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704章 嫁祸于人计

公子威武 第0704章 嫁祸于人计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成都东门的别馆区,岛倭国的别馆后院深处房屋里,岛倭国外使正在和一个梳着高高发结的倭人武士说话。

外使厉声喝道:帝国早就有令,不许在新宋帝都出现,为啥就不听,竟然一路追到成都来了?

武士给他禀报,他们一直在寻找机会刺杀高丽小皇帝,嫁祸于新宋国人,制造高丽和新宋不睦,好叫高丽驱逐、赶走新宋国军队,为天照帝国创造灭亡高丽的机会。

这是藤原将军的旨意。

外使认为藤原是在玩火了。

他认为藤原是长期居住在岛上,不晓得新宋国有多么强大,肆意挑起两国之间的矛盾,惹得新宋国主发怒会地动山摇,说不得就要被灭国。

这厮叹息一口气说:今非昔比呐,本官初来新宋时还只是看到新宋国的地大、物博,人多,和咱们天照帝国的狠劲没法比。

如今的新宋帝国要人有人,要银子有的是银子,武器精良,兵多将广。阁下晓得新宋国一次授衔就有多少将领穿上元帅、大将、上将的军服?

新宋国有上百万的神威军,仅仅是辽阳路就驻了十几万,咱们应该和新宋国交好,学习他们的技术,用他们的机器生产,发展壮大起来再谋求吞并高丽国,踏上新宋国的领土。

眼下咱们新败、损失巨大,国内连百姓做饭都找不到铁锅,咋能随便惹祸端?难道这次进军高丽国惨败,咱们的教训还不够?

跪在他对面武士立即吐出:八格,阁下竟然敢对藤原将军不敬,立即收回刚才说过的话。

外使摇摇头,严肃的说:放肆,本官乃是天照帝国派驻新宋的外使,他是天照皇帝的臣子,既要听从将军的调度,还要对帝国效忠。

武士咋能和文官理论,他害怕带上不忠不孝的帽子,马上规矩了,不住的回以“海野,海野。”

外使根本就瞧不起这些只会舞刀弄枪的武士,丝毫不予理会,提醒这厮务必要记住,决不许在新宋帝都搞事,一旦败露,会导致帝国和新宋国没有回旋的余地,连他这里仅有的和新宋斡旋的桥梁也会折断,那是帝国无法承受的。

武士又回他一个“海野。”

外使面无表情的说:天就要亮了,快些离开。

武士对着外使躬身施礼后转身出去,几个起落消失在夜幕之中。

赵府,天色大亮后赵玉林醒来,却不见昨夜和他嗨皮狂欢的吴雨琦,他出去用膳,左顾右盼的找寻也是不见人。

顺直娣笑嘻嘻的问他在找谁呐?

赵玉林说她明知故问,低下头去猛喝鲫鱼粥。

直娣说:雨琦姐姐忙着办大案,一早就带人走啦。

赵玉林略带责备的说:叫她交给下面的兄弟们办,就是不听,哎。

直娣说都是哥儿的女人呐,谁也不愿意闲着?边说边上去挎着他出门上朝。诸公已经在议事厅等他了。

直娣提请各地人事任命的讨论过后,转运部将草拟的道路修造奖赏补助文稿提交诸公商议。

赵玉林看到有转运部,路部、户部和公事房的落款,对曹英办差的细致度很满意,隔着老远赞许的看向曹英点点头。

路部尚书李大奎第一个发言,大赞奖补方略好,可以极大的调动各级衙门修路的积极性。他认为这份公文发下去后,各地会大量展开修路、修桥,路部需要在路、州两级增加懂修路的官员主事。

赵玉林颔首,对着顺直娣说朝廷不断加大道路修造力度,各地修路的项目越来越多,确实需要增加管理修路的官员,不能将咱们的辛辛苦苦凑齐的银子白费了。

诸公都是点头颔首。

顺直娣马上给李大奎讲:需要如何配置,请李尚书先拿个方略。

华岳有些忧虑的说:各地大修道路,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咱们的财务承担的起吗?

眼下可是四处都在用银子呐。

曹英刚得了赵玉林的赞许,心中欢喜,充满自信的告诉诸公无妨,一是路部会下达各地每年的修路奖补长度上限,控制奖补总金额。二是咱们今后不再批复修路的费用,两相对冲,奖补资金并没有增加多少。

