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盛芳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印章

盛芳 第二百三十九章 印章

作者:须弥普普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5:16: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裴继安才来了不过几息功夫,就把方才死赖着不肯走的郭安南给带开了,叫沈念禾不禁暗暗松了口气。

边上两个账房一下子就围了过来。

李账房好奇地看着桌上的石头,问道:“这是什么?”

裴继安外出,时不时就会给沈念禾带东西回来,多数不过是山上摘的野果野花,路边货郎、村夫担出来卖小玩意,拿出去摆着也不招人眼,看着却很有野趣。

今次带来的是两块石头,一白一青,白的有三指宽,青的只有两指宽,两者的形状各异,表层还沾了许多泥块同黄沙,看上去粗粗糙糙的。

赵账房站得近些,顺手掂起那块青色的把玩了一下,不太确定地道:“有点像砚石,不过砚石当要更大些才是。”

沈念禾将那块白色的石头放进茶托里,取了茶壶过来,拿热水在上头浇了浇,又用手帕将石头表层沾着的泥沙擦拭一回。

石块上的泥块很快被擦了个干净,可看上去依旧是脏脏的,原是石头内部有许多杂质,表皮满是疙疙瘩瘩,一条一缕一丝的砂丁仿佛由内透出,看上去毫无品相可言。

“当是昌化石罢,三哥随手收来给我玩闹的。”沈念禾笑道。

此时青田石用于刻章,十分知名,而昌化出产的更是其中上品,如果石头质如玉,通体半透明,就能价值千金。

前两年傅太后过寿,天子送的寿礼里就有昌化石。

不过裴继安拿来的这两块品相太差,纵然占了个名头,依旧不值什么。

赵、李两个账房到底是在彭家做了多年,也算是宦官人家的仆妇,俱都有些见识,听得说是昌化石,见得这般质地,也只摆不上台面,只看着沈念禾高高兴兴的样子,便不去多说,只暗地里偷偷议论。

“这沈姑娘这般出身,一眼就把昌化石认得出来,从小怕是不知把多少好东西拿在手里做玩闹,此时却只能得这些个逗孩子玩的……”李账房感慨道。

赵账房却是摇了摇头,道:“话却不是这样说,我看她性子同个小孩似的,估摸着见惯了好东西,也不把好东西放在眼里了,遇得裴官人这样的,哪怕是河边捡来的石头,只要心中被惦记着,又有什么不好?”

两人在后头议论,沈念禾却半点不知。

她收到裴继安给的昌化石,这才记起来自己刚来宣县,日日都还闷在家中养病的时候,有一日偶然同那裴三哥闲聊,说起小时候曾拿些印石学雕刻,不过雕着玩,做出来的印章极丑,自己却觉得顶有意思云云。

当时不过说着玩而已,却不想对方还记得,也不知道去哪里弄来的这两块昌化石。

品相不品相的,沈念禾毫无技艺可言,也并不挑剔,随手收了起来,打算得闲了给自己也雕个印章玩。

她忙了半日,到了下卯的时辰之后,复又留下来多做了一会,等到事情告一段落,才听得对面有人声,抬头一看,原是裴继安走了过来。

因谢处耘受了伤,那伤还在腿脚同腰上,不好做挪动,一家四口就借了个宅子,搬到了距离此地不远的地方,两个账房日日要回宣县,早早就走了,剩得沈念禾一人在厢房里。

她回头看了看窗外,这才发觉天色早黑了,因伏案太久,猛地一起来,太阳穴难免有些突突地跳,忍不住就伸手揉了揉。

裴继安见她这般动作,就走近了问道:“是不是坐得久了,闹得头疼?”

沈念禾缓了缓,笑道:“方才不小心起得猛了。”

她怕被裴继安说教,忙把手头东西收了收,问道:“是不是要下卯了?”

