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南明妖妃:我不是李香君 > 第一卷南都:末世繁华 第59章这不是在找虐吗

听说顾喜要扶乩,张采抬头看了她一眼,见她丰乳肥臀大有杨妃之神韵,不禁哈哈笑道,“啊,原来你就是肉屏风顾大脚啊,幸会幸会,现在就有空,来,把你的手给我,我先帮你看看手相,看你姻缘如何,哈哈!”

见张采一猪哥样,郑森不由得想到了钱孙爱,这小子今年不过十四岁,爱好怎么和张先生和余怀一个样了呢?

男人的爱好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化的,钱孙爱那样的中二少年喜欢的是情窦初开的豆蔻少女,到了郑森的年龄就喜欢温柔贤良的大家闺秀,而张采这样的中年大叔往往对成熟女性情有独钟。顾喜今年二十四,在后世还是个大学刚毕业还没褪去青涩外衣的妙龄女郎,但在四百年前十六七岁就嫁做人妇的明朝就是个成熟少妇,对中年男人有无法抵抗的杀伤力。

顾喜笑嘻嘻地放下茶盏,大大方方地把手伸到他面前,“泐师请吧!”

在她一颦一笑的攻势下,张采很快就丢盔弃甲了,胡乱地说了几句恭维的话就开始把玩起来,只见他一会儿摩挲,一会儿按压,一会儿又在上面画圈圈,把玩够了才装作若有所思地道,“啊……这个……小喜的手掌宽厚有肉,手指粗短匀称,乃是有福之相啊,早年虽然困于烟花柳巷,异日必定一飞冲天,三品诰命有些寒碜了啊。”

顾喜见他说得头头是道,但笑得又这么猥琐,哪里还不知道他是在趁机吃自己的豆腐?但她最擅长迎来送往了,也是最不拘小节的顶级名媛之一,泐庵法师名声在外,要吃她豆腐她自然是愿意的。大明养士两百多年成果斐然,不仅养出了很多正人君子,也养出了很多贪鄙小人,除此之外像泐庵法师张采这种嬉笑怒骂全凭兴之所致,每日放浪形骸之人也不在少数。顾喜从业多年,对这些事早就见怪不怪了,但泐师你吃就吃吧,干嘛要流口水呢?

见他永远也玩不够,顾喜没办法,只得反手握住了他的手温婉地笑道,“今日暑气太盛,泐庵师快请坐下喝茶!”

闻到茶香,张采就不得不放手了,“哎……好,好咧!”

喝了几口茶,顾喜才瞪着明媚的大眼睛问道,“泐师也是受张宗子邀请,前来饮茶的吗?”

一说起正事张采很快就收起了玩闹的心思,一本正经地回道,“嗯,不错!张宗子的戏在江南排第一,经他之手点评的戏文无不焕然一新,我最近点评了一部水浒,自认还过得去,听闻他到了南都就从吴县赶了过来,希望与他切磋一二。”

大明的文人除了自己写文章最喜欢做的就是点评先人的文章了,顾喜听说他点评了一部《水浒》,眼睛就亮了起来,“呀,先生真有本事啊,居然敢点评《水浒》!这种几亿字的著作,奴家连看完都困难,先生居然可以点评,肯定是看了无数遍的吧。”

说到《水浒》张采就变得神采飞扬了,“那是自然,我自幼便酷爱读《水浒》,至今已读了不下百遍,不然如何敢点评?”

“嗯,嗯,嗯,先生乃真才子也。”顾喜嗯嗯嗯地附和着,那模样就像在吃棒冰一样,又见郑森频频向他使眼色,就把他要出一本《古今名联录》的事讲了一遍,最后再三恳求他留下来,“先生才气这么大,又这么擅长对联,何不在这里逗留几天,和广霞一起帮郑公子甄选些名联出来?”

面对肉屏风海陆空、声光电立体环绕似的攻击,张采哪里受得了,当即答应下来,“既然这里有这么好玩的事情,那我就只好对不住他了,哈哈哈!”

说完,又看向郑森,笑道,“我肚子里的绝妙好联取之不尽,不知大木老弟还有多少银子可以打赏?”

顾喜看了一眼郑森,嘻嘻笑道,“泐庵法师对对子的本事天下无敌,公子你可要大出血了。”

郑森哈哈一笑,“不存在,区区金银,何足挂齿?能结识泐庵法师这样的大才子乃我平生所愿也。”

几人又说了一会儿科考的事,按规矩排了个辈分,这次郑森终于找回了自信,张采虽然才华横溢,但自幼讨厌科举,因此到现在他还只是个儒童。但这人气场实在太强大了,即便学历不如他,仍然与他称兄道弟,好像不知脸皮为何物一样。

郑森有些不快,就生了与他较量学问的心思,心说你大概只是擅长对对对联、写写诗文罢了,若说起八股时文,你肯定不如我,不然你为何不去考功名呢?

