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荒野时代 > 第七十六章 田园生活

荒野时代 第七十六章 田园生活

作者:烟竹海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2:32: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感谢“蝶祝”,感谢“行善与做恶”书友的支持)他们共开垦了五块田,一块是菜田,全部种菜;一块是马铃薯田,专门**铃薯;一块是苞谷田,专门种苞谷;一块是红薯田,专门种红薯;一块是种子田,在田里这几种菜蔬和粮食都种一些,任其自然生长、结果、留种、繁衍,也放任动物去吃。

其它四块田都在城堡近前,这样便于干活,也便于看管,惟独种子田很远,在河谷的最上游,离城堡足有小半天的路程,尽可能远离人居的影响,让起自然生发。

孩子们上午犁了一块田,大家原本以为这是个好玩的活计,犁下来后一个个累得直不起腰,都在喊累死了。

父亲和长辈们看着,一个个哈哈大笑,说不好玩吧。其实他们用不着犁田的,只有水稻田才需要用水泡田,也才需要搭田脚。

可他们哪有水稻啊?等到忙完了后,父亲才想起,只有哑然一笑。

是啊,几十年的干活习惯要改还是很难的。

不过,这时父亲也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找到水稻种子,在这里种出水稻来,让大家吃上米饭,就是他们这一辈人吃不上米饭,也要让孩子们吃上。

几十上百千年来,祖祖辈辈都是吃米饭长大的,一天三顿都是米饭,而在这里几年,竟然是粒米未进,想起米饭的香味,馋得大家直流口水。

父亲不忍扫孩子们的兴,没有点破,否则孩子们听到忙乎了一上午、累得腰酸背痛,最后做了没用的事,肯定会败兴的。

父亲将他的这个想法跟几个大人说了,大家都觉得困难重重,也没有方向,但如果完全凭运气到处乱找一气,只会浪费功夫,说这个事情要从长计议。

父亲也觉得大家说的有道理,况且暂时也没办法去找,只能放待以后再说。

雨过天晴,暂时没什么事可以做。

第二天,天又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就这样连续飘飘洒洒下了十来天才算彻底停雨了。

天放晴几天后,树林里、草地上的雨水都干透了。

现在离种庄稼还有一段时间,父亲便决定先忙一段时间的炼铁。

这样男人们又分成了三组,一组利用高炉炼铁,抓紧时间赶制铁锤,用来碎矿石,还要做两张犁口,这样耕地速度快些;二组砍柴烧炭;三组用斧头慢慢地碎矿石。

同时,安排女人们在堆矿场、碎石场、炼铁场、烧炭场和柴火堆分别搭成棚子,防止已经来临的雨季。

这样一来,又是全家出动,五个场地的人们都忙得昏天黑地,狗狗和小狼们要不满场子乱跑,要不静静地坐在地上,看着主人们忙乱。

生活就这样慢慢地过着。

这期间,有几个人生了点小病,吃了些夏秋之际备的草药,休息了几天,也都好了。

孩子们长得很快,一个个胖嘟嘟的,只正是粘人的时候,一刻也离不开人。野猪又生了两窝猪仔,添了十二个小猪。

一个母驯鹿生了四个小宝宝。

野羊也已经多到牲口棚都装不下了的地步。

不得已,几个男人只好停下手中的活计,忙里偷闲地又做了一个有以前两个大的牲口棚,把牲口们重新分了区。

牲口多了以后,大家的生活更好些,能经常吃上肉食,还可以给地里增添很多肥料,可就是苦了打草的人,以前两个人在附近打草就足够了,现在需要每天安排三个人打草,最远的要离家里半天的路程,还要很多狗狗护卫,辛苦不说还有危险。

这样忙了有十几二十天后,用刚刚炼出的生铁淬火后做的粗钢,打了两张犁口,高兴得父亲连夜做起曲木犁来。

随后又打了四把锤子、两把菜刀、两把杀刀。

看来,炼铁的事情可以进入正常状态了,安排一部分人慢慢忙活就行了,其余人要赶紧耕地、种庄稼。

随后的日子,时而天空晴好,时而大雨倾盆。

父亲只能抢时间来做农活,幸好刚做成的两张新犁发挥了大作用,耕起地来简直快得没法说,耕地的速度是完全用锄头的时候没办法比的,五天的工夫,所有的四块地全部翻了一遍,有些土块粗的地方,又用锄头敲打碎了。

在菜地的田里,撒了积了大半年的柴火灰,又挑了几担野羊粪水满地撒泼――这些都是好肥料。

把城堡外面堆得老高的猪粪、羊粪蛋蛋、驯鹿粪,用轮子车都拉到田地里,撒上一层,做足底肥。

有些粪便和草料积压在一起,粘得很牢固,还要用手掰开,十分麻烦。这些都是种庄稼的底肥。

现在牲口多了,肥料多得很,可以放开来使用。

撒完底肥后,在太阳底下暴晒两天,就又把整个田地翻耕了一遍,这样就把粪肥都压到地下。

雨水来了后,加上地热,能很快催长庄稼。

这几天,大伯父还专门为菜地做了一个木耙,菜地需要将土块弄得细小一些,光靠锄头敲打还不行,就需要耙来解决。

耙的样子就是一个四方形,驯鹿拉住一面的两个角,也可以是一个边,而人直接横跨踩在前后两个边上,借助人体的重量,将土块压碎。

这四个边的材料和样子是不一样的,前面和两侧的边是用手板宽的厚木板做成的,木板利用销子和卯结构扣在一起,后面的一边则是用三根圆木棍做成,这是耙的外框。

外框做好后,将比较粗硬的木棍折成“8”字形,编在三根圆木棍上,只是将靠后的那一侧也就是下部的口子打开,让两头的木棍自然翘起,这样耙地的效果更好些。

而耕庄稼地的耙的做法又不一样,前后左右四方都是手板宽的厚木板,同时在四方木板上都向下插上耙刀,利用耙刀的刀刃、人体的重量和驯鹿向前的拉力将比较粗的土块切碎。

耙刀就像一把中间被折断的弯刀,只是折断的地方像钉子一样粗大些,不至于让耙刀从刀口中掉下去。

田地整好,就该下种了。

一块菜地,种了一半白菜,一小半萝卜,还有一小块芫荽、芹菜。

现在种的白菜是准备吃嫩白菜的,吃的就是个新鲜劲。要种大白菜也就是卷芯白菜的话,要夏末下种,到冬天就长好了。

一块红薯地,没有全部用上,只在一个小角落里,打了一块红薯秧,要等到红薯发芽,红薯藤长到两三跨长时才大面积种红薯的,种红薯的时间一般到春末季节了。

做种子的马铃薯开始发青,慢慢长出嫩芽,过了三五天后,嫩芽很明显了,就按照嫩芽切成一块一块的,也就是一个芽切一块,将马铃薯块种到田里,到秋天就可以收马铃薯了,这个季节种的是秋马铃薯,如果是在初秋下种的话,可以种春马铃薯,也就是说在春天收获的马铃薯。(有书友抱怨情节发展节奏有点慢,实在不好好意思,可能这与“烟竹海棠”对整个故事情节设计有关,在后来的情节发展中,这种宁静的“陶渊明”式的生活很快就要被打破,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和挑战,主人公的命运如何,敬请期待。书友交流、拍砖、吐糟,请进QQ群:215622268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