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金鳞开 > 四九七 春来雨露宽如海(八)

金鳞开 四九七 春来雨露宽如海(八)

作者:美味罗宋汤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10:39:48 来源:蚂蚁文学

明朝原本只有义务兵役制度,也就是军户。军户制度在后世名声很臭,一说起来就让人联想到叫花子和破产农民。然而在国初却很是受人高看,直到宣宗朝都还有人托关系求人情从文职转为武职,加入军籍。

朱慈烺在治下废除了大量卫所,改为州县管辖,释放出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资源。然而如此一来,祖宗留下的兵役人员也就没了。同时为了减轻百姓对重订户籍的排斥,东宫早在山东时候就宣布取消徭役。

徭役是千年来的痼疾,取消徭役堪称彪炳史册的善政。总不能这边欢呼之声未消,那边就已经弄出了个换汤不换药的兵役吧。若是如此,国家信用还如何重建?一个没有公信力的政府,基本也就离倒台不远了。

然而,募兵制度已经到了瓶颈,即便将募兵范围扩大到了江南一带,而且还给出了应征入伍重订户口,编入民籍的优惠政策,但前景仍旧有些黯淡。刚开始时的确有大量失了户口的奴仆青壮加入军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募人数已经大幅度跌落。

如此头痛的问题,还好不是尤世威需要考虑的。

“殿下,这是征募新兵是总训导部的职权范围,臣不敢妄议。”尤世威面露笑容,不知为何心中仿佛吹过了一阵清风。

朱慈烺这才反应过来,现在摊子越来越大,已经不是当初随便拉个人来就能问事的情况了。

“那么各级军校的迁徙工作如何了?”朱慈烺问道:“九月能开学么?”

军校有别于其他学校,也有别于正式的军队,所以隶属于大都督府管辖,并不属于礼部和兵部。

“殿下,九月开学断不会延误,只是水师那边尚未报来进度。臣已经派人去催问了。”尤世威道。

“呃?催问什么?”

“将皇明海军大学迁至北京、天津之事。”尤世威说得理所当然。

朱慈烺猛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现在这个时代,大明还没有明确的海军之说。虽然学校的名头定为海军,但实际上谁都没有将水师与陆军并列看待。而自己给总参谋部发的令旨中也只说军校,并没有特别提到海军大学。

“沈廷扬没跟我说这事……我觉得没必要搬。”朱慈烺道。

“沈督已经回信说尽快迁址……”

原来沈廷扬也觉得自己负责提督山东水师,服从大都督府的命令是理所当然之事。

尤世威也意识到有些不对,强调道:“殿下。既然此大学冠以‘皇明’国号,自然应当随驾京师。何况天津也有港口,一样可以入海操练。”

“之前的校舍投入别浪费了。”朱慈烺想了想也有道理,天津的海况比登莱威海都要好些,而且总校搬到北京之后,可以在山东、浙江、福建设立分校,正好让学员进行长距离的拉练。

尤世威没想到皇太子还要建立分校,不过他知道周遇吉在张家口斩获极大,银子肯定不成问题。先让手下参谋去做报告吧。本来他还想跟皇太子说说新军作训大纲修改事宜,秦良玉已经赶来接班了。

“似乎是老臣入见的时间了。”秦良玉见了尤世威,歉意一笑,又转向朱慈烺道:“殿下,新款军装已经出了样子,还请殿下过目。”

朱慈烺已经快走到了书房,道:“让他们进来。”

新款军装秉持“牢固、耐用、实惠、美观”的精神,做了春秋装、冬装、夏装三种款式相似。衣料随时的样子,并不分男女。

三个身高不逊于锦衣卫大汉将军的战士应命而来。步伐整齐地走进朱慈烺的书房,原地站定,目不斜视。

“这是士卒常服。”秦良玉介绍道。

普通战士的军装仍旧以大明原本样式为主体,布鞋、绑腿、鞓带,军衔在肩。因为原本用的就是窄袖,所以不可能更窄。不过衣摆却是收到了腰间,成了体力劳动者常穿的“短衣”。

“根据总参谋部给出的数据,裙甲非但限制战士步行,而且也没甚防护之效果,莫若裁去。以求实惠。”秦良玉上前解释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为了节省布料,崇祯帝曾特别下旨对袖子宽度做过限定,这套服装正是契合上意的体现。传统观念上,军中战士原本就与“劳力”相当,短衣并不算侮辱,之前胖袄为了保护大腿而长及膝盖,的确没有太大必要。

唯一的改进就是右腋下和圆领右侧的金属钮扣。

金属钮扣在明朝更多用于女子服饰,男子用的不多。然而钮扣的穿衣速度明显比系带更快,在没有发明拉链之前,钮扣或许会使用很长一段时间。

“为什么不用铜的?”朱慈烺道:“我军军装以红色为主色,配上铜纽扣更好看些。”

