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我在人间修身证道三百年 > 第五十二章 嫡子党派和太子党派的实力对峙

翌日,洞庭湖畔。

冬狩大会在即,上将龙腾调动太安城内八千禁军早早便开始清场,确保此间五十里内无百姓逗留,往来的散修游侠也皆被轰走。

兵部尚书徐猛更是亲自出马,带兵沿着湖畔那座号称大夏朝禁地之一的“鬼域森林”连夜巡视了好几回。

并派遣军中高手连同龙虎山的几名道士,将鬼域森林外围的那道拘灵结界又加固了几分,防止林中鬼魅以及那些凶猛异兽自其间逃脱。

要是惊扰到陛下和与会贵客,那可是失职之罪。

毕竟今年的冬狩,要比往年的阵仗大得多,形式也更为复杂。

不仅大夏明龙帝亲自出席,南国公主殿下也是受邀参会。

就连向来不合,从未在公开场合同时出现过的三位皇子殿下也是难得聚在了一起……原本不打算返京的太子殿下伯约连夜从金京赶了回来,只为了此间盛况。

据说太子殿下返京的消息一经传出,三皇子临南当场就在敬人府中掀了桌子,大清早的又提剑斩杀了三十几头赤木狼方才平复心绪,然后在小太监的伺候下盛装赶往洞庭湖畔。

文武百官听闻太子殿下回来,则是心绪各异。

嫡子党派嗤之以鼻,根本不屑一顾,别说入宫请安了,背地里不骂上几句都算好了……那几位向来支持三皇子的六科给事中更是存心找茬,一大早趁着明龙帝还未赶往洞庭湖,便拎着个折子跑去参了太子一本。

说他私自抛下金京政务返回京城,属实毫无储君的威严和纪律,建议陛下即刻下令,速速将太子遣返金京,并关上三天禁闭,以示惩戒。

明龙帝自然懒得搭理,一脚踹走给事中后便被金公公扶上了銮驾。

太子党派的老臣则个个兴奋难耐。

五年等待,自家支持的小主子终于回来了!当夜便有很多大臣入宫前去拜见,只为摆正自己的立场。

今日的冬狩大会,看似是场君臣同乐的盛宴,但因太子的突然返京,似乎又多出了一丝别的味道。

储君之争再度惊起,在这个节骨眼上,两位竞争激烈的皇子与两派老臣悉数到场,或许将会演变成两大党派的底牌比拼也说不定。

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动荡,对于接下来三皇子和太子的正面交锋,是既期待,又不安。

辰时三刻,三皇子临南和太子伯约的王辇最先登场。

礼部早已给二位殿下分好了地方,隔着洞庭湖畔的一片草色,敬人府和东宫的仪仗队分列左右两边。

临南和伯约高坐王辇,都没有看对方哪怕一眼。

倒是双方的护卫彼此间似是有些交情,想来当年应该都是禁军里的兄弟,后被挑选出来分别送到几位皇子门下。

他们互相点头致意,简单寒暄,便沉默着收回旧情。

如今各为其主,日后或许还将刀兵相向,帝皇门前的情谊,终究还是会断裂。

二皇子云尚也姗姗来迟。

他向来低调,与太子伯约虽都是嘉悦娘娘所生,但二人之间关系打小便不好,以前他可没少挨伯约的打。

加上云尚皇子性格软弱,压根没胆子掺和到储君之战中去,他只想做个安分守己的皇子,这便够了。

所以他的态度一直都很中立,临南和伯约也没把他当回事。

接下来,便是文武百官的入场了。

气氛一下子变得微妙起来。

谁是嫡子党派,谁是太子党派,很快一目了然。

礼部尚书江中游和兵部尚书徐猛乃是此次冬狩大会内勤和安保的主要负责人,所以他们一直都在现场,站队也站得最快。

两位尚书卷起袖袍,携带正二品大员的满身威风,直接走到了太子伯约的王辇前,先是恭敬一拜,随后落座一旁,中途没有任何废话,只用行动表达立场。

吏部尚书姜伯望很快也在万众瞩目下登场,一言不发坐到了江中游和徐猛的中间……他乃六部尚书之首,出场自然极有分量,所带来的轰动也不小。

沿途百官敬拜,就连太子伯约都从王辇内站了起来,对着姜伯望拱拱手,给足了他面子。

三位尚书大人这一表态,太子党派的其余官员自然也不装了。

詹士府常年与东宫打交道,当仁不让跟着站出来。

府内正三品的詹士大人携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的几位同僚联袂登场,笑呵呵来到了太子这一边。