裴继安却不忙着回她,只道:“我看你从早坐到晚,也不晓得走动走动,白日里不是寻了两块石头来?抽空磨一磨,换换脑子也好,免得坐久了,肩颈变僵,届时有你难受的。”

又道:“原也吩咐她们两个,只都说说不动你……”

他口中的“她们两个”指的是赵、李两个账房。

裴继安原本常在小公厅的时候,一日还能偶尔过来三四次,或是叫沈念禾帮着去巡库房,或叫她摸些宗卷出来,也能算做走动,不至于整个人黏在座位上一般。

只现在谢处耘受了伤,不再管库房,自然不能再安排她每日跑去。而裴继安自己忙于堤坝圩田事,一日有大半天都在外头,更没空盯着,剩下两个账房不敢多言,叫得两次,生怕影响了沈念禾思路,也不好用强,自然就不了了之了。

沈念禾来了两个多月,只这两天容易起来时头晕目眩,也知道是自己哪里出了错,更知道这裴三哥是为了自己好。

她一贯是见了别人对自己好,忍不住就想对对方更好,就笑着回道:“我已是想好了,虽是没甚手艺,趁着在小公厅时也时把从前的技艺捡起来一捡。”

又取出拿帕子包好的两枚印石,摆在裴继安面前,问道:“三哥喜欢哪一块?”

裴继安略猜到了几分她的意思,心中忍不住隐隐有些高兴,只他嘴上仍旧要装个样子,还轻声道:“已是给你的东西,不必考虑我这一处。”

沈念禾就道:“我只会雕隶书的阳印,是个半吊子,这昌化石质地如玉,极容易下刀,虽不是什么羊脂冻,可石性想来相通,既是得了,就想练个手——三哥选一块吧,我给你刻个私章,你收起来玩就是,便是嫌弃,也不要告诉我才好。”

裴继安连她给谢处耘做斗笠同披风都想要,又怎么会嫌弃“特地”雕的,还是只有他们两个人才有的,“一人一方”的印章?

他只觉得白日间遇得的那许多事情都再不繁杂,甚至方才打发走的郭安南都没那么碍眼了,不知不觉之间,嘴角就露出笑来,半点也不推脱,指着那块青色的石头道:“给我青色的就好。”

又道:“我名字笔画多,小心那刻刀扎手,你只雕‘裴三’就是。”

沈念禾好笑道:“哪有如此敷衍的事情!”

她观察了那青石一会,就又拿帕子托着,举到裴继安面前同他商量做什么形状的,要阳雕还是阴雕,当要在哪里下刀,因两人姓名都是三个字,刻在印上就变成了四个字,当要如何排列。

裴继安忙了一日,原本心里装的全是乱七八糟的事情,此时同她说这雕刻之事,整个人的脑子都同被水洗过一般,虽是仍旧有些累,却再无过于紧绷的感觉。

他见得左右无人,索性将青、白两块印石都接了过来,回自己厢房里摸出一柄小匕首,在两块印石上头切切削削,又拿茶水重新浇了一回。

不过片刻功夫,原本凹凸不平,粗粝坚顽的两块石头,竟是变得极为平整起来,尤其白色的那一块,竟是有些半透明。

此时天色已晚,外头夕阳尽落,被那桌上的灯光映照,白色印石色泽温润,如同半透明的冻石一般,灿若灯辉。青色的那块虽然小一些,可胜在形状更为方正,甚至不怎么用修刻,就已经成形成体,看上去里头毫无寻常青石的雾蒙蒙,透亮极了。

沈念禾从前见过不少昌化石,却从未见得如此品相。

像这样的好东西,路边的行商怎么可能会有?又怎可能舍得随意发卖出去?

她若有所思,想要问话,却欲言又止。

裴继安却是笑了笑,道:“这是我娘当年陪嫁的东西,后来也没有带走,就留在家中了,放着也无用,才拿来给你刻着玩。”

他仿佛看出沈念禾心中无数疑问,却不多管,只道:“裴家还未落魄到那等地步,不至于连两块石头都拿不出来,我原也说过不会叫你吃半点苦,难道你以为只是说笑不成?”

