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独行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曹丕的目标

汉末独行 第一百七十七章 曹丕的目标

作者:王家小郎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3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昊的话让曹丕不由的有些摇头苦笑了起来,不过他倒是不反对李昊这么做,不为其他,校事府的探子可不是足够勇武就行了,也不是说学会闭嘴不泄露秘密当一个硬汉就可以的。

校事府最重要的还是监察百官,探听消息,最后才是万不得已的时候玩刺杀这种把戏。

但是监察百官还是刺探西川或者江东的情报,这种事情,靠一个蛮力可是不行的,胆略还是谋略绝对不能少的,所以李昊测一测他们的胆略,那是极为重要的。

“继续!”李昊冷哼一声,然后一群可怜的家伙再次沉了进去,这次他们没人敢称硬汉了,都老老实实的想着如何逃出来,或者坚持下来!

......

夜色降临之前,洛阳城内现在所有还存在的校事府探子都已经过了一遍了,看着那越积累越多的尸体,曹丕不由的想到,昨日李昊对自己说的要血洗校事府,还真的不是虚言!

如今待在洛阳的校事府探子,要么是自己身边的人,要么就是史阿亲自带出来的,要么就是选出来放在洛阳周边打探消息的,可以说,现在在洛阳城中的校事府探子,都是校事府里面的精英,也可以说是能力最高的那一批人!

可即便如此,这些人中,也是被李昊足足的折磨死了三成的人手,这些人有受不了严刑逼供而将自己的来历都说出来的,同时还有真的扛不住被自己给弄死的。

对于那些被严刑逼供的,不管他是哪个世家派来的,不管他到校事府是因为什么,也不管他们到底是抱着什么目的到来的,更不管他们为校事府或者为曹家做了多少,这些人,死则死矣,曹丕只觉得死得少了!

至于那些没有坚持住,直接扛不住死在水缸之中的,对于他们这些人的死亡,曹丕就是报之以冷笑,甚至对于所有人都有些失望!

李昊看似是在折磨,其实是在考验他们的眼力和谋略,若是一味强撑着的,绝对是最先扛不住的,除非像韩龙这种真的十分有本事的,否则凭着他们的能力,这般折腾,终归会承受不住的。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漏洞,李昊给了他们一个机会,那就说说出一个自己的秘密或者故事就可以缓一缓!

所以他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自己快要扛不住的时候,想尽办法拖延自己的时间,让自己能够尽最大能力的活到最后,李昊已经告诉过他们了,不敢将他们全都杀死,所以他们要做的其实非常简单,活到最后!

只可惜,可能就如同李昊自己说的,校事府的人,这些人是一茬不如一茬了,别的不说,就他们有这份儿眼力和脑子的,曹丕看了小半天的时间都没有看出来那个人有这份儿本事。

“下一步,你打算如何?”曹丕看向李昊,这位地藏大人如今正在指挥着校事府的探子将尸体掩埋,将偏殿打扫干净,同时勾画着校事府的花名册,将已经死去的都清理掉。

“回大王,其实现在我等要做的事情还是有很多的,不过需要看您的目的是什么了?”

“目的?”曹丕看着一脸微笑的李昊,突然觉得这个家伙颇有一些意思,不说其他,这揣摩心思方面,还真的有当年毒士的几分风范!

曹丕当然没有见过李儒这位毒士中的前辈,但是曹丕可是见过贾诩的,在曹丕看来,和贾诩比起来,这个家伙还显得有些稚嫩,手段也略微有些粗糙,但是这风范却是不差太多,算得上是入门了。

“之前大王说过,上庸之事十分重要,若是如此,本来微臣想的是,将长安之事解决之后便直接又长安入汉中,然后顺便将汉中那里重新布置一番之后再入上庸,最后绕荆州回许昌,最后一站才是邺城!”

曹丕点了点头,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凭借这现在李昊和校事府的本事,想要去西川和江东搅风弄雨的还差了不少火候,所以擦边走汉中,在魏延那里掺点沙子,在荆州那里惹出点事情来,却是最好的,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要地,却也是让他们自己心中不安的地方。

不会太过于危险,却又是十分的重要!

而且这一圈走下来,别的不敢说,李昊至少将西南两个方向稳定了,这个时候他大可以安心收拾北方的大局,偌大的北方和中原,世家林立,想要一点点的肃清,非一日之功!

可是曹丕在脑海中全都走了一遍之后,他便想到了这里最大的问题,回到许都的时候,就太晚了,他若是等着校事府动手,那么这事情可就真的不好做了,而现在机会也实在难得....

“先生这是逼迫孤王啊!”曹丕笑着打趣了一声,语气很温暖,但是语言很冰冷。

“大王说笑了,某家乃是大王麾下之臣,自然要无时无刻为大王着想了,只不过需要知道大王心中的轻重缓急,这才好下手安排!”

曹丕叹息了一声,没有回答李昊的话,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史阿,“当初让那两个山贼办的事情,办的如何了?”

“山贼?”史阿被这突然而来的问题给问蒙了,好好的想了会儿才想起来,曹丕说的是那两个投降的山贼,郑甘、王照!

“大王是说郑甘将军和王照将军么?”史阿回过神来之后赶紧躬身说道,“他们两个已经罗列出了不少人,但是进展略微差了一些,虽然他们已经找到了漏洞,但是哪些证据还不是很充足!”

