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百工匠心 > 第166章 无耻

百工匠心 第166章 无耻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04:05:10 来源:蚂蚁文学

“对这些艺术家的青睐和关爱之情,顾景舟满心感慨,心存感激。决定为吴湖帆、江寒汀、唐云、戴相明等赠送自己做的紫砂壶。”

“与戴相明一起商量,这些壶必须有较大的画面可供书画,同时根据当时的烧成条件,为防止烧坏,壶坯一共做六把,用近二个月时间,精雕细琢终于出炉。”

“用石瓢来感谢几位艺术家的关心,取弱水三千,仅取一瓢饮的意思,感谢这些艺术上的知己好友。”

“这六把壶坯,戴相明如若珍宝,小心呵护,用船从宜兴亲自送到吴湖帆先生家中。”

“吴老根据历代文人士大夫爱竹,尚竹的气节精神,在其中五把壶的正面,均画上潇洒疏落、飘逸俊秀的竹枝竹叶。”

“而最后一把,也就是吴湖帆旧藏的壶,则因为“梅景书屋”的斋号,由江寒汀画上梅花。”

“吴湖帆、江寒汀饱墨执笔悬腕在五把壶坯上各题诗句,四把壶上各画形态相异之竹枝。陶艺一绝,书画一绝,篆刻一绝,珠联璧合,完美至极。”

看着石瓢壶,赵四海赞叹道:“紫砂史上刚柔并济的五把石瓢壶于此留名,被藏家口口相传,不仅是高超的工艺水平,更是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这是在顾景舟从艺生涯里,第一次也是唯一落底款戴相明。我猜想他的用意,大概是要表明这把石瓢是两人共同的成果,把两个人的名字和情谊刻在一把壶里,流传下去。”

“石瓢倒出来的每一杯茶,都是他们的高山流水,深情厚谊!”

鲁善工微微一笑,不愧是好基友,一生一起走!

看着博古架上二三十把大师精品,鲁善工心头暗喜,果然是刷经验的好副本,估计京城也只有四海斋有如此实力,能收藏到这么多的好东西。

整整一个下午,两人边喝茶边聊天,赵四海见鲁善工对紫砂很感兴趣,十分高兴,毕竟这才有共同话题。

一番交流关系更加亲近,鲁善工足足吸收十几次大师经验,加上原本自己对瓷器的手感和烧窑经验,瞬间成为紫砂高手!

当然不能让赵四海白忙活,承诺送一套玲珑杯作为谢礼,对方受宠若惊,宾主尽欢。

回到善工堂,满载而归,狂刷紫砂经验成功,特别是顾景舟,让手艺更上一层楼。

其实瓷器跟紫砂同根同源,都是泥和火的艺术,很多工艺流程大同小异,从练泥开始,到拉坯利坯,甚至刻花烧窑,无非是紫砂很少上釉,其他的都很相似。

有瓷器经验在先,又吸收名家大师手艺,让鲁善工的紫砂水平水涨船高,再次拿起陈鸣远的莲子壶,金手指果然开启,脑中闪过各种信息,确定自己对金手指的分析猜测。

接下来的两天研究练习紫砂手艺,高价买来上等宜兴老坑陈腐泥料,对于紫砂来说,陈腐是决定作品优劣的最关键一步。

有点像德化瓷的象牙白,泥料经过养土、困料、困尼、储泥、翻晒、粉碎、风化、研磨、过筛、和水拌匀的后,制作成适当尺寸的泥块,放在阴暗潮湿的地窖,以此改善的性能。

泥料的黏土颗粒在充分水化的状态下,发生进一步的氧化还原反应,充分分解泥料,促进泥料的充分破裂,使泥料松散而均匀,钝化颗粒的棱角。因此在烧成后,相对容易泡养,呈现出温润的效果。

陈腐越久,越有利于消除矿料在深埋地下时所形成的机械应力和结构应力,大大减少开裂情况,所以陈腐越久效果越好。

行话讲:泥越老,包浆越快!

用好茶养出来的壶,一年顶三年!

鲁善工闭门不出,全神贯注练习紫砂手艺,新的挑战让他干劲十足,手艺对自己来说,比金钱更有吸引力。

突然接到杨兰杰的电话,神神秘秘让他尽快去英古斋见面,说有好事。鲁善工心头一动,难道是……

刚见到杨兰杰,就被拉进内堂,关上门,拿出箱子,打开鲁善工眼前一亮,吃惊道:“这是……”

“万柳堂!”

箱子里放着二十多张扇面,杨兰杰得意道:“这就是咱们第一次的收成,万柳堂,二十八张,明清名家精品扇面!”

鲁善工拿起最上面一张,脑中闪过种种记忆,吴昌硕的枯树寒江图,好奇问道:“小鬼子居然舍得扇面?”

“嘿嘿嘿,那还不是多亏败家子的两个哥哥的神助攻!”

杨兰杰哈哈大笑,解释道:“昨天我联系山中彦明,那个小子屁颠颠跑过来,带着两个所谓专家,看见十方印章就走不动路!”

“死缠烂打一定要收购,我开始不同意,后来故意喊出个高价,结果败家子居然没钱!”

鲁善工一愣,山中家族三公子居然没钱?

“解释半天说手里资金有限,已经买下不少藏品,价格太高。”杨兰杰不屑道:“听完我就直接要赶人,废话,没钱装什么大尾巴狼?”

“后来小鬼子逼急了,提出用藏品交换,开始用二十张扇面换,后来一路加到二十八张,全部拿下!”

鲁善工点点头,不愧是老掌柜,不见兔子不撒鹰,这笔买卖不亏!

宫氏兄弟,晚清大收藏家,二人精于鉴赏,收藏历代名家书画极富,其中扇面就有一千余叶。

上自明唐寅、文征明、沈周、仇英、董其昌、王建章,下迄清高士奇、查继佐、毛奇龄、龚鼎孳、刘墉等乾嘉诸老,得名人八百余家的书画真迹,几乎囊括了明清两朝所有的书画名家,端方称宇宙之奇观。

兄弟与廉泉为亲戚,又有同好,引为知己。宫本昂病卒前,特将夫人孙婉如叫至床前说:我从小别无他好,唯古书画而已。每遇名贤真迹,总是赏玩徘徊、爱不释手。吾弟玉甫与我一样,五十年来两人宦游各地,并力搜罗,成此名家扇册六集,我们兄弟精神所寄都在这里!

死后把扇册传于廉氏,藏于万柳堂,也许不负我兄弟毕生搜集之苦心。嘱咐家人将扇册装入十二个书箱,亲自上封,并说非廉君至不得启封。

死后廉泉如约购这批明清名人书画真迹共一千零五十三叶,许多扇叶上都钤有“泰州宫氏珍藏”、“宫子行同弟玉甫宾之”和“宫子行玉甫共欣赏”的藏印。

得后珍若拱璧,可作为传家宝珍藏,可惜爱妻病重,家道中落只能忍痛割爱。最大一笔交易是委托李姓友人,出售二百多把精品,可惜遇人不淑,被人欺骗说在战火中全部损毁,血本无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