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692章 坚持这三点

公子威武 第0692章 坚持这三点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玉林说:只要坚持这三点,咱们就能长久的坐稳江山。

诸公颔首。

范钟支持他提出的将犯罪严重的重刑犯发配偏远地区拓荒的建议,认为像岭北路、辽阳路和旅宋府这些偏远之地人烟荒芜,甚至没得人居住,咋办?

就该把那些犯人弄过去拓荒。

老曹说:还有西域没有设置路、州、县呢。

杜凡是户部台鉴,笑呵呵的说户部正在规划,还要听听吴谦吴特使的意见。户部认为西域广阔,人口也不少,应该划分为两个路比较合适,一个在阿里马力,一个在啥马尔汗,基本上按照东西察合台汗国的区域分治。

赵玉林对如何划分并不在意,户部的官员比他还细心。他不置可否的说有户部操心,咱们只管吃酒。

诸公笑哈哈的端起酒杯叫走一个。

孟珙给他讲,这次巡查他要去升龙,巡查云南,看看新军的战斗力如何?

赵玉林说好啊,云南的第一军按照新式军队编程,正在南下进军占婆,打击真腊,孟大元帅前去督查,战力定会突飞猛进。

老孟使劲摆手,笑哈哈的连呼“廉颇老矣。”

老曹满面春风的说:啥就服老了,孟公身体硬邦邦的,再娶两房小妾都没无妨。

诸公听得哈哈大笑。

老孟却是不停的摆手,只叫吃茶了。

高丽国的釜山,此时高丽军队正在上演一场和倭寇激烈厮杀的大战。

高丽和岛倭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后双方都拿出所有家底进行正面硬刚,岛倭国灌输了武士道精神的士兵战斗意志特强,面对武装了新宋国新式军械的高丽军竟然不落下风。

两国打了一场又一场,倭寇渐渐被逼退回釜山,眼看着高丽国就要将倭寇赶下大海啦。

高丽皇帝信心大振,督促后面的预备队上,要一鼓作气灭了倭寇。

这时,海面上露出黑压压的一大片战船,倭寇的幕府将军藤原亲自统领着新募的军队增援上来了。

岛倭国的士兵看到自己的援军到了,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似的跳出掩体高喊着为上皇效忠,拼命冲向高丽军的阵地。

一番激斗之后,高丽军的阵地开始动摇,竟然露出了败像。

这时候海风大起,岛倭国用独有的巫术点燃毒烟,吹响高丽军队,高丽人被突如其来的毒烟罩住,纷纷口吐白沫、咳嗽不止,一个个被熏得失去了战斗力。

而倭寇却是早有准备,迅速从自己的衣服上撕下一片布来撒泡尿淋湿,扎在脸上捂住口鼻,提起倭刀立即往前冲,见人就砍,见人就杀,高丽军队的阵地很快被岛倭国突破,倭寇顺势发起反击,接连追了两日,占领高丽大片领土。

赵玉林从清城山回来便接到辽阳路传来的军情急报,他简单思索过后认为岛倭国要对高丽发起最后的进攻了。

此时,苗贵还在升龙督促新一军南下占婆作战呢。

他和杨兴运商议,必须将击败倭寇提上议事日程,让杨兴运立即去辽阳协同作战。

赵玉林的想法是水师先动,歼灭倭寇的海上运输船队,截断倭寇逃跑的路线和后勤补给,力争在高丽半岛上将倭寇彻底歼灭。

杨兴运得令正要离去,后勤使曹永来请示,要再去吐蕃路做防御使。

这丫说他回来后多次梦见李云清,要他坚守逻些城,他一想到死在吐蕃高原的兄弟们就睡不着。请三少爷准他再上逻些城。

这就叫赵玉林为难了。

他细看曹永,气色虽然好多了。但是身体和回来时差不多,还是一样的瘦。他问:都过去好些年了,身体还吃得消吗?

曹永笑笑说就他这个不胖不瘦的身体才好,去了吐蕃不会喘气。

赵玉林说都是一样的呼吸:还不是一样的缺氧。

他问杨兴运:那就让汉臣留在西域吧,如何?

杨兴运说:既然曹兄执意要去,也行。可是谁来接任后勤使呢?眼下可是正忙着。

曹永说灵州的王珪戍边多年,三少爷觉得行,可请王兄代劳。

赵玉林见曹永已经提出来,咋好回绝,便说王珪受过重伤,就让他回来接手后勤好生歇歇。

杨兴运颔首,给他提议:让兴庆府的郭虫麻代管灵州防务,以后灵州便不再单设防御使。

他认为这事需要和户部商议,不能急,先让郭将军带着。

赵玉林回去,陈宸已经告假休息了。女人告诉他,晚上请了游显忠吃饭,该出发啦。

他叫着人去请高稼,都是汉中出来的人嘛,一起说说话。

一行人去了琴台的文君酒楼。柳如烟远远的出来迎接,上去就挽住赵玉林的手说:玉林哥都好久没来咱文君酒楼用膳了,是看不上咱啦?

