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我在人间修身证道三百年 > 第四十二章 龙虎山正一碑

许星牧大为惶恐,连头都不敢抬,立刻扑了过去,跪倒在下,“翰林院新任修撰许星牧,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俯首于地,跪倒后便不敢起身,恭敬的姿态无可挑剔。

没办法,这是明龙帝啊!

大夏朝的最高主宰!

一句话就能断人生死的至高存在。

他没法不紧张。

即便此刻的明龙帝面带微笑,满面和气,可那股与生俱来的皇族气息还是在不断冲击着许星牧脆弱的心理防线。

尤其明龙帝自身还是一位二品巅峰境的武道强者,加上身携惊神阵,以及满朝气运的加成,让他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道望不见底的深渊,幽暗中带着一丝恐怖。

许星牧自问如今小有眼界,也算是见过不少牛逼大佬了。

无论是北境剑圣李太白、皇城六部尚书、龙虎山的老天师、内务府的曹先显,亦或是摘星楼的教宗大人,无一不是太安城的顶级权贵。

在他们面前,许星牧不说能谈笑风生,至少能稳住心态,不至于被对方的气场吓倒。

可如今明龙帝当面,他才算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神皇的威严。

这种上位者的压制力根本无人可挡,主打一个臣服。

可能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

“许爱卿快免礼吧!”

明龙帝很满意许星牧的表现,笑着示意他起身,“剑圣要是知道他钦点的下一任北境之主,竟在朕的面前这般放低姿态,怕是高低要来太安城找朕的麻烦了。”

这句话摆明了是句玩笑,可许星牧却笑不出来。

先后经由白宁越和教宗的提醒,让他知道眼前的这位大夏明龙帝对于北境剑圣李太白其实并没有表面上那么敬重,更不存在有多忌惮。

反而处心积虑的想要将其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抹杀,从而一举攻占北境,统一人族。

对于许星牧这位未来的北境之主,自然也不会有多少好感。

无非就是在和剑圣撕破脸皮之前,尽量做足面子功夫罢了。

许星牧一言不发,保持恭敬,在明龙帝的笑声中迅速直起身子,诚惶诚恐站到了边上。

教宗却笑着接过话来,“陛下说笑了,剑圣看中了他是事实,但能不能成为下一任北境之主,光凭剑圣的一句话可不稳妥,还得要看他的造化......若有才无德,不行;有德无能,也不行;就算是能力够了,要是没有做主子的气运,那就更不行了。说到底,德才兼备,能力出众,气运加身,如此,方有机会坐上北境国土的那把宝座。否则的话,就算是剑圣授命,北境的子民却是不答应的。”

明龙帝说道,“这是实话,不过,许爱卿的才气,那已是举国公认,这一点没得说,并且早已经得到剑圣的认可;德行嘛,朕已经听闻了他和梁萧那小子的事情,如此不畏权贵,竟为一名青楼女子挺身而出,拔剑相救,想来这份胸怀和勇气,是绝对配得上这个‘德’字的;能力这东西倒是不急,剑圣默认他入大夏朝为官,不就是为了历练他嘛?有王之涣从旁教导,加上三五年的官场打磨,足够让他学会怎么去做一个合格的主子了;至于你说的气运嘛......”

说到这儿,明龙帝忽然沉默着打量了许星牧片刻,含笑的目光中渐渐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韵味。

他随后说道,“气运这东西玄乎得很,朕高居皇位多年,也无法真正将其摸透,只知道若有帝皇之命,自会有气运加身.......就拿咱大夏朝来说,半数气运散落皇城,庇佑众生,另外的半数,则全都聚集在朕的身上,所谓九五至尊,说的,不就是气运之子吗?”

教宗闻言笑而不语,眉心那道金线却不知为何颤动了一瞬。

明龙帝继续说道,“其实,想知道许爱卿气运如何,是否真的有帝皇之命,很简单.......”

“哦?”

教宗眼神一凝,平静的神色间终于露出了一丝异态,他问道,“莫非陛下已经悟透了惊神阵,学会了天子望气术?”

“惊神阵如此强大,除非朕迈步一品,否则哪那么容易悟透?”

明龙帝没好气的瞪了教宗一眼,语气中透漏着一丝遗憾,只是很快便被掩去,他忽然对着屋外喊道,“老天师,该你登场了。”

此话一落,屋外顿时走进来几人。

为首那位赫然便是看上去少年感十足,实则已经有了两百岁高龄的当代老天师张之云。

后面跟着的,则是翰林学士王之涣,以及姜伯望和徐猛二位尚书大人。

见到老熟人来了,许星牧紧绷的心弦终于有了些许放松。

他看了王之涣一眼,对方立马点了点头,给了他一个别慌的眼神。

“老天师,怎么说?莫非您最近道法又有增进,竟能看出人族气运了?”

