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699章 狠狠治不服

公子威武 第0699章 狠狠治不服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苏禄赫尼娣看到深山里面一座华丽的城市又吃惊的呆住,四周围全是连绵的房屋,上上下下的街道却很平整,熙熙攘攘的人流一路延伸到马湖江边的渡口。

陈宸和赵飞燕见呼兰来了开森啦,招呼过老太太后就拉起呼兰看孩子。

呼兰嘟起小嘴巴说:哥儿忙得很,还来不及给她的小马驹起名呐,大号都没得。

陈宸得意的说好办,等会儿请她老爹给孩子起名,他老爹可是响当当的前朝进士,保管儿子起个响当当的名号。

傍晚,新市的街灯亮了,每一条街道都是明晃晃的透亮,走在路上的行人和白天一样的多,没有减少。

陈宸嘚瑟的给她们讲:自从新市通了电,来新市看稀奇的人就把全城的客栈都住满了,火车都加开三列,也是趟趟满座,咱家的修造队又在江岸边修造起街啦。

赵飞燕说:房子还好卖的很呢。

苏禄赫尼娣生活的大草原上一到晚上就各回各家,各自抱着火塘取暖,啥时候见过这样的场景,大街小巷宛如白天一样的热闹,个个餐馆里面都是爆满。

一行人吃过夜饭回去,家里还没有电灯,呼兰遗憾的说:要是家里能用上电灯就好啦。

赵飞燕给她讲:朝廷要大修中都镇,把那里修造成帝都官员养老的地方,工匠大师已经有安排了,要把电线拉过去,以后咱们就有电灯使用啦。

电灯,谁都想用上。

翠屏山的马灵儿就在和一帮老人吃耍做解释。

赵玉林他爹到新市坐了火车,看过电灯后爱不释手,多次询问马灵儿叙州要啥时候才能用上电灯?

她看到几个老人婆也是一脸的期待,十分为难的说:小水电站还在试验呐,得看鸿蒙谷的师傅如何说?

老秀才急切的给她讲:叙州的耆老宗亲都找过老夫吃三道茶了,就希望早日用上电灯,咱们的旧州坝历史悠久,要是再用电灯照亮,那生意绝对好的不得了。

多少银子?让陈显开个价,咱们叙州不差钱,多给一倍价支持朝廷搞电,把电灯给咱们叙州人用上嘛。

马灵儿看到老秀才急切的模样笑了,小心的回答他,只是有了点灯还不行呐。

老秀才自信的说他当然晓得,还要有电线传导来电。

马灵儿笑盈盈的给他说还远不止这些,先得找地方建起水力发电站。

但是修造一座水电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得找到有落差的河湖,还得距离合适,不然如何栽电杆,拉电线,都是十分稀罕的物事呢。

老秀才见马灵儿给他扯这些,显然是做不了主,要她给赵玉林写信,把三儿给他叫回来,他要当面听一个准信。

马灵儿哭笑不得,还是面带微笑的说:玉林哥忙着呐,她这就去信。

成都,赵玉林正在召见荆湖南路安抚使耿飞虎。

情况已经查明,飞虎是被负责提刑按察的副使给掀下长江的。当时洪水滔天,众人都以为他十有八九被淹死了,未曾想居然随波逐流的爬上岸来。

飞虎十分感慨的说是少爷教训的好,平时就没有丢下锻炼,硬是凭着一股子心气和洪水抗争,挺了过来。

赵玉林笑哈哈的说:咱们飞虎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回去好生经营荆湖,让老百姓迅速恢复正常的生活。

