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未来岛 > 第三章 重聚

未来岛 第三章 重聚

作者:随便起个名字吧123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节

“爸爸!太好了太好了!你要回来了啊!太好了!我太高兴了!”姐姐满眼泪光的对着手机呼喊着,跳着,笑着,泪珠不知不觉就连成了一股,止不住的从眼睛里涌出来。刚开始她还只是左右擦拭,到后来则一只手掩住脸哭了起来。她没有哭出声,低下头,肩膀颤抖着,然而没一会儿又忍住眼泪笑着抬起头面对屏幕里的父亲。父亲的眼里也闪着泪花,看着姐姐,咧开嘴笑着,嘴角、眼角和额头的皱纹更深了。

这已是第二年的春天,姐弟俩在村长家住了一年有余。这一年里,姐姐初中毕业,没有再上高中,而是在家专心带弟弟、帮村长家打理家务。弟弟则进入了村里的小学读书。

这一年里,姐姐不知道问过父亲多少次,什么时候回来,但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再等等,再看看。她自己也悄悄关注着回国的机票,但每次看到价格,都灰心的关上手机,她知道这是父亲和家庭承担不起的开销。她也曾想象过,当父亲告诉她明天就要回来时,自己会是如何的开心,如何想要马上告诉弟弟,弟弟会是如何的欢欣跳跃,但当这一天真到来时,却全然不似她想象中任何一幕。

姐姐下午去接弟弟放学,一见面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然而一时间,弟弟似乎不知该如何反应,直到姐姐高兴的抱起他转圈,一边开心的喊道,爸爸要回来接我们了,弟弟也才开心的叫起来,也和姐姐一起笑着喊,爸爸要回来接我们了!

“啥子?去日本?”村长老婆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你老汉真的是这么说的?他想清楚了么得?你两个去了做啥子哦?你倒好说,大不了不上了,但是弟娃儿还要上学,咋个弄?你们住哪里哦?”村长老婆连珠般的抛出一串问题。

“我爸真的是这么说的,”姐姐小心翼翼的回答,“住的倒好说,他说大不了就凑活下宿舍,多交点钱也没啥子事,但是弟娃儿上学确实晓不得咋个办。”说着她看了一眼村长老婆,又小心的说:“我爸说,他已经在托人打听了,好像是有个专门的政策,咱们这儿去的家属如果有娃儿要上学,可以提供入学,就是晓不得咋个弄,贵不贵……”

姐姐看着一言不发的村长老婆,心里有些忐忑,清了清嗓子又接着说:“嬢嬢,我爸说要特别感谢你和三爸,要不是你们两个,我和弟娃儿真个是家都没得一个……”她又偷看一眼村长老婆,只见她面无表情盯着饭桌,不露声色等着姐姐继续。

“那个,我爸说,他想得开了。他说自己在外面打拼,辛苦,就是为了我和弟娃儿,为了这个家。要是现在因为打工挣钱,家也没得一个,娃儿们也见不到,那挣了钱还有啷个意思嘞?还是要一家人团聚。团聚了,苦点儿也没得事,别的事情,都可以再说,再想办法。”

村长老婆终于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说,老孟这句话倒是对头,没得家人,再辛苦也就没得意思了。

“哎?那他想没想过回来干……”村长老婆说到一半,便自己摆摆手打消了刚才的念头,“算了,肯定是回不来了,”她又叹气说道:“回来了也一样是外面打工,一样要带起你们一起,还没得那边挣得多,那还是去吧……”

姐姐如释重负,但是不知说些什么好。

村长老婆这时放下筷子,坐到弟弟身旁说:“哎呦,你娃儿就要去日本了哦,远哦,晓不得啥时候再回来,嬢嬢还真是有点儿舍不得哦……”说着她抱起弟弟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还有一个月,那你这一个月想吃点儿啥嘛,嬢嬢天天给你做你喜欢的!”

