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荒野时代 > 第113章 老黑干的

荒野时代 第113章 老黑干的

作者:烟竹海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2:32: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儿子一边在前面张望找路,一边让大家小声,他知道此时如果碰上黑爷这些人绝对好不了。

走着走着,他们就走到了大街上,这里灯光明亮多了,虽然很多街道已经没有了逛街的人,不过在夜市上还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卖小吃的,耍杂耍的,说书的,猜拳喝酒的,应有尽有。

大儿子他们此时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见有小吃摊,赶紧跑过去一屁股坐下,招呼老板就要点吃的。

屁股还没坐稳当,就听见旁边有人叫骂,“这是哪里来的草包子,看见爷在这里,还不快滚?”

大儿子他们虽然听得话有点熟悉,但只当是说别人了,继续吆喝老板给弄点吃的。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有人朝他们的座位走了过来,二话不说,伸手就要打人。

大儿子心说晦气,怎么在这里又遇上黑爷的人了,转身就想跑。

可当他转过身来时,一下子乐了,这不正是耿家少爷嘛!

“欣晖,我是西言家啊!”“啊?你是西言哥哥?”这时耿少爷耿欣晖也认出了大儿子他们。

“你们怎么弄成这个样子啊?”看着大儿子他们一脸狼狈相,又是一身的尘土,少爷大感意外。

旁边一个有些眼色的跟班,赶紧让老板端几盆热水过来,给大家洗脸洗手。

大儿子顾不上客套,赶紧捧水洗脸,洗完又用毛巾把身上的灰尘掸干净,这才跟少爷说话。

“不急不急,我们坐下边吃边聊。”耿少爷看他们饿得厉害,就说。

大儿子一行就在板凳上继续坐下,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老板送上来的水煮花生、毛豆和米粉等小吃,一边西里呼噜地跟耿少爷说话,并把今天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耿少爷耐着性子听完,已是青筋暴涨。怒火爆发,开口第一句就是叫身旁一个小厮去把黑爷捉了来。

大儿子想着冤家宜解不宜结,何况他哥哥也因自己被打断了腰,自己和家里人受的那点子罪也过了。以后自己还要在这片地面上,甚至更广阔的地面上做生意,如果对这类事情都一个一个不放过,那还怎么立足啊。

不过,话虽如此。仇可以不报,但话一定要说清楚,双方握手言和。

大儿子正这么想着,他也知道黑爷是耿家的看门头,不看僧面看佛面,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就赶紧把正要跑出去的小厮叫住,“快回来。”看小厮小跑着回来了,大儿子说,“你们不要为难他。只叫他来把话说清楚就行了。”

耿少爷却并不以为意,在他眼里,看家护院的下人死上三个五个都无所谓的,更不要说这个人得罪了他最好的朋友,而且他知道,他父亲还要长久地与这个人做生意呢。

刚刚吃饱,出去捉人的小厮就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报告少爷,那家伙可能听到风声不好开溜了,我叫大家把城里找遍了也没找到。”

说罢,他从身后拎出一个人来。“这小子今天下午跟着老黑在场,他已经交代事情全是老黑干的。”

“都是黑爷……不……不不不,都是老黑……叫我们干的,可不干我们事啊。”

这家伙看到他们刚刚要烧死的人此刻正与少爷坐在一起吃喝聊天。顿觉小命难保,惊慌之下,立马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大声求饶不止。

大儿子一看没捉住黑爷,心里也顿时松了口气。不过又暗暗有点遗憾,这个事情今天不解决,没有个了断,迟早有一天会再次招上门来的,迟了还不如早了。

耿少爷一看没捉住老黑,感觉面子上下不来,又跟身后几个人吼叫道,“你们今天就是挖地三尺,也得给我把这个背主求荣的家伙找出来,找不出来,你们也就不要来见我了。”

身后的几个人一听,顿时头皮一麻――老黑的事情怎么稀里糊涂扯到自己身上来了啊,这个小少爷真难伺候。

这一晚上,这些混世魔王,不知把个沅场城折腾成个什么鸡飞狗跳的样子呢。

吃饱喝足,出去寻找的人还没有回来,耿少爷看这样傻等也不是回事,再说他看见大儿子他们已是哈欠连天,就连忙说:“今天已经不早了,你们也是走了好几天路了,就赶紧休息吧。”

