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荒野时代 > 第106章 一根金条

荒野时代 第106章 一根金条

作者:烟竹海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2:32: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过,”大儿子继续说,“如果您不巧没拿走的话,那绝不许再欺负人,同时把贵公子这么些年来借去街坊邻居的钱财如数奉还。qiuyelou您看如何?”他之所以说“不巧没拿走”,而不是直接说“输了”,也不说“强抢”,而是说“借去”,是看在这位老爷明事理的面分上特意这样说的。

这位老爷知道大儿子的好意,轻轻点头微笑了一下,算是感谢。

随即,伸手就要去拿那块唾手可得的金条。

大儿子故意装着武学大师的做法,夸张地运气。

接着就听见嘭地一声,这位老爷的手打在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上,被弹了回去。

这位老爷本想着轻易到手的事情,想不到出手就碰了个软钉子。

接着,他又连着试了两次,还是这样。

只见他单膝朝地上一点,朗声说道:“这位小英雄,功夫盖世,在下输了!从此以后,沅场河口的地盘,您随意往来!”大家已经知道这位老爷也是为耿直汉子,心眼不坏,只是生了这么个不成器的儿子,已经有心不跟他他计较,再说在人家地盘上,也要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

大家略一点头,双拳一抱“后会有期”,就要迈步走开。

就听得背后有人大声喊:“诸位留步!”一听是这位老爷的声音,不由得转身过来看他还有什么事。

“还谢这位小英雄手下留情,给老朽留了薄面。老朽岂是不知好歹之人,对于今天的这场误会,有心要结交各位。各位如肯赏光,就请到寒舍一座。”

大儿子也有心结交一些地方豪绅,更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拉上大家就走。

这样,大儿子、父亲等和老爷走在前面,一帮狗腿子远远地跟在后面,看着大儿子身后的十几个狗狗和小狼。吓得不敢靠前,因为他们已经尝过狗狗们的厉害。

路上,这位老爷知道了父亲、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以及刚刚请来的先生的情况。更加热情,挽上父亲的手就走。

一边走,一边说话,就像是多年的老友一样。

说话间,大家也知道了这位老爷姓耿。性格也耿直,以在沅河上行船为业,手底下有一百多条大小船只,往来各商贾码头,在这条沅河上下很有些地位。

真是不打不相识,一番误会,想不到还结实了这么一个草莽英雄。

耿英雄家离这里其实并不远,但是大家要说话,也就不再坐轿,改为走路。也正好可以欣赏一下沿街的风景和沅河两岸的繁华。

见父亲和耿英雄说得欢快,大儿子带着二儿子,三儿子扶着老先生,一路慢慢行走,细细体味着这个繁华之地的风采。

以前大家只知道在山里打闹,想不到山外还有这等好世界。

大儿子甚至想,不知外面还有没有更大的地方码头。qiuyelou从这时候起,大儿子的志向就远远不是一个紫烟坪能装得下的。这样一路走,一路说,时间过得也快。

天蒙蒙黑的时候。他们来到了耿英雄的府邸外面。

只见一个高大的门楼矗立在街市的尽头,门上琉璃飞泄,门口石狮挺立,家丁人众。早已等候,好不气派。

离府邸还有一箭之地,等候在门口的管家已经飞跑着过来,给耿老爷行李,并用眼睛示意“这几位是谁?”看着打扮不怎么样,可怎么还跟老爷勾肩搭背、亲热得很。

但是多年的管家生活。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越是行事低调的人,说不定越有本事,何况是老爷看上的,就更得可劲巴结。

只见他,瞬息万变之间,跟耿老爷见过礼之后,赶紧双拳一抱,向父亲几位打招呼。

父亲也连忙一抱拳,表示回礼,顺势微微一笑。

大儿子知道,对面这位管家,说不定以后会有大用处,赶紧抢前一步,弯腰行礼,表示借重。管家见这位后生虽然其貌不扬,可是没遇见隐隐有英豪气,见大儿子抢先行礼,也就回以一个长揖。

