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荒野时代 > 第067章 忙不完的活

荒野时代 第067章 忙不完的活

作者:烟竹海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2:32: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砍一根新鲜竹子,从中间一劈两半,并对折,在对折的地方用大火稍微烤一下,烤出油冒出水就行,然后乘热弯折过来,这样做不会把竹子折断。

将竹子折成人字形以后,按照挑桶人的身高,人字形腿的相应位置,再烤出油、再向里对折一次,从尿桶耳朵的圆洞传过去,将弯折后的竹子头与人字形身子稍微一捆,一副新的尿桶就做成、能用了。

做尿桶是这样,其实做水桶或者其它木桶也是这样,只不过做成以后的桶,分别做了不同的用途。

这个事情是木匠的活,大儿子也把它交给了三儿子和表弟。

15.还要做几张犁田的犁口,家里的几张铁做的犁口用了好多年了,都磨损得特别厉害。

这个事情比较麻烦,需要到山谷下面的那个石洞里面去用车拉一些废铁来重新烧窑炼铁、打铁,这个可能是最费事的活。

再有,打犁口也不是谁都干得了的力气活,而是一个手艺活,家里只有父亲和大伯两个人会打,其他人是干不了的。

不过今年大儿子准备自己上场,总不成这个活要靠老人一辈子,如果现在年轻人不学会,再过上些年老人手脚不灵便了,那这个活谁来干啊。

这个要掌握好火候,孩子们干不了,还是父亲和舅老倌来做,不过到下面的石洞里去取铁块,则是大家一起去的,毕竟路程也不近,沿路还不是很安全。

16.到山里找七八副新牛缆,要不来年开春犁田都成问题。

同时,打猎用的藤网也有些地方破了,还有两根藤好像有点干也有点脆,柔性不好了,需要换新的,要不打猎的时候。被罩在里面的动物一挣扎就有可能把网挣断了,那就白费劲了。

这个事情最简单,也不是很急的事,放牛放鹿的人。或者砍柴的人,顺便就可以做了,不用专门安排给谁做去。

安排完这些活,大儿子和全家人就分头去忙。

一个冬天,也就过去了。

有些孩子们不会的。或者干得不好的,父亲和舅老倌、母亲、舅妈就慢慢给他们教,直到他们全部学会为止。

到年跟前的时候,这些活忙得基本差不多了,有个扫尾就行,大部分人就去忙过年的事。本来大家想几家子聚在一起过一个热闹的新年,但大儿子觉得还是分开好,具体原因他也说不好,只是觉得不要聚在一起,这样两边也就都热闹些。让两个山谷都热闹起来。

这样一来后,离过年还有十天的时候,父亲和舅老倌开始忙着杀猪,按照老家的习俗,今天是要请远近的亲戚来吃一个疱汤的,也就是新鲜猪肉,慰劳一下等待了一年的嘴巴。

今年虽然在山里过年,但父亲还是要这样做,就让狗狗和小狼过去报信,说这边准备杀猪了。让他们老老少少明天一早全部过来吃疱汤,吃完了还可以回去。

前几年生活紧张,大家哪顾得上这些礼节啊,能在这深山里活下来就不错了。

说起吃疱汤。一般人可能还不能理解。难道新鲜猪肉真的有那么好吃?

