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675章 数典忘祖啦

公子威武 第0675章 数典忘祖啦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波出使新宋的使臣刚看过皇帝的表演,晓得皇帝惦记上新宋驻军的消耗了。他新宋国力强大,说咱们麻逸国小,人少,花销不多,那上国水军在码头港口采买粮食、蔬菜的日常所需,市泊使报告只是一天就收了三月的税赋。

主使马上明白了,他的小皇帝是看中了上国驻军在麻逸的日常花销收入,绝对不是一笔小数。

这丫到过新宋国的不少城市,见过宁波,福州的巨大海港,赞叹道:新宋国的海港、码头可是大过咱们的几个、十个都不止,他们要在咱们麻逸驻军开建港口,绝对小不了。还要用钢筋和土水泥浇筑得像岩石一样的坚固、耐用。

那就是要在咱们这里做出土水泥,修建高炉炼铁,得需要多少工匠做工了,圣上只需要在每个工匠头上抽点儿人头费都不是一笔小数。

小皇帝得意的颔首,盯着主使要他叫“王上。”别搞错了开罪上国。

主使嗯嗯的答应,这厮就是个好社鬼,他得意的说:王上没瞧见吗?新宋国的水师全是男人,男人都离不开女人。今后,咱们的甜水巷还可以再开三条街为上国水师送温柔,增加三倍的小姐姐都保管生意火爆。

小皇帝听得两眼放出了红光,仿佛眼前就是一座挖不空的金山。他大呼一声:干了,咱们必须做新宋国的藩属国,快些去把上将军给本王请回来。

这厮生怕下面的臣子不讲礼仪开罪了上国,马上从自己做起,将名号改称“本王”了。

成都,新宋国中枢院进入休假避暑模式,赵玉林留下华岳监国,带着台鉴堂和中枢院的全体臣工去清城山消夏度假。

清城派掌门天机子在山下接住,恭敬有加的引去建福宫,老曹赞叹清城年年修缮,石梯坎做得越发精致,建福宫这一段竟然全换上了汉白玉,道路越发宽阔平整了。

天机子马上解释:这是得力于朝廷的大力支持,景区管理有序,门票收入巨大才有银子做修缮建新房呐。这两年清城山景区还向县里上交了五成的门票收入,用于修缮到横渠的官道,要把清城山和横渠镇连通,方便游客往来。

老曹乐了,笑哈哈的说这就对咯,不能只是供咱们这些官僚吃耍,还要造福百姓嘛。

天机子给他禀报:这山里的百姓愿意搬下山来的都搬出来了,没有搬家的也都住上了新房,家里有劳力的景区都安排做事,两家猎户有积蓄,下山来开起了客栈销售野味,营生好着呐。

范钟连呼大善,大善呐,咱们就是要让老百姓富起来。

“对吧,国主哥儿。”

赵玉林看到范钟认真的模样有点懵逼,他说范公就别国主、国主的叫嘛,咱们休假呢,喊我玉林哥儿更亲热。

众人跟着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

他说:咱们这一级的官员就是要带头淡化皇帝、国主特权,以后的中枢院主任都是五年、最多十年一换,国主会多的很。

老曹唔唔的说是这个道理,眼下做过国主的就有好几人。

众人渐渐议开了。

夜里,直娣问他:哥儿今日一席话,是要变革中枢院的臣工任期?

赵玉林在她屁股上掐一把说:当真是做过吏部尚书的官员,如此敏感哈。他觉得国家越来越趋向稳定,将逐步转入做营生、找银子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事儿了,应该规范官员的选任、去留,形成制度传承下去。

小女子才不管他的唠叨,早已翻身上去逮住他开始动作,嘴巴还贴到他耳朵边上说:上床第一件事该干啥?先让本宫欢喜了再说。

赵玉林这架战车已经被顺直娣发动起来,两口子迅速进入角色,天衣无缝的上演起欢乐曲。

次日,赵玉林召集诸公叙话,他给曹友闻说:今后台鉴堂要进一步行使建言献策和监督的权利职责,包括中枢院主任在内的各级官员都要接受台鉴们的监督,无论是谁,只要有违法犯罪的事实,台鉴堂就应该对其进行弹劾。

诸公立即热议起来。

这是赵玉林在赋予台鉴堂的权利啦。

过去,丁公主持台鉴堂时基本上就是吃吃喝喝,做点务虚的调查。现在赵玉林要他们真正担责做事了。

这也是他和曹友闻商议过的。

老曹立即颔首说:台鉴堂的担子不轻呐,别看咱们都是从繁重的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但咱们还领着朝廷的俸禄,就得为国事操心,为中枢院分担责任。

老曹把台鉴长老和调研分组下州县调研的想法讲出来,立即得到诸公的响应,认为正好弥补了中枢院巡查的不足。

中枢院每年安排的巡查不可能覆盖全国,台鉴堂再做一次调研,重点覆盖没有巡查到的地方,全面深入的搜集信息后中枢院便能更准确的掌握全国的基本情况,对优化国策的制定乃是一件大好事。

赵玉林见大家已经交头接耳的热烈讨论起来,便提议散了,由老曹主持,自由组合讨论细节。

他招呼直娣出来,小女子欢喜的问他干啥?

