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金鳞开 > 一八玖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二)

金鳞开 一八玖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二)

作者:美味罗宋汤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10:39:48 来源:蚂蚁文学

崇祯皇帝坐在御座上,目光呆滞,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

太原的消息扑朔迷离,三天来各种真伪情报,流言谣传如同雪花一般漫天飞舞。有人说亲眼看到皇太子殉国,也有人说皇太子之前就已经带着晋王离开了太原。至于山西巡抚蔡懋德的消息,更是错综复杂,从投井到自刭,乃至上吊、出逃,甚至投降闯贼,不一而足。

崇祯不相信儿子会出什么意外,或者说是不愿意相信。如果皇太子真的在太原出事,闯贼肯定会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递过来。有那支敢冲击李自成中军的东宫侍卫营在,他们怎么会让皇太子出事?

但是……若是因为自己责备皇太子总是失土逃窜,以至于慈烺竟然不肯走了……

崇祯心中一痛,这才发现气已经憋得久了。

“皇爷,枢臣张缙彦奉召前来。”王之心胆战心惊上前低声道。他见皇帝没有反应,正要再大声说一遍,突然见皇帝长吸一口气,好像才醒转过来似的。

“宣。”崇祯有气无力道。

张缙彦随宣而入,拜在陛下,道:“陛下,臣张缙彦奉召而来。”

崇祯收拢散乱的目光,落在张缙彦身上,道:“山西可有消息?”

张缙彦来之前就猜到了皇帝要问山西,更知道皇帝问山西其实是问太子。然而他也的确没有拿到关于太子的塘报,只得装傻道:“皇上,现已查明山西布政使赵健极、巡宁道毕拱辰、守宁道毛炳文、督粮道蔺刚中、并太原知府孙康周都已殉国死节。太原城已知四十二名、员文武臣死于王事。”

崇祯心中哀恸,脸上却已经再难做出一丝表情。这些死节之人必定是真正的忠臣,但用这种方式来甄别,代价何其昂贵?

“皇太子有消息么?李建泰到了哪里?”崇祯又问道。

“这……臣尚且不知。”张缙彦额头发冷。越发郁闷在这种时刻做了兵部尚书的位置。

“你是枢臣,竟不知道?”崇祯厉声追问。

“臣确实不知,并未得到塘报。”张缙彦颤声道:“臣岂敢浪对?”

没人会对一个小官吏的死活太过关心,但是像皇太子和晋王的重要人物,身上总是会充满各种传说。而且李自成也在考虑,是否要借这二人的死讯给朱家皇帝一个大大的打击。因此更不会去遏制各种奇怪的流言。甚至还会推波助澜一番。

“为何不派侦骑去打探!”崇祯的声音越发冷冽道。

“远出侦骑需派公食银,臣部中没钱。”张缙彦道。

崇祯只觉得眼前黑影憧憧,几乎就要晕过去一般。堂堂皇明的兵部,竟然连派出侦骑的银子都没有。

眼看崇祯已经摇摇欲坠,一旁的王之心冲张缙彦使眼色。张缙彦一脸无辜,索性将头垂下,不去看上面的二人。

崇祯默然无语良久,终于长叹一声起身而去。张缙彦也没什么话说,径自出宫要走。他刚出门。王之心也跟了出来,叫住张缙彦,埋怨道:“本兵何必如此?派选几个侦骑跑一趟,所费不过几十两银子,就算是自己填了又如何?”

张缙彦看了一眼王之心,冷声道:“早就不欲做这本兵了!”说罢甩袖便走。

王之心本是想劝张缙彦去打听皇太子的消息,被这么一抢白,也是怄得心中发闷。他重重一跺脚。却见一个小火者在后面探头探脑,怒骂道:“什么样的猴崽子。也敢来窥咱家!”

那小火者连忙上前,压低声音道:“公公且莫气,小的是刘老公名下,是奉了刘老公之命来请公公赴宴的。”

王之心一听是刘若愚,气消了一半。这刘若愚资历深,也懂事。一直呆在东宫外邸等闲不入宫,看来是打定主意要烧冷灶的。他缓了口气,问道:“何时?何处?”