“我想吃上次大姐带回来的炸鸡,还有薯条!”弟弟眼睛一亮,高兴的说着。

“哎呦你这个瓜娃子!就晓得吃那些洋垃圾,嬢嬢做的就么得你喜欢吃的噻?你这个娃儿,养不熟的嗦?”说着在弟弟脸上轻轻捏了一把,却又笑道:“要的嘛要的嘛,那就炸鸡嘛!嬢嬢再给你做点儿家乡菜,你多吃,到了那边,怕吃上就难咯……”

还有一个月,就能见到父亲了。姐姐心里默默念着。

这一夜,姐姐几乎没睡——不是因为兴奋——而是满心盘算着,要如何迎接父亲。家里的屋子要重新收拾下,自是不必说。桌椅板凳这些家具,要擦洗干净,窗帘要洗,床褥也要拿出来再晒,实在不行可以问村长老婆借用烘干机,想来她应该不会不答应吧?还有家里吃饭的餐具厨具,都要再清洗过,时间久没用怕落了灰,虫爬过。吃的不能多买,因为没几天就要走了,买少了也怕不够——哎呀不管了到时候再看,多了就多了,可以给村长家拿来,不过他们应该不会吃这些……还有父亲最爱吃的辣椒回锅肉,笋干菌子汤这些,菌子好买,就是这个时节好笋晓不晓得买得到哦……还有在电视里看过人家说,来时饺子去时面,包一顿饺子炒几个菜嘛,就这样定了!对了还得买点酒,还有烟!还有父亲用的拖鞋,毛巾,干脆重新买吧,也没几个钱,用着也舒服。对了还有家里的水电,这段时间要去常开常用,怕久了不用要出问题。还有鸡笼兔笼,要打扫干净,哎呀如果走了,这些小家伙儿咋个办呢……

她刚要昏昏睡去,便被闹钟叫醒,已然天亮。然而她却丝毫感觉不到一夜未眠的困倦,反而精神很好,穿上衣服下楼准备做饭。

厨房里村长老婆已经在切切弄弄了,阳台上的洗衣机和烘干机嗡嗡运转着。

“嬢嬢?你咋个起来这么早哦?”姐姐有些惊讶的问道,“你是不是有事要出去噻?那你跟我说嘛,我反正早点儿起来么得事,下午还能睡一会儿……”

“你起来了嘛!”村长老婆看了一眼姐姐又继续低头做菜,“么得事,我给弟娃儿收拾下衣裳嗦!马上就要走了,又正好是换季,我就把他那些不穿的都洗一下收起来了嘛。下午嘞,再去市里买几个真空袋,你们好带走,正好也给这小娃儿买那个炸鸡,放学回来正好吃点儿,也不得吃多,吃多了晚上就吃不下咯……”

姐姐心里一暖,连忙下去帮着村长老婆做起早餐来。

第二节

对于那一天是如何见到父亲的,姐姐印象里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记忆。

一种记忆里,那一天很长,时间的卷轴好像不停生长着,每一秒都被抻拉得无限细薄,那卷轴上更细小的刻度,也逐渐变得模糊,透明,直至消失。而回忆里的那一天,仿佛就永远定格在了她坐在门廊下等待的一刻。她一大早起来就准备好了所有东西,然后就坐在那里等着,等着,等到哄着弟弟睡觉,等到弟弟打着哈欠醒来。她坐在那里望着,望着,望见日头爬上山顶,望见山顶披上了酒红色的晚霞。

另一种记忆里,那一天很短。她和父亲不停的发着信息,她嘱咐父亲中午在车上先吃一点,回来了再好好吃。父亲嘱咐她和弟弟先吃,不要等他。她嘱咐父亲出站如何打车,父亲笑着说我比你熟。她不停的问着父亲到哪里了,快到了就开始煮饺子,而再一回头,父亲已经带着满身沧桑,背着大包拉着大箱子,站在了门口。

两种记忆在这一刻汇合,然后是一段真空,仿佛那几秒钟发生的事情,在她记忆里无端的蒸发了。她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过去的,只记得下一刻,她的头深埋在父亲怀里,眼泪浸湿了父亲的衣服。她双臂紧紧的抱着父亲,感受着父亲身上的温暖和路途风尘的气息。她觉得自己哭了很久,流了很多眼泪,这泪水里有爷爷奶奶离开的悲痛,有寄人篱下的委屈辛酸,有多少次面对父亲强颜欢笑背后的辛苦和劳累。也不知过了多久,缓缓抬头,才发现父亲亦是热泪纵横的看着自己,脸上的皱纹里沁满了泪水。

