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金鳞开 > 五三五 头发不梳一月忙(1)

金鳞开 五三五 头发不梳一月忙(1)

作者:美味罗宋汤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10:39:48 来源:蚂蚁文学

在鉴定完东虏掳掠的宝物之后,张联芳还没完成整理工作,又得到了南下南京的指示。到了南京之后才发现竟然有这样一场盛宴,真正优中选优才精选出三千件堪称国宝的珍稀古玩,装箱送往北京,填充国家博物馆。剩下又选出一贰百件,送入宫中,好让皇帝日常使用,或是打赏诸臣。

如此筛选两道之后,仍有七八千件的珍奇宝物,又选出两千件,放在奉天殿内,供功臣挑选。剩下的“次品”才会放在奉天门,让这些股东拍卖,即便如此,也着实开了众人的眼界。

沈廷扬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但看到如此之多的珍宝,还是有些难以置信。他在张葆生的推荐之下,取了一尊五尺高的羊脂玉象,通体找不到一个瑕疵,雕工上带着浓浓的西域风格,是嘉靖年间哈密卫进贡朝廷,不知如何落在了灵璧侯手中,绝对世间罕见。

整个奉天殿里也没几个人,显然有资格进来的功臣并不多。事实上东宫的文官系统虽然日渐重用,但这种吃肉喝汤的问题上,还是武将更占便宜。之前进来挑选宝贝的,也多是武将。

沈廷扬认领了宝物,自然有内官为他包裹,送去馆驿。他可以坐下安安心心与朱慈烺喝杯茶,聊聊海船的问题。张葆生任务完成,自然还是乐意呆在外面看看文玩,同时也看看那些挥金如土的土豪如何在这场盛宴上大肆饕餮。

“如今我们的海船如何了?”朱慈烺问道。

沈廷扬恭谨应道:“这个课题已经发文去了经世大学和技工学院,水师这里又拨了三千两为课题经费,尚未取得进展。不过总教官施琅却有个主意,只是微臣觉得有些不合殿下的原旨。”

“哦?说来听听。”朱慈烺对这个康熙平台功臣不能不另眼看待。

“照施琅所言,泰西船型的确适合火炮打击。大可以建造为炮舰。我朝福船载重大,抗波强,正好可以作为补给船。到时候水师出动,各司其职,没必要定是弄出一种兼而有之的船型。”沈廷扬道。

朱慈烺的确不愿意就此放弃福船船型。

后世的舰船发展并非泰西炮舰。而是福船船式。别看只是一个船型问题,实际上影响的是熟练工的数量积累,直接影响一国战舰建造质量和速度的大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并不遥远,就算王徵等人速度再慢,百年内也该出现蒸汽动力的航船了,那时候福船船型能占极大的优势。

“五梅公怎么看?”

“臣以为施琅所言有可取之处。”沈廷扬顿了顿。道:“若是我水师五十年内只在南洋洋面,就是福船都够用了。”

“哦?”朱慈烺有些不解,当初说福船该换的也是沈廷扬,如今说够用的又是他。

沈廷扬连忙解释道:“如今泰西舰船在海战上不如我华夏福船,主要是我船多而彼船少,火炮再多也难以阻止我船队逼近肉搏。无论是大船碾压还是水手登船。我军自然都占有优势。臣特意托人在广州打听,现在泰西船来我朝的数量越发少了,而且他们一时也无从组建大舰队远航万里,故而臣以为五十年内是够用的。”

这点朱慈烺也已经得到了数据,西班牙禁止金银流出国内,泰西商船从隆庆时候的每年四十九船,下降到了如今的一二船。贸易几乎断绝。从这个数据上看,大明在最近数十年间的白银流入速度已经放慢了许多。

“五十年后,该用通体打造的大铁船了。”沈廷扬精神一振:“只要我水师能装备大型铁船,不惧泰西舰炮,仍旧用福船船形,上设重炮一门,既能抗波,又能近身近战,还可以重炮轰击,根本不惧泰西炮舰。”

“你这个设想……”朱慈烺有些无语:这是穿越到两百年后看来的么?

巨舰大炮。听着的确很有诱惑力,但以明朝的技术能力可能锻造出合格的钢铁龙骨么?

“是宋应星的设计。”沈廷扬解释道。

朱慈烺松了口气:“那就先不要理会他,他还想着造一个空中堡垒呢。”

“但臣以为,若是国家公帑充沛,的确可以造这么一艘铁船啊。”沈廷扬道。

“这其中并非你们看到的那么简单。”朱慈烺对技术并不擅长。但起码知道几个关键节点:“首先是钢材是否堪用。若是太硬容易折断,太韧船体又会变形。其次是锻造龙骨,得用多大的船坞?如今能否做到?再次,船身铆接是否牢靠?最后,船身沉重,就算造好了,用何动力驱动?”