飞虎嗯嗯的点头,给他禀报这次淹没了好几个县,他打算请老水工好生谋划,界定荆江的分洪区,蓄洪区。

荆江年年都要抗洪,还是扛不住特大洪水,不如放开疏导。

赵玉林颔首答应,叫他多找余公禀报。治理荆江,该疏通的要大胆设想,遇湾切角嘛,能挖走的咱们一起上,愚公移山,给它打通了。

今后,荆湖的长江大堤要修造的更加结实耐用,咱们一段一段的修,总有制服水患的那一天。

飞虎听得欢喜,不住的点头答应。

三日后,赵玉林召集各地安抚使议事。

副国主华岳将荆湖南路防汛抢险和荆湖官场地震的情况通报过后众人都吃惊了。

赵玉林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严格监督身边的官员,还要主动接受下属的监督。

他以鄂州防汛贪腐案为例子提醒各位安抚使必须重视朝廷做的这些修造项目,转运部会有钦差下到现场进行审查,决不能叫那些黑了心肺的蛀虫肆意贪墨朝廷的银子。

接着便由华岳亲自讲课,解读修改的法令。

晚上,赵玉林和顺直娣陪女帮主去花溪村的叫花鸡用膳,赵光宸一改大胆泼辣,像只温顺的小绵羊靠在女帮主身上撒娇。

直娣叫光宸不许打搅女帮主,人家还伸手将乖孙女揽在怀里任由光宸腻歪。

赵玉林说光宸就像她娘,路见不平立即拔刀相助,还要去跟着她雨琦妈妈学做顺风司的活儿,他不放心呢。

女帮主却是得意的说她乖孙女有一身好功夫,怕啥,谁敢欺负光宸,她叫爷爷出来一掌拍死。

仙人板板,药师爷爷要出山,那可不得了。

赵玉林不讨论这个话题了,爱咋咋地。

他将叫花鸡转过去请丈母娘品尝,赵光宸看到已经撕碎的叫花鸡笑嘻嘻的说她婆婆要吃一只整鸡,才不吃这样的烂鸡肉呐。

女帮主笑哈哈的说还是她的乖孙爱婆婆,不过,婆婆做了几年安抚使也改性啦,咱们就吃这种碎鸡块。

随即便抓起两只鸡腿,一只送给光宸,一只送到自己嘴边啃起来。

赵玉林彻底无语,老老实实陪着用膳。

次日,由他主持继续培训。

赵玉林给各位安抚使讲解如何制订规划、计划,要求各地安抚使到任一方后广泛调研,认真听取地方耆老宗亲的意见后为自己主政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目标。

这个就比较复杂了。

过去连年征战,朝廷考核地方的重点在稳定,按时上交税赋。现在新宋全境都稳定下来了,重点就是如何搞建设,让百姓吃饱饭,衣兜里有银子。

他要安抚使们回去仔细考察,分片治理,一次又一次的为老百姓拉网式解难,总有实现目标的那一天。

三日后,安抚使们完成了各项培训和议事陆续离开。

王珪已经回来接任后勤使,曹永就要去吐蕃了,陪着王珪前来吃茶辞行。

赵玉林笑哈哈的说:曹兄真是在践行咱们的官员能上能下了,此次再去逻些城,首要的是保重身体哈。

王珪担心的问他真的行不?还是留在成都吧。

曹永笑着说请王兄回来顶着,曹某就是要去吐蕃的。这些年吐蕃的变化大了,各方面都好了许多,肯定没问题。他时常梦见李主帅,给他交代要把吐蕃的事情做好,心中放不下,必须去守着。

曹永提到的李主帅,就是为了统一、治理吐蕃魂断雀儿山的李云清。

李云清是从宜宾走出去的神威军早期干将,一心一意为了吐蕃的事儿操心,别无所求,当年曹永是西征军的副职,就在云清手下办差。

赵玉林听到他如此说来,不讲虚的了,给他讲:军师有遗言,咱们要把天竺给军师制服。

此去逻些,曹兄就专注于此事吧。

咱们也不欺负别人,是咱们新宋国的,一寸土地也不给天竺。不服,就给我狠狠的揍。

曹永嗯嗯的点头,给他说西域基本稳定了,吐蕃路、安西路和西域路驻军那么多,他去和兄弟们商议后再给三少爷禀报如何做?

赵玉林颔首,给他说此时的天竺国四分五裂的根本就不用费多大的劲儿,他们喜欢耍嘴皮子,总是说自己有理,咱们别去上当,先用拳头打服了再讲理。

庚即就拉起王珪给曹永送行。

回来的路上,他叫王珪熟悉情况后先走一趟升龙,了解一下新一军成军后的利弊,迅速确定编制、调整装备,整编出咱们的新二军、新三军。

王珪当即领命而去。

这丫接令回成都,心中欢喜的不要不要的,没想到自己就要退休了还能进京做事。

曹永接住后给他介绍:做后勤其实很简单,三少爷咋说就咋做,只要自己不贪,手不乱伸,一切都是妥妥的。

曹永问他,晓得后勤上一年的开销有多大?

王珪如何清楚,以他在灵州的开销估么着算还相差一万八千里,惊得心脏砰砰直跳,这丫吧眼睛瞪的大大的看着曹永。

曹永拍着他的肩膀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是做到咱们这个份了,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他相信自己没看错人。

王珪叫他放心,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不会被银子给迷住眼睛。

但是,今天赵玉林要他跑一趟升龙,了解新军的整编情况,就超出了自己想象。这丫不敢马虎,立即去找兵部尚书杨兴运禀报。

赵玉林回家,呼兰笑哈哈的说这就要回去啦,小马驹也有了大号,叫赵光和,陈叔希望咱光和在草原上健康成长呢。

他抱着小儿子在院子里转悠,嘴巴里呢喃:这一去不晓得要等多久才能回来啦。

呼兰也不想走,两眼炽热的看着他说:今晚侍候本宫舒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