,但是却不得不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而现在许靖再次出现在了诸葛亮的府邸,还看着诸葛亮府中那陈旧简陋的家具和设施,也是十分的别扭,明明诸葛亮在刘备的心中那也算得上是独一无二的,怎的就把自己弄得这么可怜,而且弄得这般可怜兮兮的,怎么让他自己媳妇给他生孩子。

许靖话都还没有说,就看着周围的东西,不断的发出啧啧啧的声音,同时还不停的摇头苦笑,一副看不上这里的样子。

诸葛亮看着许靖这番作态,实在是不知道他到底还要不要说事儿,就凭许靖的那点花花肠子,这个时候他主动来找自己,傻子都知道他想要干什么,既然他想要当出头鸟,干嘛不同意!

“文休你这是要干什么?”诸葛亮看着许靖实在是没完没了了,干脆就自己说出来了。

“哈哈,孔明有所不知啊,我那个在洛阳的侄儿刚刚给我来信,说他现在在大魏皇帝陛下面前也算是如鱼得水,问老夫在这里如何了,哎老夫也是告诉他,汉中王仁德.....”

许靖上来就啰里啰嗦的说了半天,最后诸葛亮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伸手将他打断了,“好了,好了,文休你和你侄儿的事情还是不要再和我多说了,你有话直说可好?”

许靖说的侄儿并不是他许家的侄儿也不是他兄弟许邵的儿子,而是陈纪的儿子陈群。

当初许靖四方逃难的时候,陈群一家也曾经接待过许靖,并且陈纪本人也是对他极好,而许靖对于陈纪一直是当做兄长来对待,所以陈群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他的侄儿。

不只是陈群,这段日子陈群,华歆,王朗等许靖的朋友都在和他不断的来信,告诉他现在有关大魏国的所有事情,还有诉诉感情。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要给许靖一个暗示,大汉已经没有了,而现在唯一一个还有资格,有能力给大汉续命的人就是现在西川的这位汉中王了。

而现在作为汉中王傅的许靖,也应该是现在汉中往麾下为数不多的几名可以让刘备登上皇位的人。

“孔明,我只是觉得汉中王应该再进一步了,为大汉续命!”许靖倒也是真实在,说的也是真麻利。

一句话差点将诸葛亮给噎着了,“你这...罢了,不过你打算如何?”

“自然是我等共同劝进大王,为大汉续命,登基为帝!”许靖说的很是激动,仿佛下一刻,他们的主公,汉中王刘玄德就要成为大汉的帝王了一样。

“你打算找何人劝进大王?”对于许靖,诸葛亮也是知道了,绝对不能藏着掖着,话说一般等等的,否则他怕这个老头子听不懂。

“自然是你我二人!”许靖哈哈一笑,“你我乃是汉中王麾下心腹,自然不能....”

许靖的话都还没有说完,就被诸葛亮直接给打断了,“多谢汉中王傅了,这件事儿您就别管了,亮自然会有人选的,到时候,亮自然会去找许靖大人署名的!”

对于许靖,诸葛亮算是明白了,离他远一些比较好,这个人就把他供起来,如果愿意就让他教化一下百姓,这样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都省心。

劝进这么大的事情,就算不和曹丕那边一样,逼个宫都要叫上四十多个人,但是也不能叫上自己,然后他们一共两个人就上了,他们才是什么官职,真就不怕得罪人么。

左将军长史镇军将军许靖,军师将军诸葛亮这是他们两个在刘备称王时候的官职,现在呢,就算他们两个人都已经开始了升官了,但是他们却没有资格给刘备称帝的时候劝进。

并不是他们的资格不够,而是他们不能这么做。

当初劝进刘备称王的时候,名单也不少,分别是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左将军长史镇军将军许靖、营司马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射援、军师将军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征西将军黄忠、镇远将军赖恭、扬武将军法正、兴业将军李严等一百二十人。

