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金鳞开 > 三八零 龙山高处愁西望(十四)

金鳞开 三八零 龙山高处愁西望(十四)

作者:美味罗宋汤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10:39:48 来源:蚂蚁文学

隔着六里宽的河面,如果不用千里镜,只能看到人的大致轮廓。即便用了千里镜,也不可能看清人脸。龙福才端着千里镜从头到尾看到了对面的那场杀戮,只能勉强分辨出那是一场汉人与建奴的小规模对决。

——是我们的探马么?不应该有这么多探马聚在一起呀。

龙福才心中疑惑,同时也在考虑该如何向上级汇报此事。

“应该是义军。”

单宁听闻报告之后得出了比较靠谱的结论。满清虽然能够顺利攻占城池,但广阔的农村从来都缺乏统治力量的介入——直到东宫体系才改变这一现状。有村落作为补给港和根据地,也就有了义军的生存空间,虽然义军与土匪往往只差一线,偶尔还要越线。

“咱们现在没有实力渡河作战,真是隔岸观火烧得心焦。”左光先颇为郁闷。

单宁略一思索,道:“咱们在山西的战利品还剩多少?”

“衣甲给了巡检司和劳工营,兵器倒是都还存着,有些是准备回炉重造的。”左光先道:“这些东西能给义军么?万一成了资敌怎么办?”

单宁微微摇头,道:“让他们用建奴的人头来换。或者……”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不错的主意:“或者咱们派些人去收编义军如何?虽然大军过不了河,但少去一些却没什么问题。每支义军指派一个作战参谋、一个训导官,哪怕道士都行!”

左光先眼中一亮,道:“对啊,咱们的人总不至于资敌!将军,此事还是得尽快通报行辕,一旦咱们的人在陕西有了根,光复陕西之战必然是要用咱们第三师啊!”

现在山地第一师已经进占了潼关,又布防在秦岭、大巴山一线。那里是陕西门户,谁都觉得到时候打陕西多半是山地一师的任务。如果近卫第三师能够刺入陕北。起码能够分一杯羹。

接连的胜仗让东宫军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对建奴和李闯都不再存有畏惧之心。尤其是建奴不败的神话被粉碎之后,谁都觉得建奴可以打一下,看看自家的成色。这种心态无意中契合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精髓。

单宁将前线指挥任务交给了左光先,从平原快马赶回太原,向大都督府总参谋部提交了这份报告。

报告很快从总参谋部送到了朱慈烺手中。朱慈烺也在第一时间召开了会议。

朱慈烺道:“敌后骚扰的威力,恐怕比你们想的还要大些。这样,只要接受了我们派去的作战参谋和训导官的义军,每个月都可以申请粮食、兵械、甲胄等各种物资。当然,得作战参谋和训导官同时回来之后才能给,以免他们被人挟持。”

单宁连忙应道:“殿下所言甚是。末将这就去安排人手。”

尤世威不满这个年轻的少将如此轻浮激动,冷声道:“你们有参谋可以调出来,难道还有多的训导官?”

训导官都是总训导部下派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单宁哪里会有。

朱慈烺笑道:“请总训导部派人吧,最好有军中经验的。但是参谋方面,我希望从参谋学院的学员中选拔。”

尤世威微微一愣。道:“殿下,那些学员尚未经过战阵,说得难听些,都是纸上谈兵之辈。”

新成立的参谋学院主要针对那些有甲等文凭以上的人员,除了军中战转参的,更多还是地方上的生员、举人。按照大明文人的习惯,医术、风水、兵法、书画、音律必定辅修一门或数门,所以这些人大多是看过一些兵书战策。对战争充满了幻想的热血书生。

又因为只看过兵书却不知道实务,自然会被尤世威视作纸上谈兵之辈。

“那些义军就是泥捏的?”朱慈烺笑道:“咱们派去的参谋若是有本事夺取兵权,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之辈了。既然夺不到兵权,也就不怕他们纸上谈兵。”

