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血衣卫 > 第0448回 预言成真

血衣卫 第0448回 预言成真

作者:任语丁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05:0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平府一案持续发酵,不仅是各地官员,大户、商会都有参与,看着审问记录,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朱元璋再一次震怒。

“杀。”

铁血政权下的清廉,杀人绝对是震慑的最好手段,当年胡惟庸案一幕再次上演,这一次朱元璋杀的理所当然,更加大快人心。

京城外,人山人海,不仅有京城的百姓,从各地赶来看热闹的不在少数,中间搭起一座容纳数百人邢台。

中间高台上坐着一人,面色阴沉,这次的主刑官,旁边坐着两人,一个是林风,另外一个是兵部侍郎齐泰。

太平府一案,太子府再次引起朝臣重视,尤其是林风、齐泰二人,一武一文,太子府原本将要崩溃的框架在两人支撑下,再一次发出光亮。

“二位大人,时辰到了。”

中间老者看看左边齐泰,再看看右侧林风,两人同时抱拳施礼,“大人是圣上钦点的监斩官,做主便是。”

明朝官阶制度极为严密,除了内阁、六部之外还有五寺、二院、三司,职责不同,跪在下面那些人中同样有三司的人在,尤其是布政司,这一次空粮案涉及到的布政司官员超过六成,如此大规模的**舞弊,无怪乎朱元璋龙颜大怒。

中间之人起身来到近前,高声道:“皇恩浩荡,体恤万民,今有布政司、各省府官员营私舞弊,私设名目,巧取豪夺,天理难容,今奉命监斩。”

欢呼声雷动,外围百姓呼啦啦跪倒一片,有的不停抹着眼泪,众人站在高台上看得清楚,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当今天子朱元璋和历代皇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贪官抓了,多收的粮食、银两大多返还,失去的土地回到自己手里,有皇上为穷苦百姓做主,这天算是彻底晴了。

“杀。”

一声令下,带血砍刀落下,一颗颗人头随之掉落,这一刻,多少贪官为之胆寒,就算是二品、三品的大员同样无法幸免。

名册画满一本,行刑前身份已经核对完毕,只需要在名单上划上一个叉,从早上一直杀到中午,跪在下面等着行刑的排出去老长队伍,两侧都有侍卫把守。

“二位大人,不如先休息一会。”

“全听大人安排。”两人起身,哪还吃得下去,只是简单喝了点水,一连几天过去,太平府一案结束,朱元璋突然有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这个想法历朝历代都不曾有过,一旦实施,必然招致朝臣反对。

“去把太傅请来。”

时间过去一个时辰,年迈老臣缓缓走入,还好这里是侧殿,不用去爬那么多台阶,不等下跪,朱元璋摆手,“免了,赐坐。”

“谢皇上。”

有太监搬了椅子过来,缓缓坐下,深吸一口气,朱元璋坐在上面不由得叹口气,太傅忙道:“皇上为何而叹气?”

朱元璋道:“想当年你我纵马天下,如今都老了。”这些话出自这位大明天子内心,精神上的疲惫,身体上的困乏,为了大明天下只能一个人硬撑着。

“皇上龙精虎猛,老臣自叹不如。”太傅说完发出几声干咳。

朱元璋呵呵一乐,“不服老还是不行,这些日子,朕一直为了继位人选而烦,今日把太傅请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老臣惶恐,立储为国之大事,当由皇上做主。”

“人老滑,树老精,朕就知道你会这么说,若非标儿英年早去,朕何必为此苦恼,有心在皇子之中挑选继位之君,可惜。”

太傅眼珠一转,能够做到今天这样位置,不仅有学识,同样懂得为官做人之道,“皇上,莫非有所担心?”

朱元璋点头,“若按祖制,立长而非幼,这样不失稳妥。”

“二皇子,秦王,为皇后所出,可堪大任。”太傅说完偷眼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摇头,“国之兴亡在于君,君明则臣贤,不敢上欺君王下压百姓,如此国当兴,朕虽读书不多,倒也懂得其中道理,秦王,并非治国之才。”

“这样!”

太傅眉头一皱,一时间难以猜出皇上究竟是怎么想的,索性不语,既然皇上把自己叫来,心里肯定已经有了想法,只是没有做出最后决定而已。

“晋王如何?”

“文武兼得。”

朱元璋轻轻点头,对马皇后生的几个儿子里面,除了长子朱标之外,朱元璋最喜欢的就是三子朱棡,朱棡不仅聪明,长的也好看,朱元璋从小生的丑,就算做了皇帝,同样清楚这一点,幸亏几个儿子大多随了马皇后相貌。

朱棡满了二十岁,该离开父亲身边,动身前往他的封地太原了。在路中,朱棡鞭打了他的厨师徐兴祖。徐兴祖曾经跟随朱元璋二十三年,很受朱元璋敬重。朱元璋把他拨给朱棡当厨师,也可见对朱棡的喜爱。

因此,当朱元璋听说了这件事情,马上叫人连夜飞驰送信给朱棡,说:“我率领手下大将平定天下时,从来不姑息他们的任何错误,但唯独厨师徐兴祖,跟随我二十三年从未责罚过。类似的错误不能再犯。”

可惜朱棡骄纵惯了,到了封地更加无法无天,做了不少坏事,朱元璋将其召回京城责罚,朱标念及兄弟情分一力求情,朱棡有所收敛,不管如何,自己只是一个王爷而已,还是要看人脸色,于是暗中招揽人马。

朱元璋还是摇头,太傅这一下可是犯难,晋王不行,难道是燕王,应该不会,轮长幼次序,燕王要在晋王之后。

“仁以兴国,武以安邦,今天下安定,北元大势已去,再无威胁。”朱元璋终于表露自己的内心,当年一力栽培朱标,就是为了这一点,当年的马上皇帝,如今不需要打仗,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令国家安稳之人。

太傅手捋胡须,这些皇子之中,能打仗的居多,尤其是燕王,当年跟随蓝玉击破北元大军,皇子之中军功最高,可惜,皇上看中的根本就不是这一点。

“若以仁慈论,老臣斗胆推荐一人。”

“何人?”

“皇孙朱允炆。”

朱元璋顿时眼前一亮,不露声色,“太傅,此事可行?”

“长幼有序,若非太子早逝,皇孙朱允炆当为太子,皇孙之中,以此人为长,倒也合乎规矩。”

朱元璋微微点头,不管传位给哪个儿子,其他儿子必然不服,皇子之间的血腥争斗,这是朱元璋最不想看到的,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传给长孙朱允炆,让所有人彻底断了念想,各回封地,这样不失为一个绝佳的办法。

“让朕再想想。”

太傅施礼离开,所有人都好奇,为何要推荐朱允炆,首先一点,朱允炆是文人,学得都是儒家之道,这一点和燕王完全不同,一旦做了皇帝,必然重用文人,而不是那些喜欢打打杀杀的家伙,无形中对太傅这些人有利。

钟声敲响,百官大朝,除非是有大事,否则很少召集百官上殿面圣,众人早早赶到,彼此寒暄,此刻,太平府一案已经过去,死的也就死了,空出来的官位自然有人顶替。

“王爷。”

几人走来,为首的是秦王,一侧是晋王,接着是燕王等人,朱标死了之后,这些皇子索性留在京城。

“诸位大人,安好。”秦王此时尽显客气,这段日子整天留在行馆读书写字,无非是做做样子给朱元璋看。

大殿之上,众人施礼之后分列两侧,朱元璋点头,一旁太监手捧圣旨念道:“皇孙朱允炆,仁孝有加,才学出众,今不负皇命破太平府贪腐一案,封为皇太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