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血衣卫 > 第0736 围城之势(文)

血衣卫 第0736 围城之势(文)

作者:任语丁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05:0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燕王终于完成自己的最后一步计划,此时,拥有了宁王的帮助,朱棣有信心攻破京城夺回王位,接下来就是看宁王的决心是否足够,如何对待前来传旨的黄子澄就是最好的证明。最新最快更新

宁王略有醉意,一拍桌案,“来人。”

亲卫快步跑入,“来啊,把黄子澄给老子抓了,开膛破肚。”一旁的燕王露出笑意,黄子澄不仅是朱允炆的心腹,而且是带着圣旨而来,动黄子澄等于是直接挑战皇权。

黄子澄不傻,原本来宁王的封地传旨就是一个危险的差事,办的好了,升官发财,一旦宁王不答应,到时候小命难保,所以,黄子澄也多了一个心眼,偷偷让人在外面盯着,那人看到燕王的轿子进去,立刻禀报黄子澄。

“燕王来了。”

黄子澄正躺在那享受,听到亲信说出燕王两个字,一下子从摇椅上站起来,黄子澄眼睛不大,但是格外有神,“遭,这件事要坏,先出城。”

黄子澄不敢耽搁,偷偷换了一件衣服就往外溜,此时,宁王还没有打算动黄子澄,而且黄子澄是皇上派来的使臣,所以,行动很自由,黄子澄偷偷溜出去,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留下几个心腹在外面看着,自己偷偷逃出。

宁王亲信快速冲入,一脚踢开,此时里面早没人了,翻了一圈,一个人都没有,没有办法,立刻回去禀报。

“王爷,人已经跑了。”

“什么!”宁王眼珠瞪圆,这个时候酒已经醒了不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是四哥给自己下的套,没想到自己一时激动稀里糊涂就钻了进去,得罪了黄子澄,现在根本没有缓和的余地,就算自己不发兵,黄子澄回到京城以后肯定诬陷自己造反。

没有办法,宁王一拍桌案,噌的一声拉出腰间宝剑,一旁燕王不明所以,“老十七,这是什么意思。”

“四哥,今日你我歃血为盟,一起为死去的兄弟讨一个公道。”

“好。”燕王就等这句话,酒杯端起,两人划破手指,然后喝了歃血为盟酒,事不宜迟,两人商定立刻起兵。

燕王呵呵一乐,“本王早有准备,不仅是你我,只要本王一起兵,其他的兄弟同样会跟着起兵,点狼烟。”

狼烟四起,一时间炮声震天,宁王站在高处,这一次燕王的准备确实充足,其中至少有十万兵马埋伏在自己封地左右,所以,这一次如果自己不答应一起出兵,那么不出几日,这里将会被踏为平地。

宁王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燕王就是一头猛兽,为了这一天,已经忍了太久,燕王大军一出,朝野震惊,朱允炆看着手中那份讨伐檄文。

明君决断于事发之前,良臣谋划于千里之外。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建非常之功也.逆臣主政,昏庸而无德,鲜耻而寡情,欺世盗名,肆志横行,俾污史实,败纲乱常,刑戮在口,爵赏由心,善者光五宗,恶者灭三族。无德于国,有祸于民。恃鹰犬之才,充爪牙之任,毋闻民生,不恤民情,沉赋重税,穷兵黩武,毫无安民之举,常怀乱国之心。污国虐民,妖言惑众,毒施人鬼,美裂土以饰异心,兴民怨以足已欲。

