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血衣卫 > 第0552 朝堂上的争执

血衣卫 第0552 朝堂上的争执

作者:任语丁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05:0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求一个收藏,开始虐杀鬼子,是中国人就收一下,汉奸死一边去。

李芳果依然一脸愁容,进入京城三天,按照规矩,国书递上去,三天过去,一直没有音信,不免心中担心,朝鲜国内局势紧张,能够改变这一切的只有大明皇帝。

这一点和郑道传不同,能够见到大明的皇上,说服对方按照事先的约定将公主嫁给自己是保住性命的唯一办法。

外面传出说话声,李芳果起身,尚未走出,一人迈步进入,“公子,大明皇帝准备在明日上朝是召见我们。”

“太好了,舅父,好好准备一下,千万不能说错。”

那人点头,事关重大,尤其是郑道传的出现,无形中让二人心头一紧,这个人虽然学识过人,可惜,随着手中权势增长,同样开始喜欢玩弄权势,在朝鲜,李成桂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王,可惜已经老了,郑道传不余遗力四处奔波,目的就是推小公子李芳硕为王,李芳硕年轻,大小事都交给郑道传还有他的母亲处理,一旦事情成了,郑道传大可以胁王以令群臣。

天光大亮,众臣早朝,好不热闹,早早就在侧门等候,其中不少都是当朝大员,同样出了不少新面孔,这些都是齐泰提拔进入六部的人选,其中一人最是显眼,方孝孺。

这里有不少人根本不认识方孝孺,看着对方身上的官服,不免私下里议论,毕竟有人认识,方孝孺虽有名气,毕竟无法和他的老师宋濂相比,所以提到的更多是宋濂的弟子。

“这样,日后怕是用不上我们这些老骨头了。”

那人说完,旁边几名老者只是淡然一笑,到了这个年纪,基本已经看淡,能在上一朝那样严苛的环境下生存已经难得,只盼着再过几年,就可以荣归故里,颐养天年,儿孙承欢膝下,过几年舒坦日子。

“时辰到,众臣早朝。”

太监站在下面喊了一嗓子,大臣按照向后顺序依次进入,从第一个进去到最后一个进入大殿,差不多过了大半个时辰,朱允炆头戴皇冠,身穿金色龙袍高高在上。

先是宣读旨意,这一点和现在公司来新同事,开个大会和大伙介绍一下基本上一样,只是更正式一下,就是告诉这些大臣,方孝孺从此入朝堂和大家一起共事。

一番寒暄,方孝孺始终面带笑意,说心里话,读了一辈子书,偏偏对官场上的这些客套不感冒,不过是硬着头皮应付一下而已。

“宣朝鲜使臣进见。”

“宣朝鲜使臣进见。”

一层层声浪从门外传去,李芳果早早在外面等着,手持代表使者的依仗,还有呈上的国书,里面有这次带来的礼物清单,还有想要迎娶公主嫣的聘书,里面对公主大加夸赞,恳求上朝赐婚,荣耀朝鲜。

“二位,请。”

郑道传同样出现,昂首而立,根本不把软弱无能的李芳果放在眼里,放眼整个朝鲜,能让郑道传重视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李成桂,虽已年迈,有如山中野兽,余威犹在,另外一个是李芳远,这人有本事,胆子同样大,当年跟着李成桂打了不少胜仗,可以说是这些公子之中性格上和李成桂最像的一个。

两人脚下速度不慢,谁也不想被对方拉下,这种情形极为少见,按照以往,手持国书前来朝见的只能是一个人,如今出现两个,随着两人进入,除了已经事先知道的朱允炆等人之外,其他大臣俱是眉头一皱。

“叩见皇上。”

两人虽然手持国书,代表的是朝鲜的王,不要忘了,朝鲜的王是明朝封的,所以最高的只是王而已,李芳果、李芳远这些人只能称之为君,王的女儿同样不能称为公主,更多是以翁主代替。

朱允炆点头,冲着两人示意,李芳果、郑道传起身,方孝孺从位列走出,来到两人面前,看看郑道传,再看看李芳果,拿过两人受伤国书,这份国书和之前递上来的略有不同,第一次递上来的只是恳求大明皇上召见,这次上面带有具体的内容。

方孝孺看罢不由得眉头一皱,两个使臣同时出现,已经是另类,让人想不到的是,国书上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没有错,郑道传此行的目的,同样是想为李芳硕求婚。

朱元璋有二十几个儿子,女人反而不多,所以对年纪最小的公主嫣从小极为娇宠,最终养成刁蛮任性不讲理的个性,完全说的过去,毕竟是公主,生的好,注定一辈子高高在上,享受富贵。

方孝孺上前,对着朱允炆躬身施礼,小声在太监耳边说了一遍,太监点头,学了一遍,方孝孺点头,不愧是皇上身边的人,就是机灵,虽然言辞上略有改变,大意上没有任何错漏。

太监转身上去,这是历代的规矩,除了太监之外,大殿之上,朝臣根本没有办法接近皇上,正是因为这一点,当年的秦始皇捡了一条命,当时荆轲所在的位置距离秦始皇尚有一段,所以匕首出现的时候才没有第一时间刺中。

太监过去,这就是太监的权力,就算方孝孺站在下面同样听清太监在朱允炆耳边说了什么,就算不是按照方孝孺说的意思同样没有人知道,所以自从出现太监以后,朝中大臣都要想着法巴结太监,甚至出现太监专权,这一点在大明朝极为常见。

朱允炆不由得眉头一皱,郑道传嘴角微微向上,这才是来的真正目的,绝对不能让李芳果一个人占尽先机,没有错,大明的决定对整个朝鲜的局势影响太大,一旦大明皇上点头,就算是李成桂同样要有所考虑。

朱允炆小声说了几句,太监过来,方孝孺点头,太监再次回去,这样反复几次,下面大臣都在那站着等信,头不能抬得太高,否则就是触犯龙颜,这些都是规矩,看不清,听不见,只能暗暗猜测。

方孝孺从上面下来,来到两人近前,说的是朝鲜那边的话,大概意思就是,按照先皇遗命,公主嫣当下嫁朝鲜世子李芳果,至于郑道传的请求留作考虑,等有合适人选之后再做决定。

李芳果面露喜色,跪地谢恩,一旁的郑道传有些不高兴,在朝鲜几乎是一手遮天,对着方孝孺道:“既然说的是下嫁世子,你眼前这位只是朝鲜的永安君,并非世子,相比而言,李芳硕年纪更轻,同样得朝鲜王器重,有十足的把握会是下一任的王。”

方孝孺手捋胡须,只能再次回去,将郑道传的意思传给朱允炆,同时表达自己的意思,明为上廷,当守礼度,同样不能过于随意,说白了,公主嫣是先皇答应的,只能嫁过去,至于郑道传的请求可以不答应,我们是上朝,不能随便来一个邦国来求婚就答应,那样多少公主也不够嫁,何况,大明的公主一个个都是宝,貌美如花,同样身份尊贵,朝廷里的王公大臣也都眼巴巴的盼着,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娶到公主,从此和皇室扯上关系。

大明强盛,公主外嫁最多的就是唐朝,面对游牧民族的崛起,始终没有办法,只能不断采取和亲的方法,公主的车队从京城出去,带着血泪走完最后一程,远嫁塞外,如何比得上京城,多少公主因为无法忍受塞外的苦寒,早早离开人世。

方孝孺转身退回,面色一沉,郑道传的脸色同样不好看,这一次比上一次的态度更为坚决,一切按照先皇遗诏进行,当初朱元璋留下的训示之中明确提到世子李芳果几个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