临别之际,大儿子跟耿家少爷说好,明天一早到耿府去拜访,并送上货样。

耿少爷说,“西言哥哥,今晚你就安睡为好,明天早晨也不用起太早,我过来请你一起吃早点。”说吧互相拍肩散场。

虽然耿家少爷说可以睡懒觉,但大儿子今天这一场晦气,哪敢贪睡啊,天刚麻麻亮,就让胖老板叫醒了自己,并赶紧收拾一些货样,恭候耿少爷的到来。

昨天带的那些货样,已经在惊慌失措中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想不到刚过了一会,耿少爷就和耿老爷坐着轿子来到了悦来客栈,请西言家的人一起吃早点。

这次的早点,直接就在耿家吃。

因为考虑到他们可能休息不好,就带了几个牛拉的车,让大家坐在车上走,这样也能稍微迷糊一会,而耿老爷直接把大儿子请到他的轿子里,跟他面对面坐上,一路上嘘寒问暖,温言压惊,还说昨晚丢掉的那些货样已经一样不少地找了回来。

大儿子连声感谢,也连声惭愧,说自己来了几次,给耿老哥添了不少的麻烦。

耿老爷却笑了起来:“看样子我们把辈分都搞乱了,哈哈哈哈哈哈。

我儿子叫你西言哥哥,我又称你为老弟。哎……”大儿子听到这里,也是大笑不止,他知道耿老爷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化解自己家人残害西言家人的尴尬。耿老爷也想道,虽然黑爷跟大儿子之间有过过节,这事还是因大儿子他们而起,但黑爷毕竟是自己的门人,何况他哥哥确实也是自己一时气愤打断了腰,说去说来。自己难辞其咎。

两声大笑之后,大家谈得更畅快了,不再提起昨天的尴尬事,直接本如生意主题。

“老弟啊。这次给哥哥带了什么好东西来?我可是望穿秋水喔。”耿老爷笑眯眯地说。

大儿子说,“卖给哥哥的,肯定是最好的东西,反正我们今天也带了一些货样,一会哥哥就可以见到了。”

“那好。那好。”

不一会,已经来到耿府,只听得轿子外面一阵踢里哐啷地开门声、迎接声、招呼声,跟昨日的被骗、被打、差点被烧死,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待遇。

大儿子心里感触良多,心想:“不管怎样,这毕竟是人家的地盘,以后做事还得多加小心,少惹是非,这样才能专心生意。否则一天到晚尽处理了麻烦了,还做什么生意啊。”

经过昨晚的事情后,门房上老黑的人已经全部被换了下来,安排到后面猪样圈上去干活了,并把昨天下午参与打人的人全部都关起来了,等待老爷的惩罚。

进门第一件事,照例不是看货样,而是慢慢腾腾地吃早点早茶,其实这会耿老爷是硬按捺着性子,陪着大家吃。一颗砰砰直跳的心早已飞到那些货样上去了。

大儿子昨晚丢掉的货样,他只是在去接大儿子的路上,听下人说找回来了,但是并没有来得及看。所以这会心里跟猫抓一样痒痒难受。

他知道,大儿子每次来,都会带来惊喜。

可是大儿子一行却并不着急。

首先上来的是一碗漱口水茶,山里人粗野惯了,哪懂得这个啊,只有大儿子他们上次来过的知道这是干什么的。连忙轻吸一口,再慢慢地在腮帮子上呼噜呼噜打转,如此循环几次,最后悄悄地吐到没人身旁的一个钵盂里面。