我皇考太祖高皇帝绥靖四方,一统天下,并建诸子,藩屏国家,积累深固,悠久无疆。皇考太祖高皇帝未省何疾,不令诸子知之,至於升遐,又不令诸子奔丧。闰五月初十日亥时崩,寅时即敛,七日即葬,逾月始诏诸王知之。又拆毁宫殿,掘地五尺,悉更祖法,以恶所为,欲屠灭亲王,以危社稷,诸王实无罪,横遭其难,未及期年,芟夷五王。我遣人奏事,执以捶楚,侮极五刑,锻炼系狱,任用恶少,调天下军官四集见杀。予畏诛戮,欲救祸图存,不得不起兵御难,誓执奸雄,以报我皇考之仇。夫幼冲行乱无厌,**·虐无度,慢渎鬼神,矫诬傲狠,越礼不经,肆行罔极,縻有修底,上天震怒,用致其罚,灾谴屡至,无所省畏。惟尔有众,克恭予命,以绥定大难,载清朝廷,永固基图。我皇考圣灵在天,监视于兹,以惟尔有众是佑。尔惟不一乃心,堕慢乃志,亦自底于厥咎,隔於孥戮。窃闻之,仁者不以安危易节,义者不以祸福易心,勇者不以死亡易志。最新最快更新尔有众明听予言,则无后难。若彼有悛心,悔祸是图,予有无穷之休,尔亦同有其庆矣。告予有众,其体予至怀。

下面洋洋洒洒列举了十条朱允炆的罪行,其中抓住几点,首先是君无道,天地有灵,之前的天灾就是上天的示警,朱棣这一招确实厉害,普通的百姓最敬畏的就是神灵,想想确实是那么回事,加上朝廷拨粮救济一直迟迟没有到达,各地早已是民怨四起,接着是身边谗臣当道陷害忠良,尤其是残害有功的王爷,最后,朱棣索性打出大旗,清君侧,兴明室。

清君侧就是要除掉朱允炆身边的奸臣,说白了就是要趁机造反,只是给自己一个更适合的理由而已。

“燕王,朕一直待你如亲父,为何如此对朕。”朱允炆说完将讨伐檄文丢在地上,此时,下面的齐泰等人神略显慌乱,应该没有想到燕王和联合宁王还有其他几位王爷同时发兵,此时,那些战败的折子一个接着一个送入皇宫。

尤其是北面,燕王大军如入无人之境,其中不少将领都是燕王旧部,眼看打不过,索性直接开城投降,燕王兵分四路,沿途城池纷纷归入燕王统辖,此时直逼重城济南。

一旦重城济南被乱军攻破,京城的第一道防御尽失,到时大可挥兵南下,破徐州水陆并进直捣京城,现在摆在朱允炆面前的一个难题是,济南是守还是弃。

守,何人出战合适,是否可以守住,如果放弃,一旦济南城被破,局势将会变得对朱允炆这一边极为不利。

“皇上,臣以为当立刻发兵济南城,与乱军决一高下。”齐泰说完,朝堂上的大臣纷纷附和,这些都是齐泰的人,此时,齐泰已经彻底掌控朝堂上的局势,而且,朱棣打着清君侧之名,明显就是冲着齐泰、黄子澄这些人来的,这还了得,如果真打败了,以朱棣的狠劲,肯定要拿齐泰、黄子澄这些人封天下人的嘴,难免来个抄家灭族。

朱允炆点头,这仗肯定要打,关键是怎么打,还有就是由谁统兵和燕王乱军交战最合适,所有人都清楚,燕王善战,这些年一直在北面和北元以及部落交战,所以,手下兵马战斗力极为强悍,这一点是南兵所不能比。

“何人带兵合适?”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还是和上一次一样的难题,朝廷这边不缺兵,齐泰是兵部尚书,只要圣旨一下,几天之内就可以调集几十万的大军,军中的将领也不少,可惜,就是缺一个自己信得过而且能打仗的人。

“皇上,李景隆可担当此大任。”

齐泰推荐李景隆,不要忘了,一年前李景隆就是输给晋王乱军,险些将新军尽数葬送,没有想到,这个时候,齐泰居然还要用李景隆。

李景隆符合齐泰的所有要求,名将之后,军中有威望,而且和皇帝也是亲戚,最重要一点,自从上一次之后,李景隆私下里和齐泰关系极好。

朱允炆摇头,“曹国公虽有过人之处,毕竟经验尚浅,此次交战,胜败关乎国运,朕不得不谨慎考虑。”