咱俩一组讨论吗?

赵玉林拉起她朝山上走,笑嘻嘻的问她昨晚讨论了一宿还不够?

今夜咱俩再来?

女人立即咯咯咯的笑着往山上跑了。

卫队长景岗快走两步问他:要去哪里,天师洞吗?

赵玉林说就到那里吧,清城山的风景,天然图画是最美的地方,咱们走走瞧瞧。

两人正十分轻松的游览风景,吃着鲜嫩豆花,却听得景岗大喊:三少爷,贾老夫人有请。

他抬头看去,只见贾皇妃正从山上下来,一脸笑意的对他说老官家有请,贤婿和直娣媳妇且去祖师殿坐坐吧。

赵玉林想到身为皇妃的贾夫人为了请他,居然走下山来等候,马上说:这就去,这就去。些许小事何劳二娘跑路,着人知会一声便是。

贾皇妃欢喜的说:不累不累,正好活动活动筋骨呢。

一行人进去,皇帝、皇后和谢老太都在客厅坐着等候。见到顺直娣也来了,皇后立即起身让座。

赵玉林紧走两步拦下,叫景岗搬来椅子和直娣一起都坐到了下首。他笑哈哈的说这是家人叙话呐,不能失了礼仪。

他这意思就是谈公事要依照规矩来办,聊家事就随便啦。

老皇帝笑呵呵的说正有一事要和贤婿商议呐,洛阳、开封已收复多年,老夫欲去那里看看,寻根祭祖,贤婿以为如何?

玛德,这不是在将他的军嘛。

赵玉林刚说了不能失礼,老皇帝便说要去洛阳祭祖,这可是华夏人几千年传承的美德,他这个做女婿咋能不答应?

那不是数典忘祖了?

顺直娣见他愣住,心中气愤老皇帝给他的玉林哥儿出难题,脸上的表情也是凝固了,不动声色的吃茶。

场面一下子尴尬起来。

皇后和皇妃的表情也变得十分难看,都在埋怨出主意的史儿子,啥主意不好使,偏偏要给皇帝提议去河南祭祖?真是在危难玉林啦。

稍息,赵玉林才说这是大好事嘛,不急不急。他叫景岗把随行的礼部老执事叫来一起说道。

老皇帝不晓得他要如何安排,看那表情以为是触及了赵玉林的逆鳞,要限制他的自由了,马上赔着笑脸说无妨的,贤婿要是觉得不妥,不去也罢,不去也罢。

谢老太也觉得气氛不对劲,冷冷的说华夏儿女谁不认祖归宗那就是孽子,就是数典忘祖。

官家要求去洛阳祭祖有啥不妥?

赵玉林看都不看她一眼,招招手叫执事记下:第一,着礼部派人去洛阳、开封修缮前朝历任皇帝陵墓,不用扩大,也不许缩小,彻底修缮后对新宋国的百姓开放,作为新宋百姓游历、瞻仰和祭祀之所。

老皇帝、皇后和谢老太当即愣住,一脸愤怒的盯着他。

赵玉林继续讲:第二,着礼部派出钦差去陕西路修缮黄帝陵,为明年清明节新宋朝廷公祭做好准备。

执事早已坐到旁边的几案飞快的记录,但是这些事儿和老皇帝提出的要求没有一文钱的关系嘛,三少爷在这里振振有词的讲有啥用?

谢老太继续怒视着赵玉林,看他还有啥话要说。

赵玉林这才对着皇帝说:要论祖先,黄帝才是咱们华夏人公认的祖先,爹爹要祭祖便去陕西公祭皇帝吧,届时中枢院会任命爹爹为特使,代表新宋朝廷公祭黄帝先祖,为天下苍生祈福,如何?

皇帝听得早就惊呆了,皇后、皇妃和谢老太都是瞪大眼睛吃惊的看着他,一脸的不相信。

赵玉林看向老执事,问他记住没?

执事已将毛笔放到笔架山上,站起来躬身施礼说:记住啦,国主说的每一个字下官都记下了。

赵玉林笑呵呵的叫坐下说话,他转过头来对着老皇帝说:咱家祖上的陵寝,那是占用了朝廷的土地和银子修造的,先有大宋朝的基业,才有新宋国的强大,理应修缮好了让国人游历瞻仰,叫世世代代的子孙都记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