这些人当初全都是刘备麾下或者是西川里面最有权势,威望官职最高的那些人。

甚至于,就连关羽张飞两个跟随刘备多年的大将,他和法正这一内一外的两大谋士都排不到前三,法正更是直接被踹到了不知道什么位置上去了。

但是那是当年,现在却是不行,现在他可不能这般做,这些人也不能这般做。

刘备的确是可以光明正大,十分合理的去当上那个大汉的帝王,但是他却不能这么做,或者说不能简简单单的就这么做。

他要顾及人们的想法。

三天之后,依旧还处在暴怒之中的刘备,终于等到了他要等到的人们。

西川势力之下,议郎阳泉侯刘豹、青衣侯向举、偏将军张裔、黄权、大司马属殷纯、益州别驾从事赵莋、治中从事杨洪、从事祭酒何宗、议曹从事杜琼、劝学从事张爽、尹默、谯周。

这群或是汉室宗亲,或是西川本土势力,但是总归是没有任何一个大人物。

刘备看到这一批人马,他就知道了,这是诸葛亮的手笔,除了诸葛孔明,现在他的麾下没有人能够有这份儿心意,有这份儿心思。

“尔等来此这是何意?”刘备虽然在心里明知道这群人是来干什么的,但是他仍然要明知故问一句。

“启禀大王,我等来此请求大王登基为帝,为我大汉再续命百年!千年,万万年!”

“启禀大王,我等请求大王为我大汉,报仇雪恨!”

“启禀大王,如今我大汉的陛下已经被那曹丕...”

一群人都不是什么大人物,能够有这次机会,那也是极为不容易的,哪怕他们明知道自己乃是被那些大人物送过来点火的, 但是他们仍然愿意如此。

不过他们的话开始没有什么,但是当他们说道刘协的时候,刘备直接多久怒了,厉喝着打断了他们的话。

“天子已经被曹丕所害了,可怜天子年幼聪慧,乃是天下难得一见的明君,该死,该死,该死的乱臣贼子!”

说道曹丕的时候,刘备再次不断的怒骂了出来,而此时所有人也都愣住了,刘协虽然不是大汉天子了,但是现在人家是山阳县公,据说现在人家活的还不错,夫妻之间虽然还有那么一些小摩擦,经常鸡飞狗跳,但是却没有收到什么辱没,甚至可以说比之前自由了很多。

而且,据探子来报,曾经刘协想要出山阳县游览一番,虽然周围也有校事府的人,但真的只是保护,却没有阻止,更没有打扰。

一个亡国的君王,生活成这模样,让他平稳过日子,让他外出游戏,还能让他学医,甚至公开救人等等,这曹丕够意思了,怎的到了刘备这里一说,刘协就已经被害了。

虽然大部分人对于这件事搞不懂,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蠢得,黄权等人反应最快,直接扑倒在刘备的脚下,朝着他大声的嚎哭起来。

“大王,陛下就这么被曹丕那贼子所害了,但是天不可无日,国不可无主,还望大王,以大局为重啊。”

不得不说刘备就是刘备,这短短的一句话,就将诸葛亮等人最后的一个漏洞,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漏洞给弥补了。

要知道称帝可不是那么简单的,称帝的前提是,大汉朝没有了皇帝,这才是称帝的根源。

可是现在虽然大汉亡了,但是刘协活着!

一想到这件事,刘备就真的有些发怒了,他不得不佩服曹丕这个家伙“小小年纪”,心思倒是真的够狠毒的,他断了大汉的根,但是他居然留下了刘协的性命,而且对他甚至于“不管不顾”!

这样做刘协还活着的这件事,那全天下就都知道了,刘协不死,天下都是汉臣!

他曹丕会挨骂,会被千夫所指,他都不需要像他在史书会如何,他一定会被千夫所指,他现在就会一直背负着篡汉的罪名,只要刘协一天不死的话,他的名声,他全家的名声,他们曹家的名声,就绝对不会好!

但是他曹丕宁可用这种自毁名声的事情,来拖着刘备这个唯一有资格称帝的家伙。

刘备就因为刘协的存在,他没办法称帝,他只要不称帝,那么他和曹丕就永远差上一节。

但是如果刘备称帝了,就算他不是篡汉,那他一样会失去大汉的民心,这样刘备身上最后的那一丝光环,对于曹家来说,刘备最重要的一样东西,他就是去了,那就是大汉皇叔的身份。

当上了皇帝的大汉皇叔,那就不是皇叔了。

而刘备在说出这一句话之后,那就是说明了,他决定了,但是一定要将这件事做的漂亮。

这次劝进自然是无疾而终,毕竟这件事也不过就是一次试探和点火罢了,众多大臣知道了这件事情,知道了刘备的态度,自然也就知道了后面他们应该怎么做。

“尔等退下,这件事无需再说!”刘备将他们十余人轰了出去,但是所有人的脸上全都是笑容。

在这天过后,的确是没有再提劝谏的事情了,而是开始了各种流言蜚语。

西川在大汉的西南方向,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地方,让这里的消息变得“随心所欲”了起来。

百姓没能得到什么消息,全看上面的人想要让他们得到什么消息,比如现在,百姓们得到的消息就是,大汉天子刘协,被曹丕一杯毒酒给鸠杀在了家中,大汉再也没有了皇帝!

