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084章 有办法搞钱

公子威武 第0084章 有办法搞钱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刚坐下休息,高进就陪着苗贵进来了。

苗贵没有赶上饶凤关大战,心里憋屈,赵玉林给他说守好子午道就是最大的功劳。

他问和蒙军做生意的事情如何?

苗贵说长安那边倒是答应的爽快,就在关前做,苗贵亲自去谈的,告诉他们不在那里打仗了,只做生意。

那些个商人盼望着早开互市呢,草原王公们就喜欢五谷丰和成义玉液,都没得成义烧也是好东西。

赵玉林给他说这边工匠营有了,需要啥工具的就说,咱要将子午道打造成一条交通快速通道,但是决不能叫山那边的人知道。

苗贵立刻懂了,重重的点头。

他想到小时候看到过的鸡公车,独轮高车,一个个画了出来,叫苗贵拿去找工匠营做来试试,用最便捷的手段现将货运过去。

苗贵满心欢喜的看着说有了这些物事,兄弟们轻松多了,拿起图纸就往外跑。

半月之后,洋州和长安城做了第一笔交易,卖出去一百坛五谷丰和大量香水、玻璃杯啥的若干,一口气就挣了三千多两银子。

苗贵来劲了,一想到神威军不断扩大的队伍需要天量的银子,他都想亲自上阵,当挑山工了。

这些搬运工都是军人,按照训练轮流上阵的,赵玉林叫他们多听取兄弟们的意见改进道路,搞运输工具,设置物资仓储地点,想方设法加快运输速度。

但是供给蒙军的货却要压着了,要让他们知道“行路难,难于上青天。”不然,蒙军就会惦记着这条道了。

苗贵欢喜的回去。

黄胖子来洋州了,亲自选货、调货,直接装上他雇来的货船从洋州下水,赵玉林告诉他今后还是按照约定来,白河那边有样品,谈好价钱下单,孤山交割。

眼看着黄胖子的货船离开,赵玉林笑了。呵呵,活人还给尿憋死了?

哥哥一样的有办法搞钱。

他召集兄弟们开会议事。告诉大家队伍越来越大,军费开支已经是天量的银钱支出,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用银子发饷了,得发会子。

但是,他可以保证兄弟们拿到手里的会子足额兑换银子。那就是要和蒙军、金人做生意,赚他们的钱,养咱们的兵,保证大家都身强力壮的上去砍死他们。

兄弟们听他这样解释,乐呵了。

赵玉林说这就是策略,以后每个纵队的兄弟轮换,都要去看看金人,看看蒙古人,他们还不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没啥大不了。心中不怕,砍起来也利索。

赵玉林安排妥当后宣布建立神威军汉中大帐,地点就在顺风处,三个纵队各派一名副大队长过来担任作战使、训练使和后勤使,帮助他协调诸般事宜。

众兄弟领命而去。

赵玉林和蒙军,金人做生意的事情,青野原很快晓得了,因为那大安军靠汉水边上的码头隔三岔五的往来军船卸货,大散关外都有商人为了行贿守将送上五谷丰了。

制置使贵如元很无奈,说神威军扩军太快,都有四万人了,他手里就那么点军费,首先得保证大营的开销。

而会子又不断贬值,只有克扣神威军的钱来补足,不让他们做生意咋办?

再说了,哪支边军不悄悄做生意攒钱呢?

张祥说:理是这个理,可赵玉林也是太露骨了,直接和蒙军、金人搞和谐,把生意做到人家地里去了,大把大把的捞银子。

贵如元不爱听了,人家那是叫有货,有本事自己想办法去。

大帐中众人听出了火药味,纷纷散了。

赵玉林正在给家里写信呢,接连打了两个喷嚏,他才不晓得是青野原有人在说他的坏话,继续在信纸上写:现在和金人做起生意了呢,肯定能赚大钱;马援能叫爸爸了吗?晓敏一定要注意多走路了,不然宝宝生不下来……

临安皇宫里,使相找到治赵玉林的手段,正在朝堂上奏本呐,列举了三宗罪:第一个就是未经许可通商;第二个和敌国暗通款曲;第三个是大量贪墨税赋,中饱私囊。

皇帝问他证据在哪里?

使相拿不出来,但是商人都是从他防区的子午道口和洵阳县口上进的货,从来就没给朝堂交过税赋。他没和敌国暗通如何做得到?

皇帝摇摇头,不说话。

这时,又是那个华岳开口了。他说捉奸拿双,作贼拿赃,没有真凭实据不能冤枉好人。要说边关将领私自做营生,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赵都监要做,也是在为边关将士生计做。

使相浑身发抖,怒视着华岳。这家伙太不识时务了。老夫要弄死赵玉林呐,这是要做绊脚石了吗?