等到吃饭时候,他得知这就是老爷这次请的主客,就为自己早先行事得体而深感欣慰。

当然,进门第一件事,吃饭吃酒。虽然大儿子他们午后已经吃过一顿,不过经过这一场打斗,再加上走了不少的路,也着实有些饿了。

宾主少坐一会,一碗盖碗茶还没吃完,管家就在门厅外面笑嘻嘻地跑过来,站在老爷侧前面,轻声说,“老爷,席面备好了。”说罢,朝父亲面前靠边一站,并代表主人家作了一个请字。随即,耿老爷也站了起来,他是要让父亲走在头里。

可是,父亲非要耿老爷先走,毕竟自己是客,不可不知轻重。

大儿子则在另一个院子里跟更加少爷玩耍,小孩子就是小孩子。

刚才还剑拔弩张,恨得跟仇人一样,可是只要在一起玩一会,大家也就捐弃前嫌,开心玩起来。

耿老爷一边跟大儿子叙话,一边让副管家带了一个当地的医匠过来,疗治被狗狗咬伤的地方。

也多亏了将门无虎子,这小子硬是一声不吭,颇有点刮骨疗毒的味道。

耿少爷请大儿子再给表演一个挡住人的功夫――他叫不出名字,大儿子也说不出来――大儿子知道自己的传家之宝不是这么刷闹着玩的,就借口今儿吃坏了肚子不舒服,就朝茅厕跑了。

吃饭的时候,耿老爷三番五次想请大儿子留在耿府帮衬。

他说,因这里是码头,利头大,但也是鱼龙混杂,江湖上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管家接着说,他们耿家家大业大,加上生意场上的一些长长短短,难免会成为一些人的肉中钉、眼中刺,主动上门来找茬的人不少。

耿少爷也擦嘴道,“还请西言哥哥看在小弟面分上,留下来一起共创事业。”其实,耿老爷说的意思就是让大儿子在这里当护院,顶多一个护院头子,毕竟生意场上的事情还得靠头脑。而不是拳头,至于薪金嘛好说。

而耿家少爷则是想请大儿子当伴当,甚至是异性兄弟,与他父亲的意思完全是两码子事

虽然他们爷俩说的不是一回事。但大儿子哪是屈从于人下之人啊,要钱他多得使不完,说是富可敌国一点也不过分。

要论能力本事,他可能暂时还没这么世故圆滑,但身怀传世异宝。又见识过火星人的先进手段,这些江湖人士的一点聪明把戏,他还真看不上眼里。

听到耿老爷虽然热情,但实则看贱人的说法,大儿子顿时气血上涌,昂然说道:“谢谢耿老爷一片好意,但西言某这点雕虫小技,实在不值入您法眼,再说府苑帮衬的事,责任重大。确实不是我一介山民能承担得起的。”

听话听音,耿老爷挺着大儿子这话似乎说得诚恳,可是从语气上却是能听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感,于是也就不再强求,大呼吃酒,只当结实一位英雄。

父亲看场面有点凉,就接着说,“我这孩子,确实担不起这么大责任。不过,既然耿英雄已经开了金口。这是看得起我们,虽然不能帮衬,但朋友还要做,以后您这里有什么需要。只要一封书信,我们定尽力而为!”一席话说得慷慨激昂,有理有情,耿老爷也只得作罢。

可是在旁边倒酒的管家,看大家谈得不是很畅快,心下就打起了小九九。倒酒的时候也就显得有点三心二意,有时把酒撒到桌子上,有时把酒“不小心”洒到客人的衣服上。

大儿子是要干大事的人,对这点小心眼,也就根本没放在心上。

饭后,既然已经明确拒绝了耿老爷的邀请,大家也就不好意思住在耿家,不过耿家少爷非要缠着大儿子学功夫,亲自陪着送到了客栈,又软磨硬泡地坐了好久,这才很不情愿地回去了,说明天早晨再来送行。

