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妖蛇圣帝 > 第743章 天壤之中有嘉儿

妖蛇圣帝 第743章 天壤之中有嘉儿

作者:贫道小沙弥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04:38: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大宋养士二百年,难道就是这般结果吗?”

赵佶的话就如一柄重锤,狠狠的砸在了他身后以及身前所有人的心田,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对于士绅的优待,就是整个大宋的根基,尤其是那祖训中不杀士大夫的铁律,使得整个文官系统大大的加强,就从文士的修行上来看,这个时候的文人无疑是整个中国文人最幸福的时代。

但,这个时候,却不是先秦那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时代,每一个文人或者文官都或多或少的是一个利益团体,从土地到徭役,他们受到的优待足以让他们成为一个老爷。而这种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要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官做,而也只要有官位,就等于有了一切。

谁也不傻,那女真的凶悍可是在灭辽之中声名远扬,谁也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去测试女真人的刀利不利!

再说了,对于这个官老爷说道,只是送个诏书而已,哪里用得着他们!

看着四周依旧没人自动请缨,赵佶不由得把目光落在了太子赵桓的脸上,毕竟这个时候的太子才是最名正言顺的人选,因为只有勤王令在赵桓的手里,才能尽可能的狙击足够的大军前来救驾。尤其是现在的赵桓已经觉醒了周武王姬发的记忆,与其说是赵桓,不如说是姬发,也算是修行之人,自然是有足够的本事前往。

赵桓看到自己父皇的眼神,心中一惊,他可知道,外面来的可是猴格,转世帝辛,前世两人的大战打了多少年,而后帝辛陈给天喜星,这里面的种种可比自己厉害多了,看似自己确实是最佳人选,但是他知道那帝辛最恨的人就是自己,如果真的是自己去出城传达勤王令的话,他敢肯定,这靖康之变,神州浩劫死的第一个人一定是自己。

自己现在确实是姬发,但是也不过是微微的有些修为,在众多天仙眼中,自己也不过是个蝼蚁。而且,看似这种情况自己有修为在身出去能够更好的存活,但实际上却不是,因为既然自己有修为在身,那么对方出动修士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那个时候什么都晚了。所以,尽管他很想出去,拿着勤王令,召集了大军之后,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确实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只是那要有命去掌控。

只能做做没有看到,赵桓反倒把视线转向城外,落在了那些女真的骑兵身上。

柏鉴现在不过是赵桓身边的人,没有官职,单因为其资历的缘故,却是能在赵佶的面上说上话,看到赵桓的表现,他知道自己的这位主公还没有看清形势,上一世显然姬发作为所谓天命之人,自然是掌握主动权,但这一世,确实赵佶,也就是曾经的周文王姬昌唱主角一见轻心 霍少的挂名新妻。这种转换,导致的结果就是,姬发已经失去了掌控和改变一切的权限,只是刚刚觉醒了记忆的姬发显然还没有意识到。

主忧臣辱,义不得辞。柏鉴只好对着赵佶说道,“大王,按理说太子前往市最好的选择,但是官家,如果万一太子出现意外,那将对我大宋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其实在臣看来,太子前往是最下等的选择,毕竟太子是国之储君,如果有人效仿学习太祖当年,或者又出现了马嵬坡之变类的肃宗李亨的灵武之事,无论是对于太子还是对大王您都是一个难以面对的局面。”

说道这里,柏鉴什么都不在说,毕竟这种事情很是忌讳的事,也就是柏鉴,杨任或者雷震子有此身份和地位说这话。单雷震子在斗法之后就不知去向,而杨任又在天下游离拉拢各种隐士修真者。这话看似似乎是针对太子赵桓的,但在这个时候,这种类似于攻讦的态度绝对比拥护的好。

太祖当年是什么,黄袍加身,行事的是那些兵将。马嵬坡之变是什么也是兵将行事,而后就是灵武之事,什么事,还是唐肃宗李亨得到了兵权之后自立为帝,威逼自己的父皇唐玄宗当了太上皇。而李亨之事,却又与现在的情形是多么的相近。

赵佶听着这柏鉴的话,虽然他明知道这柏鉴是他那野心勃勃的赵桓儿子的人,可说的话却是实理,这种事不得不防范,尤其是在现在神州浩劫之中,帝位虽然有太多的危险,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如果能够在这浩劫之中做出什么成绩的话,天道的赏赐可是从来都不会吝啬的。这也是为什么他霸占着这个皇位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个考虑,怕是赵佶早就如同上世一般,仿效余容度后世的历史中记载的,传位于太子赵桓,自己直接仓皇南逃。

看了一下众人,其他的人一个个的都避开赵佶的眼光,至于说蔡京,高俅,李彦邦等自己的心腹,地位和资历都足够这次行动,却无一人上前为君分忧,这种变化也是令赵佶感到一阵阵的愤怒,毕竟,这些人可都是自己的心腹,当然,他们可不知道现在的赵佶是姬昌,可不妨碍姬昌代表的就是大宋的皇帝,当今的天子,赵佶!

赵佶这个时候才忽然发现,为什么做点事怎么这么受到拘束,根本就没有办法去放开手脚的大干一场,这明明自己是皇帝,天子啊,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

“父皇,儿臣愿往!”

一瞬间,赵佶有种听错的感觉,急忙转身望去,一个个的大臣缓缓的也是惊讶的向后闪开去看这个声音的发源处。众人闪开,一个年青的身影站在最后,如果不是他说这么一句话,似乎很多人都想不到还会有这么一个人跟随在他们身后,毕竟,大宋皇族已经很久没有太轰动的出现在众人面前了。

莘王赵植!

“植儿?”赵佶微微有些激动的喊道,“你上前来!”

莘王赵植缓缓的,看似有些稳重,但其实是有些激动的压抑,走到赵佶的面前,抬起头缓缓说道,“父皇,儿臣愿往,臣闻唐太宗曾言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三纲之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既然现在父皇有所求,无论是身为儿子的我,还是身为臣下的我,都是要鞠躬尽瘁的。所以,儿臣愿往,求父皇恩准!”

望着莘王赵植那年青的脸庞,赵佶有些激动的说道,“不意天壤之中还有嘉儿,植儿可还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当年的谢道韫是在何等情况下说的这句话,已经无所考证。但那意思却是令人感到过无奈。而今,同样的一句话,竟然让人感觉到截然不同的意味。这里竟然让众人都感到的是赵佶对这个儿子的喜爱。

赵植似乎根本就不懂得任何的政治手段一般,傻乎乎的说道,“儿臣还真有一事相求,望父皇应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