有些没见过的人,直接一口吸溜着喝了下去,看得旁边伺候的几个小丫鬟,抿嘴直笑,却又不敢笑出声来。

接着,是用红铜盆端上来的温热湿度的洗手水,洗完手以后,旁边的小丫鬟轻轻地地上早已经拧好的热热的毛巾,让大家擦手。

山野里人哪里见过这场面,几个小年轻盯着俊俏的小丫鬟,眼睛珠子都不转,看得小丫鬟脸唰的一下红了,也害得旁边的同村人用脚在桌子底下狠狠地踢过去。

洗漱完毕,这会大家重新入座。桌子上早已经摆好了荤素搭配、红白相间、远近相宜的各色小点心,足足有三十五样。大家知道这里吃饭讲究,想不到是这么讲究。

看着这个阵势,知道主食还在后面,对这些点心也只是略为一用,就不再动手。

耿老爷看大家似乎对这些不感兴趣,吩咐一声“上”,只见三个年轻小伙子,直接将桌面抬了过去,这样就省去了不少的时间。

大家的眼光随着桌面而洞,有两个小年轻却兀自盯着小丫鬟看个不停,看得小丫鬟站也不是,走也不是,尴尬得满地踢脚。

大儿子在心里笑笑,“哎,小伙子该到娶媳妇的年纪了。”

尴尬还没过去,新的桌面已经抬了上来,等桌面摆定以后,这才防线放了有满满一桌子的小碗,每个碗里面放了一些丝丝的东西,桌子中间是一些装调料的小碟子。

“我来给各位介绍介绍啊。这就是我们沅场最有名的米粉。今天为招呼大家,我把沅场上最有名的厨师请了过来,从半夜起就熬汤,打粉煮面。”

耿老爷笑嘻嘻地说,好像这么一小碗米粉顶得过龙肉一样。

小丫鬟们给每个人面前端了一小碗,接着又用银丝小勺,给碗里依次添加上小葱、姜丝、芫荽和酱油,再盛上一小勺子骨头汤。

一碗香喷喷、软绵绵、脆生生的米粉就准备好了。

样子简单,但味道不简单。

大儿子第一个端起碗来,几下子把调料和汤拌匀,用筷子直接就往嘴巴里扒拉,只两下,一碗米粉就不见了踪影,打呼“换大碗!”耿老板看到这里,笑得更厉害了,“我的估计不错,各位果然喜欢我们沅场的米粉。”接着,他详细地给大家介绍了这种东西的做法。

原来这是用最好的有粘性的糯米做成的。

先把糯米洗净,再晾到微干,然后用耒子或者石磨磨成米粉,接着将米粉放到锅里蒸熟,再将蒸熟的米粉放到一个漏斗形的锅子里,使劲往下压,从带小孔的锅底里流出一根一根的细米粉条。

如果做粉的人这时候饿了,就可以直接抓一把过来吃。刚出来的米粉条很有粘性,需要放到外面晾干,晾干后就可以用了。

如果想吃新鲜的,只需将刚出来的米粉条放进冷水里就行了。

进冷水一浸,刚才还黏糊糊的米粉条就不再粘人了。

吃的时候,只需将这些米粉从冷水里捞出来,放到开水中一过水就行。做好米粉后,就需要做骨汤了。

骨头一般选一年左右猪的腰椎骨和后腿大骨,这两个地方的骨胶和骨髓最多。

选好骨头后,一般需要将骨头整根放在清水里,用冷水直接温煮两个时辰以上,煮好到快好的时候,再添加少量粒盐,这些骨汤就可以用了。

至于其它调料,最主要的是沅河两岸土生土长的小葱,又叫四季葱,这种葱顾名思义,一年四季都有,哪怕冬天下雪也不会冻坏,洗净斜撑碎末就可以了。

至于其它的什么东西,全是看个人的喜好,可加可不加。

一碗简单而醇厚的米粉,就做好了。摆在面前,骨汤的醇香与米粉的清雅,混合在一起,再加上四季葱淡淡的辣味,简直妙不可言。

如果不是很讲究吃相的人,一个人一口气吃个两碗三碗,是不成问题的,最有意思的是,即便连着吃几碗,刚开始可能感觉肚子稍微有点胀,可一个时辰顶多两个时辰以后,肚子就又饿了,很容易消化。

正因为这种小吃简单易做,家家都可以,登得厅堂,下得小摊,老少皆宜,从一诞生起就在沅河两岸确立了小吃之王的美称。

耿老爷关于米粉的这个事情还没讲完,大儿子已经连着悉悉索索地干掉了一个小碗、两个大碗的米粉,打着饱嗝问耿老爷要不要再来一碗,吓得耿老爷连连招手,“不用了不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