天边的夕阳缓缓落下,远处山顶上最后一抹残霞渐渐黯淡。村里炊烟已熄,华灯初上,而这座院子里却只有慢慢暗下的天光,和静静站在院中的父女两人,还有昏昏欲睡的报晓鸡。

父亲收起泪水,重新打起精神笑着对姐姐说:“走吧,妹娃儿,吃饭吧,你们肯定饿了。”姐姐也点了点头,擦着泪水笑着帮父亲拎起行李走进屋里。

“弟娃儿嘞?”父亲问道。

姐姐这时也发现弟弟怎么不见了,四下一看,才发现门后滴溜溜一双圆圆的眼睛偷偷看着。她笑着拉出弟弟,“你不是吵着说要爸爸吗,怎么现在躲起来了嗦?”说话间,弟弟又溜溜的躲到姐姐背后,探出脑袋来看着父亲。“哎呦快来噻,你这个娃儿,”说着姐姐抱起弟弟走到父亲面前,“叫爸爸!”

“爸爸。”弟弟怯怯的叫了一声,看了一眼父亲,又转头扑向姐姐怀里。

“哎!弟娃儿让爸爸抱一下!”说着,父亲从姐姐怀里抢过弟弟,抱在怀里亲了起来。

弟弟被他的胡子扎的哇哇直叫,父亲哈哈笑着,姐姐也笑着说么得事,哎呀,你让爸爸亲一下子噻,你们两个耍,我去下饭咯!

热气腾腾的饭菜一会便摆了满满一桌,平日里苍白发青的灯管,今天似乎也发散出温暖的色调,充盈着整个房间。

姐姐心里暖洋洋的,整个人像浸在了热水里,身体里的疲乏一下子释放了出来。她的身体变得懒洋洋的松软,脸上带着微笑,身体侧在一边手撑着下巴,看着桌上散发出的热气在带着光晕的柔和色调里衬托出父子俩欢笑的脸。

她累了,晚上沉沉的睡去,连什么时候弟弟偷偷爬上了她的床都不知道,而一睁眼,天已大亮,父亲正做好早餐等着她和弟弟起床。

父亲说等会吃完饭了去看看老两口。姐姐点点头说,纸火已经买好了。父亲说看到了,但还是想自己再买些。

吃过早饭估摸着纸火店开了门,一家人便带着几样祭品出发了。一路上父亲问着关于二老离世前后的事情。其实这些事姐姐在电话里都跟他说过,但是父亲还是有些絮叨的问着,姐姐则耐心的一遍遍复述,尽量多的说出那些之前不曾想起的细节。有时候父亲听到会沉默半晌,才简单回应一句。姐姐只觉得父亲比上一次离开时老了很多,两鬓和头顶已泛花白。

姐姐心里有些忐忑,她甚至有些担心,怕父亲在二老墓前会过度悲伤。然而父亲刚开始并没有哭,只是一言不发的摆好祭品香烛,仔细的烧起了纸钱。慢慢的,父亲开始小声啜泣,继而哽咽着哭出了声,直到最后双手撑地,放声大哭。他眼前的地面被泪水打湿了一块,又慢慢干去,直到他浑身颤抖着再也没有力气哭出声。

纸火的灰烬被风吹起,混杂着泪水和鼻涕,沾了他满满一脸,让他的眼角嘴角变得黢黑。

姐姐抚摸着父亲的背,仔细的擦拭着他脸上的泪水和尘土,直到他慢慢平复。两人等最后一点灰烬熄灭,便斟献了茶酒,收拾了地上,互相搀扶着下了山。

中午吃完饭,姐姐带着父亲去村长家登门拜访。父亲把两大包从国外带来的土特产塞到村长老婆手里时。村长老婆笑着说你太客气了老孟,你回来本应该我带着娃儿们去接你,反而让你破费,真是过意不去。父亲连忙摆着手客气的笑着说不破费不破费,一点儿心意,然后邀请村长家明天晚上去镇上吃饭,聊表谢意。村长老婆爽快的答应下来,抱着弟弟说么得问题,明天给弟娃儿点一只大龙虾,让你娃儿好好吃一顿!

