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金鳞开 > 六零一 倚剑东冥势独雄(2)

金鳞开 六零一 倚剑东冥势独雄(2)

作者:美味罗宋汤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10:39:48 来源:蚂蚁文学

赵启明从崇祯十八年坐船到了朝鲜,用龚鼎孳给的银两置地造房,已经四年了。

说起来正是他在此处定居,才引来了几户朝鲜山民,用他从大明带来的铁制农具开垦荒地,种植庄稼,才形成了如今的小小村落。

可以说,赵启明虽然不是地主,却实在被人当做圣人一般尊崇,一年四季的果蔬都不需他担心,自有农人送到家中。每年秋收之后,村民也会送新米过来。

赵启明又投资松商,从人参贸易中赚了不少钱,但始终不肯花钱购买田土。

恐怕早就预备了这一天,田土可是带不走的。

茅适追到山中,不见小童的身影。不过此时已经能够从地上看到两条车辙痕迹,顺藤摸瓜便找到了一个隐蔽的山坳。

山坳中有一座茅草小屋,就像是猎人偶尔过夜、休憩用的。在这座小屋门前有两块开垦出来的菜田,已经冒出了蓬蓬绿色,显然一直有人照料。一头黄牛在菜地边吃着草,看到了外人方才发出一声低沉的哞声。

“你找谁?”

茅适正往茅屋走去,突然身后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

茅适回过头,却见阴面的山坡上有个农夫,身穿褐衣,头戴斗笠,双手拄着一柄锄头,警惕地望着自己。

“你既然跟我说汉语,自然知道我是来找谁的。”茅适匪气未泯,毫不着色地按着刀柄就往坡地上走。一副自来熟的模样,道:“你在挖渠?”

坡地上已经开出了一条笔直的小水渠。里面汩汩流淌着山泉。这农夫正在横向开渠,要将山泉水引到旁边的地里。

“这里能种什么?”茅适问道:“赵先生。”

那农夫正是陈德苦苦寻访的赵启明。

赵启明见来人道破了他的姓名,又见他一手按刀,自知没有逃跑的希望,索性大大方方道:“人参。”

人参从被人们发现之后,一直是大补元气的圣品。许多年代久远,药效强劲的老参甚至还有吊命的功效,被吹得神乎其神。如果从历史人文角度来看。明与建州女真,以及朝鲜在东北的混乱局面,也完全可以说是“人参战争”。

当初正是汉、满、朝三国的参客因为挖参而逐渐积累下了血仇。

“嗬,还从未听说过人参能种的。”茅适低头看地里不知是野草还是人参苗的绿叶,颇为不信。

赵启明也不多解释,只是出于尖刻的天性,随口回了一句:“那是你见识少。”

茅适被呛了一口。心中却是大喜:这种出口伤人的水平跟曹军师简直就是同门师兄弟啊!

可别小看呛人这事,首先那人得有个好脑子,反应够快。其次还得有自信,也就是一股超越常人的傲气。有这两条打底,断然不会是个庸人。更何况这赵先生还会种人参,甭管能不能种成。起码说明这人真真敢想啊!

——不是庸人,绝不是庸人!

茅适心中暗爽。

赵启明见这武夫冲着自己怔怔出神,脸上还流露出一股诡谲猥琐的笑容,不由暗寒,道:“你此来何事。直说吧。”说着又用锄头去摆弄水渠。

“想请先生出山。”茅适如言直说了,又一把夺过赵启明的锄头。道:“这力气活还得看我的。”说着扭动腰肢一锄头下去,果然刨出一大块泥土,比赵启明温柔的手法自然大为不同。

赵启明没有直接拒绝,只是道:“别挖太深,山参过涝则死。”

“这般难伺候?”茅适道:“难怪只听说挖参,没见过种参的呢。”

“那是,”赵启明停了停,“也是因为北地读书识字的人少,没读过《农学》。”

“《农学》?”茅适十几年没做过农活,又一味求快,几下就已经有点喘了。

“那是你们太子写的,教人如何稼穑。”赵启明索性到一旁树下休息,又道:“其所谓天地水风气五论,的确发人深省,言前人之未尝言。”

“殿下还会农活?呵呵,我没读过,就看过殿下写的《操典》。”茅适道。

“如果天下真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大约就是皇太子那样的吧。”赵启明叹道。

茅适听赵启明吹捧皇太子,不知怎的心里就高兴,对这脑壳有病的书生也多了一份好感。

“哎,你们为何来朝鲜?”赵启明问道。

“我们?你是说提督朝鲜军务总兵官陈德将军?”茅适道:“我们辽东师给东虏沾了点小便宜,于是嘛……”

“被发配了?”

