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百工匠心 > 第277章 皮匠刀

百工匠心 第277章 皮匠刀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04:05:10 来源:蚂蚁文学

古书画做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蒂却不外乎两大类,即地地道道的守全做假和利用古书画做假。

完全造假的书画大多数是通过勾填、临摹、摹拟大意、凭空臆造、利用旧装潢等方法来实现的。

总的说来,真迹生动流畅,气韵自然,而勾填做假的伪品,终究显得板滞,用笔也生硬无法。

旧书画做假通常采用挖(或刮)款、添款、改款、挪移题跋、拼凑画心、“转山头”、长卷割裂分段等等方法。大多是将无款画改为有款画,小名家改为大名家,时代晚的改为时代早的。

还有一种做假的方法被称为“魂子”做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揭二层。采用这种方法做假的通常是年代不久的夹宣纸本书画。作伪者将平宣纸的后画一层揭下来,其上有前面一层渗透过来的墨、色,与原本相差不远,然后作伪者将后一层按照前面一层上的书画形象加以修饰(如果是字,则填墨,如系画则要点染设色),加钤印章,再裱褙起来。

明代万历到清代乾隆时期,江苏苏州地区有少数具有一般绘画能力的人,专以做假画为生。后人称这种假画为“苏州片”。

“苏州片”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是模仿别人的,缺乏创造性,笔法也虚弱无力。

河南造

大约明末清初时,河南开封地区有人专做假的唐宋元名家书法,如唐代颜真卿、柳公权,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鲜于枢等,可以说唐宋元的书法名家应有尽有。这种假书法作品,被人称作“河南造”。

不论从墨色、印章或质地等各个方面看,“河南造”都表现出地区性做假的特点。

“湖南造”是大约清代康熙至道光时期在湖南伪造的一批书画,名头大多是明末清初的所谓“节烈名人”,或不常见的冷名书画家,如杨继盛、杨涟、周顺昌、史可法等等。

“湖南造”容易辨识,它的质地特殊,既不用纸,也不用绢,均为绫本。“湖南造”做假的方法如下:将伪造的书画染色后,用水大力洗刷,绫(或缎)表现的亮光被洗去了,看起来就显得灰暗、陈旧。

广东造

“广东造”以绢本重设色人物为主,也有少数山水和花卉,大都是宋徽宗标题写在本幅上,揭开后画绢的背面为白色的,而且正面的墨迹一点也没有透过来。这是由于做假时胶矾用得太重所造成的。由于胶矾太重,绢丝变得毫无骨力,用手一碰就往下掉末。

“后门造”指的是地安门(俗称后门)一带伪造的假画,以清代“臣字款”画,清代宫廷如意馆书画家以及清代的某些官僚,在他们为皇帝创作或临摹的书画作品上,所署名款的上边均写有“臣”字,一般人称之为“臣字款”书画为主。

“后门造”的水平比较低下,画法很少变化,伪造的清宫收藏印章往往是漫无规律地乱打一气。

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江苏扬州地区有人专做石涛的假画,山水花卉各种题材都有,画的风格比较奔放,字体的面貌特殊,字的撇与捺像是皮匠刀的形式,一般人称这种字体为“皮匠刀”。“皮匠刀”做假的技巧低下,不论画或字都是固定的路子,变化很少。

解放前,上海有个做假书画的小集团,专做有著录的假画。他们有绘画、写字、刻印、装裱等分工,所做出的假画与原作极为相似,即便放在一起,也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代笔书画是个特别复杂的问题。过去有许多画家以卖画为生,他本来只能画山水,而买者要求他画花鸟,有的画家只能画花鸟,而买者却要他画人物,由于种种原因,画家又不好说不会画,只好请别人代画,这样就出现了有些画是画家本人画一部分,别人画一部分,但款是本人写的;有些画是完全由别人代画的,但款是画家自己落的这样一种情况。

代笔书画同完全做假的书画还是有所不同的,有些书法虽然是别人代写的,不是本人亲笔,却是经过本人同意了的,印章也全是真的。有些绘画虽然别人画了一部分或画了全部,但款或印却是本人书写或钤盖的。这样一类东西可以说是半真半假,虽次于真迹一等,但同完全作伪相比毕竟有所不同。

元代柯九思《清秘阁墨竹》轴,这幅画是柯九思为倪瓒画的,“清秘阁”是倪瓒的斋号。该画款云:“至元后戊寅十二月十三日留清秘阁因作此卷,丹丘生题”。下钤“柯氏敬仲”

朱文方印,四角均有柯九思印记,左上角为“敬仲画印”朱文方印,左下角为“锡训堂章”白文方印、右上角为“

奎章阁鉴书博士”白文方印,右下角为“训忠之家”白文方印。这幅画上柯九思的印章就有五方,这在他的其它作品上是少见的。此画的右中下部有倪瓒的收藏印两方:“倪瓒之印”白白文方印、“经?斋”朱文方印。从画竹的风格来看,具有浓厚的元人气息,竹本挺拔而又含蓄,竹叶先用淡墨而后用浓墨,石头以圆形画成,完全是元代的风格。画上款字的书法字体与柯九思的其它作品上的字的写法相同。质地纸为精制的帘纹纸。

从流传过程来看,时代中期为项元汴所藏,钤有项氏印章三方;明末为归来(希之)所藏,钤有“希之”朱文方印;清代为卞永誉所藏,钤有卞氏“式古堂书画”等书藏印四方;后来为安岐(仪周)所藏,钤有“仪周鉴赏”白文长方印;再后为清官收藏,钤有乾隆五玺,并有乾隆题七律诗一首,最后为庞元流畅收藏,铃有庞氏收藏印一方。

这幅画从各方面来看,都没有使人怀疑的地方,而且流传有序。所以,我们可以作出结论,这件作品确系柯九思真迹。

《兰亭序摹本》神龙本,此卷题跋特别复杂,有部分记语题名是拼凑的,第一段题跋纸上北宋许将等人题名、第四段题跋纸上元代天历二年(公元一三二九年)无名氏、元统乙亥(公元一三三五年)吴彦辉(炳)题名,王守诚元代至正乙酉(公元一三四五年)、吴炳至正丁亥(公元一三四七年)题名一行都是由吴炳藏石本上剪下来拼凑上去的(吴炳藏石本见于明代朱存理《铁网珊瑚》卷一著录)。此卷上的南宋人永阳清叟和元人赵孟?二跋也系拼凑上去的。因为赵跋于元工元贞元年乙未(公元一二九五年),比郭跋于元代至元三十年葵已(公元一二九三年)恰恰晚了两年,由于赵跋连于南宋人跋纸上,所以反而居于郭之前了,何况更无项元汴之前的骑缝印,显而易见,拼凑上去的时间当在项氏收藏之前。除去这几段题跋纸外,此卷还有元代郭天锡、鲜于枢、邓文原,明代李廷相、文嘉、项元汴诸家的题跋记语,这些题跋记语均真,并且都是题这件作品的。

通过对这几件书画作品鉴定过程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书画的时代气息与书画家的个人风格是鉴定的主要依据,但其它各种辅证材料也不能忽视,有些辅证材料往往对书画的真伪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尤其是在书画的时代气息与书画家的个人风格无法判明印证的情况下,往往就只能以各项辅证材料来做为鉴定真伪的依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