因为这件事,刘备再次“发怒了”,刘协的“死亡”彻底的激怒了刘备及其麾下的众多文武大臣。

“我等请大王登基为帝,天不可无日,国不可无主,请大王为大汉做主!”

这次再来劝进的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了,也不再是那些小人物了。

除了上次来过的那些人,议郎阳泉侯刘豹、青衣侯向举、偏将军张裔、黄权、大司马属殷纯、益州别驾从事赵莋、治中从事杨洪、从事祭酒何宗、议曹从事杜琼、劝学从事张爽、尹默、谯周这些人物之外。

新增加了,安汉将军糜竺,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柱,少府王谋,博士许慈以及议郎孟光建。

这些人之中很多人都是当初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露过面的,当然也少了很多人。

当年的平西将军马超马孟起,如今不单单身体不好了,而且这些年他和这位汉中王的关系,也不是很好。

毕竟临沮都督马超一定要为关羽的死负责人,这一点毋庸置疑的,马超也知道自己就是刘备推出来给他背黑锅的,他自然也是愿意的,他现在只有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弟弟了。

他只要这两个人能够好好的生活下去,哪怕不能功成名就,不能流芳千古,但是他们只要平平安安的,自己也就放心了。

所以这次劝进称帝,马超是绝对不会露面的,他的身份太敏感了,而且曾经作为一路诸侯,也不可以在这个时候出现。

除了马超之外,关羽也没有,当然,没有关羽,单纯是因为他死了,连同长子,一起死了。

除了马超和关羽之外,同样阵亡的还有两个人,那就是老将军黄忠黄汉升,以及平定汉中的另一位大功臣,西川第一谋主法正法孝直,这两个人也已经病故了。

不过出去这几个人之外,还有两个人没有出现,这就让刘备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阆中太守,车骑将军张飞张翼德,领军将军大将赵云赵子龙。

这两个人一个是刘备的生死兄弟,一个是他多年的亲卫大将,但是这两个人却是没有露面的意思。

如果说简雍,孙乾这些老臣的离去是刘备心中的痛苦。

关羽,黄忠,法正这些大将谋士的去世也是他最重要的一个伤心之处,但是张飞和赵云的漠视,让他心坎里很不舒服。

张飞和赵云两个人本就是敏感细心之人,莫要被张飞的粗狂给骗了,纵观整个西川,能够比张飞的心还细的,为数不多,如果不是因为张飞脾气太过于暴躁,外加经常饮酒痛打左右,恐怕他的成就还不止于此。

(历史上的张飞是不是小白脸不知道,但是张飞却是欣喜,他是幽州的士人,同时读过兵法韬略,另外他比关羽出身和起点都要更高,最重要的是他还有文化素养。

和关羽恰恰相反,关羽是重视士卒但是轻慢士人,而张飞和所有的士人关系都很不错,和士卒的关系,虽然不能说势同水火,至少是和他们的关系极为差劲儿。)

张飞对此不发表任何的意见,说白了可以说是伤心了,关羽的死,其他人或许不清楚,但是张飞清楚,他知道这是自己二哥他自己的选择,便是自己和刘备都劝不得他。

但是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却不能这么做,关羽死了,就算荆州没了,他刘玄德不心疼,不在乎,难不成关羽没了就真的一点反应都没有么?

