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黑铁大唐 > 61 梦驼铃

黑铁大唐 61 梦驼铃

作者:路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2:10: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nb第二天一大早,姑墨城中走出一列长长的马队,数十匹高昌大腕良驹背上,驮着装满了金银珠宝的巨大褡裢,每匹马上还骑乘着一个千娇百媚的波斯美人,用轻纱遮住面庞,不过只是看身段便觉十分诱人。

&nb随队押送的百名军士,尽皆配备了利刀长弓,身着轻便皮铠,一路打起姑墨国的旗号,前方四名仪仗兵举起一块硕大的布招,上面用斗大的佉卢文和汉字,清晰书写着要去于阗国献礼称臣,以免扮作马贼的于阗龟兹士兵劫掠。

&nb与此同时,杨桓率领一支拥有三十多人的和近五十只骆驼的驼队,也悄悄从姑墨城后门溜了出去,在戈壁上绕了一个大圈子,远远跟随在朝觐队伍的后面,朝着龟兹国的方向行去。

&nb这支驼队里,杨桓扮作西域商人,带领一双儿女和一众小商小贩,自波斯贩回大批做工精美的地毯、绿松石、鱼子酱、椰枣、水烟袋和骆驼骨头磨制粘合成的工艺品,准备转道龟兹和于阗,再去往大唐倾销货物。

&nb除了随队六七名商人以外,还有二十余人的雇佣军,腰悬锋利的弯刀,背着强弓硬弩,一路保护商队财货和商人们的人身安全,这样的驼队在西域十分常见,规模也不是很大,丝毫不引人注目。

&nb自唐至西亚的丝绸之路上大小国家星罗棋布,一路上马贼强人无数,是以商队大多雇佣军士,一旦在路上遇到大股商队或是国与国之间往来的士兵仪仗,往往跟在后面寻求庇护,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所以杨桓处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还是逼着哈迪力草草准备财物和美人,一大早便去往于阗国朝觐,杨桓才好跟在后面,尽量减低被马贼单独盯上的风险。

&nb也许杨桓真的受到上天佑护,又或是马贼见前后两只队伍势大,不敢轻易动手,驼队整整行走了一日,专挑熟惯的大路,倒也无惊无险。

&nb龟兹同于阗互为犄角,两座城池间只相隔不到百里的路程。黄昏时分,一前一后两支队伍便走到了岔路口。朝觐的马队自行前往于阗国方向,杨桓则带着驼队行往东南方向,在一片隶属于龟兹领地的绿洲之畔暂时休息一晚。

&nb这片绿洲是由狐兹河的一条支流环抱而成,多有牧人在这里放牧羊群骆驼,还有稀少的马匹和毛驴混迹在羊群中,由为数不少的牧人看管。

&nb这里水草肥美,形成了一个聚居地,类似于后来的自然村屯,足有百十来人长期居住在这里,扎下帐篷或是搭建土屋遮风挡雨,冬季才会回到龟兹城中躲避风雪,用干草喂养牲畜。

&nb这样的绿洲在丝绸之路沿途并不罕见,往往喜欢收留过往的商队过夜,提供食物饮水和住宿场所,且能保护商队不受贼人侵扰,类似于大唐的客栈职能。有能力在丝绸之路往来贩运货物的商队,往往都是多金之辈,受人如此热情款待,往往不会吝惜钱财,动辄留下丰厚的礼金相谢,所以绿洲附近牧民都喜欢收留商队在自己家里过夜。

&nb杨桓将驼队安置在河畔凹地之处避风,命人扎好随队携带的帐篷,便带着孔隐洛兰,和须臾不肯离开身边的四名高手,在牧人聚居处信步闲逛。

&nb这个放牧区里,有一位年迈的长者,被牧人们称呼为“阿隆”,也就是龟兹土语中“智慧”的意思,最是受人尊敬。

&nb阿隆老远便听到清脆的驼铃声,却迟迟没有等到首领过来借宿,或是购买清水食物,本来懊恼的认为这些人不肯花钱,此刻眼见杨桓手中惦着一大把波斯银币,笑吟吟的走了过来,阿隆便重新高兴起来:“客人从哪里来,又是要往哪里去啊?”

&nb杨桓见阿隆身边有人搀扶,身后还跟着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认定阿隆必定是这里的保长一类官员,笑吟吟道:“我等均为于阗商人,在波斯购得大量货物,准备先去龟兹售卖一番,剩余货物再经于阗国转往大唐获利。因为路上错过了宿头,借贵宝地过上一夜,这点小意思不成敬意,只是想从长者家中换取些食物清水,不知长者可否行个方便?”

&nb杨桓一面说,一面将银币塞进老者手中。老者见杨桓赠予尽是十足分量的波斯银币,这些钱可以买到数十头羊,高兴得胡子直翘,当场命人放翻了一只羊,并些馕饼砂糖之类的吃食,和几大皮口袋清水,一齐送与杨桓。

&nb唐初并没有制糖技术,或是用粮食熬制成带有焦糊味道的大块糖,被称作“粘糖”。或是将蜂蜜的结晶体搓碎,因其形状类似沙砾,故而称之为“砂糖”或“砂蜜”。阿隆老者赠送给杨桓的砂糖,便是蜂蜜的结晶颗粒,用以涂抹在羊肉上,蘸着盐巴和胡椒粉末一起食用,味道更加鲜美。

&nb杨桓本就是有意过来套近乎,干脆命人将馕饼清水送去河边,自己则坐在篝火旁边,邀请阿隆长者一起食用羊肉,一面同阿隆攀谈起来。

&nb因为这里便是龟兹属地,阿隆对去往龟兹的道路了若指掌,为杨桓指点一番的当口,架在篝火上整只熏烤的全羊,油脂滴进火堆里,发出吱吱响声,香气已经飘散弥漫开来。

&nb唐人嗜吃羊肉,以羊肉为贵,猪肉为贱。因为非机械时代的封建王朝普遍重视农耕,即使唐朝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对于农耕依旧十分看重,是以耕牛从不允许民间随意宰杀,牛肉很少能够吃到。

&nb西域之地亦有农耕,因为气候原因,很少有人养牛,也无人喜食猪肉,但凡肉食,全都是羊肉和骆驼肉。杨桓在后世吃惯了东北猪肉炖粉条,深知其中滋味。因为猪肉虽然稍有腥气,却因其脂肪厚重,最是浓香。清代大才子袁枚还曾专门写了一篇赞扬猪肉好吃的文章,唤作《难敌猪肉香》,可见猪肉滋味之美。

&nb杨桓自打穿越到西域,整天除了羊肉就是骆驼肉,虽有宫廷良厨精心烹制,却也吃得腻烦。此刻闻见羊油膻味,不禁皱起眉头,随手拿起一张馕饼,涂抹些砂糖吃了起来。

&nb

&nb(ad({ br>&nb(function {

&nbvar doc=docu, p;&nbc=true; upeng./';

&nb,&nb})

&nb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