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武侠世界小龙套 > 第四七七章 风陵渡口,安渡老店

大宋理宗皇帝开庆元年,蒙古国蒙哥登基后的第九年。

时值早春二月,黄河北岸的风陵渡口嘈杂一片,驴叫马嘶,夹着人声车声。近日天气乍暖还寒,黄河先是解了冻,忽而北风再起,大雪纷纷,河水重又结起了薄冰。

水面既不能渡船,冰上又不能行车,许多要渡河南下的客人都给阻在了风陵渡,无法启程。

风陵渡上虽有几家客店,但北来行旅源源不绝,不出半日,早已住得满了,后来的客商便再也无处可宿。

镇上最大的一家客店叫作“安渡老店”,取的是平安渡河的彩头。这家客店厅堂最为宽大,找不到客店的商客便都涌来了,挤在大堂的酒桌旁边椅櫈之上,挤得满满登登却也挤不下这许多人,店伙索性搬开桌椅,又堂上生了一堆大火。人们便席地围坐在火堆旁边,如此刚好容纳得下。

天色渐暗,雪却是越下越大了起来,忽听得马蹄声响,两骑马沿河急奔而至,停在客店门口。厅中一个老客皱眉道:“又有客人来了。”

果然听得一个柔美的女子声音说道:“掌柜的,你这里可还有上房?”

掌柜的陪笑道:“对不起您老,小店早已住得满满的,委实腾不出地方来啦。”

那女子叹了口气,说道:“料也如此,那我们只好在厅中熬过一夜了。”

那掌柜道:“当真对不住,委屈贵客了。”

那女子的声音听来年纪不大,却很宽容:“掌柜的太客气了,天气如此,非人之过。”

说话间这女子推门而入,却是一名少女,众人眼前都是陡然一亮,只见少女的容貌清雅秀丽,身穿淡绿缎子的皮袄,颈中挂着一串明珠,每粒珠子都是一般的小指头大小,发出淡淡光晕。她身后还跟着一个少年,也穿了身淡绿缎子皮袄,却是男人款式,少年浓眉大眼,神情颇为粗豪。室内众客商眼见这对少年男女气势不俗,本在说话的人都住了口不言,都想看看这两人欲坐何处,坐在门口的已经在做避让。

店伙躬身陪笑道:“小姐,少爷,您瞧,这些客官们都是找不到店房的。你二位若是不嫌委屈,小的让大家挪个地方,就在这儿烤烤火,胡乱将就一晚,明儿冰结得实了,就不定就能过河。”

那少女展颜一笑,竟似映得室内的烛火也亮了许多,道:“好啊,不要太麻烦,我们姐弟两人随意找个地方就成。”

坐在火堆旁的一个中年女人说道:“小姐,你就坐在这儿,烤烤火,赶了寒气再说。”

美貌少女道:“多谢这位姨娘。”

那中年妇人身旁的男客赶紧向旁挪移,让出老大一片地方来。少女便挨了妇人坐了,少年则挨着那男客。

两人坐下不久,店伙便送上饭菜。菜肴倒也丰盛,鸡肉俱有,另有一大壶白酒。姐弟两人吃喝起来,不出声息,不扰他人。也不知是火光的映射,还是酒意催发,少女的脸庞更增娇艳,分外动人。

众人围坐在火堆之旁,听着门外风声呼呼,一时都无睡意,便又以谈天打发时光。

一个山西口音的汉子说道:“这天气真是折磨人,一会儿解冻,一会儿结冰,老天爷可真不给人好日子过。”

一个湖北口音的矮个子道:“你别怨天怨地啦,咱们在这儿有个热火儿烤,有口安稳饭吃,还争甚么?你只要在我们襄阳围城中住过,天下再苦的地方都变成安乐窝。”

那少年男女听了“襄阳围城”四字,二人互望了一眼。

一个广东口音的客人问道:“请问老兄,那襄阳围城之中,却是怎生光景?”

那湖北客人说道:“蒙古鞑子的残暴,各位早已知闻,那也不用多说了。那一年蒙古十多万大军猛攻襄阳,守军吕大帅是个昏庸无能之徒,幸蒙郭大侠夫妇奋力抗敌……”

那少男少女听到“郭大侠夫妇”的名字,神色一动。听那湖北客人续道:“襄阳城中数十万军民也是人人竭力死守,没一个畏缩退后的。像小人只是推车的小商贩,也搬土运石,出了一身力气来帮助守城。我脸上这箭疤便是给蒙古鞑子射的。”

众人一齐望他脸上,见他左眼下果然有个杯口大小的箭创,不由得都肃然起敬。

那广东客人道:“我大宋地广人多,倘若人人都象老兄一样,蒙古鞑子再凶狠十倍,也不能占我江山。”

那湖北人道:“是啦。你瞧蒙古大军连攻襄阳十余年,始终打不下,别的地方却是手到拿来,听说西域外国几十个国家都给蒙古兵灭了,我们襄阳始终屹立如山。蒙古王子忽必烈亲临城下督战,可也奈何不了我们襄阳人。”说着大有得意之色。

