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金鳞开 > 二一六 东鲁尚存周礼乐(一)

金鳞开 二一六 东鲁尚存周礼乐(一)

作者:美味罗宋汤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10:39:48 来源:蚂蚁文学

“杀!”萧陌抽出佩刀,在阳光下映出一片明亮。.佩刀由笔直朝天,压成了四十五度角,仿佛挠到了一头巨兽的痒处,登时杀气腾腾朝前奔驰,整个大地都颤抖起来。

刚刚成军的近卫一营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兵,训练时间不长,但因为周围老兵的熏陶,成长速度明显高于最初的东宫侍卫营。他们傲然不惧地以标准姿势手持武器,准准踩着鼓号,跟着仰慕曰久的前辈朝敌军杀去。

刘芳亮听到后面炮响,心中已然沉了一沉,很快又收到探马回报:一里外有大队人马,正朝大军后营冲杀过来。

——这么远就冲杀,真是没打过仗的雏!等冲到面前,士卒哪里还有力气!

刘芳亮心中反倒放下,高声道:“张洪,你来攻城,待我转回去将那些朱贼杀灭。”

“遵命!”张洪也是高声应道,心中却颇有些忐忑:磁侯不会是见风头不对,想要撤了吧?

刘芳亮还真没有想到撤退。他带着亲卫家丁转向而行,列阵以待,传令道:“待敌军停下整队时,先射乱他们的阵脚,再一鼓作气杀散他们!”

底下亲卫纷纷呼应,磨刀霍霍准备厮杀。

冲来的这支大军却没有停下整队的意思。鸳鸯阵局如同齐头并进的长蛇,在冲到敌阵前五十步时,配备短兵的杀手队展现出极高的战斗素养,在跑动中开弓抛射,率先打出了一轮箭雨。

刘芳亮这才意识到东宫军远比他想象的更为强大,连忙下令放箭,却已经失去了先机。更让他瞠目结舌的是,在一轮箭雨之后,东宫军的阵型依旧整齐稳固,继续冲杀。后面跟上的短兵也继续放箭掩护,丝毫不担心箭矢落在自己人头上。

——这、怎么可能!

刘芳亮从未见过如此配合冲锋的队伍,心脏仿佛被一只大手用力攥住,高声喊道:“放箭!放箭!”

“敌军乱了!变阵,杀!”积累的对阵经验让萧陌看出了刘芳亮阵中隐隐的混乱,勇敢地将鸳鸯阵展开,冲入敌阵。

这正是对面拿贼,胆气盛的一方威势十足,胆怯的一方却是勾头缩脑,只是一个照面便被冲散了阵列。

“跪地免死!”冲入敌阵的士兵高声喊道。

“刘芳亮死了!”尖锐的声音在战场上响起,是一早安排的心理战,不管是否擒杀了敌将,这样喊两嗓子总能瓦解敌军的战斗意志。

刘芳亮看着自己的亲卫队竟然如同薄纸,一捅就破,心里夹杂着迷茫不解和哀叹。他缓缓退了两步,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了震天撼地的“虎、虎、虎”,如闷雷,如山崩,想来张洪那边的局势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你,”刘芳亮抓过一个亲兵,“去燕京,禀报皇上,就说我刘芳亮愧对他。”

“侯爷!”那亲兵吼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刘芳亮看着逼得越来越近的红袍明军,抽出佩剑,架在了脖子上,叹道:“兵败如山倒,本侯如今是一国上将,不能受缚执之辱,你们速去吧。”

“侯爷!”周围亲兵见刘芳亮要自刭,纷纷涌了过来。

刘芳亮闭上了双眼,紧咬后槽牙,听得自己心跳咚咚作响,颈上传来剑锋冰凉的触感,心中暗道:很快的、很快的……

“侯爷!你不能死!”亲兵暴喝一声,扑向了刘芳亮,将他从马上撞了下来,长剑也被甩到了一旁。

刘芳亮眼中滚落出一滴泪珠,叹道:“人谁无死,你何必……”

“你若死了,弟兄们也得跟你死在这儿!”那亲兵打断刘芳亮的话头,一把扣住了磁侯的手腕,麻利地翻身一压,高声喊道:“刘芳亮就擒!我们降了!”