第三节

父女三人早早的来到酒店,晚市还未营业,服务员一个个的都趴在桌上或躺在凳上睡着,只有一个值班的姑娘懒散的爬起来把她们引到包厢。她听父亲说要晚些等人齐再点菜,便倒了三杯开水,扔下菜谱又去睡觉了。

快到晚饭时,村长老婆带着女儿,笑盈盈的打着招呼进来。

父亲把她让进里面落座,递过菜单请她点菜。她谦让一番后便不再客气,各色冷热大菜汤碟饮品不一会儿都悉数点好。茶水上桌,等菜上桌之间,村长老婆和父亲聊起了上次见到五百的故事,半开玩笑的说着他装腔作势说英语,像个外国人,还提起了那个胸针。

“是不是一个打火机大小的东西,可以别在衣服口袋上的?”父亲问道。

“哎对对,就是!”村长老婆惊讶的说着,“比打火机还要细长一点儿,你也晓得这个东西噻?”

“我在那边,有一回结了进度款,项目经理请我们班组哥老官吃饭。那个老哥呢,看得起我,也叫到我一起。去了就看到那个日本监理戴着这么个东西,大概那么大。”父亲拿起打火机比划着,“比这个是小一些,长出一头来。我晓不得是个啥子,也不敢问,还以为日本人穿衣服讲究,还要戴着个牌牌,显得好看嗦……”

“哈哈哈……”村长老婆笑着,“那你可想错了,那个东西金贵的很!”她笑着说:“当时五百也一直装起在个包包里头,也就给我们看了几分钟,就收进去了,我想仔细看一哈子,都没得空。”

“那五百可是大老板了噢!”父亲笑着略带调侃的说,“我后来听说,那个东西可是金贵的很,说这个叫个啥子助理,意思就是顶一两个人帮你安排事情。你说,我们这样打工的,有个啥子事情要安排,吃饭睡觉上工,只有那些个大老板,事情多的记不赢,才好弄个助理噻。”

“对嘛,你们现在各个都是大老板了嘛!”村长老婆也笑着说,“都是见过了大世面的人,一个在欧洲,一个在日本,都昌盛的紧,娃儿们以后更是了不得。哪个像我们这些个人,也就在这大点儿的坝坝头里打烂仗,苦的很!”

“哎——我就是个打工的,啥子老板哟,人家五百五老板才是大老板。”父亲看着村长女儿接着说,“以后娃儿出去了,肯定也是争气!也是大老板!”

说话间凉菜已齐备,但村长还未见踪影,服务员也来催问要不要走热菜。村长老婆也等的有些不耐烦,给村长去了个电话,两句话便挂断,然后便摆摆手说,咱们先吃吧,他有点儿事还要耽搁一下。父亲还要再等,村长老婆则坚持说不等了,娃儿们也饿了,一摆手招呼服务员上热菜。

村长女儿从进来开始就闷着头玩手机,见上菜了才放下手机准备吃饭。突然,她发现了弟弟手里的东西,惊讶的说道,这不是那个学习机?她看向姐姐,姐姐摇摇头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见。她又看看父亲,父亲说自己也只是在那边城里见过,托人买的,只晓得是个能帮助学习的东西,名字不晓得叫啥子。

村长女儿转头就从手机上找出了这个东西的信息,原来正是五百儿子陈世豪用的那一款,还比他的新一代。父亲看她喜爱,便让弟弟拿过去给大姐耍一会。

正说着,包间门被推开,前厅经理引着村长进来。村长面色醺红,眼睛里带着微微的血丝,身上一股浓重的酒气,显然来之前没少喝。他一进门,父亲和姐姐就站了起来打招呼。他也不客气,简单的和父亲打了个招呼,径直走向里面留好的主位上坐了下来,端起茶杯就喝。村长老婆一路瞪着他,而他却一眼也不敢看向夫人方向。

父亲寒暄两句后,从袋子里拿出两瓶日本清酒就要打开。村长看到说莫开了莫开了,这个喝不惯。说着电话里叫司机从车上拿酒来,没过一会司机便拎着两瓶酱香进来了。村长看到后摇摇头一咂嘴说,不是这个,都是自家人,不喝这些假打的,虚逑得很,拿老泸州噻!司机便又小跑着换了两瓶上来。

村长看着这两瓶新酒满意的点点头,拿过父亲和自己面前的分酒器就准备倒酒,父亲连忙起身接过,说着我来我来。村长一边看着父亲倒酒,一边说着:“现在这些个瓜娃子,就晓得跟风,喝个啥子酱香,有啥子好喝嘛。老子是真的一点儿喝不惯,喝不惯嘛还不得行,场面上到处都是这个酒,都喜欢喝,真的是……要老子说,还是老子们自家的老泸州,喝起顺到,实在,味道没变过,巴适,安逸!”