郑甘、王照就是两个山贼,的确是颇有眼光,能够看出来现在曹丕需要什么,可以说得上是不错了,但是让他们干这种栽赃陷害,屈打成招的事情的话,他们的本事还真的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曹丕这个时候才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李昊,“先生也听到了吧,现在这件事着实是让孤王的这个心里啊,不踏实!”

李昊微微一笑,拱手行礼表示自己知道了。

“许褚将军,还是要烦请许褚将军去一趟长安,将长安换防一下,至于守将的人选,大王您也要准备好了,许褚将军回来的时候,便将现在这里的这些人和长安的那些人互换一番吧!”

许褚将头转向了曹丕,看到曹丕点头之后才跟着点了点头,便是自己知道了。

李昊再将目光看向了史阿,“虽然某家没有听过什么郑甘、王照这两个人的大名,不过还请他们来这里一趟,将他们查到的知道的,也一同都带过来吧,虽然他们是在邺城查访,不过某家觉得他们的目的最终还是在许昌!”

曹丕微微一笑,他就喜欢这种聪明人,看到李昊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他也就安心了下来,剩下的事情,就是李昊自己来解决了。

他要做的就是在贾诩他们到来之前,将局势彻底的安稳住,现在各地的要臣众将都在往洛阳赶来,不为别的,邺城虽好,那也不过就是魏国的国都罢了,若是再继续的话,邺城可就不够了!

而洛阳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总算是变得繁华了一些,虽然还是有些残破,那是因为这些年,曹氏的重心一直都放在北方和许都,现在既然要开始准备了,那洛阳也要抓起来了。

单单是现在的洛阳,关中第一将,钟繇,老臣之中的数臣元老,杨彪,曹丕四友陈群,吴质,朱铄,司马懿!宗亲大将夏侯惇,曹休,曹真!

还有很多有着真才实学的大臣也都陆续到了,关中杜,西凉张是曹丕麾下的后起之秀和肱骨之臣!

西凉张说的是冯翊高陵人张既,乃是当年的老臣了,他是举秀才出身,一进入仕途,就是新丰的县令,但是虽然只是一个县令,他在新丰的政绩乃是三辅之地的第一,一直都是的那种!

若只是这般,那也就罢了,只是说他政通人和,乃是良臣能吏,可是在高干、张晟叛乱的时候,中原抽不出手平定叛乱的时候,张既再次展现了他过人的才能,在河东之战时,直接劝动马腾参与讨伐,马超和庞德更是为了平定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

之后他因功升迁为京兆尹,内政上真的可以说是做到了政通人和,不但抚平了政务上的各种问题,而且百姓也是安居乐业,平素里兴教化,鼓励民生,内政上可以说是一如既往的厉害!

建安十七年,曹操正式称公,建立魏国,张既和崔琰还有毛玠等人共同担任魏公国尚书,后来更是直接成为了大汉的雍州刺史。

然后此时他再次出现了为将的才能,当年夏侯渊刚刚来到西凉,还算不上什么天下名将,更不是虎步关右,这时候夏侯渊碰到了身为雍州刺史的张既,然后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互相配合!

张既和夏侯渊先是平定了宋建之乱,将这个敢自称为河首平汉王,还敢设置百官的家伙给连根拔了,这可以说的上是第一次正是征战。

然后他再次跟随夏侯渊平定了陇右之地,收服了临洮、狄道两郡,然后迁徙那些氐人入大汉的郡县为民,安定百姓的民生,让本想着再次作乱的马超看着空荡荡的荒野发呆。

因为张既的存在,西凉的百姓才能在躲在多奈的西凉坚持这么久的时间,若非如此,恐怕西凉早就成了真正的不毛之地!

再加上魏国刚刚建立,河北之地因为战乱变得有些荒芜,曹操不知道听从了谁的建议,想要从西凉迁徙百姓填充到河北这个地方而来,但是这条政令在西凉引发了轩然大波,,陇西、天水、南安三个郡县的百姓风闻此事之后,顿时无比的慌乱,纵然西凉之地荒凉,民风彪悍不是什么良善之地,河北富庶,也靠近大魏公国,可以说轮环境来说,西凉拍马也赶不及!

但是百姓多恋家,让他们全都背井离乡的去往他地再次从新开始,先不说前途茫然无光,就是最悲惨的这路上,又该死去多少冤魂?

在那些登高者的眼中,迁徙民众入河北,那不过就是一句轻飘飘的话语罢了, 一道命令,下面的务必要将他完成了。

但是下面百姓的死活,那是没有人会在乎的,所以每一次所谓的迁徙都不亚于一场屠杀,这一路上的奔波,能活着到达目的地的人,恐怕不会多于六成,其中老弱病残更是会死伤殆尽!

所以当这个消息传到西凉的时候,最有可能成为迁徙目标的,陇西、天水、南安三郡百姓,第一时间不是别的,就是逃跑,并且引发了一场很大的骚乱,将西凉这三个还说得过去的郡县给折腾的不轻!

最终还是张既再次出手了,张即让陇西、天水、南安三郡内的所有将校和官吏全都发布命令,免除陇西、天水、南安三郡民众的税捐,让他们整治屋宅,筑水碓,显示出绝对没有迁徙陇右郡民的意思,直到这样,他们的民心才安稳了下来。

同时也让曹操彻底的打消了这个想法。

从那之后,汉中之战,曹休当初在下辩斩杀吴兰也可以说这其中有张既的功劳,因此两人的关系也是极好的,当然,至于下辩之战的主将,曹洪将军,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一个打酱油的!

