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荒野时代 > 第057章 一座空山

荒野时代 第057章 一座空山

作者:烟竹海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2:32: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难道这几棵树就是这个洞子的门?

大家怎么也想不到世间竟然还有这等事,都感觉非常奇怪,但更奇怪这个洞子是用来干什么的,是古人修的,还是天然形成的,还有,怎么这山里到处都是洞啊,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这一连串的问题,想得大家头晕脑胀也每个主意,倒是大儿子最先说话,让几个狗狗回家去把父亲和大伯他们叫来,一起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等父亲他们过来的时候,大儿子隐隐觉得这个洞子跟他有什么关系,但到底是什么却有一点头绪也没有,到后来他自己也觉得这个想法有点可笑――一个洞子跟他这个人有什么关系啊。

可是等父亲他们来了以后,大儿子猛然想起自己想修一条路到老城堡去的事,又想起根本没有办法修路,最好的是修一条洞子,可是现在的情况哪有那个本事啊,即使用钢钎、斧头干活,那也不知道要干到何年何月、要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修通,到那时还用不用得上洞子都难说呢。

所以后来父亲他们来了,到底说了什么,他一句也没听见去,直到二儿子扯了一下他的衣角、叫他回家的时候,他才清醒过来。在回家的路上,二儿子直到刚才他在想事情,就故意走在后面,想把刚才父亲和大伯的分析告诉他。

原来父亲和大伯并没有提出什么“新鲜”的想法,只是觉得这座山里面是不是一座空山,怎么这里会有这么多洞啊,还说等天晴了,洞口的泥巴变干了,再过来看看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经过刚刚栽好的当动物的树带的地方,二儿子还专门扒开几处地方看了看,发现里面的泥巴果然没有被昨夜的雨水冲走,就是在陡处的地方也是这样,大家的一场辛苦总算没有白费。刚刚栽好的树苗,正好需要这一场春雨浇灌。回到家里,下了一夜的大雨终于慢慢停了。

雨水冲洗过后的山谷,除了水流声和泉眼冒泡泡的咕嘟咕嘟声。没有风声,没有动物跑过的声音,连一个鸟的叫声都没有,喧嚣热闹的山谷似乎从来没有这么安静过。

大儿子因为想着修路的事,吃早饭的时候都有点傻傻的。害得父亲和母亲都有点担心,别被洞子里的什么坏东西给缠住了,只有儿子明白他的心思,在路上他们就商量着过几天就过去看看,说不定这是到老城堡的山洞,当然这也只是胡乱想想,从来也没想过能走通。

春雨来后,按照往年的习惯,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去搭田脚蓄水、赶牛犁田的,因为这不只是等来了雨水的问题――这山谷里的田和沙从来不缺水――雨水比从山里流出来的冰冷的溪水要暖和一些。能把干燥了一冬的田泡得软软的,但又不至于太冷。泡上水后的田,就像田里装了一面大镜子一样,明晃晃的,远近山峰和树木的影子倒影在田里,像是一幅幅画一样,漂亮极了。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对这一幅幅自然天成的山水画,确是顾不上看,他们有更现实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犁田,田犁不好,就可能一年都没饭吃。

泡上雨水犁田,不仅能让田地里的泥巴快速回暖。软和了的泥巴还能把冬天被虫子钻出的洞堵住,防止田里漏水。

这是大儿子、二儿子和三儿子三弟兄第一次带着牛独自犁田,三架犁辕里从上到下在三丘水田里展开,只听得“驾……驾……驾……”在上下田坎上响起,高兴得满妹她们像看热闹一样,围着水田叽叽喳喳个不停。

三个儿子就不停地犁田。吃饭都由表妹她们送到田边吃,几个牛轮换着犁田、吃草、休息,总之牛停人不停,而父亲他们就扛着锄头,从上到下堵水口,把水田的流水口关起来,等到田里的水关得差不多了,就在田边另外刨一条水圳把水引开――田里水太多了会把水田的田坎胀开、冲垮的,所以水位要不高不低刚刚好,水少了还不够渗透填补田里冬虫钻的洞眼,水多了又有田坎垮塌的危险,这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年轻人一般干不了这个活。