已经足足一年了,张飞也知道,现在的西川动不得刀兵,现在的西川也不能去和江东死磕。

但是一年的时间,就算是派使者,去江东将孙权怒骂一顿可好么?将关家的女儿接回来可好么?这一年的时间,荆州这一脉人的心,算是被刘备伤透了。

张飞不来了,至于赵云,当初在汉中王劝谏书上,就没有他的名字,赵云才是真正的汉臣,他不会和曹植一样,对于大汉不停的痛哭,也不会给大汉披麻戴孝。

他会做的就是将大汉放在心里,他认为错的,他就会说出来,不管你是谁,他一定会说出来。

就比如这一次,所有人都在劝刘备登基称帝,只有一个人上了一份儿奏疏,劝刘备莫要动这方面的心思,好好的当自己的汉中王。

那个人就是他麾下的大将赵云。

刘备对自己麾下的大将赵云,也实在是没有办法说了。

当年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亲将的时候,从邺城跟随自己开始,到独自带兵入蜀之前,这么多年赵云一直是他的骄傲,是他最信任的大将。

甚至可以说,赵云这么多年,一直是刘备最为依仗的臂助之一。

在邺城相会的时候,刘备手中无人可用,是赵云秘密训练了数百人,帮助刘备,保护刘备,也是那个时候,赵云才真正开始成为刘备麾下的亲卫队大将的。

(《云别传》: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

(再另,《云别传》可不是什么演绎,正经的来说,云别传应该是裴松之所给三国志做的注解,这个从始至终都是属于正正经经的一部史书了,而且也是人们承认的。

只不过裴松之的原书已经失去了,能够留下的也就只剩下了一部分,这一部分就是为赵云注解的《云别传》,以为关张马赵黄五个人在三国志里面被列在了一起,所以很多都很模糊不清。

而裴松之就为他们单独补充了一部,只不过很可惜失传了原书。)

(在邺城能够瞒得住袁家为刘备培植势力,并且让刘备有机会再次崛起,赵云功不可没。

而在长坂坡,刘备可以算得上是抛弃妻子,但是最后他的儿子刘禅和大妇甘夫人活着回来了,这也的确是因为赵云的功劳,因为在长坂坡逃亡的时候,赵云是保护正室和刘禅,但是糜夫人和女儿是陈到麾下的亲卫保护,很不幸,随同徐庶的母亲一起被曹操掳走了。

这一点在《三国志》里面也有详细的记载。

《三国志·赵云传》: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在那种情况下,能够将刘禅母子活着护送出来,绝对不是跑得快就能行的,因为另一句话说明了赵云到底有多么危险。

《云别传》: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

这句话说明赵云是在大军的后面,也就是刘备等人已经安全了,并且等待了一会儿了,但是赵云仍然不见踪影,之所以会怀疑赵云投降了曹操也是因为这个,他被陷进去了。

或许长坂坡上赵云没有做到七进七出,但是赵云做到了万马军中保护主母和公子逃出来,这份儿本事,他不亚于当初关羽万马军中斩杀袁军大将颜良。

而在长坂坡之后,赵云更加的开始了他的传奇生涯,他不但是一个护卫大将,更是一名能够安邦定国的大将。

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三个地方,一次太守,一次留守将领,一次都督江州。

每一次他的职责都不一样,但是每次一次都比一次更加的重要。

而且每一次他做的不敢说多么多么的好,但是每一次他做的都没有问题!

而且在江州的时候,他还做了人生中的另一件大事,那就是截江夺阿斗!

《汉晋春秋》:先主入益州,吴遣迎孙夫人。夫人欲将太子归吴,诸葛亮使赵云勒兵断江留太子,乃得止。

在《云别传》里面也有这件事情记载,所以说这件事可信!

而在驻守地方之后,赵云又开始了新的行动模式!

建安十八年,刘备与刘璋决裂,从葭萌进攻刘璋,并召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诸葛亮与赵云、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县。在攻克江州后,兵分两路,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阳、犍为等郡。

《华阳国志·刘二牧志》: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飞攻巴西。亮定德阳。

《资治通鉴》: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分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飞定巴西、德阳。

这两个地方包括三国志也都写了赵云当初是独自领军!

一人定两郡,可以说这是赵云统兵的开始之处了,但是这可不是他的巅峰!

《云别传》: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 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 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这次汉水之战,一把火才真的将赵云的名声大噪了起来! 只可惜这么完美的赵云却是一个直肠子,一个不懂得退让的直肠子。

《云别传》: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这件事将赵云的性格表露无遗,大家跟着刘备为的是什么,不能说他们心中没有那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但是刘备现在就是那么一个德行,只有一个益州再加半个荆州,一统天下太遥远了。

大家更愿意相信的是到手的好处,是加官进爵和升官发财,可以眼看好处就要到手了,被赵云给搅和了,这种事能痛快么!

再说了就被这么干,诸葛亮,法正,张飞等人谁不知道,可是谁敢去说这件事了!)