那广东客人道:“老百姓都是要和鞑子拼命的,鞑子倘若打到广东来,瞧我们广东佬也让他们扑街。”

那湖北人道:“不跟鞑子拼命,同样得没命。蒙古鞑子攻不进襄阳,便捉了城外的汉人,绑在城下一个个的斩首,还有四五岁、六七岁的小孩儿用绳子绑了,让马匹拉着,拖在城下绕城奔跑,绕不到半个圈子,孩子早没了气。我们在城头听到孩儿们啼哭呼号,真如刀割心头一般。鞑子只道使出这等残暴手段,便能吓得我们投降,可是他越狠毒,我们越守得牢。那一年襄阳城中粮食吃光了,水也没得喝了,到后来连树皮污水也吃喝干净,鞑子却始终攻不进来。后来鞑子没法子,只有退兵……”

那广东人道:“这十多年来,倘若不是襄阳坚守不屈,大宋半壁江山只怕早已不在了。”

众人纷纷问起襄阳守城的情形,那湖北人说得有声有色,把郭靖、黄蓉夫妇夸得便如天神一般,众人赞声不绝。那少年姐弟却不附和大家,只默默饮酒吃菜。

一个四川口音的客人忽然叹道:“其实守城的好官各地都有,只是朝廷忠奸不分,往往奸臣享尽荣华富贵,忠臣却含冤而死。前面的岳爷爷不必说了,比如我们四川,朝廷就屈杀了好几位守土的大忠臣。”

那湖北人道:“那是谁啊?倒要请教。”

那四川人道:“蒙古鞑子攻打四川十多年,全赖余玠、余大帅守御,全川百姓都当余大帅万家生佛一般。那知皇上听信了奸臣丁大全的话,说余大帅甚么擅权,又是甚么跋扈,赐下药酒,逼得他自杀了,换了一个懦弱无能的奸党来做元帅。后来鞑子一攻,川北当场便守不住。阵前兵将是余大帅的旧部,大家一样拼命死战。但那元帅只会奉承上司,一到打仗,调兵遣将甚么都不在行,自然抵挡不住了。丁大全、陈大方这伙奸党庇护那狗屁元帅,反冤枉力战不屈的王惟忠将军通敌,竟将他全家逮入京师,把王将军斩首了。”他说到这里,声音竟有些呜咽,众人同声叹息。

那广东客人愤愤的道:“国家大事,便坏在这些奸臣手里。听说朝中三犬,这奸臣丁大全便是其中之一了。”

一个白净面皮的少年一直在旁听着,默不作声,这时插口道:“不错,朝中奸臣以丁大全、陈大方、胡大昌三人居首。他们三人勾结阎贵妃把持大权,临安人给他们名字那个‘大’字之旁都加上一点,称之为丁犬全、陈犬方,胡犬昌,是贵妃娘娘养的三条狗。”众人听到这里都笑了起来。

那四川人道:“听老弟口音,是京都临安人氏了。”

那少年道:“正是。不过最近临安发生了一桩异事,他们这三犬可都惨了。”

众人齐问:“甚么异事?”

那少年道:“各位可曾听说过武林至尊?”

那湖北人当即说道:“当然听说过了,那不是明教的钱教主么?那可是我们襄阳百姓的万家生佛啊!可惜他老人家十六年前就遇害了。”

厅内其余众人也纷纷表示听说过,但都是与湖北人所知略同。这些人常年在河朔经商,最近发生在临安的事情,他们当然不知道。

“快说说,钱教主怎么了?”“难道钱教主他老人家还健在人间?”又有人急着追问。

刚刚来到不久的那对姐弟也不再饮酒吃菜,关注着这个来自临安的少年。

临安少年道:“谁说钱教主遇害了?他活得好好的呢,刚刚一个月前,他在临安把大宋官家都教训了……阎贵妃变成青楼娼女了,三犬也蹦跶不起来了……”

临安少年一番话语,将钱青健在临安的一番惊世作为讲了个完完整整。听得店中的客人各个目瞪口呆。

官家是什么概念?那是天子!武林至尊是什么概念?在这个时代里,在人们的理解中,武林至尊只是最厉害的平民。武林至尊可以杀奸臣,除妖媚,清君侧,但是……武林至尊居然比天子还大吗?

这个疑惑,是每个听说这件事的百姓的第一反应,然后才是为了那些奸佞的霉运而高兴,再然后才是庆幸可以让蒙古太后都丧胆的钱教主活着。

但是襄阳人不一样。那个湖北人没等听完临安少年的话语,便已经泪流满面,喃喃道:“苍天有眼!钱教主还活着!”

这天下之间,唯有襄阳的百姓最希望钱青健活着,如果十六年前钱青健没有遭遇敌人的谋害,这个湖北人又怎么可能冒着危险跑出来做些生意?只跟着钱教主,一辈子都不愁生活。

听了钱青健的故事,那绿衫少女也眼神发亮,面露向往之色,心想:这钱教主可比爹爹厉害多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

ps:忘记说了,昨天是光棍节,所以老钱变光棍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