郑森打定主意,很快就把话题引到了科举考试上面了,“欸……我那年科考的题目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我作的文章是‘民无信不立,君无信不喻。君子主忠信,诗云:忠信之羽,仁义显兮。宜尔子孙,正道昌兮……”

这是他的得意之作,也是他获取功名的大功臣,因此即便到现在已经六年了他还能背出来,“先生以为这文章如何?”

张采听得直皱眉,等他背完了才淡淡地笑道,“大木这文章放在福建定是必中的,若是在南直或浙江是必不中的。”

郑森很不服气地道,“请先生指点!”

张采也不客气,先把他的文章口诵了一遍,然后就开始挑点评,顾喜眼睛睁得大大的,“哇,泐师当真有过目不忘,过耳不忘之能呀!”

张采没有搭理顾喜,开始从承题开始找茬,“‘民无信不立,君无信不喻’,就承题而言,中规中矩,若能改‘喻’为‘丽’,则有画龙点睛之效也!”

“喻”通“谕”,意思就是教育的意思,郑森在文章里说“君无信不喻”意思就是当皇帝的不讲信誉就没资格教育大臣,这就犯忌讳了,做臣子最多只能劝谏皇帝,不能教育皇帝啊。张采建议把“喻”改成‘丽’,意思就变成了君王没信誉就不是圣明天子,语气就要温和许多了。

开篇就被人挑出了毛病,郑森就更不服气了,但张采没理他,又接连指出了几个不妥之处,他先前还不服气,但越到后面越心虚。当张采最后把改好的文章重新诵读一遍时他就惊呆了,因为整篇文章已不像之前那样棱角分明,拽得二五八万似的,而是变得中正平和、立意深远,考官看一眼就能猜出考生脚踏实地的品性。

郑森直接懵了,这人的水平实在太强了,不仅拥有过目不忘之能,还能让考生根据考官的喜好伪装自己的三观,简直就是个妖孽。看来他说自己厌恶功名是真,绝不是因为他考不上。

终于结识了一个真正的才子,郑森大喜过望,当即把他引到上座坐了,小丫鬟上了茶,二人继续攀谈起来。

张采的学问太高深莫测了,他有自知之明,不敢和他谈论文章了,就开始谈时局,因为出身在高官之家,来往都是有权有势之人,郑森有独特的信息渠道,对时局也有独到的见解。而张采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很难接触到高层人物,谈诗论文还行,一说到时局就漏洞百出,不堪一击。

察觉到自己上了当,张采马上转移话题,两人很快就谈到了对联上来,这是两人的共同话题,郑森也有意考校他,就拉上余怀与他一起研讨。

余怀早就听说过吴中张采的大名,当下也虚心请教道,“我于对联一道并不十分精通,今日幸得遇到先生,定要请教一番。”

张采呵呵一笑,随即就开始找回场子了,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道,“对联虽为小道,细细钻研却也博大精深:第一层次歌咏山水,我总结为‘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第二层次抒发心情,第三层次乃乞书而不以格言应之,即所谓无益之事也……”

随着话题越来越深入,郑森第一个掉队,到了后面连余怀都跟不上他的节奏了,瞪他又说了一些书上很少记载的生僻名联和背后的故事,两人就彻底变成了他的粉丝。

郑森道,“先生真乃博学多才也,在下能得先生相助,此番定然扳回一城!”

张采和余怀都一脸狐疑地看着他,“何为扳回一城?”

郑森知道说漏了嘴,忙转移话题道,“我在闽中与人比试对联,结果却一败涂地,这才来到南中寻访名联与名士……”

听他说了赌对联的事,二人就哈哈大笑起来,余怀笑道,“有了泐师帮忙,大木弟定然一举夺魁!”

郑森尴尬地笑了笑,“嗯,说得是啊!有泐师帮我,我再无担忧矣!”

打了会儿岔,又说了点儿闲话,时间就到中午了,郑森道,“张世兄且去后面歇息片刻,中午小弟做东道,一定要好好请教一些对联的学问。”

说罢又看了顾喜一眼,“小喜,你可要把若采兄服侍好啊。”

余怀也若有所指地道,“嗯,是极,是极!若采初来乍到舟车劳顿,小喜你要好好帮他松松筋骨!”

他和顾喜同居了几天,短暂的新鲜感过后,觉得自己还是喜欢娇小玲珑的姑娘,因此对她的“移情别恋”毫不在意。

顾喜嘻嘻笑道,“公子爷放心,小喜亲自陪张先生如何?”

说完就主动挽住他的胳膊,媚眼如丝道,“泐师,走吧,到里面为奴家看手相吧。”

张采的骨头顿时酥了,“哎,好,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