赵玉林感受到柳如烟异样的热情,听着她说话都觉得是一语双关。他趁着如烟上门口的梯坎紧走半步,顺势牵着如烟往前走,边走边说:咋不见掌柜的呢。

如烟嘚瑟的说她娘不做了,酒楼现在归她打理。

赵玉林笑呵呵的说:咱妹子长大啦,都做掌柜的了。

柳如烟叹息一声说:都是孩子他娘了,肯定长大啦。

赵玉林进入包房,见游显忠已经到了。

已经贵为成都知府,成都府路安抚使的游显忠还是像在汉中一样,笑呵呵站在那里迎接他。

他说都是老兄弟了,还客气啥。

两人正在说话呢,高稼笑哈哈的进来了,众人入席吃酒。

赵玉林给游显忠介绍高稼在浦江乡下躬身实践农事的经历,大赞高公关心布衣,心系黎民百姓。

高稼笑呵呵叫他别说了,再说他那张老脸就挂不住啦。

众人都是开怀大笑。

陈宸十分认真的说:玉林哥讲的不是假话,高公对于州县发展经济,为百姓增加收入很有办法呐,游公有时间可多向高公请教。

游显忠马上唔唔的颔首、点头,连声说一定、一定。

高稼连连摆手叫别夸他了。

要说关心农事,还是当推三少爷,咱们的赵国主最用心。据闻他家光远公子就回宜宾去包租旱地种辣椒了,要在郫县和宜宾两地实践大面积种植辣椒。

他问:游公大概还不是很清楚辣椒这个新品种吧?

可是三少爷家独有的,大有妙用,其入口的火辣程度远胜胡椒。我看,它既可作为调料,自身又是一道美味食材,今后必定风靡全国。

按照三少爷说的,可以种植、加工、销售,做成一条完整的产业。

真要这样做下去,只是辣椒一项,便可为游公治下的成都府增加不少的税赋,咱们就瞧着吧。

赵玉林暗自赞叹高稼的眼力了得。

陈宸笑哈哈的说高公过奖啦,一个小小的辣椒,哪有高公说的那么灵验,玉林哥不过是希望孩子们试试那啥一县一品的规模种植,哥儿认为像这样的经济作物种植必须要上规模,有一定的数量才好赚钱呐。

游显忠听的入迷,谨慎地说他刚到成都来,还有太多需要了解熟悉,得下到州县好生琢磨。

赵玉林很满意他的态度,不像有的官员下车伊始便哇啦哇啦胡乱说,害人害己。

他说:咱们这是在实践呐,花溪村紧挨着成都做啥都行,是一个特例。新宋广大的农村还是要依靠种植、养殖致富,如何让老百姓多增加些收入的确得细细琢磨,都想些办法。

他认为把土地分给百姓,一家一户都有土地后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只是解决了有吃的问题。

但是农村各家各户的条件不尽相同,有的是种植能手,有的家庭劳力欠缺,很多类似于辣椒、大豆这样的蔬菜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需要大面积种植才能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形成卖家市场。

如何才能更好的让平民、布衣增加收入,还需要多想办法。

咱们可以鼓励有技术,有经济实力的大户承包左邻右舍的土地,发展规模种植、养殖。

他举个例子:农民根据个人意愿将土地按照当地平均产出粮食的价格租出去,可以一次性获得土地上的收益,承租人反过来再聘请这位农民种地,就有了额外的报酬,这就是在增加农民收入。

大家听的不住颔首。

陈宸笑盈盈的说花溪村的第一大特点就是百姓收了土地租金后年轻男女都在里面的吃耍项目中干活挣钱,有一技之长的百姓积累起本钱后还在自家院子里开小店做掌柜,生意火爆的很。

慢慢的,百姓挣钱的渠道便越来越多啦。咱们做官的,就是要帮助老百姓找到挣钱的办法。

游显忠听得不住颔首。

高稼说这是一个方面,他认为眼下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修路。朝廷对通向各个路、府、州、县的官道虽然有谋划,但是因为银子不多,真正落实起来缓慢。

特别像经济基础比较好的蜀地,多数还是羊肠小道,乡村道路非常难走,下雨过后更是一路的泥泞,百姓修房造屋需要运送砖石,都是通过肩挑背扛,费工费时的太难,严重阻碍了乡村百姓挣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