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武侠世界小龙套 > 第八八八章 《河洛神功》的诞生

当然,他从未见过金字塔内部的结构是怎样的,只是感觉眼前这大厅的顶棚结构与曾经见过的金字塔外部形状相同。

他发现顶棚上不止一个三角形洞口,除了他钻进来的那个,另外还有几个。

如同他钻过的那个洞口一样,在水平面以上的洞口都是黑洞洞的不知通往何处,但还有几个洞口是在水平面以下,这大厅内的光线全部是从水平面以下的洞口照进来的。

他重新潜入水中,向其中一个光线较为充足的洞口游去,几乎就在他轻轻划动手臂的那一瞬间,他发现目标洞口的外面竟然有鱼群游过。

他顿时有了一种想要流泪的冲动。有鱼,就不会死了!

然而他几乎同时就想到了一个问题,洞外和厅内是相通的,为什么洞外有鱼,而厅内却一条都没有呢?不仅没有鱼,就连虾蟹贝类都没有一个,这不正常啊!

不行,得游出去看看外面是什么情况,他骤然警觉,这里怕是有什么未知的危险。

游到了外面,他顿时被外面的情景惊呆了!同时,他也差点被外面的情况给吓死。

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城市!阳光均匀地照射在这座水中的城市里,街道井然,建筑林立,还有珊瑚点缀其间,仿如现代城市的街心绿化带。在目力可及的远处,依稀还有几座金字塔。数不清的各类海鱼结伴成群,悠然地游动在城市的街道之间,给人以一种温馨祥和之感。

这居然是一座海底城!

但是钱青健却受不了这种温馨和祥和,他也无法悠然地和这些鱼类为伍,只因为没有了护体神功的他,根本禁受不住这个深度的水压!

他现在充其量就是一个一般潜水员,而且是一个没穿潜水服的潜水员。

没有潜水服的潜水员,最富潜水技巧的也不过下潜一百多米,而对大海异常熟悉的老钱根据眼前鱼类的品种来判断,

这海底城的深度至少超过米了。在这个深度上,就算他选择立即上浮,也是死路一条。

所以才说他差点被吓死。

他转身就回到了身后金字塔的大厅里,大厅里虽然有未知的危险,虽然令所有海洋生物望而怯步,但大厅里的压力是正常的,并且有足够他呼吸的空气。

这金字塔果真奇妙之处甚多,不可以常理计。

既然只能困在这座金字塔里,那就个必踢米(各凭天命)吧。躺在大厅里的水面上,他自语了这句福建话,就开始在脑海里翻译蝌蚪文。

只要这金字塔中的潜在危险不爆发,他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以他的水性,躺在水面上吃喝拉撒睡根本无需消耗体力,饿了就可以到洞口去捕鱼,即便是不敢动用内力,他也有几十种法子逮到鱼类。

他比地球上任何一个渔民都熟悉捕鱼之法,比任何一位航海家都更熟悉地球上的海洋航线。没办法,活得年头太长了,在海里漂泊的岁月也太多了。

依靠记忆中的《易筋经》、《易经》和原版蝌蚪文逆推《易镜玄要》中关于《易筋经》的蝌蚪文,从而掌握使用《易镜玄要》翻译蝌蚪文的“密码”,这是他在离开仙界前由小龙女提醒,从而灵光一现想到的事情,现在终于可以实施了。

一旦他获得成功,那么很有可能的是,治疗心剑之伤将不必依靠扫地僧来完成。虽然他承诺了三姐要找到李天然(颇黎),他也一定回去兑现这个承诺,但是能够自己治好伤势总是最佳的选择。

本已欠了人家母亲的情,再去欠人家儿子的情,这个欠法,老钱的自尊有些受不了,哪怕为了活命,哪怕为了报仇,哪怕为了一家团聚,这样欠别人的他也受不了。

原本对照《易经》、《易筋经》和原版蝌蚪文,工作量还是相当巨大的,但由于这些经文都印在他的脑海中,随用随取毫不费时费力,所以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他终于将那侠客岛第二十四间石室中的蝌蚪文译了个七七八八出来。

