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629章 国主是我的

公子威武 第0629章 国主是我的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玉林叫兄弟们都看看,笑呵呵的说:咱们草原的骑兵要逼得下海征战啦。

众将听得哈哈大笑。

苗贵综合情报研判:认为北方呼毕力集团既有可能大举西进平息阿里不各的叛乱。

杨兴运说顺风司的情报很细,发现敌人搬家式的西去,辽东的重要城池里面军工作坊全部都在搬迁。这个情况不像仅仅是发兵平叛,倒像是有计划的放弃辽东,他们驻扎的高丽的军队也在回撤。

赵玉林颔首说:他们最近派出大批使臣到成都来,一定是感受到新宋国力雄厚,要想在咱们身上割肉,难啦。

兄弟们又是一通畅快的大笑,掷地有声的让他放心,绝不会再叫蒙军踏进长城半步。

他开森的点头,叫兄弟们都陪着家人先走走看看,好好休息半月再商议军务。

待诸将离开,苗贵和杨兴运却是着急的说蒙军西去,呼毕力必然要击败阿李不各,如此一来咱们收复察合台汗国的地盘就极有可能成为呼毕力的囊中之物,必须未雨绸缪。

苗贵说:此事务必要快,就只能调成都的守备队进去,还有昌都和青唐城的兵了。

他叫都调,成都就让国安领两万卫戍兵去,国安久居成都,也该出去建功立业了,不然兄弟们要论他任人唯亲,给国安安排清闲的罪。

杨兴运和苗贵异口同声的说:兄弟们唯少爷马首是瞻,绝无二心。

他摆摆手,笑着颔首,让他俩去给飞燕国主禀报。东南西北中,国主是要管理一切的。咱们从现在起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矩,为新宋国的长治久安谋划。

两人都是颔首。

东北长城口的榆关门前,新宋和草原帝国正在交换人质。

新宋国履行承诺,用一个身体养的胖胖的、健康的史天泽交换一脸刷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前朝公主赵蕤兰。

此女走下破旧的马车,看到长城口醒目的榆关二字激动得嚎啕大哭,两个女兵上前扶住她走进关门,换洗一新后立马就变了样。

这人穿上一身华丽的新宋服饰,精气神迅速提高十倍,脾气也上来啦。

赵蕤兰张口“本公主”闭口“本公主,”颐指气使的使唤周围的军将士兵,久了,谁还受得了。驻守燕京的山东军主将李檀冷冷的回她一句:眼下新宋就只有赵飞燕公主一人,飞燕国主是咱三少爷铁定的新宋国唯一公主。

其他的,都是平民布衣图开心喊着玩,闹着玩的,蕤兰姑娘要不信,就去燕京城里走一圈看看,这城里不晓得有多少公主呐。

赵蕤兰懵逼了。

啥呀?她被掳走时还是正宗的宋室公主,在大漠被那些财狼骑在胯下时他们嘴里都是笑哈哈的喊公主,咋再回到宋境就啥都不是啦?

如今的天下还只有赵飞燕一人是公主,她爹的一个私生女竟然被全天下人尊为大国公主,还贵为国主。

而她,一个亲生的,正宗的公主却啥都不是。

这不是在颠倒黑白吗?

此女又气又恨,暴怒,甩手将茶碗砸向地面,开启了她耍横撒泼的模式,见东西就砸,屋里噼噼啪啪的声音不绝于耳。

赵蕤兰歇斯底里狂吼:她才是新宋国的公主,赵玉林应该属于她的,她才是新宋的国主。

当年,此女的太后奶奶就有意要把她送到西蜀嫁给赵玉林做王妃的,无奈她惧怕蜀地蛮夷、死活不愿意,跪在太后膝下哭了三次求放过。

太后疼爱孙女呀,心肠一软便叫留在宫里继续玩,哪料玩着玩着就被虏去了大漠呢。

李檀见这疯女人六亲不认,一家丧失了正常的心智,督促着装上兵船直接送成都。

但是,吴晶、朱富贵和陈柳、金珠的到来却叫李檀小心翼翼,恭敬有加的接待了。当他获悉两对年轻人要去祭奠自己的哥哥马瑗更是全程陪同,一路上都在检讨对不住赵指挥使和飞燕国主。对不起他们赵家姊妹。