刚刚杀出来的猪肉,还真是比放过一些时间的肉要好吃得多,还真有一股子新鲜味道。

不仅好吃,还容易炒熟,不像放了好久的肉那样需要炒好久才能吃,不会炒的人还有可能让人吃上生肉。

吃疱汤。主要吃这么几样菜。

第一样,是腰堂肉,也就是后腰肉,这个地方的肉滋味最嫩,适合老人吃,入口稍微一嚼,就可以连吞带咽葫芦着下去。

做这个肉,有个讲究。

首先选肉要肥瘦搭配,不能太肥,也不能太瘦,太肥则腻,小孩子吃不了;太瘦则精,老人不爱吃。

其次就是刀工了,需要将肉切成薄片,也就是筷子头粗细的厚度,太厚就不好咽,嘴巴小了,一口还装不下,太薄容易吃起来没感觉。

再次是下锅炒。

炒的时候,先放肥一些的肉,待肉出了一层油以后,再放一些瘦的,接着全放,用大火炒。炒到五六分熟,就要放切成丝的干红辣椒拌炒。

当辣椒炒到稍微有点糊的时候,赶紧放一些酱油进去,最好是颜色重的酱油。

随后再放准备好的小芹菜段和大蒜段,继续拌炒到**分熟。最后,加一点汤稍微一煮,等水翻开一会就客气起锅。这个菜装起来,还有个讲究。

一般吃饭的时候,只要是菜,不管好坏,统统装在大小不一的碗里,有时连汤也是这样,可是吃疱汤,只有这一个菜和猪肺汤是装在碗里的,其余的所有疱汤才都是装在盘子里的,要不不能算是吃了顿好菜。

第二样,当然是猪肺汤。

既然名字叫猪肺汤,就必然全是猪肺。

这个做的方法跟炒猪腰肉有点像,只是炒的时间短一些,煮汤的时间稍微长一些。

还有一点,炒猪腰肉可以适当放一点生姜,而猪肺就绝对不行,就只能吃出来生姜的汤味,而吃不出来新鲜猪肺的清香。

遇上不会做饭的婆娘,那肯定就把一碗好好的汤给弄坏了。

第三样,是爆炒猪肝。猪肝洗干净后,不能直接切片就炒,需要先用清水稍微煮一会,去去骚味,否则吃起来满盘怪味难闻。

既然叫爆炒,就需要大火,火越大越好,即便是把热油锅子烧起来也没关系,越热越香。

第四样,是炒肠子。炒的是大肠。

需要先把大肠反复用冰冷的清水淘洗干净,然后再用滚烫的开水清洗,直至把肠子上能看见的所有油花全部洗掉。

洗干净以后,就用温水反复地煮五六次,煮一次,用冰冷的清水洗一次,换一次水再煮。

这样一次比一次煮的时间长一些,到最后一次,基本上就已经煮熟透了。

前前后后可能需要两个时辰,才能把肠子煮好煮熟。

等完全熟透后。用粽粑杆专门做的长筷子夹起肠子,再切成大拇指大小的块块,就可以下锅炒了。

因为肠子里的油很多,虽经几次清洗和温水煮。但肠子上面的油还是多,所以炒的时候,就不能一概而论了,需要针对不同的口味,分别照不同的方法炒。

如果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多。就把火放小一些炒,让肠子里的油尽可能留在肠子里,这样吃起来,咬一口,冒一包油,那个滋味要多香有多香;而如果小伙子吃的话,就需要炒硬一点,把油尽可能炒出来,要不吃起来腻得不能下嘴。

第五样,是猪肝肠子。

这是两种东西合起来炒的一样菜。

除了爆炒。还要在炒的过程中加上一些胡萝卜丝和小芹菜,这样几种东西的味道混到一起,简直是绝配,香味在几丈开外都能用鼻子闻得到。

这也是最下饭的一个菜。

吃疱汤肉基本上就这几种菜,不过吃的时候,不是每样一碗或者一盘,而是根据人的多少,一样几碗几盘,反正一张桌子最少要每样两盘。

当然,除了以上几样菜。还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就是炒白菜,只需要用新鲜猪油一炒,把菜叶子炒软接近熟就行。炒熟的话吃起来就老了。

为什么说吃疱汤肉,一定要最后炒一个白菜呢,就是用来洗肠子的,其它菜都是肉菜,油多味重,就需要一个清淡些的菜调节调节。要不再好的菜吃多了也是会反胃的,何况有时候一天还要吃两顿,连吃五六天。

如果没有白菜洗肠子,即使再馋嘴的人,也经不住这么吃,吃上几顿保管拉肚子。

今年做泡汤肉的时候,父亲和舅老倌亲自上锅,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在旁边帮忙,并学着炒菜。