“你可少喝点!”村长老婆瞪着他,没好气的说,“看到酒你就舞起了嗦!”

“哎呀晓得了晓得了,我陪老孟喝两盅噻,大老远路上来,咋个能不喝点儿嗦!”村长满嘴强硬,却有些心虚的怯着偷瞄了夫人一眼,看见夫人不再说话,便当作是默许,放心喝了起来。父亲也嘿嘿陪着笑,又把清酒装起来,说这个就给你带回去尝鲜。

酒酣之际,父亲端杯起身,把刚才对村长老婆说的感谢的话,原样又说了一遍。他本来酒量就不好,此时已是有些语无伦次,舌根发硬。他还特别感谢了村长帮村里那些孤寡打理后事,说着竟有些激动,眼里泛起了泪花。

村长老婆赶紧笑着劝道,说领情了,别再提这些个事了。她让姐姐照顾父亲多吃些菜,多喝茶解酒。然而父亲并没有坐下,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说这个是给娃儿的,说着就要递给村长女儿。

“这个可不的行,老孟你赶紧收起,”村长老婆赶忙起身拦住父亲,“一家人干啥子这么客气嘞,你的心意我和娃儿他爸都晓得了,这个就不必了。再说你一个人养三个人,本来就紧张,娃儿们都要上学,可莫得弄这些个虚的,过些日子你们去了那里,还要用钱,赶快给娃儿留到……”

父亲已有几分醉意,执意不肯,伸长胳膊就要拿给村长女儿,几番都被村长老婆拦下。

然而这时,村长女儿却讪笑着说:“大伯,我真的不要了,谢谢大伯!那个……”,她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看着手里的学习机,“就是这个东西,你下次再回来,辛苦你帮我也带一个嗦,这个东西难买的很……”

“哎呀你这个娃儿,晓不得脸红的嗦!”村长老婆骂道,脸上竟然有些羞愤之色,“还要起来了!”

父亲听到村长女儿这么说,哈哈笑着从桌后绕过去,带着踉跄冲破村长老婆的阻拦,走到她身边把红包和学习机一起塞在她手里说:“这两个你都拿好,都是大伯送你的!以后好好学习!听到么得!”说着又哈哈笑起来。村长老婆见状赶忙抢过来,又要塞到父亲手里,脸上的羞愤之色更重了。

正在二人你推我往之际,村长招招手说,哎呀算了,收下吧,大伯给娃儿的东西,也是心意,莫得推来推去了。村长老婆气得连声哎呦,直说这父女两个咋个这个样,女儿不懂事老子也不懂事噻?她无奈的叹着气坐下,不再推却。村长女儿则喜笑颜开,捧着礼物说谢谢大伯。

第四节

因为村长一路打了招呼,姐弟二人办出国材料的手续顺风顺水,很快便拿到了签证。在等待出发的这些天里,父女俩仔细检查了家里一应事物,计划着哪些要带走,哪些要锁好,哪些可以送人。其中最让姐姐放心不下的,反而是家里养的这些小伙伴们。

大黄是他最不担心的,因为他知道大黄不管有没有她喂,都一样能照顾好自己。而且大黄似乎今年还下了小崽,因为她前几天在村后的草丛里看见了一窝猫仔,里面有一只和大黄一模一样,浑身金色。

这几只鸡和兔父亲原本打算拿去镇上卖了,实在不行杀了吃了,或者送人。但是姐姐都摇着头坚决不肯,因为她知道杀和卖的最终结局一样都是变成盘中餐。至于送人,她默默在村里转了一圈,也没物色到满意的“收养家庭”。因为村里没有人像姐姐一样把家禽当宠物来养,所以他们的饲养条件都没有姐姐家好,况且姐姐猜测,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是会拿着她的宠物去菜场卖掉,最终也逃不过被宰杀的命运。父亲无奈的摇着头笑着,最后只得同意姐姐把她们放生。