刘备已经保过赵云一次了,他没有想到赵云非但没有改,甚至连他都敢忤逆了,凭借赵云的能力,刘备可不会相信赵云他看不出自己的意思,可是他明明知道自己的意思,他居然动都不动一下。

或许是因为这里面没有赵云和张飞两个人吧,刘玄德看到这一群来劝谏自己进位称帝的人,他心中也实在是没办法多么的舒服。

“走吧!”刘备摆了摆手,“我乃大汉皇叔,纵然陛下已经被奸臣贼子所害了,孤王也不能这般急切!”

刘备说完之后就直接背着手离开了,留下了安汉将军糜竺等人互相对视之后,这才面色沉重的离开。

不过他们虽然面色沉重了,但是诸葛亮和许靖两个人却是知道,自己该出场的时候来了。

在黄龙二年,也就是过了年的二月,汉中王麾下臣属也终于过完年,回到了汉中王的大殿之中,开始了朝会。

“臣,军师将军诸葛亮有事启奏!”大朝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将刘备的事情定下来,从今天开始,他们就要真的让刘备准备登基称帝了。

而刘玄德在看到诸葛亮走出来的那一刻,眼睛之中闪过了一抹兴奋。

从年前曹丕篡汉自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他每时每刻就都在等待这个时候。

“军师请说!”虽然刘备也知道诸葛亮要说什么,但是他还是要例行公事的。

“臣诸葛亮,请主公荣登大宝,正式称帝,为我大汉延续百世!”诸葛亮说完之后,直接就跪在了他们的面前,一头碰到了地上,高呼着请刘备登基称帝之事。

而与此同时,那些其他人,也在这一刻走了出来。

“臣,汉中王傅许靖,请求大王登基称帝,为我大汉,延续国祚!”

“臣,议郎阳泉侯刘豹请求大王登基称帝!”议郎阳泉侯刘豹再次出现,这是他第三次动手了。

“臣,青衣侯向举请求大王登基称帝!”青衣侯向举也已经是第三次了。

“臣偏将军张裔...”

“臣,偏将军黄权.....”

“臣,大司马属殷纯....”

“臣,益州别驾从事赵莋....”

一个又一个曾经劝谏过刘备的人再次站了出来,他们再次告诉刘备,自己再次请求他称帝。

等到了最后,满朝文武几乎全都跪了下去,跪在了刘备的面前,“请求大王登基称帝的声音,远远流传了出去。”

至于为什么是几乎,而不是所有,因为满朝文武,只有一个人傲然立于大殿之上,不跪不拜,丝毫不动!

那就是翊军将军赵云,赵子龙。

跪在旁边的诸葛亮感觉到气氛不对,然后看到了赵云居然还在那里好端端的戳着。

就在诸葛亮感觉心中不好的时候,刘备看着赵云,赵云也毫不留情的看着刘备,没有半分屈服的意思。

“都站起来吧!莫要跪着了!”刘备最后还是不忍心处罚赵云,或许他可以对很多人心狠,但是他实在是不能对这个家伙心狠,赵云保护自己还有自己的家眷,保护了一辈子了。

众人不知道赵云的事情,还以为是刘备还想谦虚,以许靖为首的众人非但没有站起来,反而直接再次朝着刘备拜了起来。

“臣请大王,登基称帝,为我大汉延续百世传承!”

刘备看着众人,再看看依旧沉默不语,站在正中间的赵云,突然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只有赵云看得见的笑容。

“孤....应了!”刘备在三次退让之后,终于也开始了他的登基大业,从今天开始刘备刘玄德,曾经的那位大汉的希望,大汉的皇叔,也要开始他的王者生涯了。

“臣,拜见陛下!”听到刘备同意之后,众人这才开始山呼万岁,高喊陛下。

只有赵云,先是痛苦的闭上了眼睛,然后才微微躬身,轻声说着刘备听不到的话语。

(历史上的劝谏人员之中,的确是少了几个颇为重要的人,驻守阆中的张飞,驻守汉中的魏延,驻守成都的赵云,西川大臣刘巴,这几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但是在为期半年的时间里,他们所有恩都选择了 沉默。

之后汉中的魏延被调回了中枢,一直跟随在诸葛亮的身边,张飞被左右亲随杀死,刘备也无动于衷,不能不说没有当初的这个问题。

至于赵云,在刘备称帝之后,所有人都有了不菲的官职,但是对于赵云,却是没有太多的封赏,依旧还是中护军,至于征南将军,那是在他们征讨吴国的时候,加上的。)