督察院的左右督御史原本处于摇摆状态,此前也曾一度向三皇子临南表过忠心,但此刻见太子势大,顿时悬崖勒马,及时带着手下的一批人来到东宫王辇下。

临南见此一幕冷眼微凝,望向督察院的那俩老头像是在看死人。

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中四位寺卿大人虽然职权较低,管理的事物与政权也不相关,但他们常年与龙虎山打着交道,自然跟着老天师的节奏走,选择了太子党这一方。

……

没过多久,太子党派的这方阵营中便已坐满了官员,相比较下,临南那边则要冷清的多。

除了六科给事中和大理寺寺卿态度坚定,早早到场外,其余官员都还没过来。

太子伯约坐在王辇上朝着临南那边看了一眼,突然笑道,“三弟,看来你那边的风水不太好啊,怎么大臣们都躲之不及,全跑到本宫这边来了?”

他这一开口,身后的老臣们都跟着笑了。

事到如今,也不用担心得罪三皇子了,就硬刚吧!

反正从目前的局面来看,太子殿下还是深得人心的,就算再来一次储君之争,结果也没甚不同。

为官者,最怕的就是站错队,所幸这次,他们似乎赌对了。

此时的临南早有一口郁气憋在心头,不吐不快,他怒瞪了伯约一眼,正要开喷,身侧忽有一道金光闪过,白袍裹身的教宗大人凭空出现在他身边。

“教宗!”

临南猛一下站起身,心头阴霾瞬间一扫而空。

教宗点点头,给了临南一个放心的眼神,随后望向面色一僵的太子伯约,“殿下,要说风水好不好,还得是摘星楼说了算的……本宗来之前便已算过,三皇子今日气运加身,所过之处皆为福地,这风水,必然是绝佳的!”

教宗一开口,百官们便不敢笑了。

伯约则皮笑肉不笑,拱手说道,“教宗大人的风水术,本宫自然是信得过的,只是人心不齐,就算风水再好又有什么用?”

教宗摆了摆手,“呵呵,大夏朝就是因为百官一心,与君同忧,才能造就如今的盛世,怎么到了殿下您那,就成了人心不齐了?殿下,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此话一落,不远处忽然又有声音传来,“教宗大人说得对!本官与诸位大人向来齐心同力,这一点,三皇子殿下最是清楚。”

临南闻声一喜,他再往身后望去,只见洞庭湖畔有三队人马自东而至,正是支持自己的三位尚书大人,以及所属各部大小官员......工部尚书李修!户部尚书赵青煌!刑部尚书郑图!

三位大佬虽迟但到,甫一到场,立马给足临南牌面,跪倒叩拜,“臣!拜见殿下!”

他们全都背对着伯约,装作没看到对方怒不可遏的眼神,很快在临南的示意下落座。

教宗和三位尚书大人的突然到场和表态,又让在场的人心有了微妙的变化。

仍在洞庭湖畔外围犹豫不决的其余官员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纷纷根据自己的官场嗅觉和政治判断找到了自己支持的对象。

而就在这时,太子王辇之后,又来了一顶阔轿,竟直接越过东宫的守卫和太监,与王辇并齐。

阔轿一停,太子伯约原本铁青一片的脸上瞬间狂喜,他赶紧跳下王辇,无比恭敬的凑到轿前小窗,与里面的那人轻声交谈了几句。

等他重新登上王辇的时候,整个人再次变得意气风发,望向临南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屑。

百官之中有此底气和牌面,能让堂堂东宫太子俯首说话的,自然便只有那位当朝一品首辅大臣张居然了。

他是朝廷的文官之首,也是太子的老师,本就是自己人,此次当众为太子站队,也在百官预料之中。

此时除了教宗大人依然满脸微笑,不以为意外,三皇子临南,以及三位尚书大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

尤其是三位尚书大人,不仅脸色难看,心里更是和吃了屎一样难受。

要说朝廷里谁敢和张首辅作对啊?

这不等于找死吗?

好在首辅大人行事还算公正,并非那等小肚鸡肠之人。

此次储君之争他也曾私下里找过不少官员谈话,并非强势拉拢,而是始终强调公平竞争,从心决断,最后无论是谁坐上了储君的位子,大家都依然是大夏朝的臣子。

这让三位尚书大人心安不少。

这才坚定了自己“立嫡不立庶”的政治观念,顶着首辅大人的威压,站在了太子殿下对立的那一面。

再晚些时候,龙虎山老天师张之云,以及南国妖族公主殿下的出场,让本已渐渐沉寂的洞庭湖畔,再次陷入了一段小高潮。

双方分别去到了伯约和临南的王辇之下,这同样是在百官的预料之中。

时至此刻,储君之战的两派背景基本上都已摆在了明面上,总体实力上相差不大。

而唯一可能打破平衡的那个变数,此刻刚刚来到洞庭湖畔。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