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650章 维持不下去

公子威武 第0650章 维持不下去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思涵做了一段时间大理国礼部尚书后,对大理的贪腐深恶痛绝,各级官府都在截留税赋,叫大理小朝廷常年入不敷出。放眼四望饥民遍野,和新宋国的境况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

她说:大理必须得变了,大理国是全体大理人的国度,不是段家一家的国度,再不变革老百姓都要造反啦,朝廷也无法维持下去。

段小林叹息一声说:早就维持不下去了。咱俩这次来成都不就是因为国库空虚、粮食短缺,来找三哥求援的嘛。

四娘委婉的说:这些年大理连年征战,国内四处狼烟,老百姓流离失所,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太苦了。大理不像咱新宋,前方打仗,后方安稳有支撑。

都是三哥儿谋划的好,一步步干出来的。

一个国家做事没得定力,不讲诚信咋行?哎。

段小林耷拉着脑袋彻底无语。

赵思涵拉紧段小林的胳膊说:她支持小林子的决定,要把大理国从泥潭里拉出来。

赵玉林如何不晓得她的妹子决心如此之大,正和赵飞燕、顺直娣二人叙话呐。

飞燕问他,就不给小林子撑起,帮他一把?

顺直娣也是盯着他,要他发话。

他问:如何帮?

让段小林带兵回去吗?

那就正好给了大理小朝廷中顽固势力的借口,煽动老百姓起来和咱们拼命。大理的事情还是要他小林子自己下决心收拾。

只是咱们得做好应急准备。

眼下兵部尚书杨兴运和枢密院的苗老哥都在外面,咱们就去一趟新市吧,大奎在那里修铁路,手上可都是打过仗,见过血的百战老兵。

赵飞燕一脸惊喜,欢喜的问他:原来哥儿早有安排,还在和咱们打哑谜。

顺直娣也是佯装愤怒的上去使劲捏他的肩颈。

赵玉林哎呦呦的假装疼痛,十分难受的模样说:他又不是诸葛孔明,不过是碰巧了吧。大奎的筑路兵都是从边关整编过来的,只需要将武器送过去稍加训练就能使用。

谁都想得到嘛。

这句话一出,又被顺直娣的小粉拳猛击。

飞燕亲自续了茶水送给他说:大理的事情就这样了,呼兰那里咋办?

她俩去了一趟邛州,人家呼兰妹子根本就不想大漠的事情,要一心在邛州造福父老乡亲。

顺直娣也是嗯嗯的告诉他邛州变化大了,火井出火气之后那里迅速立起无数的工坊,商人看到商机后都跑去那里开店、修作坊。如今,进出吐蕃路的茶马古道上又是一片繁荣的景象,邛州的税赋都翻番啦。

他说:打断骨头连着筋呐,那是呼兰嘴硬,一点不想绝对是假的。准备让她去大同府吧。

次日,赵飞燕把华岳请到赵玉林的公事房讲了要防备大理国动乱的事情,华岳当即支持。

中枢院随后召集臣工议事。

礼部通报了拟支持大理渡过难关的援助决定后,赵玉林给大家讲:大理小朝廷的掌控力越来越弱,但是咱们必须稳住大理才能放手对付北方的草原帝国,援助大理就是在援助咱们自己。

而且,这些借款,借粮都是有协约的,咱们先助他们撑过去,再和大理细细算账。

诸公都懂,自然无话可说。

接着,杜凡提出退休,推荐利州路的陈隆之接任户部尚书。此事,赵玉林早就让他和余街、游式通气,陈隆之有这些临安来的旧臣阁僚支持,加上赵飞燕和他的默许,大家都在说陈隆之的好,很快就定了下来。

赵玉林说利州就不派安抚使了,也合并归入成都府路。

众人顿时一脸疑惑的看着他,包括赵飞燕都是不解。都认为他太袒护陈宸了嘛,前面才吃下一个路,现在又要将利州路也合并进去,要诸公嫉妒啦。

赵玉林笑笑给大家解释:诸公不要认为他这是在护着成都府路,安抚使陈宸是他的夫人不假,但是陈宸也是朝廷的一名普通官员。

事实上,成都府路扩大之后分到的税赋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调度出去支援州县修造的费用也增加了不少,均摊下来成都府并没有捡到便宜。

过去,利州路作为抵御金军,蒙军的前沿而设置,其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不富有,独立支持地方建设太困难。

