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百工匠心 > 第168章 最得宠的湘妃

百工匠心 第168章 最得宠的湘妃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04:05:10 来源:蚂蚁文学

鲁善工又拿起剩下的其他扇面,继续刷经验,不光是书法绘画,就连扇面工艺也逐渐胸有成竹,水平一路飙升。

素面并非单指白面,亦有很多花色品种,如泥金(银)面、洒金银面、格金面、瓷青面和珊瑚面等,即使白色素面中,也有仿古、发笺、绢面等多种。

素面统称矾面,以制作精妙,质感素洁,优于运笔,平整牢韧,久用不裂为公众所称善,成为扇面中之名品。

首先是选择纸张,扇面表层选用棉料或薄净皮宣纸,中间衬纸多用皮绵纸和连史纸。在开料之前,要用刀刮去纸上草筋、斑点,然后切成扇面坯型,用羊毛排笔在坯纸上均匀刷上矾水,将上过矾的纸坯进行整理和搭配,使之厚薄均匀。

别看扇面小,可需要用三四层纸裱糊而成,在裱中层时,每格中间要根据小骨的多少衬以无浆长纸条,用以隔开糨糊,留出空隙,以备插入扇骨。

著名厂家生产或个人定制的优质扇面,还要在加隔条的同时,在扇面左右两端的第一道折上各贴上一个签条,条上印有生产厂家的名字或个人的字号,以及扇面的规格质量,十分讲究。

扇面裱成后还要进行折裥,按模折成扇页,然后进行切通。将扇面两头切齐,通开穿扇骨的隔条。最后还要用绢之类的丝织品在扇面的上边缘沿上边,小小扇面,最少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而成。

“现在最好的扇子要数西湖王星记扇庄,扇骨取自楠竹、棕竹、芝麻竹、罗汉竹、湘妃竹等。”

杨兰杰给鲁善工满上茶道:“竹子要6年以上,背阴生长的,从地面数取六节以上竹料,之所以对竹料要求这么高是因为离根近的竹子毛,纤维粗,易崩裂,对其雕刻加工不利。”

“裁节上节下30公分长的竹料,不能拖下山,要扛下山。如果拖竹竹皮划掉,犹如女人的脸破相,不堪大用。选取好竹料,剖成竹篾片,先进水煮,煮后放置七到八年,选不开裂,不生霉斑的料,再进行加工。”

“至于扇面采用当地的纯桑皮纸,涂刷数道诸暨高山柿漆而成。特别是招牌黑纸扇的制作,要经过制骨、糊面、折面、上色、整形、砂磨、整理等 86道工序,堪称一绝。”

鲁善工笑而不语,随手拿起箱子里最后一把折扇,慢慢打开,居然是泥金扇!

只见中年匠人从金箔做起的,把黄金打成金箔,每张三寸三分见方,每两黄金能制2319张。

红飞金!

然后以手指蘸胶将金箔,粘人碟内,用第二指团团磨搨而成。金箔必须打得枯彻,要薄要烂,制造出来的泥金才能细腻。

上次去徽州见仇庆年,他的手法是另一种,改用右手掌的根部来磨搨,这样工作效更高,效果也好一些。

“梅鹿竹扇骨!”

只见竹身遍布大小不一的圈点,状似兽斑。梅鹿竹比湘妃竹稀少,好的梅鹿竹更是少见。

“古人用扇极其讲究,初夏用折扇,中夏用团扇,盛暑用羽扇,稍凉复用团扇至折扇而捐矣。僧道专用折扇,盛暑僧用蒲扇,道用羽扇。商人止用折扇、蒲扇,近亦有用羽扇。”

杨兰杰道:“万历野获编记载,明代吴中折扇,凡紫檀、象牙、乌楮,俱目为俗制,唯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

“竹子意象清静、素雅,与文人贴合最为紧密。而木扇因相对不够雅致,即便是较珍贵的材质,如紫檀、海南黄花梨等,也鲜有藏家问津。”

“这几年不光是扇面一路走高,就连扇骨也成为收藏热点。2011年一把明代腊地紫花湘妃竹扇骨就已拍出100万的高价,现在随便一把直径3厘米的湘妃竹料制成的折扇市场最低要价也在万元以上。”

不由感叹道:“最是得宠乃湘妃!”

鲁善工哈哈大笑,湘妃竹这样的材质,表面所形成的斑纹图案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经过特殊的霉变,只能依靠纯天然的细菌病变,人工无法栽培移植产生。自然产量原本就很低,加之近年来收藏界的推崇,砍伐严重,使得优质湘妃竹更是稀缺。

物以稀为贵,不光是什么东西,只要稀少,加上文人的炒作宣传,自然就能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

也是因为如此,造假屡见不鲜。鉴别的方法就是闭上眼用手摸,手触摸被烙烫处,如果是凹瘪下去的,便是烫花;如花斑凸出来,便是真湘妃竹。

湘妃竹一般较细,直径较小,剖开做扇大骨正合适,内侧露出竹芯呈浅凹状。如果是烙烫的竹子,一般无此凹状。

再看手中的梅鹿竹扇,颜色如同琥珀,包浆温润如玉,入手细腻光滑,一看就是经过长期把玩的心爱之物。

熟骨多为传世老扇,生骨为新扇。传世老扇骨需要精心养护,妥善存放。新制作的扇骨需长期不懈地把玩,才能去掉其火气,只有通过不断用手盘,其颜色才会越来越亮,由白变黄,由黄变红,给人以古朴凝重之感。

看见鲁善工挺喜欢手中梅鹿扇,杨兰杰回忆道:“早年琉璃厂有身份的人,一扇在手,出怀入袖是身份的象征,每逢聚会落座之后,常常要互相交换折扇欣赏品评。倘若扇骨出奇、扇面出自于名人之手,便会得到恭维称道。”

“仅仅扇骨聚头处的形状都可以做到千变万化,且制作工艺也越来越复杂,一开始仅是在扇柄竹材形状上推奇出新,而后让象牙、犀角、玳瑁加入其间。”

“发展到后来,有人统计光头型的样式竟高达120种之多。仅扇柄这么方寸之地,有如此之千奇万变,怎不让人叹为观止。”

鲁善工放下最后一把扇面,心满意足,这次又刷一大波经验,别看扇面小,可最能考量作者的艺术造诣,方寸之间,别有洞天,跟篆刻一样,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这次多亏老弟出手相助,让我们杨家扬眉吐气一次!”

杨兰杰站起身,拱手感谢道:“这次战利品按照预定五五分成,老弟你是最大功臣,你先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