教宗皮笑肉不笑,幽幽开口,语气中夹带着一丝嘲讽。

他与老天师虽同为朝廷供奉,但平日里关系一般,加上龙虎山和摘星楼这两大豪门,常年为争夺大夏朝的各路修行天才而缕有摩擦,甚至门下弟子会因此大打出手,导致这二位大佬之间的间隙也越来越大。

即便从未有过正面交锋,但也被动的将彼此划入了隐藏对手的那一面。

听闻教宗所言,张之云不为所动,他先是对着明龙帝行礼,而后望向许星牧,很是热情的喊了声许小友,稍作寒暄,倒是给许星牧整得有些受宠若惊。

站在一旁的王之涣皱起眉,心想这老天师该不会还对凤麟有想法吧?

绕了一圈,张之云这才将目光对准了教宗,笑道,“还真让您给说中了,老道我确实能看出人族气运,不过靠得不是老道的眼睛,而是,天师府的正一碑!”

“正一碑!”

教宗神情一肃,收起眉眼间的不屑,“不是说早在当年的诛魔之战中碎在了魔族雪原?”

张之云笑了笑,“老道常年以天地正气温养碑体,再加上龙虎山两代天师前辈的灵力加持,如今已经将它修复了个大概......虽然战力缺损,暂时无法随天师府征战雪原,但是‘碑中窥人’的辅助神通却还是能发挥出来的,用以观览人族气运,卜算吉凶,再合适不过。”

许星牧虽对龙虎山的正统道法不太了解,但是正一碑的名号却还是听过的。

传闻中这块神碑乃是龙虎山初代老天师张道陵得一块雷击玉石锻造而成,置于天师府日夜打磨,常年汲取道法,五十年小成,八十年大成,终于在某个月圆之夜养成碑中灵识。

后又经两任天师前辈撰刻多重杀阵,以及道宗无数攻击法门置于碑中,再由三代人持握,百年磨合,方才成功养出了这么一尊攻防戒备,堪称神器上品的传承正一碑。

此碑历经龙虎山荣辱兴盛,向来被每一代老天师当作修身证道之本,也早已成为龙虎山天师府的象征。

只可惜,到了张之云这一代,魔道愈发昌盛,正一碑被带往魔族雪原,参与了那场震惊人、妖、魔三界的诛魔之战。

战时三十三天,龙虎山天师府死伤共计六百余人,刚入一品的当代老天师张之云,和那头神兽青牛亦拖着半条命艰难返回龙虎山。

正一碑则因吸取了过多的魔道气息,终于是在那场收官之战中,彻底崩塌,碎成一堆烂石,碑中灵识也因此散去,化作天地间一抹游魂。

如今关于正一碑的故事早已经淡去了数十年,谁能想到,龙虎山天师府竟还能将它修复回来!

此时明龙帝说道,“碑中窥人,内有玄妙万法,诸位爱卿请静看.......老天师,落碑吧!”

张之云也不废话,直接张口一吐,一道白色神光落至书案之前,光芒惊艳而不刺眼,气息清正浩然,让人下意识想要俯首而拜。

几人细望之下看到的是一块高约丈许的方正玉石,通体雪白,完美无瑕,正面呈薄玉状,背面则泛着一抹淡淡的水光,一股至精至纯的道家气息自玉石间缓缓散出,落至御书房令人心旷神怡。

“不愧是正一碑,即便是残损状态,依然灵性十足。”

明龙帝赞叹道,“龙虎山天师府,果然乃大夏福泽之地!”

“陛下过奖!”

张之云笑了笑,随后指向正一碑,说道,“只要站至碑文正面,凝神十息,老道我以龙虎山秘法催动碑中阵势,所测之人气运走向自会出现在碑文背面。”

教宗问道,“气运无形,以何判定高低强弱?”

张之云说道,“既为大夏君臣,自然是以朝堂品级来划分,文武百官皆有不同,具体要以朝服上的图案为准,看看气运幻化成的飞禽走兽为何物.......当然,若是陛下站在碑前,气运必然巅峰,正一碑的背面便会出现龙袍上的九条五爪金龙......”

说到这里,他看了明龙帝一眼,“烦请陛下打个样!”

明龙帝也不客气,稳住心态直接走到了正一碑前。

不知为何,明知大夏朝半数气运皆汇聚于己身,但他还是有些莫名的紧张。

好在张之云没让他等太久,十息瞬至,兵部尚书徐猛的声音当即炸开,“成了!陛下神威!碑文背面果然是九条五爪金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