张既这些年,无论是在三辅,还是在西凉乃至雍州,甚至最后出现在汉中战场上,他干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忽悠那些氐人迁徙,然后往三辅迁徙,往天水等郡县迁徙,往西凉迁徙。

能靠嘴带走的,全都带走,靠嘴不能说服无法带走的,那就将他们的粮食都带走,然后用他们的粮食诱惑他们从大山里跑出来,然后再放进三辅之地,好好的做一个普通的百姓。

托他的福气,这些年西凉和三辅能够这么快速的恢复元气,支持魏国和大汉如此折腾,张既可以算得上是功不可没。

他为人和善,做事说话总是面带微笑,但是所有见过他的人都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身子,十分的严肃,纵然张既说话十分的客气,语气也十分的温和,依旧会让人不由的紧张起来,或许这就是他的魅力。

如果说西凉张,是大汉老一辈的精英,是那个遍地神仙妖孽时代的漏网之鱼,那么这个关中杜,就是大魏和曹丕未来的希望了。

关中杜说的是京兆人杜家,乃是大汉有名的世家!

杜家不同于其他的世家大族,其祖是先汉时期最出名的几位西汉御史大夫之一杜延年!之后杜家一直属于没落,中间更是差点断了档!

所幸杜家的家教相当不错,直到这一代杜家终于出来了一位大才,杜畿!

杜畿岁数说起来比张既还要大一些,同样是在雍凉之地起家出名的,但是他真正步入传奇还是因为当年荀彧的一件趣事。

杜畿在原官职的位置上和长官不和,一怒之下干脆辞官不做跑到了中原,想要搏一个前途,所以他来到了中原,并且出现在了许都。

并且和许都当时有名的名士,侍中耿纪交谈甚欢,两个人互为知己,经常一聊天就聊到很晚,然后干脆就聊一个通宵。

当初杜畿可能抱着让耿纪帮扶自己一把的心思,想要让他给自己举荐,但是他不幸的是没有打听清楚,耿纪其他的都很好,就是和当权者曹操关系不好,所以耿纪没有帮他,但是杜畿并不怨恨,因为他们真的是朋友。

杜畿的嗓门特别大,尤其到了晚上,他的谈论声音大的街坊四邻都能够听到,虽然实在是非常的扰民,但是侍中的街坊,那也不会真的就是什么平头百姓,所以他的大嗓门将耿纪的邻居吵醒了,他的谈论言语,还将那个邻居吸引了。

杜畿不幸的是他找到的这个朋友是一个清谈名士,在朝中一样郁郁不得志,但是他幸运的是,这个被他吸引的邻居很得志,因为耿纪的邻居叫做荀彧,乃是曹操麾下的第一重臣。

所以杜畿得到了荀彧的推荐,并且第一时间就当上了司空司直,秩比两千石,这份殊荣可以说得上是相当的大了,杜畿为此虽然感激涕零却也没有乱了方寸。

安心的在曹操的司空府做了数年,得到了曹操信任和夸奖的杜畿直接升为护羌校尉,持节,领西平太守!

不但官升一级,更是有了带兵的权利,而且还有持节这个权利,可以说的上是位高权重了,但是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杜畿这个西平太守都还没走到自己应该在的西平,就被曹操给叫了回去。

将他的西平太守免了,然后直接给他换成了河东太守!

虽然都是太守之位,但是河东和京兆一样,地位特殊不同凡响,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情况更为复杂,便是已经在关中稳定了多年的钟繇,对于河东都有些束手束脚,曹操敢将这个位置放给一个新人,可以说得上是胆大了。

而杜畿也没有辜负曹操的希望,他到达河东的时候,那时候的河东架势尤其混乱,可以说的上是错综复杂。

河东郡本应该归属司隶校尉管辖,现在的司隶校尉就是曹操的亲信钟繇,对于杜畿来说,这个的确是自己人,然后河东又在并州,可是并州刺史现在是高干,非但是袁绍的人,而且还是袁绍的亲外甥!

而且河东还连接着关西,那时候关西势力是马腾所在的马家和韩遂两个人,当时正在袁曹争锋的关键时刻,两个人都恨不得和关西的马腾韩遂一起拜了把子,谁都不敢得罪他们!

在加上河东之前有一个太守名叫王邑,作为一名汉臣,是真正的汉臣那种,对曹氏是一点也不在乎,他的心中只有大汉,哪怕当初袁氏为了得到河东之地,任命郭援为河东太守,带着大军强攻河内,想要杀死王邑。

最后还是钟繇和张既出手了,将王邑给保了下来,将他河东太守的位置也保了下来,可是就算是这样,王邑对于曹氏和其麾下将领依旧还是没有任何的好感,不止一次当众辱骂过曹操。

最后曹操没办法了,干脆就借助天子的命令,将王邑给撤下来,换上自己人当河东太守,这也就是为什么杜畿这个西平太守都还没来得及赴任就被拽了回来,直接一脚给他踹到了河东的原因。

杜畿当河东太守也没有问题,本事杜畿的能力就是相当的不错,平衡各方势力,防备袁氏的突袭也算得上是轻车熟路,但是偏偏王邑还不想就这么离开河东,也不想卸下这个河东太守的位置,在他看来,河东太守就是大汉给他的,让他用来挽救大汉江山的地方。

最重要是,王邑非但是一个真正忠心汉室的人,而且他的能力也是十分的出众,虽然对于郭援他差点被杀了,打仗他也不太会,但是他为政十分的用心而且清廉,多年在河东之地当太守,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十分的高。

这就让钟繇和杜畿两个人十分的为难了,若是直接粗暴的动手,那么真要是将王邑给逼死了,杜畿这个河东太守也就不用干了,就算强行上任也没有用处,百姓反感,他不愿意也做不好!

