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血衣卫 > 第0548 使者

血衣卫 第0548 使者

作者:任语丁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05:0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城前一片热闹,大小马车还有轿子停满,大臣连同诸王纷纷赶着上朝,距离散朝还有一个时辰,一旦错过,等到下一次,这段时间会发生什么事没有人清楚。

“让开,让开。”

不仅是王爷们急,那些大臣更急,这一刻才意识到,这里才是皇城,那一场赌气就好似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上朝走的是侧门,这里距离大殿最近,就算是这样,还是要走上一段时间,进入皇城几乎是一路小跑。

“皇上。”

太监快步跑入,跪倒在地,“大喜事,王爷们都来了。”

“好。”

朱允炆激动得从龙椅上站起,心头的一块大石终于可以落下,这段时间为了这件事可是愁坏了这位小皇帝。

齐王手捋胡须,就算来了也迟了,好处自己已经拿了,这个林风确实有手段,一定要找个机会好好拉拢才行。

除了托病的晋王、返回封地的燕王之外,诸王上朝面圣,跪地口呼万岁,朱允炆起身,“诸位皇叔请起,允炆年岁尚轻,朝中大小事宜还样仰仗诸位皇叔。”

“皇上放心,我等必然尽力。”

大朝散去,朱允炆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此时,还不清楚,另外一场危机正在接近,并非是处心积虑的晋王,更加不是老谋深算低调处事的燕王,而是来自大明的邻国。

前文已有交代,大明建国之后,周围邻国纷纷派出使者,有的是附属邻邦,有的是建立和平关系,此时,新皇登基,消息传达大明各地,同时命信使将告书送出。

乌云翻滚,雷声阵阵,遇到这种天气,渔民早早的收船回家,一看就是风雨欲来,这个时候水上风浪太大,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船夫还是不敢轻易出海,一旦被风浪卷走绝无生还的可能。

水面上驶来一艘大船,船板上站着一人,面色俊朗,神情中透出几分忧虑,背后站着一人,身上服饰和明朝百姓完全不同。

“公子,回里面,要下雨了。”那是完全听不懂的语言。

那人抬头看看天,“舅父,这次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一定要相信自己,你才是公子,继位的不二人选,就算那些人居心叵测,只要可以得到大明的支持,王位一定是公子的。”

“但愿。”

这位是谁?

朝鲜王的次子,因为长子死了,现在是名正言顺的长子,也就是朱元璋遗诏中赐婚的那位主,别看地位不低,在朝鲜并不得势,掌控局势的是两股势力,一个是自己的弟弟李芳远,聪慧过人,颇得朝中大臣拥护,另外一个是康氏所生李芳硕,别看年纪不大,颇得父王喜爱,康氏早有谋夺王位之心,暗中联络了不少人手,夹缝里生存,这种滋味必然不好受。

李芳果返回船舱躲避风雨,身后那人看看天上乌云,不由得叹口气,恰如此时朝鲜的局势一样,战乱频繁,难得的安定,如果处理不好,又将陷入灭顶之灾。

此时朝鲜的王是李成桂,这人极为了得,自幼爱好打猎,武艺高强。二十二岁那年,高丽恭王利用中国爆发元末农民起义的机会,发兵北拓领土,吾鲁思不花成为了高丽的内应,协助高丽军队攻占元朝双城总管府。

此后李成桂与其父归顺高丽,成为高丽将领。吾鲁思不花归附高丽后,恢复高丽名李子春,官至荣禄大夫判将作监事、朔方道万户兼兵马使。

高丽末年,战乱连连,此时正是李成桂赚取政治资本的时机。

公元1361年九月,秃鲁江万户朴仪反叛,官军平叛不力溃败。此时,李成桂官居通议大夫东北面上万户、金吾上将军,以一千五百的兵力大破叛军初战告捷。这是李成桂出仕以来的首次战功。