朱允炆说的也有道理,你小子已经败了一次,然后带着残兵逃回京城,这一次,还用你,如果再打败了怎么办,难道真要自己把皇位让出去,那肯定不行,别看朱允炆年轻,而且性子看似软弱,毕竟血管里流着先祖朱元璋的血,这个时候同样显出冷血的一面。

放眼整个京城,除了李景隆之外,剩下的就是老侯爷耿炳文,耿炳文确实让人佩服,毕竟是前朝老臣,跟随太祖打天下的主,昔日那些人几乎死光,耿炳文还能带兵打仗,如此更加让人敬佩,颇有战国之时老将廉颇之威名。

这一刻历史或许惊人的相似,耿炳文擅守,而且经验老道,所以,耿炳文带兵出战就算失败,损失的兵力也会降到最小,不管怎么说,都要比那个骄傲自大,只懂得纸上谈兵的李景隆强。

这一点,朱允炆心里清楚,所以没有采纳齐泰的提议,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朱允炆眉头深锁,这一段时间,一直没有林风的消息。

“工部的火器打造得如何?”

朱允炆突然问起火器,这就是林风的先见之明,就在所有人认为不会再有战乱发生,可以安安稳稳享受的时候,林风反而大规模的训练自己的血衣卫,而且大量打造火器。

有了这些火器,就有了对抗的资本。

“回皇上,按照林大人的要求,最后一批火器已经送走。”工部尚书听到皇上发问连忙上前回了一句,然后偷偷用眼睛看着一旁的齐泰。

这些人都是以齐泰马首是瞻,所以,到了这个时候,谁都不管乱说话,生怕掌握不好分寸,到时候给自己惹上麻烦。

齐泰眉头一皱,这一下,所有人都想到一个人,那就是林风,这个人确实了不起,如果说林风能打仗肯定是吹嘘,毕竟没带过兵,只能说林风会打仗,而且用的方法都很刁钻,让人防不胜防,这一点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本事,尤其是在打倭寇这方面,几乎是兵不血刃打垮倭寇。

“皇上,臣有一句心里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齐泰躬身施礼,工部尚书连忙退回。

“齐爱卿,有话直说就是。”朱允炆摆手,国难当头,这个时候,只要是对战事有利的事都可以答应。

齐泰咳嗽一声,“臣最近听到一些风声,都是关于林大人和燕王,两人原本就相识,而且林风和燕王总管私交甚好。”

“不可能。”

朱允炆一下子站起来,齐泰的意思已经说的很直接,这一次,燕王有恃无恐率兵造反,里面很有可能有林风的份,一旦真是那样,林风的几万血衣卫和那些火器非但对自己这边没有用处,反而成为一个祸害。

齐泰看着朱允炆一下子从龙椅上站起来,应该是没有想到朱允炆会有这么大的举动,朱允炆摇头,“朕相信林风,肯定不会背叛朕。”

“皇上三思。”齐泰上前,其他大臣纷纷跪地口呼皇上三思,朱允炆眉头深锁,看着跪在下面的一众大臣,这些都是大明的根基,所以,他们的话朱允炆还是会有所考虑,大战在即,刻不容缓。

“传旨,长兴侯耿炳文率兵三十万,李景隆率兵十五万,军中大小事宜交由长兴侯统领,胆敢违反者可先斩后奏。”

这一刻,朱允炆还是选择相信老将军耿炳文,当初朱元璋病重的时候拉着朱允炆的手说过这样一段话,“若遇战事可用耿炳文,朝中大事当三思而后行。”

没有错,朱元璋多疑,杀了太多功臣,最后给朱允炆留下的看似是一个没有任何问题的国家,其实已经千疮百孔,随着晋王、燕王相继兴兵造反,这些矛盾正在不断的放大。...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