可若是不管不顾,王邑也还挺年轻!

这个时候王邑却是已经得到了杜畿要来接替自己ID消息,为了抗拒这件事情,王邑先是派出了足足数千人的大军将黄河渡口给堵了,防止杜畿带领大军进入,然后让麾下将校卫固和范先带着河东百姓献上来的万民书,去找钟繇,告诉他百姓不希望他走,若是王邑离开,恐怕这河东郡就会乱起来的。

这种半威胁的话语自然是吓唬不了钟繇,甚至在钟繇听见之后都想直接将卫固和范先给杀了,然后代兵直接冲进河东,给王邑好生聊一聊。

不过最后钟繇还是被杜畿给制止了,甚至关于黄河渡口的大军,钟繇提出让他带头,请曹操派出夏侯惇将河东的士卒击溃,护送杜畿进入河东郡的要求也拒绝了。

杜畿让钟繇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嘴炮无双!

杜畿先是和卫固搭上了关系,这两个人本来就有些渊源,只不过互相之间并不算熟悉,但是在杜畿的有意为之之下,他们迅速的熟络了起来,然后杜畿给卫固出了计策,说自己其实也不想进入河东郡,河东郡守费力不讨好,哪里有自己的西平太守更加优秀,但是钟繇这里明显是不会让王邑继续留下来的,所以除非王邑直接选择投靠袁氏,否则他是不可能让钟繇松口的。

卫固对于杜畿的说法极为赞同,不说其他,就是这投靠袁氏,王邑乃是汉臣,他只是看不上曹氏,但是他对于大汉和刘协是十分忠心的,便是让他死,他也不会去投靠袁氏的,所以这不可能。

但是杜畿又说了,“若是想要让王邑留下,那么还有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让王邑前去许都,直接面见皇帝,他现在被架在火上不就是因为曹氏挟天子以令诸侯么?只要他说动了天子,便是曹氏都不能光明正大的反对了,这才是真正的妙计!”

然后已经被杜畿给说晕了的卫固真的就相信了他说的话,然后快马加鞭的跑回了河东,找到了王邑将这些话转换成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邑。

作为刘宽的弟子,王邑分辨是非的这点本事还是有的,这计策纵然是被说的天花乱坠,但是他一旦离开了河东,那么杜畿来了之后,河东郡守可就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不过关于这个,杜畿也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那就是让王邑将河东郡守的手印还有所有的手续全都带走,直接带着他们去许都,没了河东郡守的手印和各种郡县的账簿,就算杜畿进来了,那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然后王邑就被这么忽悠着跑到了许都,然后找到了皇帝刘协愤怒的斥责曹氏和杜畿的不公!

不过对于王邑的哭诉,刘协也表示十分的无奈,虽然现在王邑不但是河东太守,更是镇北将军还是安阳亭侯,虽然这些都是当年刘协被曹操迁都许昌的时候,路过河东的时候,王邑靠一次供奉换来的。

但是王邑也算得上是位高权重之人了,不过那又如何,论官职,谁能够有刘协自己位置更高的?就连刘协自己都拿曹氏没有一丁点的办法。

“王卿!既然回来了,那就好好的在这里休息一阵子吧!”刘协最后用这么一句话将王邑给留在了许都,让他这个河东郡守正是卸任了,不过作为代价,河东郡守的各种受印还是让他给扣下了。

当然,此时杜畿再次拒绝了钟繇的建议,他不同意钟繇请求曹操派出夏侯惇来带兵解决这件事,当然了,杜畿是绝对不会承认他不同意夏侯惇前来是因为他单纯的不信任夏侯惇,而不是其他的什么。

杜畿最终没有走黄河渡口,而是绕了一点路选择了单车入河东,这件事和当年刘荆州单骑入宜城有的一拼,不过他们两个人的后续可是没有一丁点的像!

当初刘景升进入了荆州,虽然只是单人独骑,但是一进宜城,荆州的六大世家之二便主动找了过来,蒯家的蒯氏双雄和蔡家的蔡瑁更是愿意和他合作,共同拿下荆州!

虽然中间有各种的问题和危险,但是刘景升拿下荆州还真是能够算得上是有惊无险。

到了杜畿这里,他就有点惨了,他只是一个河东太守,之前还没有什么名望,在河东也没有什么名望,百姓不认可,世家不认识,唯一熟悉点的就是卫固,对他还是爱答不理的那种!

但是这个时候,杜畿再次展现了自己嘴炮的风范!

他先是说服了卫固,然后告诉卫固自己完全没有想法当什么河东郡守,你们现在趁着这个机会完全可以拿下河东郡的大大小小的所有事情啊,你们为什么要在王邑麾下当一个将领呢?完全可以割据一方的啊!