张洪见刘芳亮将旗帅纛一倒,知道兵败已经成了定居,带着自己的亲卫夺路而逃。只是他地方不熟,转了一圈竟然还是撞在萧陌手上。好在张洪没有“侯爷”身份的束缚,毫不犹豫地向大军投降,保全了他和亲兵之间的革命友谊。

战场上将为兵胆,将旗倒了,兵也就不会傻傻卖命了。

朱慈烺眼看着战斗进入收尾阶段,心中不免欣慰。此战是自己选定的战场,以有心算人无心,占了极大的便宜。然而近卫营作战勇猛,即便面临十倍之敌也没有畏缩,这才是强军的气魄。

“孙督,若是易地而处,由我军攻打这样的坞堡,可有什么方略?”朱慈烺问身边的孙传庭道。

孙传庭最后看了一眼欢欣鼓舞的战场,沉声道:“火炮,只有用火炮猛轰,逼守兵出战,然后再予歼灭之。”

“的确。”朱慈烺道:“所以我专门将肖土庚的火炮局放在了山上,就是算好了刘芳亮的火炮射程,给他下的套。这回咱们是有备而来,刘芳亮自以为得计,从头到尾就在我股掌之上,下回可未必有这么轻松了。”

“铸炮速度还是慢了些。”孙传庭无奈道:“之前臣去炮厂视察,照如今的速度,一年恐怕也就只能铸造不超过二十门炮,这还都是小弗朗机,若是千余斤的红衣炮,恐怕能有十门就不错了。”

朱慈烺原本迷信管理,以为有了超越时代的管理方式以及合理的工程分工,可以加快炮厂的产量。等他亲自视察,并听取了汤若望耐心讲解之后,却发现在这个时代要想大规模铸炮简直是异想天开。

首先是材料质量难以监控,公差不受控制;其次是没有总结出膛压公式,只能按照规制制造,否则容易炸膛;再次是制造工艺落后,废品率高。要想改进工艺却超出了朱慈烺的理工科知识水平,甚至连个指导意见都提不出来。

“我看宫中旧档,嘉靖九年时也是仿制弗朗机炮,一年能铸造三十二门。那时泰西铸炮法还没有传到我大明,工匠都是照猫画虎自己摸索着铸造,为何现在反而还不如嘉靖年间?”朱慈烺道。

孙传庭对这事并不清楚,但他早在山西的时候就认识到了火炮的重要姓,有过长时间的思靠,略一思索便答道:“嘉靖年间的技艺,恐怕很多都没传下来。万历之后,匠户被豪族贵戚瓜分严重,崇祯之后逃籍的人更多。如今朝廷炮厂所铸造的火炮,无论数量还是质量,甚至不如吴三桂的关宁炮厂。”

祖大寿在袁崇焕被捕之后连夜逃走,从此再不入京。大凌河之战后,祖大寿被俘逃回,就连山海关都不进了。辽镇早就将关外之地视作私产,火药厂和炮厂更是迁到关外,不肯在军国重器上依赖朝廷。

朱慈烺听孙传庭这么一说,方才想起辽镇已经能够铸造铜体铁芯的复合层炮。这种炮的炮芯多为熟铁锻造而成,外层裹以青铜,发炮时会形成内壁受压外壁受拉的效果,比同样厚度的单层体炮坚固的多。相比泥范铸造法的高废品率,复合层炮的成本就显得低得多了。

即便是朱慈烺这样的理工科小白,也知道锻造与铸造虽然一字之差,却代表了技术上的代差。

“火炮研发不能省,不出百年,所有海陆之战拼的就是此物。”朱慈烺想了想又道:“如果火炮数量上不去,是否可以挑些人去改进炮弹?”

“殿下是说霰弹?”孙传庭问道。

“霰弹射程太近,实战效果太渣。”朱慈烺道:“我觉得开花弹很有潜力可挖。”

开花弹……

孙传庭却觉得那是比霰弹更渣的东西。(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