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百工匠心 > 第135章 啪啪出来的激情

百工匠心 第135章 啪啪出来的激情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04:05:10 来源:蚂蚁文学

对于胡经这种混迹江湖多年的老狐狸来说,一点都不能小看!

鲁善工深吸口气,再次拿起刻刀,小心翼翼沿着箱底不断摸索,终于发现有暗格。用刀轻轻挑开,里面的东西重见天日。

“十钟山房!”

鲁善工打开用油纸包裹的古籍善本,足足有十二册,仔细研究过,惊喜道:“居然还是光绪九年版本!”

“难怪连胡经都要藏在暗格里,这也是宝贝!”

陈介祺,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不惜巨资搜集历代古印,仅秦汉一项,就有7000余方。

在家乡旧居建成万印楼,在许瀚、吴式芬、何绍基等人协助下,将所收藏的古印封泥反复鉴别,系统整理,编成十钟山房,堪称近代印谱之大成。

印谱多次编著,有几个不同版本,二十八册、五十册、一百九十一册、一百九十四册。

前几个版本常见,唯有光绪九年版本极为少见,乃十钟山房之大成。鲁善工曾经调查过,现在只有西泠印社珍藏有这个版本,好像还不成套。

印谱是鉴赏家将其收藏历代玺印和名家篆刻精品编印成册,供后人研究、鉴赏和临摹,可谓毕生心血结晶。

常见印谱分原钤本、翻刻本、影印本三种,传说中还有一种绘本印谱更为珍贵罕见。这种印谱一般都为印稿设计集成,当为印谱祖本。

除此之外尤以原钤本,也就是手拓印谱收藏价值最高。因为古代印谱由于用纸、编辑和印制极其考究,本身就是珍稀古籍善本。

更由于手工钤印,其拓谱不易所造成的存世量之罕,乃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般最多几十本,少则孤本存世,具有极大的文献史料和文化价值。

今天真是三喜临门,不但得到胡经毕生印章精品,还无意找到田黄冻,最后是十钟山房印谱,简直运气爆棚!

特别是印谱,乃胡经精心收藏,逃难都不忘随身携带,可见其珍贵程度。现在自己的篆刻水平也登堂入室,这份印谱加上几十枚印章简直就是最佳副本,老天爷故意送来让他刷经验!

先把田黄冻收起来,跟封门青和桃花冻放在一起,现在四方印章已经得到三枚,只差一方鸡血大红袍就能全部收齐。

然后是胡经印章,之所以能发现线索,就是因为金手指的缘故。胡经制印水平之高不用说,最厉害的还是仿古技术,很多都是独门秘技。

一个真正全面的书画家,必须通晓书法、画法、篆刻,近现代如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吴昌硕、赵之谦等。不仅精书画技法,而且自己也会篆刻印章,更不用说古代名家大师。

印文粗细,边框宽窄、破损,印迹清晰与模糊,都是鉴定的主要因素。一方印章初用和久用必然不同,初用印章,字迹会清楚,用久后,清晰程度会发生变化。

此外印泥的好坏、浓淡、干湿,也会使印章钤盖后产生变化。边框的宽窄与盖印时的用力和下垫物有关,有时会产生宽窄不同的变化。

清晰程度与使用印章的人的手法也有关系,有人盖印用力大,有人用力小,有人稍加摇晃,效果都有微妙差别,长期习惯下来,就是鉴定真伪的决定性因素。

一幅古画印章的颜色,虽然可能鲜艳,但总会有饱经岁月、历尽沧桑的变化,颜色会变得浑厚而沉着。

书画的印章必须与时代风格相一致,否则必然是赝品,好像如清中期以前的书画作品,绝不可能出现甲骨文字的印章,这是基本原理。

书画至风雅,亦必以印为重。书画之精妙者,得佳印益生色。

不光如此,高手作画,有时候连印章位置都考虑周全,甚至把它作为一种另类艺术装饰。

比如齐白石有张荷花倒影图,夏日池塘水面上荡起粼粼波纹,半开的荷花倒影在水中,小蝌蚪争相戏影。

一方“木人”朱红印章,正好钤在荷梗和倒影之间的空灵处。说明不仅题跋讲究,而且善于押章用印,使其与整个画面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明唐伯虎的枯槎鹳鹆图,画面上有一株蟠曲少叶的枯槎,栖着一只翘首鸣叫的鹳鹆,构图简雅,笔墨不多,右上方和左下方均为空白。

右上方题诗两行,落款后押“唐寅”名印一方,黑红相映成趣。左下方空灵处补钤压角章两枚,与名章遥相呼应,形成对称,使构图稳而不板,静中有动。

鲁善工拿起胡经印章,比对十钟山房印谱,两两参照之下,对篆刻有更深认识。特别是仿古,如何临摹出古人的精气神,才是精髓所在。

一连看过几块,金手指都没有反应,就在拿起第五块的时候,突然眼前一花,再次进入幻境,见到胡经制印的全部过程,又一次得到高人经验值。

“原来如此,经历岁月沧桑的金石作品,如果想要古意盎然,就人为的采取敲边,锥刺、磨擦等动作,使印面变得更加有剥蚀感,呈现古意。”

鲁善工恍然大悟,比如手里这方吴昌硕的“破荷亭”,经过胡经处理,上边栏完全破掉,而下边栏几乎完全保留,固然有章法上的安排,但后期做旧也起到不小功夫。

破上边是为透气,左右两边更是直接借边,使整个印面就像是一座亭子,意趣佳妙。

鲁善工拿起刻刀和自己刻好的印章,轻轻敲击碰撞,这是胡经的秘技之一。用刀刃、刀角、刀杆或者专门的金属硬块,甚至用其他较硬印石,利用不同手法,敲打印章边缘。

力度要适中,太轻不出痕迹,太重容易破碎,宜轻不宜重地慢慢敲打,从而达到仿古效果。

然后把细砂、细盐、碎木屑等东西包扎起来,做成软布包扎起来的小锤子,用它直接锤打印面,磨擦印面印角。

使新刻印面的边角不再锐利,变柔和,模仿多年使用过的痕迹,瞒天过海,掩人耳目。

最后把印章放进木头盒里,里面在放上细沙,一天到晚不停地摇动,最后呈现出来天然的磕碰痕迹。反复按上印泥,阴干晾晒后,绝对以假乱真,天衣无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