尤世威在脑中转了两转才反应过来这个逻辑,心悦诚服道:“殿下所言极是。派他们去见识一下临阵杀敌才是真的。”

“主要还是训练他们写作战日记和报告。”朱慈烺甚至都没尤世威那么高的期望,他怀疑这些参谋到了陕西,恐怕也就是坐在根据地里抄抄写写出谋划策。能够亲临一线的绝不会多。

当然,与其让他们去前线拖累别人,还不如留在村子里做文案。

“主要工作还是训导官做的,让义军明白抵抗清军的意义所在。”朱慈烺道:“这事还要知会总训导部。请秦督加以安排。”

尤世威突然笑得有些诡谲,道:“秦督怕是不日就要到太原来了。”

“哦?你们私下在串联么?”朱慈烺玩笑道。

“臣不敢!”尤世威惶恐道:“是军情司得到了东厂的通报,秦督五日前已经离开了济南行在,说是来太原行辕了。”

朱慈烺知道总参谋部下属的军情司,是为了与锦衣卫沟通情报的机构。

“东厂怎么会去关心秦督?你们跟东厂又是怎么瓜葛上的?”朱慈烺好奇的是这个。

东厂现在只负责反间谍工作,针对的是满洲、闯逆的奸细,更直接地说是针对山西籍贯的商人。他们为什么会关注大都督府?这可是军法部的职责范畴。而秦良玉要来行辕这种事,也的确该先行请示一下。

当然嘛,在这个通讯条件全靠人马传递的时代,也不能在这点上苛责秦良玉。理论上说,大都督府提督四总部的都督都应该跟随行辕,到底皇太子是这支军队的灵魂和大脑。

只是因为秦良玉年纪太大,李昌龄也是年迈,都不能承受漫长的征伐之苦。王世钦却是要在各军械厂、火药厂、火炮厂、火铳厂之间奔波,没有条件跟随行辕。

尤世威听皇太子如此一问,连忙解释道:“此说并非正规报告,只是情报员之间的交流中提到的一则无关消息。”

朱慈烺一时不能确定:情报员如此八卦到底是件好事还是坏事……若是加以严令,恐怕日后有价值的情报交流会受到阻碍。

“至于东厂,已经与我部军情司合作多次了。”尤世威道:“他们时常会有山贼土匪的消息,需要调动多地巡检司和乡勇加以剿灭,其中协调关系只有我部来做。”

巡检司和乡勇仍旧属于军队体系,需要兵部出调令,总参谋部凭调令下发军令。巡检司和各县乡勇只有拿到了军令,才会根据军令行动——往往是服从当地县令或是县尉的指挥。

这个程序是根据各部门的职责规范自发形成的。这也是管理学的乐趣所在,如果发生职责不清的情况,执行程序就会混乱,也意味着设计者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

朱慈烺听了尤世威的汇报,脑中才将这条线走了一遍,发现除了最后执行阶段有些小问题,之前竟然也算是运作良好,不免略略得意。至于最后的小问题,在现在也不算是问题,大可以日后通过重新设定都指挥使司的职权来解决,或者直接将县尉划归为武官,这样就不至于让毫无经验的文官领兵打仗了。

单宁在参加完会议之后去了牛成虎部,名为视察,实则是想看看能不能捞到打仗的机会。虽然牛成虎是营官,但师长如果在一线,自然是由师长说了算。眼下黄河很快就要进入凌汛期,到时候河面上满是大冰块,根本无法渡河,所以唯一能指望打一场仗的地方也就只有北面了。

然而当战鼓擂响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这个北面却不是山西战场的北面,而是北直方向。

建奴南路军在谨慎的防御之后,终于选择了大规模进兵,希望打破明军真沧防线,一路推向淮河。

原因无他,再耗下去,军粮耗尽,军心涣散,结果只能是不战而败。

ps:求推荐票~~月票~~!四月的月票最后一天了,求大家帮小汤稳住前十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