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点着火把,连着干了一天一夜,总算把十几丘水田全部翻犁了一遍――这可是个抢时间的活。

犁了春雨田以后,山谷里白天晚上开始出现一种烦躁的吵闹声――蛤蟆叫声。

这些蛤蟆在春雨来临之前,都在泥巴里面很深的地方打了洞子睡觉,只等这一场雨来,再加上把它们上面的泥巴犁松了,就迅速钻出来,整日整夜在水田里“呱呱呱”地叫,一个比一个叫得起劲。

有了这些蛤蟆的守护,就不怕虫子吃水稻、祸害庄家。

在灾荒年景的时候,春雨来临之时,如果谁家刚好这个时候有坐月子的人,月婆子需要补体子而又没有鸡肉吃的话,就往往会在田里捉一些蛤蟆来吃,吃的味道比鸡肉还好,补体子恢复得也快,但都不会捉太多,也往往不会在一丘田里面捉,一丘田里的蛤蟆捉完了,那这丘田里的庄稼也往往就完了。

捉蛤蟆很简单,不过只能是晚上,白天它们跑得很快,人还没走到跟前,它们屁股一沉、两只后退一撑,就跳出去很远了。

而到晚上,只需要一个火把,朝着叫得最响的地方找去,就能看见手板大的蛤蟆蹲坐在刚刚露出水面的泥巴上面,在鼓圆了肚子“呱呱”大叫,这时候蛤蟆即使看见了人,它们也不会跑的,相反还会盯着人们手中的火把看,直等到被人捉住了才清醒过来,可是这时候已经迟了。

所以,如果需要的话,只需要背一个带盖子的背篓,一只手拿一个火把,一手只管在地上捡了就往背篓里扔就行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能装半背篓。

对这些蛤蟆,父亲从小就被太太、爷爷他们告诉不能乱捉,除非是用来救人命的时候,现在父亲也告诉大儿子他们不能乱捉。并要他们把这个一代一代传下去,保护蛤蟆,就是保护人自己。

大伯住了两晚上就回去了,路上的雨水也刚好干透。被雨水冲翻弄送的泥土,经过两天的积压,也不用担心路上会出现塌陷和泥泞路滑,这样走起路来刚刚好。

那边的田他们是顾不上了,在家里的堂弟、表弟他们会经管的。所以大伯他们也不着急,反而还给这边帮了不少的忙。在山顶路过古窑洞的时候,他们发现古窑洞旁边的一个比较陡的地方被雨水冲出了一条大水沟,而以往摇摇晃晃的古窑洞竟然还好好地在那里。

在水沟里,他们发现了几块金黄色的东西,大伯知道这就是老人们传下来的金子,上次三儿子在山下面被蚂蟥咬了,就是用金圈圈弄好的,所以他们想着说不定以后还用得着,当然用不着更好。不过这样因为金子软软的,还可以打成一些玩具让几家子的小宝宝玩。

就因为这一考虑,他们就把水沟里的几块金子拿上了,那金子可真沉啊,一路上累得大伯、二伯直冒虚汗。

下到半山腰的水潭边上,大伯正想让大家坐下来休息一会,吃点东西再走,再说背着几块金子也重得不行,二伯就发现下面以往清澈透底的水潭已经被山洪水冲得不成样子了,整个水潭里倒有半潭的泥巴。靠近山坡的地方,还有一大块山石滑坡了,跌落在水潭里,把原本很大的水潭挤得很小了。虽然大家已经看习惯了以往的老水潭,但现在这样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知道世事流转,以后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在水潭下面的小溪了,洪水已经退了下去,只留下往日溪流大小的水流。半清半浑的溪水,在山尖石头间百转千回,不断寻找着下山的路,碰撞得“轰隆隆”直响。