皇上这时才开口,说守卫金州要几万兵,赵爱卿自筹资金养兵戍边,我等还要去治他的罪,这是自毁长城,自掘坟墓啊。

使相听着猛的打了个冷颤,嗯嗯,这是警告他,说他自掘坟墓,找死了。

他不想死啊。

这些年他的体质越来越差,行将就木,皇帝还是要伸手了。

哎,这人总是要死的,使相终于想通了,决定放手。

皇帝下旨,调高稼去沔州任知州,任命赵玉林为洋州知州兼知金州事务,神威军都统制。勋官念了一长串。

引得朝堂震动,这是干啥?

皇上要在军中树典型了,鼓励男儿上阵杀敌。于是临安朝廷一阵好声音传遍大江南北。

赵玉林还在伏案做事呢,又打了两个喷嚏。吴雨琦关切的问他咋了?

相公偶感风寒啦?

他坏笑道:谁叫你不让人家盖被子呢?

女人笑骂了个讨厌。转身出去忙了。

赵玉林叫范征将下面选送上来的人领进来,他简单做个分工:吴杰任作战使,负责研判军情,制定作战计划;李世昌任训练使,负责新兵编练和新战术演练;俞福明做后勤使,负责驻地保卫、后勤辎重和防区行军道路调查、改造。

他告诉这三人,他是按照大队长的要求在锻炼他们,希望珍惜机会。尽快熟悉情况,大胆做事。

三人马上立正敬礼,转身出去。

时节以至初冬,汉中下了第一场初雪,赵玉林叫俞福明查清部队冬装的情况,考虑在汉中建设作坊就地生产布匹,浆染,制作军装的可能。他说宜宾的翠屏山有很好的经验,可以送一批师傅过来帮助开办作坊的。

他十分清楚,神威军大部分还是从南方温暖环境过来的,对于汉中寒冷的冬季还需要适应。

所以必须要保证兄弟们的御寒、保暖需求,否则造成冻伤,疾病减员的情况会非常严重。

赵玉林在屋里靠着火炉吃茶,想到关隘上的士兵顶着严寒站岗、放哨艰难十分,但是还必须挺住,又叫吴杰向各个纵队发出训令,要求他们下去检查。

提醒大家敌人不要怕冷,敌人最擅长在寒冷季节跋山涉水,长距离奔袭作战,必须瞪大眼睛盯紧,咬紧牙关坚持。

由宜宾发送过来的,今年最后一批物资到了。

汉水流量减小,这最后一程还是兄弟们用马车,牛车运过来的呢。

赵玉林有点纳闷,他很想看到的家书,咋就只有那么几个字,又是一张撒欢女孩的图像上题写着,嗯嗯,一切都好啦,勿念。

赵玉林总觉得哪里有不妥?

这太简单了嘛,咋就不说孩子生没生?

是男是女呢?

一个大男人变得纠结起来。

吴雨琦回来,见到赵玉林傻里吧唧的样子,问咋啦?

他将女人搂在怀里,看着窗外翻飞的雪花不说话。女人告诉他青野原来信了,让他去大营议事。

朝廷的钦差到了,要重赏大战金、蒙官兵。

次日,赵玉林将大帐的指挥权限下达给卢华才,在三百精兵的护卫下出发。一场瑞雪让汉中平原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赵玉林踏雪前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到了午休关,守关的小校请他去大帐,说曹大人有请。

等他进了大帐,却是曹友闻接着,原来是他做了午休关的主人。

赵玉林正好将他准备的水晶杯拿出来送给曹大人,他结果晶莹剔透的杯子惊叹起宜宾的宝物来。

赵玉林叫不客气,这次送了四个,要是喜欢,下次再送来。

曹友闻连忙道谢,连呼四只足也,他无功不受禄,还说哥儿也是坐镇一方的封疆大吏,让他如何受得起如此厚礼?

赵玉林连说受得起,就凭曹将军忠肝义胆,光明磊落,一心为国就受得起。

两人一起入坐吃酒,曹友万,曹友凉已经在桌边等候,他叫范征取一坛五谷丰来。

四人坐下开始觥筹交错起来,曹将军告诉他临安的钦差来了,制置司命他领了凤州,小哥儿领洋州,金州军政事务了。

赵玉林隔着青野原远了,这才晓得临安的消息。他起身祝贺曹将军高升。

曹友闻感慨的说一将功成万骨枯,都是兄弟们用命拼来的。青野原一战,他的主力损失过半,现在军营里都还没满编呢。

赵玉林请他一起给死去的兄弟们奠酒,告慰在天的兄弟们。给他说神威军也是一样的,金州四处都是窟窿,防御金人压力大了。

老曹问他:军中盛传神威军暗通金人,可有此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