说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是因为大厅中的光线明灭可以让他掌握晨昏变换,而每日吃剩下的鱼骨又可以作为算筹来计数,若非这大海上偶尔会有连日的阴雨天气导致计算日期稍有误差,那么都谈不上“大约”两字。

虽然除了他捕捉到的食物之外,外面的鱼群始终没有进入塔内一条,但是他一直担心的金字塔内的危险也始终没有发生,一年的时间过后,他的心逐渐放松起来,对翻译工作也精益求精,力争减少误差,以免对原文产生曲解,因为曲解的后果很可能就是坑了自己一条命。

这一日,他终于认为所有翻译规则都禁得起推敲,再努力也无法更进一步了,他同时也就明白了蝌蚪文的全部含义。

那蝌蚪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第二部分是河图;第三部分是洛书。而刻画这些蝌蚪文的人,是伏羲。

看全了蝌蚪文中的叙事部分,他才知道侠客岛究竟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他现在恰恰就在侠客岛的底下!之前他爬行的那一段黑暗空间,正是侠客岛与海底金字塔之间的缝隙!

原来,即便是唐朝奇人袁天罡也没弄明白这座海上仙山到底是什么。

这七百年浮沉一次的海中仙山并非侠客岛,也不是天姥山,而是真正的瀛洲仙山!

这瀛洲仙山为何会载浮载沉呢?

根据文中记载,近万年前,曾有异族大能降世,此人名为“拉”,自称为“主神”或“太阳神”。

这位“拉神”本已占据了世界极西之地,传播教义,广收信徒,却又跑到东方占据了一片海屿,修建城池,笼络子民,意欲统治整个世界。

面对拉神的贪婪,东方创世神伏羲当然不肯,与之大战数次不分胜负,最终只好搬来瀛洲仙山将拉神的城池镇于海底,但只凭瀛洲山也还镇不住这座城池,于是伏羲又在瀛洲山上刻下河图洛书,是为封印。

但不论任何封印皆非永世无忧,自封印之日起每隔七百年松动一次,此乃天数,亦与大衍之数有关,所以瀛洲山每隔七百年浮出水面一次,每次存世四十九年。

由于伏羲知道自己终究要离开凡界,担心有拉神的传人再来作乱,因此在瀛洲山石壁上的河图洛书中留下道痕,以待子孙后代之有缘者参悟习之。

伏羲留下的道痕叫做《万象神功》,即任何一名有缘者参研石壁所得出的感悟尽不相同。仁者得仁,智者得智,渔人得鱼,樵夫得木,武者得武,修者得仙……倘若无缘则一无所得。

但伏羲在蝌蚪文的叙事一段里还强调了一件事,那就是他的一身法力除了天赋以外,其绝大多数都是来源于他对河图洛书的参悟,这河图洛书不是他伏羲创造出来的,而是上天赐给他的宝物,龙马负图出黄河,神龟驮书现洛水,故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

这也就是在告诉后人,如果有身具大气运、大智慧、大机缘的人看到河图洛书之时,完全不必去观看他在其中留下的道痕,而应该自行从河图洛书中悟道,其成就或许会比他这个圣人更高。当然,更有可能的是比他这个圣人低上十万八千里。

由此看来八仙参悟蝌蚪文之后在其它二十三间石壁上绘出的图形也并非全无道理,不然石破天也不会在参悟了二十三幅图像之后感悟伏羲留下的道痕成功!那便是武者得武了,而且石破天在武之一道的成就应该高于八仙中的任何一人。

这一点从袁天罡的占卜结果来看也是如此,那张羊皮地图上不是写着只有名字里带中坚的人才能得到真传么?

看明白了叙事篇,钱青健决定直接感悟河图洛书,而不是去感悟记忆中的二十三幅图像以及伏羲留下的道痕。

这并不是他瞧不起八仙和石破天的感悟能力,相反,他认为自己对图像的感悟能力不如上述九人。之前他也不是没盯着那些图画尝试过,结果是一无所得。

况且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人没有一个是能看懂蝌蚪文原文的,甚至酒后触发了灵感写出《易筋经》的张旭和杜甫也不具备他钱青健现在的翻译水平。

既然能看得懂蝌蚪文,若是不试一试原汁原味的河图洛书,那岂不是守着西瓜捡芝麻么?