想不到第二天一大早,大家还没起床,门外的院子里已经传来了耿老爷粗声粗气的声音,“西言兄起来了没?小弟过来请早点。”

父亲和大儿子他们一听是耿老爷的声音,连忙一咕噜爬起来,匆匆洗涮之后,就小跑着下楼来见礼。

下来时,却不见了耿老爷,只有耿家的老管家在大厅等候――管家昨夜送走客人后,还以为这辈子是相互再见不着了,想不到天还没亮老爷就让安排早点,款待西言家的人。

见老爷这么看重这家人,管家深悔自己昨夜孟浪,可是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了,只希望西言家的这几位不要心存梗塞才好,所以等在这里格外尽心。

由管家引导,大家来到客栈对面的“橘香酒楼”,而耿老爷则早已等在门口。

父亲和大儿子见耿老爷这么殷勤,也有点为自己昨晚上的言语和神情冷漠、不近人情而心生歉意。

“橘香酒楼”得名于沅河两岸一眼望不到边的橘树。

每到秋日十月,沅河上下千帆过尽,全是装运贩卖橘子的船只,弄得满河飘香,一片橘色,美不胜收,是沅河集市最有名的早点酒家。

上得楼来,大家分宾主落座,迎着窗外吹来的习习凉风,欣赏着沅河远近的美景,吃着这沅场最美味的早点,聊着温暖如春的话语,大家都有些陶醉了。

早点后,耿老爷送别父亲一行,考虑到大儿子他们请的先生走路不便,就专门给先生请了一成轿子,让一直送到紫烟坪再回来。大儿子正要先给轿夫脚钱,管家却微笑着说,“老爷已经付过了,你只管安心走路。”

其实,耿老爷昨天听儿子说起大儿子伸手就拿出一大根金条的架势,就知道这几个人很有来路,再加上大儿子不经意间展露的深厚功夫和能把野狼驯服的本事,一方面也有心结交各路豪杰,为自己的事业打开更广阔的天地,实在不行,至少也能减少麻烦,另一方面,也想接着这个机会,深入打探打探西言家的势力,毕竟紫烟坪这个地名还真么听过,西言家的名号就更无从知晓了。

其实他的这些想法,父亲和大儿子也是知道的,不过毕竟人家也是一番好意,也就不再多说,只是抱拳称谢,并告诉了耿老爷紫烟坪的大概方位,欢迎以后耿老爷上门做客。“一定,一定。”耿老爷望着远去的西言家人,连连答应。

话说大儿子和父亲带着大家离开了沅河以后,一路晓行夜宿,好不辛苦,几天以后,终于回到了紫烟坪老家。

到家后,大儿子又给抬轿子的两个人给了一点脚钱,同时托他们给耿老爷带了一点山里的野菜和干果,表示感谢。

随后,就给先生在院子里一个废弃的仓库里安顿好了住处,同时给有小孩子的家里安顿了派饭,先生在每家吃五天,轮流吃,主家吃什么,先生吃什么,但是五天必须至少要吃一顿肉。

刚开始,大家还很不同意,可是经不住大儿子的软磨硬泡,最后大家才说先让孩子读着看,家里要忙的话,也还得回家干活。在给大家动员的同时,二儿子三儿子已经在仓库的另一头腾出了一个地方,又请木匠做了桌椅板凳,按照老方法做了黑板,一切准备就绪。

这天,大儿子特意挑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给孩子们的这个学校做开学时间,并邀请了院子里所有的人家来这里参观,看先生怎么给孩子们启蒙。

大儿子以前小时候上学也是这样子,只不过那时候更艰难,窗子外面挤满了看热闹的乡亲,有的不够高,就找来石头踩上,有的干脆搬来木梯,踩在上面看,还有的干脆骑在另一个人的肩膀上来。

首批学生是父亲家的所有小孩,以及在火星人哪里上过学的孩子,共有十来个人,整整齐齐地坐在座位上,听先生讲解。

只见先生叫一句“人之初……”,孩子们念一句“人之初……”非常认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