现在,利州已经不再是边关,咱们还是让它回归成都府路,统筹人力物力,加快利州的发展。

众人明白了,开始颔首吃茶。

华岳第一个发言,支持赵玉林的决定,认为成都府路作为京畿重地,商贾云集,财力雄厚,理当承担更大的责任。

诸公跟着一个个表态支持,就此定了下来。

赵飞燕随即说她最近偶感风寒身体不适,请假去新市疗养,要赵指挥使陪同。

诸公都是笑呵呵的看着他俩,觉得国主的借口太牵强了嘛。

华岳却是当即赞同,认为国主安康要紧,诸公应当鼎力相助,把国事都办妥帖。

赵飞燕笑盈盈的说:大善,多谢诸公体恤。那就有劳华公监国,诸位臣工辅佐啦。

诸公马上“喏喏”的答应。

晚上,李梁上门来给他禀报,麻逸国使臣到访,所谈军务还需指挥使权衡,怕要耽误飞燕国主的行程。

他说无妨,国事为重,就让飞燕先行一步。

第二天,赵飞燕拉起顺直娣陪着段小林和赵思涵登船离开成都顺江而下。一行人来到犍为嘉阳新镇,坐上还在试运行的火车谈笑间便到了新市镇。

赵思涵惊讶起火车的速度了,抓住赵飞燕要新宋国将铁路修去她的昆明。

赵飞燕笑哈哈的说铁路上铺的可都是金子,银子,火车可是在精铁铸造的铁轨上奔跑,朝廷哪有那么多银子?

这两年还在打仗呐,咱们先把铁路修到渡口镇再说哈。

段小林心中装着变革的大事,没心情扯这些,拉着思涵和两个嫂嫂告别。两人送走段小林他们立即坐上轿子去逛黄琅古寨。

李大奎早就接到飞鸽传书在此等候了。化装成亲卫的兵部参谋迅速将谋略送上。

赵飞燕一边吃茶一边给大奎讲:三少爷相信大奎将军能办妥帖,只叫本宫来传话的。

李大奎已经看完兵部的计划,要他统御全局,应对大理国可能出现的混乱。赵飞燕还没说完他就紧张的开口道:国主统御全局,属下咋能越制,全听飞燕国主差遣。

顺直娣笑盈盈的说:李大哥见外了,三少爷认为李大哥坐镇渡口,调度三军应急最是妥当。她和飞燕来新市完全是为大军打掩护的。具体如何做,兵部有参谋在此,请李大哥临机处置便是。

赵飞燕一脸严肃的说:她这里只有一条:务必保证镇南王王妃的安全,可是三少爷的亲妹妹。眼下火车已经可用,兵部调集军队和辎重又多了一条捷径,她和三少爷都相信大奎将军能做好。

李大奎晓得赵玉林信任他,将解决大理的重担交到他肩上后干劲倍增,猛地站直后“啪”的立正敬礼,给赵飞燕保证完成任务。

赵飞燕笑哈哈的说:三少爷晓得李大哥舍不得身上的军装,骨子里还是军人的气节,要本宫带话:此役,全凭大将军作主。

本宫只是来修养的哈。

大奎马上请国主安心休养,属下绝对竭尽全力做好。庚即就和兵部军将一起离开。

赵飞燕终于放松了,慵懒的坐在宽大的藤编椅子上晒太阳。

她想到自己老爹也来过这里,呢喃着说她在这里几句话就决定了大理国的去留,当年她爹治国咋就那么难呢?

顺直娣乐呵呵的说:那是咱国主有个好老公噻。玉林哥脑子聪明,会酿酒,做香水,五谷丰一出就叫他的神威军饿不着,有雄兵在手还怕啥?

赵飞燕自言自语的说:雄兵再多,还是要和咱一条心的人带着才成。她站起来叫走起,咱们既然来了新市,就去附近的县看看吧,凤凰姐姐都不辞劳苦的出去巡查贪腐,咱们为啥要偷懒。

直娣“耶”了一声说,大善呐,国主亲自走县衙,效果肯定不一般。两人随即开启了最底层的调研督查模式。

成都,礼部尚书李梁率先和麻逸使臣接触,麻逸的主使送上朝贡礼后质问新宋为何不管前朝流寇,致使南洋诸国遭遇战火连连,人员和财产都蒙受巨大损失。

李梁不冷不热的说:旅宋军也是中土人,他们出海谋生多有不易。这些人自成一国后便和麻逸一样,都是新宋的邻居。既是做邻居当和睦相处,与人为善,哪有大国欺负小国的道理?

麻逸主使急了,实话告诉李梁:旅宋军船大,军器先进,不断进攻南洋诸国,要一个个都并入其旅宋国内。士可杀不可辱,小国再小,也是一国,他们联合起来奋起反抗后才和旅宋军打成平手。

作为天朝上国,新宋难道就不管?

这句话,反而把李梁给问住啦。

李梁脑子里天生就带着天朝上国的执念,别人把帽子往他头上一戴,这丫当然就幸福的坐稳了。把他刚才说过的啥大国、小国,一律平等的话一股脑儿都丢进了太平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