父亲把鸡兔缚起来,装在竹筐里盖上网兜扎好,用扁担挑着,一家人在姐姐的带领下走了小半天山路,终于来到了后山脚下的树林。这是姐姐精心挑选的地方,远离大路,不会被人抓走或被车碰到,而且这里也靠近小溪,水草丰茂食物充足。鸡群因为每天都出来放风,生存能力看似要强过兔子。它们脱离束缚后便四处探索起来,低头啄食或抬头张望。而两只兔子则因为被关在笼子里太久,有些运动退化,呆呆的蹲在原地。姐姐看着这两只不知所措的兔子,心里想真不应该把他们一直关在笼里,当初是为他们好,而今看来反而是害了他们。

姐姐和父亲在林中的地上勉强整出一块平地,铺上家里带出来的硬纸板,给鸡兔做了窝,留足了粮食。最后姐姐在父亲再三的催促下才不舍地离开,一步三回头。弟弟来时走累了,此时趴在父亲背上望着远去的鸡兔,说了一句七个头,十八条腿。

临走前一天,父亲再次带着姐弟俩来到村里公墓,最后再祭拜两位老人。父亲眼里含着泪,摆上了几样瓜果祭品,点了一支烟给爷爷。他本想对着老人的墓碑说几句话,作为临行前的告别,然而每每开口,到嘴边的话都会被哽住,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最后他只勉强着叫了一声爸妈便伏地大哭,直到哭不出声,在姐姐的搀扶和安抚下歪坐在一旁,再也没能多说出一个字。

临走前,他们仔细的收拾了地上,擦干净墓碑,捡干净四周的落叶和杂草。父亲望着眼前父母的黑白照,叹着气幽幽的说了一句:“这一走,就晓不得啥子时间再能回来哟。”

第二天吃过早饭,父女俩再三检查过水电门窗后,才背上行李离开。姐姐最后锁好门,把一串贴着标签的钥匙交给了等在门外的村长老婆。

村长老婆把一家人送到车站。分别时她抱着弟弟说,你娃儿要学乖晓得不,听你老汉儿和姐姐的话,想吃啥子了就让你姐姐给嬢嬢说,嬢嬢寄过去给你。说完紧紧的抱着弟弟,在他脸上亲了好一会。接着她又嘱咐姐姐到了那边就给她发消息,并且把一个鼓囊囊的包硬塞到姐姐手里,里面满是弟弟爱吃的零食。她说里面有炸鸡和薯条,是昨天买的,在冰箱里放了一夜早上又拿出来烤脆了,上车赶紧吃完,再放过夜就不好了。

村长老婆最后又抱起弟弟亲了亲,站在外面看着三人过了安检,重新背上沉重的行李,才挥着手慢慢离去。而等到发车之后,她告诉姐姐,零食包里还有她给弟弟准备的钱,让姐姐收好,而这些钱,比父亲给村长女儿的要多的多。

上车刚放好行李,火车便摇晃着缓缓开动了。

这是一条颇有年代的铁路,最早修成时,上面跑的还是冒着黑烟的蒸汽火车。父亲说他小时候有一次和爷爷坐火车出去,夏天闷热,车厢里也没有空调,但发车后列车员还是特地走过来大声要大家关窗,因为开出去不远就要进隧道,如果不关窗的话,车头冒出的黑烟就会全部涌进车厢,到时候不仅呼吸困难,车厢里所有人的脸上身上,都会染上厚厚黑黑的一层煤灰。那时候车开不快,大家只能在那黑暗拥挤又闷热的牢笼般的车厢里坐着,在混杂着烟味和汗臭味的潮湿空气里等待着,直到火车冲出黑暗的那一刻,迫不及待的打开窗户探出头,重新呼吸着清爽的山风。

父亲说,那也是他第一次从运动的火车上看到自己的家。火车出隧道的一霎那,两山之间谷地上那片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便一览无遗的在车窗脚下展开,随着火车的前进慢慢偏转着远去,直到消失在大山身后。他也是第一次感觉到,在茫茫大山之中,那座山谷尽头简陋破烂的小院,那间黄昏时一缕炊烟半盏昏灯的小屋,注定是他所有记忆和情感的起点,也是一直牵着他召唤他,冥冥中终将成为他灵魂归宿的终点。

父女二人守在窗边,看着自家院子最后一次在视野里快速闪过,一瞬便又消失在群山之后。二人竟都默默流下了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