公元1362年正月,高丽参知政事安佑与上将军李芳实回师二十万攻击西京红巾军。李成桂本次领兵二千人参战,由东大门奋勇进击,率先等城,又立大功一件,从此威名日著。

此后,李成桂不断建立武功,公元1362年2月、7月李成桂任东北面兵马使击败元朝军阀纳哈出。公元1364年击败依附元朝的高丽反叛者崔儒,同年2月、侵入和宁(今咸镜南道永兴、现今的金野郡)以北讨伐女真。公元1370年以骑兵五千步兵一万自东北面渡鸭绿江攻打东宁府。北元东宁府同知李吾鲁帖木儿逃往于罗山城。

李成桂一度到达辽阳。仅以身免的纳哈出称李成桂“年少而用兵如神,真天才也,将任大事于尔国矣。”凭借战功显赫,李成桂得宠于高丽恭王,官至密直副使,进阶奉翊大夫,赐端诚亮节翊戴功臣之号。逐渐替代了权臣李仁任,与崔莹、曹敏修掌握实权。

公元1377年,李成桂在智异山歼灭倭寇名声大震、同年8月在西海道(黄海道)一帯大破倭寇。公元1380年倭寇500只船侵入云峰(今韩国全罗北道南原郡),占领引月驿,高丽败北,驻扎在当地的将军阵亡。李成桂被任命总指挥官击败倭寇首领阿只拔都(荒山战斗)。

公元1382年,明朝命北元降将胡拔都深入到东女真地区,招抚当地的女真人等。翌年八月,胡拔都又率部进抵端州,女真首领金同不花降附,高丽命令其大将李成桂率兵出击,双方战于吉州,女真败退。

李成桂通过一系列重大战绩取得很高的威望,他也与郑道传、赵浚、尹绍宗等新兴士大夫势力联手,抵制高丽王室和崔莹代表的权门世族的旧势力。

公元1388年,明朝在原双城总管府之地设置铁岭卫,移文告知高丽。高丽国王王禑、门下侍中崔莹密议进攻辽东,守门下侍中李成桂反对无效。是年四月,王禑派左军都统使曹敏修、右军都统使李成桂出兵攻辽。五月,李成桂渡过鸭绿江后,发觉行军困难、粮饷不济,上书要求班师,王禑不听。于是李成桂劝服曹敏修,果断在威化岛回军,返回开京(今朝鲜开城),流放崔莹,此后掌握高丽政权。六月,王禑退位,其子王昌即位,以李成桂为东北面朔方、江陵道都统使,赐忠勤亮节宣威同德安社功臣之号。

王禑意图复辟,事败,李成桂以明朝称王昌非恭愍王之后而不许入朝为借口,废王昌为庶人,改立高丽宗室王瑶,是为恭让王。王禑流放江陵,王昌流放江华,十二月被杀。恭让王只是李成桂的一个傀儡,他以李成桂为奋忠定难匡复燮理佐命功臣,封爵和宁君、开国忠义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三百户,田二百结、奴婢二十口,称中兴功臣,父母妻封爵,子孙荫职。

效忠高丽王朝的大臣郑梦周被李成桂之子李芳远刺杀,自此李成桂篡国的最后一道障碍被铲除。公元1392年七月十二日,右侍中裴克廉等胁迫恭愍王妃废黜恭让王。七月十七日丙申,在右侍中裴克廉、判三司事赵浚、奉化郡忠义君郑道传、同知密直司事南訚等亲信的劝进下,李成桂在开京寿昌宫即位,开创了朝鲜王朝五百年的基业。

公元1394年四月,李成桂为免除后患,遣中枢院副使郑南晋、刑曹议郎咸傅霖绞死恭让王及其二子。分遣刑曹典书尹邦庆、大将军吴蒙乙至江华岛,刑曹典书孙兴宗、佥节制沈孝生至巨济岛,将囚禁在两处的高丽宗室全部诛灭。结果,高丽宗室为躲避杀身之祸,将“王”氏增加笔画,改为玉、全、琴、申、田、车、周、马,以及龙、乃、金等姓氏,所以后来朝鲜半岛的王氏人口十分稀少,成为稀姓。

李成桂建国之后,数次派使者入明,终得封王,国号朝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