在一个几块大石头阻拦形成的小塘坝里,大伯发现了好几条手棒大的鱼,估计是水潭里被大水冲出来的,到这里被石头挡住了就游不动了。

有这个,他们当然不客气,抓起鱼的鳃巴,用几根棍子穿好,担上就走。

天快黑的时候,他们已经走到了山脚下的水田边,果然孩子们已经把田犁过了,只不过田脚的稀泥搭得有些不均匀、不好看――不过这也不是一年两年的功夫,起码要到三十岁以上,才能搭出一个漂亮的田脚。

大伯看着孩子们不太好看的成果,想起自己年轻时候不会弄,被人笑话的往事,不由得开心起来。有了狗狗的提前报信,堂弟和表弟举着稿把,远远地等在路上。

到家以后,天已经黑了一阵了,只不过远近水田里泛出的银白银白的月光,照着他们走了一路,还不觉得有多着急,因为看到自家的田,也就相当于看到家了,田就是农人的希望和全部。

吃饭的时候,大伯感觉今天的夜饭好像差点盐,刚开始还不好说,怕娘娘有心事,也担心是自己今天走了远路口重的缘故,后来二伯和堂叔几个也感觉菜里没盐,这才说了出来。

娘娘笑着说,“还真是没盐,家里没盐了,到天快黑才想起来,本来想过去打开盐洞拿一些过来的,但天黑了不方便,那洞子里面黑洞洞的晚上也吓人,你们先将就着一顿。要实在感觉嘴巴没味道,要不给你们炒一盘辣子吃。”

“还是算了吧。没有盐的辣子辣死个人。”大伯也笑了起来。本来上次父亲第一次打开盐洞的时候,就拿了不少盐出来,想着慢慢吃,毕竟打开一次也不方便,还担心打开次数多了,湿气钻到洞子里去,把盐化掉就麻烦了。

但这些年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大家干的都是重体力活,吃饭口重,菜里放的盐就多。

此外,考虑到家里的野牛和驯鹿要干活,犁田、犁沙、拉东西,很辛苦,于是就每隔一段时间,在野牛和驯鹿过夜的草上都要洒一些盐水,这样牲口们干起活来就有劲得多。

到冬天的时候,还要做很多腊肉,这些腊肉要吃上半年,腌腊肉也用去了很多盐。

所以当初取了不少的盐,但也还是用得很快。

第二天一早,堂弟和表弟他们几个年轻人本来就想把盐洞打开取盐的,不过早上的时候,不知怎么回事,两个野牛放出去吃草后,就在前面的山上跑了起来,不是在附近转圈圈跑着玩,而是朝山外面的远处跑去了。

这样,全家人除了一部分人看家,照顾家里的牲口外,其余的人就带上狗狗和小狼跑着追去了,因为损失一个牛的话,虽然不至于影响到干活,但还是舍不得,一个牛毕竟不是个小牲口,不是一个鸡、不是一个鸭。

直到中午过后了,他们才在前面一个山坳里面,把野牛围住了,它才没有再乱跑,这才把它牵了回来。大伯估计可能是野牛在吃草的时候遇到虫虫子咬疼了――有的还能直接咬死一个牛,还有的咬不死也能弄疯――开春了,这些虫虫子也就出来了。

这样一耽搁,直到下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娘娘才催促着几个小伙子就把盐洞打开了,要到里面去取一些盐来吃。因为这个洞子里面也没有岔洞,更没有什么危险东西,大伯他们就只是帮着把洞口挖开了,而让孩子们自己举着火把进去取盐。

大伯站在洞口,看着里面,看见洞子里跟几年前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变化。想着娘娘做夜饭等着用盐,表弟和堂弟就在靠近门口的地方,用斧头劈开几块盐方,就要出来。

这时候,他们隐隐听见洞子深处传来“棒棒棒”的声音,仔细一听又好像不见了,等转过身去,那“棒棒”声却又响了起来。

堂弟天生胆子大,但在这四处黑咕隆咚的洞子里――明知道没有任何岔洞和怪东西的洞子里――听到这个声音,还是觉得毛骨悚然,惊出了一声冷汗,撒开腿丫子就往外跑,他一跑,其他人吓得连手中的工具都扔了,也跟着跑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