“殿下,我海军大学工程院有学院提出以蒸汽为推动力设想,据说与蒸汽抽水机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稍稍复杂一些罢了。”沈廷扬低声道。

朱慈烺很遗憾自己不是理工科出身,对于技术的发展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不过在道路选择上,他具有无可比拟的客观性,起码知道各种技术路线的优缺点。好在他身为皇太子,用不着亲自发明压力计之类的小零碎,完全可以通过下达任务,然后砸银子来解决。

“可以与王公说说这事,若是你们都有这方面的意愿,不妨建个课题小组,一起攻坚。”朱慈烺道。

沈廷扬从来没有忘记先进的工具能带来巨额的回报。所以他与王徵的往来越发频繁,也就越发能感受到这股名为“技术”的力量。现在他崇明老家也用上了王徵发明的代耕,同时也有子侄想到了用水力来取代人力。

如果能够用强加强大的蒸汽之力,日后耕种土地需要的人手也就更少了。

——解放出来的人手就可以去开垦更多的土地……

沈廷扬幻想着人人具足无缺的大同世界,笑得十分欢畅。

朱慈烺结束了与沈廷扬的短暂会面,也被真正的铁甲船勾起了少年才有的雄心。如今所谓的铁船,只有日本人造过,那是用铁皮在木船外面蒙上一层护甲,实际作用有限得很,只能在舰船对撞的时候占点便宜,真被火炮轰击,一样会被击穿。

如果能够用真正的钢铁铸造船体,对现在的实心弹而言可谓无解。这样即便不配装重炮,只要开过去撞也撞成对方了。

关键在于动力、钢材和锻造能力。

如今大明的锻造能力最高体现是千钧锚。锻造工艺是先锻成爪,然后锻接在锚身上。

一千斤左右的大锚需要架设木棚,多人在木架上拉紧系锚的铁链,把锚身吊起转动,反复加热锤锻,同时使用“陈久壁土”做锻接的“合药”,以降低氧化铁皮的熔点,保证锻接的质量。

龙骨的锻造与锚的锻造难度相差大么?是跨代的差距,还是只要砸银子扩大规模就能完成?

钢材的供应是否充足?如今许家福主管着钢铁厂,的确能够完成任务,但新钢种的研发进度却一直不容乐观,是否有合适的钢材也需要实验数据的支撑。

最后是动力源,蒸汽机的发明到底需要几年,十几年,还是上百年?

朱慈烺将这些问题一一罗列在纸上,最终咬咬牙做出了自己唯一能做的事:砸银子。

南京勋戚贡献的资产总值在三千万两以上,取其中五百万两用来赈济灾荒,加大从越南进口粮食的规模和速度。剩下的两千五百万两,拨出两千万两作为帝国银行南京兑换点的准备金。

“最后这五百万两,让各部增报预算、项目,或者课题。”朱慈烺道:“酌情批发。”

陆素瑶终于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两眼瞳孔中都是白花花的银锭。她相信,这回舍人科发出去的公函不会被人嫌弃了。

所有接到这份公函的部门,无不在兴奋之后陷入深深地痛苦之中。他们得知五百万两的总额,很清楚自己的预算足够获批,但拿到钱之后就意味着要交出相应的进度报告,这不就是变相的增加工作负担么?

不过朱慈烺终究知道要让马儿跑,还得给马儿吃草的道理,已经直接从次收获的尾数中拨出一笔款项,作为崇祯十九年的年终奖。

虽然晚了三个月,但数额却是不小。整个东宫体系官员中拿到年终奖的比例为百分之百,原官吏中有成绩斐然者,也得到了奖金。总奖金额度高达十三万两,堪称大明立国以来最为丰厚的一次打赏。

“给我三千两有什么用?”

宋应星拿到了自己的奖金批条,告知他有三千两白银存在大明帝国银行的户头上。这是因为宋应星成功解决了热气球课题,故而奖金额在整个经世大学中都排入了三甲。不过宋应星并不高兴,他要的不是三千两,而是三十万两。

“与其花银子打造蒸汽机,不如让我把梦里的那个东西做出来。”宋应星道:“绝对比蒸汽转轮机有用得多!”

王徵实在被宋应星缠得无奈,只好道:“你且报上去再说。”

宋应星有了祭酒的首肯,当即准备材料上报,由此也撬动了朱慈烺的进一步南巡。

ps:求月票,求推荐票~~!昨天收到了一百多张月票啊,竟然还是被人反超了,今天继续求支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