行不行,悟上两年再说好了,反正以现在的身体条件,想出也出不去,再说了,就算能出去了,就凭这孱弱体力,如何横渡汪洋回到陆地?就算能回到陆地或者是灵蛇岛,若是找不到治愈心剑的方法也找不到扫地僧,一旦《长春功》的轮回大限到来,还不是死路一条么?

他这一悟又是两年。

或许他就是伏羲所说的那种身具大气运之人,或许他真的命不该绝,天可怜见,两年后,竟真的被他悟出一门《河洛神功》来!

……………………

PS:海上有五山:岱屿、员峤、方壶、瀛洲、蓬莱……后来飞走其二,只余其三,是为“方壶”(即方丈)、“瀛洲”、“蓬莱”。

《列子丶汤问》有云:“……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返……”

需要说明的是,即便是写到了这一章,关于侠客岛的这个脑洞也还没写完。仅仅这一个脑洞牵扯到的历史、地理、神话传说、航海知识等等真的可以说是《万象神功》了,它就是包罗万象!而不是我这个作者在吹牛逼。

根据金庸先生原著的描述,从福建东南沿海出发,海船向东南方向行驶三日三夜后到达侠客岛。

根据当时无动力帆船的平均航速5节左右(最快9节),即9公里/小时,(这里不用海里是为了让读者看得更明白些),三天三夜的航程就是72×9=648公里。当然,夜间行船恐怕会更慢一些,咱们就估算为300公里至500公里之间好了。

现实里,这个距离的海面上有什么呢?这距离已经在台湾以东,甚至快到日本了(在钓鱼岛南面海域150公里左右)。

好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那一片恰好有个“与那国岛”,而与那国岛附近的海底有海底古城,有海底金字塔。

天姥山也好,瀛洲也好,都是我的联想,但海底古城是真的在那里。

要写出钱青健是一个念旧情的男人而不是一个喜新厌旧的男人,他就得去找小龙女,但是找到了小龙女若是没有足够的理由,他凭什么再回到地球上去经历《碧血剑》和《鹿鼎记》?

于是,关于侠客岛的这个脑洞承载了太多太多。

为了穿而穿,为了无限而无限,那是别人的写法,不是我的。

我学不会也受不了那种不讲道理的穿。得了一个系统,系统说你上月亮上去泡个嫦娥,主角就去了。系统说你让杨过把杨康的未婚妻睡了,杨过就睡了,这种东西我写不来。

我写的,谁比谁大几岁,不说精确到生日和出生时辰,但至少年份上差不了事!这是我的严谨所在,也是我的乐趣所在,更是我这本书的看点所在。说实话,说真心话,这一段是我最引以为傲的内容,是我自己认为的精华所在,前面的,都比不上这一段有料,都比不上这一段耗费我的精神。

但是,,,看不懂的,或者觉得这种天文地理历史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没意思的,你弃书就是了,何必还宣告一声你下架了?跟我示威呢?

大家都去过饭店,都去过酒席,也都见过吃了前面几盘冷碟两盘热菜不等菜齐了就离席而去的食客。

可是你见过谁吃了二十道菜之后,打着饱嗝向所有吃饭的客人宣布――说这第二十一道菜太难吃了,然后还要把饭店厨师和老板揪出来告诉他们你不吃了,要走了。

有这样吃饭的客人么?

我作为那个厨师,我理解众口难调,我也没法做出一百道人见人爱的菜来,早就说过了,黄蓉做出来的二十四桥明月夜,若是让郭靖去吃,就是牛嚼牡丹。只有洪七公那种嘴刁的老饕才能吃出这道菜的精彩。你不爱吃,你走就是了。何必非得告诉我你不爱吃呢?是想让我单为你一个人的口味做菜么?那我是真心做不到!

我还得把第二十二道菜,第二十三道菜……第一百道菜端上来呢,因为还有客人没走,因为还有客人没吃饱,没吃够。

或许你会说这不是饭店,这是网文,那么我要问你,写网文的,该死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