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金鳞开 > 二五四 戍兵骑马出萧墙(五)

金鳞开 二五四 戍兵骑马出萧墙(五)

作者:美味罗宋汤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10:39:48 来源:蚂蚁文学

明廷女官采选标准是老成稳重,知书达理,不计较容貌。.洪武年间甚至还有以寡妇入选者,绝大部分女官在宫中服役数年、十数年,出宫时仍旧是处女。这也是被文人称道的“可见人君之有礼也”。

女官女秀才虽然不是以美貌选入的,但也架不住皇帝不挑食。偶尔也会有女官因为德行、才华被皇帝看中,纳为妃嫔。这些人往往成为后世宫斗小说女主角的原型,成为女官之中的传奇人物。

如今皇太子内宫的情况有些特殊。

太子妃已经定了宁氏女,但甲申国变的时候宁氏没有随驾出逃,这基本等于是叛降闯逆了。现在清兵占据了燕京,宁氏还是没逃出来,这种一留再留,就算对于普通士大夫而言也属极端耻辱之事,何况皇亲?所以宁氏女别说当太子妃,能逃过定罪就已经不错了。

既然太子妃的位置空出来了,帝后也没有再提给皇太子定婚的事,那么这个位置由谁坐就很难说了。

女官挑选标准固然与妃嫔不同,但只要长得好看的女官,竞争力就要比一般妃嫔高。姚桃和陆素瑶又都同属此类,难免会动些心思。

陆素瑶从姚桃的职房出来,自己也意识到了适才的失言,心中暗道:论助力,如今自己几乎时时跟在皇太子身边,并不弱于姚桃;论关系,自己原本就是皇后娘娘派来指导皇太子殿下敦伦之礼的,明显比姚桃那样的事务女官更亲近。既然太子妃人选空缺,自己为什么不能争取一下呢?

——看来替皇太子献孝心,是个大好机会呢。

陆素瑶心中一动,决定好好想想该如何讨好皇后娘娘,就算没能成为太子妃,能点为嫔也是好的。太子妃固然可以升皇后,潜邸的嫔、美人,也都能直接册封妃子。

……

“草民许家福拜见皇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许家福拖着微胖的身躯,正要行大礼。

朱慈烺伸手托住了许家福,笑道:“你这是戏台子上看来的吧?我还头一次听人这么说。”

许家福圆润的脸上冒出一层油汗,口张舌颤,不知道该如何说话。

朱慈烺示意他坐下,自己也坐在主席,道:“那些钢的确是上好的苏钢,比之樊家钢更合我需要。你家肯捐出这么多好钢来,果然是忠心可嘉。”

许家福嘿嘿憨笑一声,道:“小人是真的将一家一当都捐给殿下了。”

朱慈烺并不相信,只是微笑道:“如你这般的义士已然不多了。我不能私赠朝廷名爵,只从东宫论,封你个男爵如何?”这其中多少还是有点区别的,不过寻常人并不甚在意。朱慈烺把话说清楚些,也不算哄他。

“小人不是冲着爵位来的。”许家福连忙道:“小人想把自己也献给殿下。呃,是想求殿下给份差事……也不全是差事……”

“不着急,慢慢说。”朱慈烺击掌示意内侍传菜,道:“边吃边说。”

许家福以一介白身能够得到接见,是因为他捐了十万斤高质量的苏钢。

按照市价一斤苏钢二分银子算,这十万斤铁就是两千两白银。看起来数目不是很大,但是寻常人拿着这两千两银子,未必能买到足够量的十万斤优质铁。尤其苏钢这种已经达到后世工具钢品质的战略物资,大批量订购还需要考虑到卖家的生产能力,以及价格政策。

东宫才从樊家买了两回苏钢,价钱就已经涨两成,这让朱慈烺在无可奈何之余也只能暗暗气闷。

同样芜湖出产的苏钢,樊家的钢料就是要比别家的好。铁模铸炮之所以直到现在才被人试出来,也是因为之前用的铁模材质不佳,铁水进去就起泡了,所以还真的只能让樊家赚足银子。

