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644章 汉四郡在哪

公子威武 第0644章 汉四郡在哪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玉林给诸公讲:吐蕃的危险主要靠他们自己去解决,他相信,有央金副主任在应该无恙。只要吐蕃路的百姓动员起来了,全力以赴支援战场,咱们就无虑。

赵飞燕脸上一喜,笑哈哈的说:是呀,吐蕃路有新入的廊而客州,隔着斡端就近多啦,咱们肯定能顶住呼毕力大军的进攻,无虑。

诸公再商议下来就轻松多了。

赵飞燕作主,向吐蕃路、甘肃路转运战备金保障军需运输,建立固定的支前运输队,纳入供销合作社双重管理。

赵玉林说:大善呐,咱们还要再做一篇文章,着礼部以国主的名义在《新宋报》上大讲特讲,告诉世人新宋国要进军漠北的哈耳和林,彻底击败草原帝国,令三军儿郎奋勇杀顽敌。

杜凡面露喜色的说这一招妙啊,草原帝国一定会顾及他们的大后方。

赵玉林颔首给曹永讲:呼毕力的主力已经西去,漠北都被他搬空了,虚有其表,咱们完全可以扫了他们。

曹永立马站起来给大家禀报回去就谋划,待杨尚书回来报诸公晓得。

回去,飞燕给赵玉林沏了一杯峨眉雪芽,笑盈盈的说:哥儿对央金姐姐充满信心,真不怕姐姐有闪失?

他遥望着西边说相隔万里了,还有啥办法,央金鬼精鬼精的可不是一般女人,肯定能挺过去。

飞燕坐到他怀里说:那本宫呢?本宫就是一般人。

他晓得女人吃醋了,抱紧了在脸上打个响啵说:咱的国主老婆呐,更不是一般女人。

夜里,吐蕃路的紧急军报到了。

央金详细报告了前线用兵和粮草辎重的保障情况,赵飞燕看完后一个石头落地,连呼姐姐厉害。

他说央金是土生土长的吐蕃人,对吐蕃太了解啦,相信她能干好。

次日,半岛王子王典带领的高丽国使团到了。

这丫为了绕开两国的交战区,走海路直驱长江口,不料他的官船在入海口触礁搁浅,幸亏遇上新宋的巡逻船队,不然整个使团都要葬身鱼腹。

王典受了惊吓,在建康府养了十日的伤,担心神威军继续东进,又要了官船急火火的赶来成都。

新宋礼部派了个副使不冷不热的接待,叫王典如坐针毡。他耽误不起时间,直接去礼部找尚书李梁对话。

李梁不悦,质问他既是国与国交往,为何如此不顾礼仪,叫明日再见。

这丫尴尬的回到驿馆坐等。

晚上,赵飞燕召集中枢院臣工讨论如何应对高丽国使臣。

诸公一致认为高丽国小,国王的心不小,必须得治。既然蒙军都走了,咱们就上去逮住好好敲打。

赵玉林看到只有户部尚书杜凡不语,咳嗽两声说:高丽国不讲规矩,冒犯上国天威,的确应该敲打,要让他们晓得咱们新宋国不是泥捏的。

但是眼下咱们的主要敌人依然还是草原帝国,这头饿狼随时都会扑上来撕咬咱们,必须把精力集中到打击草原帝国的军事实力上来。

诸公开始交头接耳的颔首吃茶。

他接着讲:周边小国主动投入咱们新宋,咱们还要看看他们的诚意再决定是否真的接纳。咱们新宋强大了也不以大欺小,做弱肉强食的事儿。

赵飞燕认为自己老公讲的在理,赞许的看着自家男人颔首吃茶。她认为礼部应当制定一个接待外使的规矩,咱们依法依规办事。

赵玉林颔首,对着华岳说:不但接待外使要依规,国与国之间的处事原则也要搞一个,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应该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基础,凭啥咱们就要做冤大头?

诸公均以为然,不住的颔首。

李梁又把话题扯到眼前,问高丽国咋办?

杜凡冷哼一声说:当问清楚高丽使臣,汉时中土的四郡在哪里?唐时先皇帝是如何治理半岛的?

弄清楚这些,他们就晓得国界在哪里了。

一个小小的属国竟然放肆的深入到上国的隆安府,要是咱们的神威军不过去,他们怕要占据更多的土地。

那不是就要打到长城边上来了?