冻石冰凉,可沈念禾听得裴继安这一番话后,再把那石头握在掌心,竟是觉得有些烫手。

裴三哥母亲的陪嫁,按道理她怎么都不该拿。

不知道的时候还罢了,若是知道了,还敢收,收了还做成印章送得回去,莫说旁人,就是她自己听了,也忍不住要想歪的。

可鬼使神差的,沈念禾连一个“不”字都不想说,只把头微微转开,道:“难道我做三哥的妹妹,就会要吃苦了?”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里头带着两分嗔怪之意。

裴继安一下子就听出了其中的差别,虽不知道那差别究竟在哪里,却是手心都渗出汗来,只觉得心跳愈快,张了张嘴,低声道:“如若是做妹妹,你也不会吃苦,只那苦味给我来吃罢了。”

他上前两步,把手递到沈念禾面前去,哑声道:“天都黑了,肚子饿不饿的?”

沈念禾犹豫了半晌,探出手去,虽然没有回握他的手,却是捉住了他的袖子。

***

沈念禾的印章雕得很慢,与之相反的是,宣州的圩田、堤坝却修得十分顺利。

郭保吉虽然是个外行,被裴继安支开之后,一时给他寻一下这样,一时给他寻一下那样,俱是些统领、布局、高屋建瓴之事,或涉及人力分派,或涉及利益分派,时不时还要带着他去巡堤、看田。

裴继安安排了好几个人围着郭保吉,不是问这样,就是问那样,譬如这个口开在哪一处,那个线要画成什么样子,样样都极耗精力,不过给懂行的人看了,都晓得全是些无关紧要的。

上头人被牵制了精力,自然没空再管具体事务,倒叫下头更方便施展起来。

好容易等到一应都上了轨道,郭保吉总算腾出手来,正要整理一回,却不想忽然自京城来了一名信使。

那信使匆忙而来,三马加鞭,到得宣州的时候已经半夜,听得郭保吉这一日并不在府上,而是睡在小公厅,一刻也不留,当即就又飞驰过来。

郭保吉大半夜的被叫起来,看了信后,也不管这是什么时辰,立时就派人去寻裴继安,将其叫了过来,道:“朝中下旨,要停宣州圩田事。”

又把那一封信件递了过去。

裴继安听得一愣,将那信件接过,翻开一看,不知是谁人送来,当中内容十分直白,只说宫中有变,有人寻了各色理由,要郭保吉将圩田、堤坝事“立停”。

说完此事之后,仿佛随口一提一般,又说到了最近一天朝中下发批示里头最后的落款同大印同往日有所不同,不见了太子印鉴,只有中书、天子印。

这话虽然说得含糊,可但凡有脑子的人都能猜出多半是天子周弘殷那一处出了什么幺蛾子。

裴继安虽然不惧,却也觉得有些麻烦,便问道:“监司是个什么想法?”

郭保吉毫不犹豫地道:“你这一处催得快些,趁着朝中旨意未到,最好把堤坝都修造出个大概来,那圩田虽然不能尽好,也要把框架都定好了,民伕也把都召集起来……”

裴继安道:“若是朝中旨意到了……”

郭保吉冷声道:“到了就到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此处堤坝、圩田都修到一半了,民伕也全数都召齐了想,材料俱已买好,粮谷、住处也尽皆到位,绝非轻易就能叫停的。”

他才睡下没多久就被叫起来,之后就再没睡过,此时眼睛里头全是红血丝,面上也露出两分狠色,恨声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当真遇得事情,我自会上折解释,最好等到发回朝中,此处圩田已经造好,便不能再做阻拦事。”

又道:“后续若有不妥,我自会担当!”

***

郭保吉是半夜同裴继安说的这一番话,裴继安自然不是多嘴的人,可不知为何,当夜的场景却是很快地传遍了小公厅。

他原本一来就要查点卯事,就十分不招人喜欢,眼下遇得关键时候,竟是如此靠得住,却叫人刮目相看,一时上下口风大变。

然则衙门里头的口碑,却不同外头的口碑。

建平县下共有九镇八乡,这一日天还黑着,附近镇上有个做小本生意的,名唤钱二,就担着小豆腐脑儿同炊饼的木桶出得门去,朝县城赶。

他才行到一半,见到前头也有个人背着大篓子,因一人独行无聊,连忙快走几步,追得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