就这套说辞,若是让曹氏的人听见了,就算杜畿背后有荀彧保护他也得死,还是死得很惨的那种。

但是他的话在卫固那里却是再次生效了,而且在范先找到卫固要联手弄死杜畿的时候,卫固就以这个为理由拒绝了范先,还专门帮助杜畿劝解范先,让他不要冲动,毕竟杜畿怎么说也是朝廷亲自任命的河东郡守。

虽然范先也不想将事情闹得太僵了,但是他也真的不放心就让杜畿这么当河东郡守,毕竟在他看来,敢在这个时候来河东的,怎么会是吃素的呢,就算杜畿无能,曹氏也不傻啊。

所以为了让自己放心,也为了断了杜畿的不应该有的心思,所以范先做了一件事,范先为了警告、威胁杜畿,陆续杀害了郡主簿等三十几位下属官吏,杜畿没有任何的表示,甚至还唯唯诺诺的,一副任君处置的样子。

范先看到这幅模样的杜畿,也就真的放下新来,如今河东郡上上下下全都是他范家和卫家的人手,不说别的,整个河东郡,现在他范先说一就没人敢说二,他也就真的不怕杜畿这个太守了。

这个时候,卫固再次找到了范先,告诉他,如今已经是这幅样子了,若是再次杀了杜畿,就算做的再干净再漂亮,世人也会说我等是杀害上官的不忠之人,到了那个时候,袁氏不会收留我们,曹氏不会放过我们,便是关西的那两位也不会看重我们,这是何必呢!

范先思索了一番之后,觉得自己的这个同袍说的很对,便松了口,决定将杜畿放了,并且由他们带头,正是举行了继任大典,让杜畿光明正大的当上了河东郡的太守!

这时候,一直在观望的钟繇才放下心来,虽然现在河东郡看似是被范家和卫家架空了,但是凭着杜畿这手润物无声的本事,就凭那两个莽夫可是斗不过他的。

果然,继任之后的杜畿没有做什么大事,别说大刀阔斧的改革了,便是处理事情都是完全按照范先和卫固两个人的想法来,事无大小,全都要问过他们两个人之后才会安排,甚至还主动为他们出谋划策。

比如河东乃是要地,杜畿亲自去信曹氏,请求让河东郡自行募兵,然后防卫袁氏的骚扰。

在许都同意了之后,便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招兵,但是当时虽然也是乱世,但是河东还算富裕,百姓虽然不能说是衣食无忧,却也不是穷的吃不起饭了,或多或少的他们还是能够安稳的生活的。

所以,范先和卫固的招兵买马十分的不顺利,数次都无奈告停了,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找到了河东的太守,正在休憩的河东太守杜畿,想要让杜畿帮助自己一把。

杜畿倒也没有客气,而是直接给他们提出了最好的建议,告诉他们淡淡凭着一个台子几句话,想要招收到兵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饭都吃不到的时候了。

所以不如试着改变一下方法,用钱财来招收士卒,提高兵饷,毕竟这可是士卒的买命钱,多给一些那也是值得的!

卫固和范先都是河东有名的大世家子弟,对于卫家和范家来说,别的或许没有,但是钱那可是多得是!

所以在得到这个之后,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便按照杜畿说的去做了,而且从麾下汇报过来的情况来说,他们这次可是招收了很多的兵员!

就在他们大肆宴请杜畿的时候,或许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们被杜畿坑了。

杜畿一进入河东郡,为了让权自保,任凭范先和卫固将河东的主簿一下所有官员将校几乎清理了一个遍,这个时候,他们两个人麾下哪里还有什么将校,全都是他们的各种亲戚朋友!

若是靠着这些人掌控河东郡,那好歹还算是靠谱,虽然他们没什么专业水准,也会将各种地方弄得一团乱麻,但是他们对于范先和卫固是真的很忠心!

可是换个方向,让他们招兵,还是提升了兵饷,他们会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虚报兵员,然后吃空饷,甚至为了能够多吃一点,还会将之前的士卒轰出去!

这样范先和卫固看似得到了诸多士卒,其实自身的实力不增反减,而且还是花出了大部分钱粮的情况下!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当范先和卫固想要视察这军营的时候,众多吃空饷的将校就懵了,这种事可以干,但是不能被发现啊,否则自己不但得死,家里人也难熬。

不得已之下,他们只能再次求到这个智者的面前,杜畿已经不知不觉间成为了这河东郡的智者了。

杜畿再次找到了卫固,劝导卫固说,“人都是最顾家的,咱们手下这些将校掾吏,平时回不了家,心里都很埋怨。不如给他们放放假,有事时再召集,也不会太困难。这是团结人心的一个办法。”

然后卫固便给军中放了一个假,不但让那些将校成功的躲过了一次大劫,而且还让河东郡的防备变得无比空虚!

这个时候,河东郡周边的战报才传到了河东,张白骑率领他的白骑军地进攻东垣,高干军进入濩泽,而河东周围各郡的情况也都不是很好,其中最惨的几个就是,上党郡,各县长吏都被张白骑带人给杀了个干净,四处劫掠几乎崩溃。

弘农郡也好不到哪里去,高干没有张白骑那么四处开花,直接冲到郡治之中,将弘农郡的郡守就给拿了,然后直接控制住了弘农郡,并且四处出兵,快速的攻城略地!

而在不远处的河东郡的卫固和范先看到这烽火连天的架势,二话不说就想着借机投靠袁氏,河东乃是要地,北边连着袁氏,西边是关西诸侯,南边是荆州的刘表,若是袁氏能够拿下河东。

到时候不但将曹氏和西凉三辅之地给断开了,还能联系上荆州的刘表,然后...联合了刘表的袁绍,那曹氏就不用再玩下去了,这场争霸天下的游戏他可以确定出局了!

