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地球的最后一次心跳 > 第一卷 第119章 :密室里的资料

“图书馆里最初有个专门管理档案的办公室,后来那个办公室撤销了。里面的资料,应该还留在这里。图书馆在镇子南边,出门,顺着路走的话,能看到。”

“图书馆是栋三层楼,那楼以前是林业局的办公楼。有些地方应该已经漏水了,资料也许不是很好找。”

W点了点头,他看了看长毛。

长毛没说话。

“左大军如果想去图书馆,那是因为图书馆里,藏着什么重要的东西,而且,左大军认为,那个图书馆里藏着的东西,是他一直想找到的。”

“以左大军的性格,他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年,他一定对于自己想要找到的秘密,非常明白。”

“他是一个知道自己目标的人,他在这森林里,也游荡了很多年,这些年里他吃够了苦,他就像一只蝉一样潜伏在地下,这些年来,他可以回到城市,但是他没有。”

“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他在等待时机。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这就是有些事情为什么左大军当年没有去做,原因很简单。左大军一个人做这件事情,毫无胜算。”

“所以,他忍住了,他认为现在,是能够把他的事情做好的时候。”

“也就是说,左大军一直缺少的,是同伴。”

“现在,他有伙伴了。”

W静静地看着长毛,他心里突然间有了一点小感动。

眼前的长毛,就是左大军的同伴之一。

左大军安排他来找帮手。

是不信任吗?不,左大军需要有人来清空外围,而一个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所以,清空外围的事情,就要长毛和帮手们来做了。

W心里明白,自己也藏不了多久。

公司一定还在监视着他,公司一定还会派人来跟踪他。

那么,自己应该怎么办呢?

W一直在慢慢地吃东西,他吃得最多的,是酸菜五花肉里的肉。

他有很久没有好好吃肉,哪怕是红肉,他也要多吃一点。

五花肉在他的嘴里不断地扭动着,脂肪很快就融化了,瘦肉的纤维更多,更难嚼烂。

他的大脑想了很多事情。

自己究竟要做什么,在这件事情里,他本来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一切。

事实证明,自己根本控制不了一切,他最后必须选择再做公司的棋子。

那么所做的一切有何意义?

自己的手下正在看着他,包括那个好几次抢着说话的阿月。

“我们决定跟你干。”W低声说道,“朋友,但是咱们最好把资料搞清楚,还是得先去图书馆,搞清楚左大军原本准备弄清楚的一切,然后,我们去那个矿井。”

“我们需要制订计划,如果要保护那个矿井的话,我们需要把矿井命名。”吴三一边吃一边说,“这里叫做伊图河镇,用汉字的方法,我们把那个矿井命名为伊镇矿井,如何?”

W点点头。

“我们得去找资料了。”

图书馆很好找,因为它是镇子里唯一一栋三层楼,它的后院里还有一个锅炉车间,车间半圆形的屋顶已经破烂不堪,野草和冰蚀,让锅炉锈迹斑斑,看起来像一个从水里打捞出来的废弃潜艇。

暖气管道上包裹着的保温膜,在风霜和时间的消耗之下,早已化为了一条条丝状的、灰白色的塑料条;至于暖气管,留在室外的那一部分,已经完全化成了废料,甚至都辩不清楚它的模样。

想找到左大军要找什么,却非常容易。

因为在那栋废弃的楼里,二楼朝北的某个房间,被打开了。

那里面放着资料。

那原本是间很大的屋子,被隔着了三间房。外间、中间,还有最里间。

最里间的屋子,没有窗户,形同密室,全封闭的房门,是打开的。

左大军找到了这里,打开了资料,却没有把资料带走和销毁。

资料依然摆在密室里,柜门打开着,资料被很小心地取了出来,依然装在那个几乎完全褪色的黄色纸袋中。

袋子的封口,用来封袋的线绳,只剩下了比指甲盖还短的一截。

袋子上面写了几个字。

XXXX矿井。

为了方便我们故事的讲述,既然吴三把这个矿井取名伊镇矿井,我们就用这个名字。

打开袋子,伊镇矿井的故事慢吞吞地出现了。

在八十多年前,那时的世界很动荡,处于战争之中。

镇子被侵略者占领,这些侵略者们,曾经对伊镇矿井进行过一次开采;然后,北方的某个大国,也派学者进入过这个矿井。

最后,矿井被我们自己的学者勘探过。因此,关于伊镇矿井,一共有三份资料。

三份资料的记录时间,依次是八十九年前;七十六年前和七十年前。

第一份资料,当然是八十九年前的。

矿井的初步建设,都是在那时候完成。负责探矿和建矿的,是当时侵略到这里的人。

他们有个专门的部门负责进行矿业的勘探。

M铁地质调查所。

调查所来到这里的第一个目标,并不是找煤,而是找石油,后来在镇上,开采出来煤炭。

煤炭的质量并不高,又因为位于林区的深处,开采煤矿所需要花耗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也在不断地增加着。

开采时还出现了问题。

在一次开采中,某个开采面的矿井,突然间冒顶了。

很多人对于冒顶这个词都不太明白,这是个专业术语,简单的描述,就是塌陷了。

而且,开采出来的煤炭,质量非常差,这里的煤,就是我们后来说的褐煤。

褐煤的品相很差,比当地其他矿区的煤的质量要差上不少,当时东三省的无烟煤即使装上船运输到其他的国家,块状的煤炭在卸船时,都能保持原样;褐煤除了在燃烧时容易产生烟雾,燃烧时间短,还有非常糟糕的一点,褐煤一捏就碎,几乎无法运输。

这个矿井大概约有数百米深,是一个标准的斜井。

斜井的意思,就是以垂直到地面四十五度的斜线,一点点向下开采的。

煤炭最后没有挖出来多少,但是在开采前,设备都运输来了,所以,开采设备都全部安装了。

但是被放弃的原因,如下写道。

“该矿井出产的煤炭燃点相对较低,而且发热量也是如此。最终选择放弃开采。另外,矿井下方,洞穴横通,风险极大。开采成本高,煤炭质量低。矿井下方,因为有自然形成的各种洞穴,建议封上矿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