“他那叫贬谪,仍旧是军官。我才是被发配的。”茅适叹了口气:“我要是不犯错,说不定还能当个师长呢。”

“你不怨么?”赵启明问道。

“怨谁?”茅适不以为然道:“要是再给我选一次,我还是得犯那个错。”

“你这般坚持,显然不认为自己错了,就不怨发配你的人么?”

“不怨。军法就是军法,怨什么怨?”茅适嘿嘿一笑:“现在总比我以前强,那时候还在山上打家劫舍呢。”

赵启明长叹一声,仰头望天,正是晴空之中点缀着朵朵白云。

他觉得人生真是一场玩笑。以前他死活看不上成国公朱纯臣,但现在自己的下半辈子却得在“道义忠贞”的压力之下为他尽忠。

他原本还想着:皇太子如此嚣张跋扈,必然难逃圈禁的下场,到时候自己用心谋划,替朱纯臣报仇,也算全了主宾之义。谁知道皇太子竟然越发昂扬,恍如光武再世,竟然起沉疴,肉白骨,硬生生将整个大明从覆灭边缘拉了回来。

此时若是再存着报仇的念头,那简直是千古第一蠢人了。

赵启明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带着朱纯臣的唯一骨肉,远走他乡,平安度过一世,也算是全了自己的名节。

谁知道大明的触手终究是伸到了朝鲜。

“你们找我做什么?”赵启明道。

茅适停下锄头:“陈将军想请先生出山,助他在朝鲜一展军威。”

“你们是从哪儿听了我的名字?”赵启明不是那种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人,不相信成国公府上一个小幕宾的名号都能被皇太子得知。

“是从朝鲜商客口中得知先生的贤名。”茅适道。

“哦。”赵启明淡然道:“我还有妻子在此,不能遽然而去,等这片人参长成,我定去将军帐下效力。”

茅适脸上带着笑意,道:“先生,咱们远在东国,就是乡亲。买卖不成仁义在,你可别再跑了。”

赵启明脸上一红,挥了挥手,不耐烦道:“知道了,知道了,你且去吧。”

茅适放下锄头,朝赵启明一抱拳:“先生,待你这片人参长成,大家再同帐饮酒!”

赵启明算算时辰,家人也快回来了,连连挥手:“快走,快走,人参没长成就别回来了。”

茅适大笑一声,健步而去。

回村子找回坐骑之后,茅适快马回了平壤城,找到了陈德。

陈德此时正与两个朝鲜汉商说话,都是贩卖人参的商旅,希望能够得到明军的军旗作为沿途通关的凭据。对于他们而言,给陈德一笔固定的红利,远胜于沿途受到朝鲜官吏的骚扰盘削。

陈德也常常以拉练为名,做些护卫工作,贴补军用。

茅适与这二人曾有过数面之缘,又要为陈德挣个脸面,故意上前道:“将军,那赵启明赵先生终于为将军诚意所感,愿意不日便投效帐下!”

陈德一喜,起身抓住茅适双手,欣然道:“如此甚好!全亏了你啊!”

“好说好说。”茅适哈哈笑道。

陈德又问道:“那位贤人何时来可有个准信?咱们也好准备迎他。”

“他种了一片人参地,才刚抽苗,说等长成就来。怕是怎么也要几个月吧。”

茅适话音未落,那两个商人已经笑喷出来。

两人连忙起身告罪,又道:“将军怕是被人糊弄了。姑且不说人参种不得,即便是野山里长成的人参,起码也得十五六年才能长成入药。那人实在是在消遣将军啊。”

茅适脸上一红,强辩道:“入药要十五六年,说不定炒来吃只要三五个月呢!我只与他约定长成,又没说要等到能够入药?否则他若是要种一棵千年人形参,咱们还等他一千年?”

“将军所言极是,所言极是。”两个商人暗中偷笑,嘴上认输。所谓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这种口头官司只能赢得一屁股的麻烦,还是认输明智。

陈德却不管这人参需要在地里待多久。无论是十五六年还是三五个月,他都没有耐心等着。

“他地里有多少人参?”陈德突然问道。

“只看缨子怕也有三五十棵吧。”茅适道。

陈德转向那两个商人,道:“且借五十棵人参与我。”

“将军这是要行偷梁换柱之计?”那年老些的商人生怕这人参如同荆州,有借没还,连忙道:“将军啊,这贤人多半是有些傲气的,若是行此不诚之事,他给将军来个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那时如何是好?”

陈德一听也有道理,心下难以决策。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