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南明妖妃:我不是李香君 > 第34章 暴殄天物

南明妖妃:我不是李香君 第34章 暴殄天物

作者:沉渣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4:09: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来得找个人看看这双脚了!”周婶走后,李晓君盯着自己那双畸形的脚呆呆出神。李香君啊李香君,你对自己也太狠了,竟然把一双脚摧残成了这样,不心痛吗?这个社会实在太变态了,怎么可以这样摧残女人呢?

这双脚,怎么能穿高跟鞋呢?

这双脚,明年清军打过来了,怎么逃命啊?

这双脚,自己看着都恶心,那些臭男人的口味也太重了吧。

一想到某人在自己这双残废的脚上摸来摸去,她就想到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妈呀,受不了,太恶心了,必须得治好才行!

李晓君想到了给她治头晕的大夫,就起身掀开窗户向下喊道,“小翠啊,你什么时候派人去抓药啊?”

翠云正在帮她洗衣服,闻言忙答道,“还有两天呢。”

这两天周婶加班加点,帮她做了两套内衣,搭配六条内裤,都是同色的套装,不过,李晓君比较爱干净,必须洗了才穿。

李晓君道,“你能不能派个人把那个大夫请来,我想让他帮我看看我的脚。”

“看脚?”翠云放下手里的活计来到她身边,着急地问道,“你的脚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不想裹脚了。”

李晓君说了自己的顾虑,翠云就像看怪物一样地看着他,“小姐呀,你也不出去问问,整个旧院谁不羡慕你的脚啊,你怎地还不想要了?”

啊,就这畸形得像一双鸡爪一样的东西,竟然有这么多人羡慕,这个社会真是太疯狂了!

李晓君懒得跟她废话,“就是不想要了!”

“小姐……你疯了吧?”

“嗯,就是疯了!”

见她态度坚决,翠云没办法,只好让小五去请大夫。

大夫姓孙,是个干瘪的老头,听了李晓君的诉求之后也表示很不理解,那痛心疾首的样子就像亲眼看到他孙子拿着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当玩具一样——恨不得给她两巴掌。

李晓君没有去管他痛心疾首的样子,反而是大大方方地把脚伸到他面前让他检查,这个时代女子的脚是极为隐私的部分,大抵和胸、臀一个等级,她这样大胆的行为可把一边的翠云吓坏了,连忙用眼神示意她。

李晓君前世什么样的情况没遇到过,根本不在乎这些小事,见孙大夫已经呆了,就咳嗽了一声,“孙大夫……你看……能治吗?”

孙大夫终于从梦中惊醒,随即就摇头道,“老朽才疏学浅,恐不能让小娘子如愿啊!”

老头虽然有点儿小猥琐,但还是很有职业道德的,做不了就是做不了,绝不逞能。李晓君很欣赏他的职业精神,这样的手术放在后世都是超高难度了,据说要做好几期才能完成呢,何况是四百年前?

“啊?连孙神医都没办法啊?”李晓君心中充满了失望,看来自己得残废一辈子了。

“小娘子过誉了,老朽这点儿微末道行,哪敢妄称神医!”孙大夫纠正了李晓君的话,又说道,“不过,老朽知道一人,或可行此手术!”

“啊?”李晓君本来还有些失望的,随即心中就是一阵狂喜,“谁啊?请孙神医指点一二,你一定要帮帮小女子,小女子以后定当厚报。”

说完,起身学着古人的样子郑重地福了一福。

孙大夫忙起身还礼,丝毫没有歧视对面这个失足妇女。

“老朽有个医友姓王名肯堂,字损仲,他不仅学问了得,在医道上更是博大精深,尤善外科正骨,如他在场,定能帮小姐达成心愿。”

王肯堂,中国名医,有医学巨著《证治准绳》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传世,他从小就热爱医学,仅靠读几本医书就能治病救人,挣钱养家。但他出身书香门第,父祖都是进士出身,他也必须考科举,为了不耽误他举业,王父便禁止他再看医书,也不准他给人看病了。

考中进士以后,王肯堂就安心做官了,但他为人耿直,嫉恶如仇,根本不是做官的料,后来索性辞官不做了,回到老家捡起小时候的爱好继续钻研医学,就这样成了名医。他不仅擅长伤寒,而且对外科十分感兴趣,和传教士利玛窦是好友,利玛窦和他一样也是个全才,两人经常交流东西方的学问,其中当然少不了医学,因此他算得上是中国第一个中西医全才。

“啊,王肯堂啊……”李晓君想了半天也没想起关于此人的记忆,最后只能摇头表示没听说过。她的历史知识实在太浅薄了,医学方面就知道一个李时珍,便问道,“孙太医听说过李时珍吗,他行不行啊?”

“濒湖老人的大名老夫自然是听过的!”孙大夫摇头苦笑,“不过他已亡故五十多年了!”