所以这个时候,杜畿可就不能在忍着了,不过现在他也不用怎么出手,范先和卫固想要投靠袁氏,可不能两个人带着四条腿过去,至少也要带着河东郡,可是现在河东郡的政令都是出自杜畿之手,各个县的县令和杜畿关系也算是不错。

虽然各级将领和郡治里的主簿等人都是卫家和范家的人,但是他们现在手中没有兵将啊,而范先和卫固让麾下的下属赶紧将自己手下的将校都带回来,但是这就真的有些为难他们了。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不知道该如何的时候,杜畿跑了,带着自己的几十名亲信然后直接逃出了郡治,跑到了河东郡最坚固的一个县所里,严防死守,准备求救!

这个时候他是真的不再硬撑了,虽然他出逃之后,各地的士卒和官吏都疯了一样的冲过来和他会和,但是他的麾下还是不够多,卫固和范先的手下虽然是有些废,但是他们两个人是有真才实学的。

想明白所有事情之后,快速的聚集出一批军队的他们直接猛攻杜畿,不过此时的杜畿羽翼已经成了,哪怕后面高干也带着援军会和了,也没有什么用处,手中握着四千大军的他不惧怕任何人的挑衅,前提是曹操到的不要太晚!

当数日之后,高干发现自己打不下来杜畿之后,也就撤退了,范先和卫固虽然不死心,但是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跟着一起离开,他们想要劫掠一番,但是最后发现各县的财富早就被杜畿这个家伙提前弄走了,偌大的河东郡,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最有钱的就是两个世家,一个是河东卫家,一个是河东范家!

一无所获的联军最终放弃了,然后直接冲了回去,想要和杜畿一较高下,结果碰到了曹操的援军,迎面就这么撞上了!

结果就是,已经奔波了好几天的高干联军被曹军给直接扑灭了,高干亲率的大军虽然也损失不小,但是也还算得上是全身而退,比较倒霉的就是那两位将军了,范先被乱刀砍死,卫固被斩首示众!

杜畿先是视敌以弱,让范先和卫固一步一步的走入了他的陷阱,然后让他们自毁长城,最后反戈一击,虽然这其中有钟繇和陈兵不远的夏侯惇的帮助,但是能孤身一人做到这一点,可以说杜畿是一个天才了。

然后杜畿不单单在心机算计上十分出色,当他正式开始执掌大权之后,河东郡也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现在的河东郡是谁属于曹氏自己的河东郡!

杜畿不但精通儒家,还是标准的道家,在杀人放火这种罪大恶极之人,施以严刑,但是对于普通的百姓则是以教化为主,他更希望百姓之间能够自己互相理解,然后最后才来找官府。

同时兴学教育,甚至不惜自己现身给学子们讲课,讲解的不只是儒家的经典,还有其他的学术,他用儒家明教化,让百姓知礼仪,然后让他们忠君爱国,同时学到足够的本事。

河东的大儒乐详被这位杜畿太守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主动走出隐居的山林,来到了河东的郡守府,帮助杜畿来办理书院,为了报答乐详的帮助和大义,杜畿主动的将他推荐给了朝廷,当了一个虚名的博士,乐详也愿意接受,但是还留在河东,多年之后,河东的儒者变得很多。

除去这些之外,杜畿最为注重的还是农桑,毕竟百姓食为天,有了粮食他们的心中才不会慌张,杜畿督促百姓,努力耕织,多养牛马。就连养鸡养猪养狗这些小事,杜畿都非常关心,定有章程。

在农桑方面,杜畿可以说得上是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他这么做的好处也是明显的,曹氏和袁氏大战的时候,河东还算不得多么重要,但是当曹氏和马氏的马超对战西凉的时候,河东已经是天下数一数二的供应粮草之地!

如果只是到这里的话,那么杜畿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谋臣,不错的文臣,但是他不能和西凉张并称为关中杜!

杜畿的家风很好,这个从他的祖辈就能看得出来,包括杜家对于子孙后代的教育也是十分优秀的,暂且不说他的幼子还小,现在还看不出什么东西来。

杜畿的长子杜恕,乃是大汉这年轻一代的青年俊彦,此时虽然还没有正式在朝中任职,但是他的名声却是已经传了出来,尤其是先王曹操的好友辛毗,对他就十分的赞赏!

杜恕并没有和之前的世家之人一样,让自己的家族拼命的吹捧自己然后再堂而皇之的出现,一副救世主的模样博取一片的欢声。

杜恕十分的骄傲,他不屑于去结交各种乱七八糟的朋友,在这个大世之中就像是一个孤独的行者一样,读自己的书,做自己的事情,整个人很是孤傲,让人不敢轻易接近那种。

杜恕为人诚恳朴质,不善于表现自己,本来他这种人就应该没有什么名声才对,这也是正常的开局,毕竟一个不想借助家世,不想借助父亲的力量或者朋友的力量的人,这这里很难出人头地的。

但是他并不害怕,反而更加能够塌下心思去做学问,好好的读书习武,但就是他的这种行为,让朝中的一些人,变得对他有了兴趣,尤其是辛毗这个半归隐状态的大人物,对这个年轻人就十分的有兴趣!