为什么这么大的事,还要这些男人们上灶台呢,这里有个讲究。家里平时都是女人们做饭,做的饭量就是家里三五个人的量。

在这个分量之内,做的饭菜还好吃,可要是做多了,比如一下子做三五十人,甚至跟多的人的饭菜,那就不行了。

所以,老家里平时都是女人家做饭,而家里来了重要客人,比如远方亲戚,或者有大喜事,或者像今天这样的吃疱汤的情况,则必须是男人上灶做饭。

不过,如果谁认为女人们今天正好借此机会休息一下,那就错了。

女人们虽然不掌锅铲,但是要掌菜刀,要管洗菜、切菜、递菜,做一些帮忙的活。

在大冬天里,女人们一双手不断在冷水、热水里浸泡,一场疱汤饭下来,一双手绝对是泡得绯红的了,有些人还会因此而生冻疮。

在这种大场合的饭,女人们不仅不能掌锅铲,而且连烧火的活都不能做。

一大锅子菜,尤其是这样比较嫩的肉菜,需要随时调整火候,变化烧火的大小,要是烧火的人手脚稍微慢一点,或者配合不到位,那这顿饭肯定吃不香。

这顿饭,是父亲一家人进山后,专门准备的第一顿过年饭,所以老老少少就非常重视,大家都抢着干活,看到哪里缺人手了就赶紧补上。

小宝宝们到现在都能自己到处跑着玩了,时不时给正在忙碌的人一些欢笑。

在老家的时候,这时候家里的农活基本上已经忙完,家家不是打糍粑,就是忙着杀猪,一个院子的本家十几户人就轮流地吃。

如果几家同时杀猪的话,就只能吃一餐疱汤,则主人家就给没吃上的人家,一家切一两斤新鲜肉过去,让他们自己慢慢吃。

这样下来,整个院子里,谁家的猪养得好,养得肥,肉好吃,都有个说法,也是显示谁家女人家能干勤快的一个结果。

大伯他们几家子几十个人从山洞过来的,这里他们已经走过一次,感觉到底比山顶老窑洞那边要近,也方便。

他们过来的时候,几个人正在捉煮,就赶紧放下东西过来帮忙。

只见大儿子他们四个人一人捉住一个猪脚,舅老倌和表弟两个人一人扯住一个猪耳朵,把一个肥猪压在一根高板凳上。

一个人端起放在板凳下面的木盆。

父亲拿起一把尖刀,扳起猪嘴,悄无声息地从猪下巴朝后斜插进去,往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一转,迅速把刀拔出,只听见“噗”地一声,一股鲜红的猪血从刀口处喷涌而出。

端木盆的人赶紧将盆子凑过去,猪血直落进木桶里面,泛起阵阵白里带红的泡泡。

木桶里放的是盐水,如果不放盐,只是清水的话,猪血不能很快凝固成块,就没办法下锅。

为什么要有一个人专门端着盆,而不是放在地上等着猪血喷出来呢?

主要是防止猪血喷出来的时候方向不对,因为每个猪的血管位置不同,抽刀以后,猪血从刀口喷出的方向就不同,如果没有一个人专门调整木盆的方向,那猪血肯定就喷到地上去浪费了。

等猪血放干,刚才负责猪血盆子的堂弟,端起盆子就朝灶屋跑去,他要赶在猪血变硬之前,将猪血倒进早已准备好的温水锅里去紧。

紧的过程,就是让猪血在温水里面慢慢变硬,同时把里面的水挤出来。

如果放到开水里面去,猪血外面的水出来了,也变紧了,但里面就有可能包着一包的血水。

堂弟端走盆子,刚才扯猪脚、耳朵的几个人将猪身子翻过来,互相手扣着手抬起来,扔进一个半丈大小的圆形筹盆里面――这个筹盆平时没有任何用处,就是用来过年杀猪用――旁边刚才没事干的人则早已提来了几桶滚开的开水,“哐当”一声将开水拎上筹盆边,“哗”地从猪身上淋下去。

不一会,整个筹盆已经装了有半盆开水。

父亲和舅老倌一人拿起一个小木盆,在筹盆里舀水,淋到还没有被开会浸泡的猪身上。

一般不用倒太多的开水,多了也是浪费,倒够一半就行。

泡不到的地方就用小盆舀着水淋。

与此同时,大伯拿起一个像人的手板样的刮刨就在猪身上刮起来,他要成热把猪毛挂掉。刮掉一个地方,再换另一个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