“啊,已经死了啊!”好不容易想起一个明朝的医生,结果已经死了五十多年了,李晓君十分,只得继续打听王肯堂,“不知道王神医现在何处,可否劳烦先生请他来一趟,或者我自己去也行。”

“咳,不成,不成啊!”孙大夫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王相公也已过世三十年了,何处去寻他呢?”

“啊……这个也死了?”李晓君一口老血差点儿喷了老头一身,好你个老东西,竟然敢消遣老娘,“那怎么办呢?”

见她的脸上布满了惋惜与愤怒,孙老头忙道,“不过王相公虽已故世,但他还有传人。”

为什么古人说话都是说一半留一半啊,先前的袁本盈是这样,现在这人又这样?

李晓君按下心中的不快,故作惊喜道,“王神医还有传人啊,真是太好了,孙太医,你可认识他的传人?”

孙老头抚须而笑,“认得,认得。王相公的传人极多,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儿子王檀王吉德了,吉德老弟深得王相公真传,如有他相助,定能如你之愿。”

“啊,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李晓君又起身福了一福,郑重地道,“请孙太医一定要帮我这个忙,报酬什么的都好说,拜托了。”

孙大夫没有立即答应,反而问了他一直想问而没机会问的问题,“世人都以三寸金莲为美,小娘子为何偏要毁去,不觉得可惜吗?”

李晓君早就想好了托词,“世人以为美,我以前也觉得美,但经那一碰之后就不以为美了。这脚被毁成这样了,走路太不方便了。到时候清军打过来了,连跑路都不行,那我岂不冤死了!”

“清军打来了?”孙大夫猛地一震,颤抖着问道,“你说什么?你说的可是东虏,东虏怎会打到南京来?”

哎呀妈呀,说漏嘴了呀!

李晓君尴尬地笑了笑,讪讪道,“你理解错了,我说的是万一,万一清军打过来了,我跑路都不行。”

孙大夫很明显还没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喃喃道,“东虏怎会打过来?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原来这个时代的人管清军叫东虏啊,李晓君有些愕然,其实她不知道的是清朝的称呼有很多,什么建虏、东虏、鞑子、满达、满清,乱七八糟的都有,但这些都只是民间的叫法,有些甚至是后世人的叫法,比如“满清”一词最早是由中山先生提出来,而他们自己一般都是“我大清”。至于军队,明朝的军队正式称呼是“天兵”,清朝的军队叫“大兵”。

她初来乍到,一开口就犯了个严重的历史性错误,居然很客观地叫他们“清军”,这样的叫法在讲究政治正确的大明是有很大的问题的。不过,孙大夫也并非是有很高政治觉悟的人,而且他此时还处在“清军即将下江南”的巨大震动中,根本没在乎这些细节。

“哎,孙太医,醒醒啊!”见他还在梦游,李晓君又忍不住叫了两声,“我刚才说过了,我是以防万一,你别当真啊。”

唉,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自己这嘴啊,怎么老是憋不住话呢!

“啊……哦!”老孙头终于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原来是以防万一啊,吓了老儿一身汗!”

他刚才真被吓了一下,但仔细一想就明白了,这些话多半只是她的说辞,她和归德侯公子的事尽人皆知,现在侯公子跑了,她又急于医好自己的脚,多半是为了去寻他吧,什么清军打到南京,不过是个幌子而已。

“既然小娘子执意如此,老夫自当从命,我回去之后就给吉德贤弟写信,到时一同前来为小姐诊治!”孙大夫拱了拱手,又道,“只是这诊费,得两百两。”

“两百两?”李晓君还没说什么,翠云就张大了嘴巴,“这么多啊?”

明朝末年通货膨胀十分严重,一两银子在万历时期价值七八百元,到了现在就只剩一百块钱了,按照购买力计算两百两银子差不多是两万块钱,放在后世根本算不得什么,她读大学每月的零花钱都不止这点儿。然而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她大宅子住着、丫鬟婆子服侍着,但却是个空架子,别说两百两,就算是二十两银子她也拿不出来了。

“好,两百两就两百两!”李晓君想了想,还是答应了,“那就拜托了。”

比起银子,逃命才是最重要的,俗话说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为了能在这个乱世活下去,她必须学会取舍。

孙大夫走后,翠云才惋惜道,“小姐,你真的要毁了你的脚啊?”

“是啊!”李晓君答应了一声又纠正道,“我这不叫毁了我的脚,叫治好我的脚!”

翠云瞥了撇嘴,“但是咱们上哪去找两百两银子给他们啊?”

李晓君不以为然地道,“怕什么,总能想到办法的。”

任何用钱能解决的事都不叫事,大不了到时候再向卞赛开口借就是了。赛姐啊赛姐,你可一定要努力挣钱啊,姐们儿的后半辈子就靠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