所以,在这个时间,杜恕的名声十分的微弱,但是在上层之中,杜恕这个青年才俊还是十分的有市场的,曹操在世的时候就经常说。

“德容(张既)虽是天下奇才,但是务伯(杜恕)却是能够让杜家延续百代!”

也正是因为杜蕺和杜恕的这种父子,才让关中杜府和西凉张既并列于世,这也是一种殊荣吧。

“之前父王将天下从新分配为九州,将凉州变成了雍州,虽然也好,但是现在却是不合适了,孤决定要重置凉州刺史一职,安定的那个太守叫什么来着?”

安定的一个太守,便是许褚也有些懵,想了一会儿才说道,“大王说的可是邹岐么?”

“对,就是那个邹岐,听说在安定做的不是很顺心?”曹丕轻笑了一声,“小小的一个安定,他都弄不清,据说还是让数位大臣联名举荐出来的一个家伙,现在这些举荐之人,都是瞎子么?”

许褚也是轻笑了一声,低声解释了一句,“据说那邹岐家中十分的有钱,在豫州也算是很有实力,但是当时主公看过之后,就让他去了凉州之地为安定太守,您也知道,凉州的人对于中原来的,尤其是这种世家公子,可不是那么的友好!”

许褚说的话,让曹丕不由的点了点头,听许褚说完之后,他也算是明白了父王的打算,不过就是世家越来越难以控制了,曹操想着借着这个邹岐的事情给世家提一个醒罢了!

“既然是父王让的,那么孤便要好生照顾一番了!”曹丕突然冷笑了一声,眼睛之中闪过了一抹笑虐之色,“凉州必须重新划分,凉州刺史一职也不能再没有了,便让这个邹岐去做凉州刺史吧,仲康派人去告诉陈群大人,让他安排一番!”

陈群作为世家之首,邹岐若是世家之人,那他不可能不知道,让陈群安排也是看看,他陈群到底想要怎么选择!

“诺!”许褚应诺之后便伸手找过一名虎卫军来,然后吩咐了几句之后便让他离开了。

曹丕又走了几步,然后手指轻轻的敲打着自己的手背,继续说道,“同时让张既做好准备,之前将他雍州刺史的之位给下了,现在让他去凉州如何?”

许褚却是有些尴尬的笑了一声,“大王,此时那张既已经在凉州了!”

“什么?他去凉州干什么?他不是在雍州....”话没说完他就闭嘴了,曹操将雍凉合并了,雍州就是凉州,所以他现在出现在凉州的地盘上到也算不得错,“他去那里干什么?给子文....”

许褚知道曹丕想说什么,曹丕最怕的就是张既这种老臣都去帮助自己的三弟,虽然现在曹彰已经主动的离开了,但是听到这种消息,他还是会十分别扭的,或许是心中有些不死心吧!

“大王放心,张既大人带兵入凉州地界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之前张掖等地爆发了混乱,有人聚众造反,护羌校尉苏则虽然能力强,而且手中也有悍将,但却是没有多少士卒,所以无法平定叛乱罢了,所以张既大人知道之后,便带军去了凉州给他壮声势,也是为了让凉州其他的那些人老实一些!”

“苏则?就是那个子文说过很多次的护羌校尉?对了,这个家伙现在在何处啊?孤正好想要见见他!”

“回大王,当苏则劝服三公子之后,便带兵回了凉州了,他说凉州现在情况十分的不稳定,而且他是金城太守又是护羌校尉,不能离开金城太久,所以便离开了!”

曹丕听完之后点了点头,“我大魏还是有这多少忠勇之士啊,甚好,甚好!”

看着颇为自得的曹丕,许褚吧唧了几下嘴巴,实在是不好意思告诉他,据自己所知,这个苏则是一个和当年的王邑一般,十足的大汉忠臣,恐怕不会让曹丕多么喜欢的。

“既然德容已经去了凉州,那就更好了!”曹丕哈哈一笑之后继续说道,“稍后告诉陈群,凉州之时刻不容缓,让邹岐快点赴任,凉州刺史之位若是他不要,那孤就给别人了!”

“诺!”许褚心中撇了撇嘴,若是今天这些话传了出去,恐怕最晚明天,张既的大门就要被人给踏破了!

“西凉张结束了,咱们该说说关中杜了!”曹丕今日或许是心情不错,然后轻笑了一声说道,“杜畿现在在那里,之前听说他又被放回河东郡了?”

“回大王,正是!”许褚拱手说道,“当年主公称王之后,便将杜畿给招了回来,让他出任魏国尚书,不过后来河东那里不能没有人看着,所以没多久就让他回去了!”

“哈哈,回去了?”曹丕忍不住大笑了起来,“这个老头子在河东呆了多久了?孤算了算怎么也有十年了!”

许褚掰着手指头好生算计了一番,然后拱手说道,“回大王,十六年了!”

“十六年?”曹丕长嘶了一口气,正常的太守最多在一个地方带上数年就已经算是很久了,毕竟太守的位置不同其他人,位高权重不说,而且手握大权,若是长期不动地方的话,很容易出问题。

“河东郡地方十分特殊,杜畿大人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主公在世的时候就经常说,河东之地不能没有杜畿大人,不过现在天下局势已经安定了,河东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此时....”

曹丕点了点头,他终于明白自己的父王为何这么喜欢许褚这个莽汉了,自己想干什么许褚会最快速的理解清楚,然后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理由不说,最重要的是,自己记不住的那些事情,许褚都能记得住!