诸公摇头晃脑的大呼:绝对不行,必须给高丽立下规矩。

赵玉林让李梁和半岛王子王典谈,告诉他们暂时以汉水为界,可以把高丽的王都开京留给他们。至于高丽国做不做藩属,取其自愿,新宋国不强人所难。

赵飞燕听得不住嗯嗯点头,认为赵玉林的这个方略不很好。

余街也说高丽王朝存续多年,半岛上的割据政权断断续续和中原帝国干架、称臣,咱们也不用把高丽国给逼急了。

诸公立马笑起来。

游式十分严肃的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高丽不服就是不讲规矩,新宋必须要教训。

赵玉林懒得和他们去理论这些封建思想,示意飞燕打总结散会。

次日,半岛王子再和礼部谈判就傻眼啦。

王典听到李梁告诉他新宋要以汉水为界,等于是大半个半岛都划归新宋国,这还了得,他老爹肯定坚决不同意。

左右的副使早就和新宋的礼部官员争吵起来。

这丫拿出草原帝国赐土的诏书展示给李梁看,告诉李梁呼毕力大汗是将整个辽东都赏赐给高丽国了的。

李梁看了大怒,几把就撕得粉碎。

王典的随从却是笑嘻嘻的说那只是副本的仿品,原件还在他们国主手里呢。

李梁大声呵斥,番薯小国只配称王,哪来啥国主?左右的执事、参谋马上搬出汉代皇帝册封半岛四郡和唐代太宗皇帝东征高丽的事实据理力争。

李梁见吵得一团糟,叹息一声说高丽国已经忘了自己的身份,咱们不谈了。三少爷有交代,就以汉水为界,高丽的王都开京还可以保留,其他的免谈。

王典当即愣住,三少爷定下的就等于是新宋国最后的底线,没得谈。

他咋敢签这个盟约,提出要面见三少爷。

李梁摇头吃茶说:三少爷忙得很,没时间。这不仅仅是三少爷的决定,还是新宋中枢院集体议定的,谁也改变不了,回去吧。

王典不舍的出了锦官城,回到驿馆后呆若木鸡的坐着不说话。王宫随行的官员气得暴怒,一个个都是浮躁的收拾行囊,准备打道回府。

众人拿着行李来到他住的房间,却见王子依然坐在那里没动。

王典对着众人说:李尚书讲的没错,是咱们有错在先,开罪了中原帝国,他要去一趟赵府,无论如何要见见三少爷,听个准信。

傍晚,王典独自一人前往赵府求见神威军赵指挥使。

赵玉林听到是半岛王子来了,晓得这丫不死心,吩咐管家领进客厅。陪着赵飞燕一起接见王典。

赵飞燕等王典吃过茶后说:一家和一国都是一样的,不能言而无信,本宫记得当年王子来新宋国是承诺过做咱们新宋属国的。新宋继承中土帝国的权利和责任,肯定会说话算数。

王典听到赵飞燕斩钉截铁的话语,晓得李梁所言不虚,新宋对高丽的策略是经过集体讨论决定的。

赵玉林要他回去好好商议,是跟着新宋走,做新宋的属国,还是各自为政做睦邻友好的邻邦,新宋都不干涉。但是国与国的交往必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

这个调子和李梁讲的一模一样,足见新宋国的执行力极强。

赵飞燕见他傻乎乎的面无表情,笑盈盈的讲:她听说王子的官船在大江口触礁沉没了,礼部在南门外已经为王子备下一艘崭新的官船,王子可以带着它直接回国啦。

说罢,女人端起茶碗优雅的喝了起来。

王典晓得这是飞燕国主在送客了,多说无益,这丫起身礼貌的告辞。

赵玉林笑呵呵的揽着飞燕去院子里散步,大赞女人的国主威仪把握得恰到好处。

女人不满的说:当年还是她亲自赠送火|药和神臂弩的精要给高丽的呢,这么快就忘了,高丽人真是欲壑难填,太过分。

赵玉林不置可否,轻推她后腰继续朝前走。

时节已至深秋,银杏树上的老叶纷纷扬扬的往下掉落,飞到他俩的头上、肩上。赵飞燕欢喜的接住把玩,告诉他还有一个不省心的呢,花溪村的皇帝要将赵甤兰嫁给史家的大公子,她爹来信要赦免了大公子的罪责,好叫他俩花好月圆的成亲。

赵玉林心中暗笑老皇帝真是慧眼识英才,马上就为赵甤兰找到门当户对的接盘侠了。

他问飞燕如何看?

赵飞燕说史家大公子犯的可是谋反大罪,岂能随意赦免?她不同意。

赵玉林倒是觉得可以借此机会再教育一下这对活宝,和赵飞燕如此这般的商量起来。

花溪村里,赵甤兰正在和谢老太说话呢,太后听到她的乖孙女说皇帝有意招史家的大公子为婿马上乐了,立即叫侍女召她去叙话。

这个老妖婆心里还惦记着大宋皇权,要拉起她的乖孙女一起谋划。

老妖婆给赵蕤兰讲:眼下的朝廷里面,还有感念咱赵氏江山的就看着史相史公一家了,史家大公子从小就和咱兰儿合得来,皇帝将兰儿许配给史家大公子是找对人家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