刘备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登基称帝,所以他关羽称帝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从头再来,尤其是那受封的禅让台。

那可是需要重新搭建的,无论规模还是模样,都需要很大的功夫才行。

而就在建造禅让台的这段时间里,中原的曹氏也迎来了江东的使者。

张温作为现在投靠孙权的世家子,也是一名极为有能力的大臣,而且这次做的事情也是对他的一种信任。

“江东吴侯麾下张温,见过陛下!”张温见到曹丕没有说别的,而是直接口呼陛下,算是对他的身份一种认可。

曹丕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江东使者,他不认得这个什么张温,但是觉得这个家伙,这个态度还是不错的。

“你主孙权让你来此做什么!”曹丕看着张温,露出了一个笑容,就张温这个谦恭的态度,就值得他对张温笑脸相迎。

“回陛下!”张温再次朝着曹丕拜倒,“我主孙权愿意从今日开始,正是奉陛下为主,甘愿做大魏之臣,并且愿意奉还于禁,朱光等人!”

曹丕听到了这些话之后,看着下面的张温,不由的愣了起来。

之前江东的确是和曹氏有着交情和联盟,那是以为江东想要图谋荆州,同时遏制越发强大的西川势力。

但是在对待荆州和关羽的事情上,两方人马可都是在互相算计。

江东想要算计关羽和曹氏,然后自己渔翁得利,但是换句话说,曹氏何尝在最后不是想要算计江东?

关羽和徐晃打的火热,然后上面书信漫天飞舞,在江东攻打南郡之前就将所有的计划告诉了关羽,想要让关羽回去和江东打生打死,最后曹氏收取荆州。

不过最后,江东赢了,而江东和曹氏之间的关系也是变得很纠结了起来。

不过现在,在曹丕成立大魏之后,他们居然主动前来,而且还是想要称臣.....

“孙权那厮,可是想好了么?”曹丕抹了抹自己的胡须,眯着眼睛看向了下面的张温,“你可是要想好了,称臣,孙权向孤?”

“回陛下,我江东愿意正式向陛下称臣,向大魏称臣!”张温再次郑重的说了一声,然后朝着曹丕拱手一拜,“如今我大魏在我江东修整的大将于禁和朱光两位将军,及其麾下诸多将校,如今已经在路上了,很快便能回到魏王麾下!”

曹丕听到了这句话,这才是点了点头。

说实话,曹丕也不指望江东还能做的更多了,毕竟如果让他派遣质子进入洛阳,这事儿他真的不现实。

至于每年供奉,说真的,在场的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什么真正的称臣,江东只不过是现在没有办法称帝罢了,想要在曹丕这里混上一个王位先待着。

至于其他的一些事情,估计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再次翻脸了,毕竟这两方势力已经打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前脚张辽冲到了孙权的身前,差点一刀把这个家伙给砍了,后脚甘宁就冲进了曹操的大营,一顿打砸抢烧之后扭头就走。

然后孙权大军出扬州,然后被锤回去了,曹军出兵江东,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最后双方也知道了,谁都奈何不得谁了,干脆就都将目光转向了其他的方向。

夏侯惇提出来的,先灭西川,顺江而下,水陆并进破江东的政策也就是曹氏对江东的国策了。

所以说,这两方的称臣,也就是最多数年罢了,便是曹丕自己,他都不敢保证能够一直维持住这份儿压制。

“既然如此,既然吴侯孙权这般的懂礼数,我大魏乃是继承的大汉,那么这官位自然也是继承了下来,今日朕就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江东的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

果然是崽卖爷田心不疼,曹丕对于这种空口说出来的东西算是明白了,用这么一堆的官职,换众多将校,算得上划算。

虽然他不喜欢于禁,但是于禁那三军将校还有众多将领,以及朱光等人都是现在中原迫切需要的。

“臣,代替吾王多谢陛下,恭祝陛下,万万岁!”张温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之后,立刻躬身行礼,等到接过了一旁尚书府拟好的旨意之后也是赶紧的退了出去。