“今日晚宴,就在东宫外邸。”小火者旋即补了一句:“厂臣也去。”

王之心心中疑惑:刘若愚突然宴请自己和王承恩,这算怎么个意思?是看上了宫中什么宝贝不成?虽然常有人偷了库中的宝贝出去。但他不至于这么眼皮子浅呀。

“好,咱家知道了。”王之心道:“你回去转告刘老公,就说咱家定会赴宴的。”

小火者躬身而退。

王之心心中又是一阵盘算,快步回崇祯身边去了。

……

太原破城之后,李自成移驾太原,入住晋王府。只是这回他学乖了,先命人掘地三尺将王府“打扫”了一遍,别说火药,就连灰尘都看不见,这才敢入住其中。随行的大顺文武官员,纷纷找了安居之所,开始展望未来的美好生活。

过了太原,北京就像是一个没穿衣服的小姑娘,娇羞地躺在床上,任人施为。

再次找回了自信的李自成,在太原大封功臣。权将军、制将军封侯;果毅将军、威武将军封伯、子、男。刘宗敏虽然被俘有亏,但过往功绩实在太高,故而仍旧封了汝侯,受命回守西安。田见秀封了泽侯,仍旧跟李自成北上。正是在原历史剧本中调了个位置。

在一众侯伯名单中,却有几人格外显眼。其一是桃源伯白广恩,他最终没能逃到底,投降了李自成。李自成为了收拢人心,招徕大明总兵,赐了个桃源伯,又亲自宴请,可谓意味深长。

另一个伯爵却是陈永福。

原河南总兵官陈永福。

李自成给他送去了一支折断的箭矢,表示不计前嫌。

陈永福不能抵抗刘芳亮的大军,只得投降,受封文水伯。

西安献城的王根子——已经改名王良智,封了确山伯。

这三人都是明朝一省总兵级别的人物,各个封伯,算是立了标杆。

大顺檄文从太原四散而出,所至郡县望风结寨,却是抗拒官兵,要投大顺。

民心如此,仗义死难者却也有不少。

安邑知县房之屏,城陷之后北向拜天子,入署拜母亲,命妻子全都自尽,遂投井自绝。

忻州知州杨家龙,对左右说:“此城必不守,我出去,百姓就可以保全了。”于是出城骂贼而死。他在任上颇有官声,死后也得了州人祠祀。

代州参将阎梦夔,汾州知州侯君昭,皆是城亡与亡。

汾阳知县刘必达袖出《骂贼文》,被闯军杀死。他的义勇范奇芳,刺杀一名闯营都尉之后自刭而死。

宁武兵备副使王孕懋,原是太原知府。周遇吉走后,他领五百兵独守宁武关,斩杀了李自成的劝降使者,关破城陷后自杀,妻子杨氏也投井殉之。

……

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李自成过了宁武关,与田见秀率领七万大军进逼宣府、大同。之所以只有七万人马,是他果然在太原分出三万人,以帅标前果毅将军任继荣为将,右威武将军李友为副,东出固关进入河北。

二月二十八日,李自成大军到达大同。

大同总兵姜瓖开门投降。

大同巡抚卫景瑗,公正廉洁,执法不阿,颇有令名。因为是陕西人,李自成也想收入麾下,劝他道:“朕不过米脂一个小民,今天也能当皇帝,可知是天命吧!你是真好官,你要肯降,朕仍让你巡抚大同。”

卫景瑗一头撞向石阶,血流如注,昏死过去。

李自成见状无奈,等卫景瑗醒来之后,感叹道:“你真是个忠臣,朕送你回家。”

卫景瑗悲怆道:“国家已破,哪里有家可归!速速杀我!”

李自成一怔,摇头道:“你是忠臣,朕必不杀你!”遂命左右放了卫景瑗。

卫景瑗终究无法过自己心里一关,在海会寺自经而死。

李自成得闻之后,拨下五十两银子,命人护送卫景瑗灵柩回韩城老家。

与此同时,被封在大同的代王一系,从代王朱传齐(火字旁)到下面的郡王、将军,被举族屠戮,一个不留。随行的秦王朱存极看得胆战心惊,庆幸自己投降得爽快,没像代王这般意图抵抗大军。(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这章过度内容比较多,若是略过,日后肯定有人要问:宣府大同不是还有二十万明军么?被作者吃了么……所以还是写一下吧。下一章回归主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