赵玉林颔首,给她讲:路与路之间相通,属于朝廷一级的国家干道、以及边境上,军事上重要的战备路朝廷还是要单独拨款修造的哈。

曹英嗯嗯的点头给诸公讲解,就是这个方略。

她兴奋的给诸公禀报,各地的路、州建立起邮路银行后将百姓来往邮寄的银子累积起来已经不是一笔小数,通过银行运作赚钱不少,转运部又是一大笔收入呐。

诸公乐了,不经意之间,朝廷又孵化出一只下金蛋的鸡来。

曹英很开森,给大家禀报:还有贵州和云南的烟草收入,只是两大烟草行今年的税收就超过了贵州全年的税赋,咱们不差钱。

诸公都乐啦,不差钱就行,不差钱才好啊。

这些官员大多数经历过前朝治下的苦难日子,当年临安朝廷寅吃卯粮的度日,常常连官员的薪酬都发不出来呢。

到了新宋朝廷,他们不愁啦。

赵玉林笑呵呵的说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荆湖洪涝,咱们要救灾,安置百姓,他的看法是将蓄洪区的百姓搬迁,异地安置,新修村镇需要的银子就不少。行洪、分洪区地势低洼处的百姓也要搬迁,这些花销都是必须的,咱们不能顾了一头就忘了另一头。

余街和游式都不住的颔首、点头。

这次长江发大水,他俩去荆湖抢险救灾,亲眼所见,受灾百姓流离失所,拖家带口的成了流民,要全部安置下来,所花银两绝不在少数。

余街给诸公检讨,他没做好监督,导致荆江大堤垮塌,造成巨大的水患灾害,请求准许他自罚半年俸禄。

赵玉林摆摆手说:大江大河时有水患,那是地球上气候变化出现的极端恶劣天气所致,也有地方官员执行不力,督造豆腐渣工程的关系,还有咱们谋划、设计的标准不够高,无法抵御这些大洪水的原因。

咱们要吃一堑长一智,总结经验,提高抵抗洪水的能力。

诸公颔首,一个个都晓得余街两袖清风,来往的奔波治水很辛苦,都赞同赵玉林说的是洪水太大,以至于荆湖防不胜防。

他给余街说:以后荆湖的任务就是一边发展农业生产一边修堤筑坝,抗击洪涝灾害。

余街不住的点头,表示水部会将荆江和黄河下游盯紧看牢,绝不允许再有决堤的事件发生。

赵玉林很满意余街的态度,颔首吃茶。

建康府,高丽小皇帝在此歇脚,跟着就要出长江口进入海上了,小皇帝一路走来,见过的全是新宋繁华景象,都舍不得离开了。

这丫坐在江边的得月楼上眺望街景、品酒赏月,听着帷幔后边的稚嫩小姐姐甜美的歌声流连忘返,不肯离去。

突然,一个剑客飞身而入,长剑直刺小皇帝胸口,操着僵硬的口音大吼:纳命来。吓得这丫张大嘴巴呆坐在椅子上。

事出紧急,小皇帝左右的两个卫士立即挺身而出护住主子,一人用身体挡在小皇帝前面,立即被剑客的长剑刺穿胸口,另一个瘦子卫士刷的拔出长剑和剑客斗在一处。

小皇帝刚刚缓过一口气,又有两个剑客冲进来杀人,左右的皇后、妃子吓得尖叫不止。小皇帝看到恶徒接连刺杀他的卫士和妃子朝他冲过来,暗叫不好,朕命休也。

眼见着歹徒的长剑就要刺到他身上,这丫干脆闭上眼睛等死。

这时,只听得耳边噗呲一声响,从后窗飞进来一个黑衣壮汉大呼:倭寇休得猖狂,弃剑投降。

壮汉打出飞镖逼退刺杀小皇帝的歹人,冲上去和三个剑客斗在一起,周围越来越多的黑衣人冲进来,围住五个剑客打斗。

这时,一个彩衣俏姑娘仗剑护着一位中年美妇上楼来,俏姑娘娇喝:大哥哥们不用手软,大总管只要尸体不要活人哈。

中年美妇笑盈盈的责备她说的啥话?好像为娘的成了大魔头啦,咱们不杀,倭寇自己也会咬舌自尽的。

彩衣俏姑娘笑嘻嘻的说:她有办法留下活口,随即抓起边上的一双筷子出手了,小姑娘先伸手一剑刺向被逼过来的剑客,那厮吃疼,张嘴“啊”的大叫,小姑娘顺势左手出击,将一双筷子插进剑客的嘴里。随即笑哈哈的说:咱娘看呐,保管死不了。

边上已经有黑衣人上去将这名剑客控制住,这个家伙被五花大绑的实在难受,暴怒,嘴巴里不停的发出吐词不清的“八、八格、八表格。”倒是暴露了这厮倭人的身份。

小皇帝惊魂未定的上前询问打探,彩衣俏姑娘笑盈盈的说:国王有福啦,咱们新宋国顺风司吴大总管为保国王周全,亲自从成都护送至此,还有本公主同行,也是一路吃苦呐。

小皇帝身边的卫士马上小声说:吴大总管乃是赵国主的夫人,这位小娘子应该就是江湖人称“飞仙公主”的光宸公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