“此时河东已然不再是要地了,杜畿那是良臣,若是再放在河东郡太过于屈才了,而起杜畿这些年虽然没有军功在身,但是稳定河东,巩固粮仓乃是天大的功劳,这一点不能忘!

派人将杜畿找回来,然后告诉他,虽然没有军功,但是杜畿屡次为大军供应粮草此亦是功劳,赐爵关内侯,然后回洛阳来,给孤王继续做我魏国的尚书,孤需要他!”

“诺!”许褚领命之后,再次伸手招过来一名虎卫军的士卒,同时低声问道,“大王,那河东的太守?”

“伯然先生老而弥坚,这些年允文允武也是辛苦他了,让他从扶风太守的位置上退下来吧,这么大岁数了就别着急回扶风去拼命了,也该养养老了,下令,让扶风太守赵伯然去河东做河东太守!”

“诺!”许褚领命之后,便朝着旁边的人一起吩咐了起来,至于扶风太守是谁继任,他没有问,扶风在雍凉之地,现在曹丕很明显就是要将雍凉之地搅浑,然后让张既出马直接收拾残局,此时将赵伯然叫出来就是为了他的安全罢了,至于继任者,交给张既就够了!

赵伯然就是赵俨,一个真正的老臣,他出生的时候,灵帝还活着呢,当年举家投奔先王曹操,然后从一个郎陵县令做起,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司空府掾、司空主薄、都督护军、扶风太守。

而且赵俨不单单是一名文官,他更多的是担任随军之人,他和张辽,李典,乐进一起打过仗,还调节过他们的矛盾,在某种情况下来说,他在张辽三人的心中也十分的重要。

关羽出征的时候,他就被曹操调任回来给徐晃当随军军师,当初徐晃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出兵,就是赵俨拍了桌子,将所有的责任揽在了自己的身上,徐晃才能冲杀过去。

此时曹丕将赵俨去河东一个是因为养老,第二也是因为河东这个地方也还是很特殊的,带上一阵之后,便能以年纪较大为由,和杜畿一样从河东回到中枢,这时候也就是曹丕最放心的时候了。

他正在一步一步的将他父王留下的那些寒门子弟找回来,然后再次找到他们,让他们一一回到中枢,做出成绩,再次和世家分庭抗礼起来。

当初他父王没能做完的事情,他要做完,他对世家和他父王是一样的, 喜欢他们的实力雄厚,但是讨厌他们的做事方法,在他看来,不管是世家还是寒门,力量只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仲康便去准备吧,快去快回,虽然现在荆州之事让西川那边措手不及,但是也不敢保证那个胆子奇大的魏延就真的不敢对长安动手,听说他可是没少鼓吹自己,能够帮助刘备问鼎天下的!”

“魏延,小贼罢了!”许褚对于魏延这个西川刘备麾下的后起之秀还是一脸的不忿,在它看来,魏延这种人就是没有见过世面,只有像他们这种那个时代的余孽才知道,这天地到底有多么宽广!

“行了,你去了长安,莫要让那个小贼得了手就行了!”

许褚咧嘴一笑,朝着曹丕拱手行了一礼,“大王放心,若是那张飞,某家还真要提上三分精神,若是魏延,那厮不值一提!”

说完之后,便带着自己的大刀朝外面走去,虎卫军属于许褚自己的亲卫也跟着他离去,此去他要带着校事府选出来的人手,去长安和那里的人手互换,同时将长安的布防从新做好,至少要坚持到西凉的事情全部结束才行。

等到许褚走了之后,曹丕才轻笑了一声,“那个时代的余孽啊!”

嘴里喃喃的说着这种话,心里也是不停的怀念起当初来,算起来,曹丕也算是时代的见证者。

他出生的时候,正好是曹操再次被大将军何进征召,再入洛阳,那时候身子虚弱的母亲卞氏带着他,跟随自己的父亲来到了洛阳,漂泊了这么多年,他的母亲总是让他多长长见识,所以他见到了很多,很多优秀的人。

他见到了斩杀颜良,千里走单骑的关云长,见到了邺城那个微微一笑百媚生的女人甄宓,见到了狂傲一世,天下翘楚袁本初,见到了西凉猛将马腾,见到了九曲黄河韩遂,也见到了猛将张飞,伪善之人刘玄德,但是他还有一个最大的遗憾。

他到现在都没有机会亲自去江东看看,他没能看到当初被他父王称之为“狮儿不可与之争锋”的孙策孙伯符,他没有看到那个号称“曲有误周郎顾”的江东美周郎,也没有看到那个占尽关西汉子的江东猛虎孙文台,更加没能看到那个百骑劫曹营的甘兴霸!

曹丕总是听自己的父王说,江东人才济济,江东人杰地灵,江东乃是府邸,痛恨自己没能将江东的才俊收入麾下,他一直听自己的父亲这么说这些话,却是没能有机会亲自看看,曹丕觉得,若是有机会了,他一定要好好的和江东的人过一过手。

神仙遍地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剩下的就要看看,这人世间,到底是你江东的人才更好,还是我曹氏的英雄更多了!

曹丕眼睛看着南方,那里有荆州,有扬州,有江东,有偌大的疆土,有勇猛的士卒,有英勇无畏的猛将,有才智过人的谋士,有威名震天下的江东孙氏,也有他曹丕最大的愿望!

“江东孙家,你们且等等吧,孤将手中这些事情处理干净了,变回去和你们好生的玩耍一番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