等到张温退出去了,曹丕突然开心了起来,或许是得到了江东的称臣,让他的威望更加的上了一层楼,那么自然是让他十分开心的。

不过在曹丕开心了之后,他又想到了另外的一件事情,曹丕的脸色慢慢的变得难看了起来,看着下面的众多文武大臣,然后声音十分冰冷的说道,“我顺应天命当了皇帝,却听说有人哭,为什么呢?”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声音很冰冷, 一副要找人兴师问罪的架势,让人不寒而栗。

而下面众多朝臣之中,绝大多数都将自己的头颅低了下来,然后只有一个人没有这么做,那就是从雍凉之地的金城刚刚进入洛阳为官的苏则。

苏则觉得刚刚曹丕那句话就是再说他,就是再找他问罪,然后直接就要发怒,和曹丕好生理论一番,他已经决定了,就算是他今天会死在这里也一样,他要和这个家伙好好的理论一番!

也幸亏和他同为侍中的傅巽知道到底怎么回事,连忙掐着他说:“不是说您。”这才挡住了他。

不过虽然苏则没有窜出去和曹丕理论,但是曹丕还是没有放过他,毕竟苏则干的事情虽然他能理解,但是总是要提点一番罢了。

曹丕清了清嗓子,问苏则说:“前些时候攻破酒泉郡、张掖郡,和西域互通使节,敦煌郡献来直径一寸的大珠,可还能在市场中买到?”

本来这只是让大家都能缓和一番,也算是让苏则知道一下,谁才能带着大汉走向强盛,结果现在苏则虽然被同僚拉住了,但是满心的怒火正是没处发泄,直接朝着曹丕就喷了起来。

“陛下如果能把国内治理得和睦融洽,使德化流布到沙漠地区,宝珠就会不求自来;如果求了,然后得到,那么也就算不得珍贵了。”

对于这种话,曹丕看着苏则,他知道苏则心中有怒火,但是最后还是沉默了,没有再多说什么,也没有再追究刚刚的问题,没有再喝问朝臣应该如何处置那个为大汉哭泣的人。

(《三国志》曾经说了初,则及临菑侯植闻魏氏代汉,皆发服悲哭,文帝闻植如此,而不闻则也。帝在洛阳,常从容言曰:"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则谓为见问,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侍中傅巽掐。则曰:"不谓卿也。"于是乃止。文帝问则曰:"前破酒泉、张掖,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益得不?"则对曰:"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默然。

从这里面可一看得出来,苏则的事情曹丕不能说不知道,否则他不会突然问这个问题,毕竟从西凉回来的算不得少,尤其是现在,便是曹真都会回来恭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除了提点之外,曹丕都找不到苏则的问题。

而且如果曹丕不知道,恐怕这件事也记载不到《三国志》之中,这应该是记在了曹丕的宫廷册里,然后被收录到了《三国志》之中。)

苏则经过这么一件事之后,也算得上是大汉的直臣,大魏的直臣了。

曹丕暂时宣布了偃旗息鼓,不过他手下的人却是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曹丕都已经当上了皇帝,他要亲政爱民,他要放下一切的顾虑,但是他有些事情一定要办。

“从今天开始,给我将丁家的那两个东西看好了,丁仪和丁廙两个人,谁都不能放过,无论他们想要干什么,正在干什么,即将干什么全都给我报上来,一个月之内,我要让他们两个变成罪大恶极之人!”

校事府之中,李昊眯着眼睛,或许是因为长年在校事府之中带着,他的脸色越来越阴翳了,笑容也越来越少了,现在就是笑起来,也会让人觉得阴森森的极为恐怖。

而现在这个阴森恐怖的书生,就已经开始盯上了那一对儿兄弟,丁家的丁仪和丁廙两兄弟,当初将曹丕折腾的那般凄惨,现在既然他们两个人也没了那么多的用处了,李昊也该将这两个让大家都很恶心的家伙弄死了。

至于已经成为校事府的第三号人物的韩龙,此时也有着另外的用处。

“我说大人,咱们这刚休息了没有几天,您这怎么就又要去雍凉之地了,奴家也知道您是哪里的掌事,但是您这个掌事...”

“闭嘴吧!”韩龙脸色一冷,一句话让旁边的艳姬夫人闭上了嘴,“这次去除了将河西走廊那里清理出来,更重要的是将西域打通,而且还有一件事到时候你们帮我做了!”

“说...”艳姬夫人叹息了一声,“你想要干什么?”

“找几只西域的商队,去给几个人送些礼....”韩龙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你们送礼,我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