“殿下,铜是可以铸钱的。”秦良玉提醒道。

“军容整肃是可以增进士气的。”

“就怕有士卒取了钮扣去换钱……”

“那就是你训导官的工作没做好啊。”朱慈烺尽量让自己的口吻听起来和善一些,到底秦良玉已经这么大年纪了。

秦良玉领命道:“臣明白。”

“还有,”朱慈烺让那士卒抬起手臂:“看,这钮扣在腋下一只手不好弄。”

按照明人的审美观,钮扣被藏在了不起眼的地方。然而如此一来,穿衣服时右手就要抬起来,只能靠一只左手进行动作,影响速度。而且被裹起来的左衽仍旧需要系带,将钮扣带来的速度抵消殆尽。

“用铜钮,上面压上花纹,就大大方方露在外面也挺好看的。”朱慈烺在纸上随手画了个扁平钮扣的形状,又边画边道:“挪出来两拃,放在中间如何?看起来就对称了。这样右衽也不用包过去太多,还能更省点布料。”

一旁随行伺候的裁缝连忙掏出炭笔记录下来,准备回去整改。朱慈烺不知道其他人对此有什么看法。不过这里他最大,外观上的问题只要他发话,没人还敢有异议。

“脖子这里勒不勒?”朱慈烺扯了扯那人样子的领口,担心圆领憋气。寻常服装的圆领并不竖起来,但是现在为了扣住钮扣,就成了高圆领。如果是量身定制还好。但士兵只有从一到五五个等级的标码服装选择,很可能出现不领子不合适的情况。

后世的军常服只是平常穿,作战时有作战服或是迷彩服。然而现在明军的常服却是平时和作战共用一套,所以实用性要求也很高。

“回殿下,略有一些……”人样子有些惊惶,努力保持镇定。

“改成交领。”朱慈烺当即拍板:“常服用交领,公服还是用圆领。”

裁缝在一旁连忙记下,准备回去再改。

“在冷冻时节,或是苦寒之地。常服配发围巾。冬季常服再加一件大氅。”朱慈烺道:“只是大氅的袖口一定要收起来,也不要对襟,仍旧如常服一样做成交领,不过右衽可以包得多些,尽量多用棉。”

秦良玉微微点头,脑中想了想皇太子的描述,觉得也算是精神。

士兵只有常服,三套看过之后也就好了。

到了尉校级别。常服下摆放到了膝盖上方,有些类似短大衣。看上去明显比士兵多了一份威仪。常服之外还有公服。因为公服要出席礼仪场合,所以形式都有定制,也不可能用钮扣这样出奇的产物,无法提出改进意见。

到了将官级别,除了常服、公服,还有朝服。朝服又称具服。是朝廷大典时候穿的服饰。沿自周朝,随唐宋式样略有改动,非朱慈烺能够置喙。唯一需要定下的无非规制,也就是军衔与官品的对接。

“元帅为军衔最高者,对应公爵”朱慈烺道:“上将军对应侯爵。中将军对应伯爵,少将军对应正一品。”

秦良玉不经意间“咦”了一声,暗道:如此一来,我岂非就要穿着侯爵朝服了?

原历史时空中,秦良玉受封忠贞侯,对应起来倒也贴切。而国初封国公者,也都是方面统帅,也是契合。

从将官到士兵一共四等服饰,除了各有不同之外,所用材料也是不一而同,处处体现出等级的区别。

朱慈烺很看好毛料,而且从秦汉时就有比较成熟的毛纺业,名为织皮,主要用羊毛,同时也兼有兔毛、骆驼毛、牦牛毛等。只是碍于原材料的质量,如今的毛纺品做内衬、毡毯还可以凑合,要做呢子成衣则十分勉强。此时西班牙的美利奴细毛羊已经培育成功,但那是不出国门的国宝,在大明暂时还搞不到。

看完了军服方案,朱慈烺还记得兵役征兵的问题。

秦良玉对此道:“如今在山东还是以劝募宣传为主,部下传来的消息都说百姓对于‘兵役’十分警惕,许多地方甚至有人诈死销户,各府县也希望军中能够辟谣,以安顿民心。”

朱慈烺脸上不由一沉,问道:“总训导部有何对策?”

“如今除了大肆宣扬从军的好处之外,我部也暂且想不出法子。”秦良玉顿了顿,道:“殿下,如今还有许多地方并未编户齐民,能否以神京光复为界。之前光复的地区,登录户口则免徭役,之后再登录户籍的,便要服兵役。”

朱慈烺微微摇头:这个时代的官民都误会户口登记就是为了抓徭役收人头税,却不知道人口数据对地方管理、资源分配、国家政策的重大影响。如果只为了征兵就放慢人口统计的速度,实在是买椟还珠,不知轻重。(未完待续。。)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