许家福捐的这十万斤苏钢,测试下来完全达到了樊家钢的水准。

许家福先喝了口酒,方才定住了神,道:“殿下,小人得了《实验法论》一书之后,大受启发,全力实验之下,终于找到了接近樊家钢的配方,才造出了如今的许家钢。”

朱慈烺点了点头。《实验法论》的作者是技工学院的一名学生,名叫薛书言。原本是个秀才,为了免费吃住才进了学院。他将各种实验方法总结出来,编成此书。

从技术上看来无甚创新之处,但在思想却有着跨时代的意义,从今以后的各种实验,尤其是材料科学,都有了大致的指导思路,再不至于让人无从着手了。此书中同时也提出了对各种测量单位的要求,刺激了公式化的推广。

正因此,朱慈烺在接见了许家福之后还要接见薛书言,以兹鼓励。

“说到钢料,其实里面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手法也不是什么秘密,就是配方不好搞。”许家福嘿嘿笑道:“我让人从每一个小处着手,足足六百炉,终于试出了这个配方。请殿下恕小人斗胆,小人是想借殿下的名头,在徐州开个铁厂,愿意奉一半的干股给殿下。”

——面带猪相,心中嘹亮。

朱慈烺微笑相对,也不说话,让许家福心中着实忐忑了良久。

“你倒是有些意思,”朱慈烺笑道,“这种投献之事,不是该找太监的么?你倒直接找到孤这儿来了。”

许家福也不知是真听不懂还是假意不知道,仍旧乐呵呵道:“殿下,找太监投献不过是少些地方上的麻烦,逃些课税。照小人看,国朝一斤铁才收十五分之一的铁税,不值当染上那身搔气。”

朱慈烺微微点头。无论哪朝哪代,百分之六点六六的铁税绝对算是轻的。然而仍旧有绝大部分铁商都在逃税漏税,那个樊家不肯多卖,也是顾虑到与公家交易,太容易落下漏税的把柄。

“小人觉得,当今国家没钱,正是因为冶铁泛滥!”许家福脸上突然腾起一股正气,让朱慈烺颇有些不适应。

“历朝历代,哪有国朝这般皇恩浩荡的?”许家福气场全开之下,倒是也有几分魄力。他朗朗背诵道:“故宋元丰四年方才广开民坑冶铁,却要十中抽二。国朝在洪武十八年就尽罢官铁,大开民营,而且十五税一,后来更是定下了万斤铁三两银的铁税。若是这还不满足,真是不当人子!”

朱慈烺点了点头,对这人的政治觉悟十分满意。不过以他的经验,凡是说话高调的人,办事却未必可靠,仍要考察其行,不可轻易结论。

“小人以为,当今国有内贼、鞑虏横行,国库乏用,正该是将铁业收归官营之时!”许家福换上了刚才的笑脸:“如此官家用铁,自然要多少有多少,价钱也都降下来了。铁税更不会外流,白白肥了那些无君无父的歼商。”

朱慈烺继续点了点头,原来这家伙还真是个花小钱占大便宜的人物!

只要铁业国营,他虽然奉出了一半的股权,却在官府保护之下得到了整个大明境内的垄断市场——即便有黑市私铁,那也是极其可怖的市场占有量。这和那些高调禁海,私下做海贸的沿海豪族没有丝毫区别。

“钢铁势必会成为一个国家的命脉。”朱慈烺端起酒盅,:“我也是愿意将之收归国家。”

许家福脸上笑意盎然。

“不过嘛,嘉靖元年,仅仅广州和惠州的铁产量就有一千八百五十八万斤。十年的时候增至贰千七百六十三万斤。是万斤!”朱慈烺强调了单位,仍旧笑吟吟地看着许家福:“你不觉得你的胃口太大了点么?”

许家福的笑容彻底凝固,浑然想不通为什么堂堂皇太子殿下,竟然会去关心广州、惠州那种地方的铁产量!而且还是嘉靖时候的!他自信做足了功课,却也没有留意那么冷门的数据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