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黑铁大唐 > 221 山寺桃花

黑铁大唐 221 山寺桃花

作者:路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2:10: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nb因为已经将近年关,江南的早春即将来临,不似北方中原一般寒冷肃杀,已经显露出几分桃红柳绿的颜色。

&nb自打离开文王谷,杨桓三人驱车向北,饥餐渴饮,很快进入扬州境地,距离繁华富庶的扬州城约莫只有两三日的路程。这一日傍晚,三人因为加紧赶路错过宿头,左近又没有村舍野店,不得不寻到一座山寺过夜。

&nb官道两旁群山连绵,却都不是陡峭的奇峰高崖,而是起伏的丘陵矮山,官道在山势平缓处蜿蜒修筑,可见两侧的梯田、茶园、果园、花圃,东侧一座矮山的半山腰上,栖座着一家规模不大的山寺,黄墙红瓦,钟鼓之声浑厚安详。

&n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nb佛教大兴盛于南北朝时期,一直传至隋唐。当即女皇武瞾潜龙未曾升腾之时,也曾被送往清苦寺庙中修行,做了一名女尼,对于佛教有着很深的感情。

&nb女皇登临大宝之时,有一雍州人名叫唐同泰的,主动为武则天献上一块奇石,石上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字。根据唐同泰的讲述,这块石头出于洛水,是被九条五爪金龙合力托出洛水,辗转落到唐同泰手中,故而晋献女皇。

&nb武则天大喜,将这块石头赐名为“宝图”,又封唐同泰为游击将军,并亲自去洛水拜受天命,自诩为“圣母”,并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nb同年七月,洛阳法华寺僧人法明,联合洛阳城周边大寺大院十位住持高僧,向武则天晋献了一部《大云经》。这部书据说是后凉时期的高僧慧海所译,又名《大云无相经》,其中有两段经文提到女人即将做皇帝的事,而且叙述得十分详细有序。

&nb其中一段经文写道:“有一天女,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另一段则写道:“是天女者,为众生故,耳时诸臣奉此女为继王嗣,威服天下,无违拗者,当得做佛……”

&nb当时这两段话传遍大唐,许多得道僧人争相涌出,合力撰写了一部《大云经疏》,对这两段话进行了歪曲而细致的注释。不外乎解释说武则天乃是佛祖早已预言选定的女皇之类,为武则天的登基铺垫了通明佛光,增添了许多怪力乱神的色彩。

&nb当时的人大多信封佛教,本不喜女子当权者,却也不敢违拗佛祖的意愿,为武则天登基制造了代天巡狩的借口,扫平崎岖不平的道路。武则天大喜,赏赐有功僧人紫袈裟,银鱼袋,封为上师大尚佛,参功立祖,从此更加作兴佛教,导致民间寺庙林立,三步一院,五步一堂,遍地僧尼,处处钟鼓,民众无不诚心信奉,极大推动了佛教的发展。

&nb杨桓三人将马车停在山门外,见寺院中门紧闭,只留下一扇角门虚掩。山门两侧张榜着金漆大字的对联:善缘恶缘,无缘不至;心念意念,无念不为。门上正中则横着一具硕大的金匾,上书:灵光寺。

&nb杨桓敲开角门,自有灰衣小沙弥上来稽首问询。杨桓道出错过宿头,想要借宿一晚等语,小沙弥自满面笑容的将三人迎了进去,于禅殿内请坐,便去后面知会住持。

&nb这所寺庙规模不大,却五脏俱全,药王殿,法堂,正殿,配殿,经疏阁等一应俱全,寺中只有僧人十数,浴头,踏头,罚主,化食等位置却均由住持一人操劳,知客僧亦轮流值守。

&nb寺院占地不大,草木葱郁,虽有人清扫整理,依旧难掩气象衰败,显然少有香火供奉,全因其坐落之地过于偏僻,虽无热闹大城中的寺院那般繁华,却也露出些许清幽气象,后院数十枝桃花方始含蓄待放,姿态万千,虽无蜂蝶缠绕翻飞,却已是一派生机勃勃,正是修行的好去处。

&nb住持师傅法号弘宣,是一名积年老僧,白眉低垂,面相和蔼,身体清瘦,自有一番天然慈悲之意。弘宣获悉杨桓等人来意,宣念了一声佛号,命知客僧奉上滚水茶汤,邀三人落座休息,双掌合什道:“天下人走路,哪有背着房屋的道理,既然来到此处,食宿自有老僧安排整顿,三位且不必心忧,只管自在便是。”

&nb杨桓起身答谢,去包裹中取出些零碎金银,并一吊小钱,作为茶饭之资。老僧倒不在意,将钱财递于小沙弥收起,邀请三人将寺庙前后参观一番,重新落座后,小沙弥上前禀报道:“尊师,夜斋已经安排好了。”

&nb佛家讲究过午不食,这顿晚饭是专门为杨桓三人安排的。杨桓再三谢过,随老僧去往斋堂,见一溜长桌木凳,十分简陋,餐桌上摆着几只碟碗,都是些清水煮熟的干菜,冬储的大头菜佐以细盐麻油,热面筋,大馒头,并些粉汤攒糕,聊以充饥。

&nb老僧陪同落座,只是拣选几条菜叶陪伴。饭罢,老僧叮嘱小沙弥为杨桓等人清扫客房,四人居坐于老僧禅房中,啜茗清谈,不过谈说些佛理,讲述些万物道法而已。

&nb杨桓赶路疲惫,不知好歹的侧卧在蒲团之上,只顾着捶打腰背。古奇哪里肯安稳说话儿,早已不知跑到哪里玩耍,连盖雪银犼一并带了出去。裴乾坤也感困倦,强打精神同老僧谈说,口中早已打起了哈欠。

&nb正不耐烦时,老僧却没眼色的起了谈兴,兴致浓烈的宣讲起人生苦厄,需做善事修行,方能得脱轮回之苦。杨桓侧卧朦胧,随口敷衍道:“大师,您说人生苦厄,可我并不觉得苦,反倒觉得苦日子过得甘之如饴,是不是已经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就不用再修行做善事了?”

&nb弘宣念佛道:“施主此言差矣,我佛所谓人生八苦,乃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这八苦贯穿人的一生,却是无法避免,想来人活一世,哪里会有真正的无欲无求,若是世人均已觉醒,这大千世界中的嗔怪、争斗、纷扰、杀孽,岂不是悉数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