吴晶和陈柳甚是乖巧,李叔前李叔后真把李檀当长辈,还请李叔千万别记在心上,他们的哥哥这是在天上守护新宋江山,是在为他们姊妹做的牺牲。

几个娃如此明事理,李檀感慨了,这才是新宋国的公主,皇子嘛。他那颗悬在喉咙的心这才妥妥的回归胸口。

自打马瑗在瓦桥关受伤不治身亡,他就十分愧疚,心中一直忐忑不安。包括他在内的诸将心目中马瑗可是皇太子级别的人物,咋就在他的手里给弄没了,他们认为三少爷肯定要怪罪。

哪料杨兴运去总结战役得失时不但没有批评他,还当着冯贵奇的面褒奖山东军作战勇猛,三少爷亲自交代:有功当赏。

这丫心里有愧呀,直到赵玉林的儿女和媳妇、女婿前来恭恭敬敬称呼他李叔,晓得赵家是真没计较才妥妥的放下心来。

关外的史天泽就大不一样了,这厮被一群旧部接着后奔跑了一百里住进一顶奢华的大帐里搂着美姬豪饮发泄,醒来后呢喃:他再也回不去啦。

史天泽太清楚不过,就算神威军赵玉林留下他,漕帮弟子也容不下他了。

这厮被抓住时周围那么多的百姓都晓得是他掐死了漕帮帮主曹绍清。漕帮有血性的汉子多如牛毛,还不吃他的肉、喝它的血,扯下他的骨头当柴烧泄愤。

他的部属告诉他:大汗一点也没有责备之意,反而送来了美姬和金银以及无数珍奇异宝。

史天泽自然明白呼毕力的意思,就是要他死心塌地继续为帝国卖命。这厮立即按照呼毕力的意思动起来,动员加驱赶的编队西征。

漠北王庭,呼毕力正在批阅奏章,这厮学着汉人皇帝的理政模式治国,和他的前任相比就进步不少。

然而,南边新宋国异军突起,帝国军队屡战屡败,留给他的时间却不多了。最让他头痛的,还是草原上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文字。

这,也要怪赵玉林在甘肃截和了本来要去投奔他的吐蕃人八丝,这丫可是研究了多年的草原文化,以吐蕃文字为基础,已经为他编排出一套规范的草原文字了。

八丝带着他的最新成果代表他的师傅从逻些城出发,经过青海来到甘肃,所见所闻发现新宋人人平等是理想社会,沿途的一座座城池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感到共和治国的赵玉林更靠谱。

这丫在兰州止住了脚步,看到欣欣向荣的城市赞不绝口。

赵玉林再邀请他进关中、汉中、走保宁府游历,和当地僧人辩经之后他就笃定吐蕃该跟着神威军赵玉林走。

自然就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弃之不用。

呼毕力就悲催了,没有像样的草原文字,看起奏章来就很累,遇上有的王公军将自学能力太差,写的奏章就像鬼画桃符,他实在是看不懂,无奈的丢在地下。

他的亲卫董大哥已回来侍候在身边,小心的替他拾起来放好说:看来大汗应该推行汉文字,像这样,各个部落都有的文字犹如天书,统一文字就好办了。

既然是一个国家,咋能没有自己的文字?何况草原帝国已经有文字基础,呼毕力没有采纳董大哥的意见,而是叫帐前近侍去给太极书院传话,要书院潜心研究,为帝国造出一种方便书写的草原文字。

这厮感到累了,闭上眼睛仰面躺在龙椅上问他的董大哥:南边的新宋在干啥?

董亲卫说他整理了暗卫发回来的密信和报纸,综合起来看:南边的新宋国正在掀起一场水利大修造,他们要大修都江堰,大修零渠,还要大修郑国渠,这些水利枢纽型工程在先前都是历经几年十几年才建成的。

新宋国要大修,一定会花费不少国力,动用大批民工才能完成。

呼毕力紧皱的眉头舒展了许多,笑着说:新宋这样折腾很好嘛,至少他今年要轻松点。赵玉林要做好这些,不至于快到连一年时间都不用嘛。

董亲卫十分自信的禀报:新宋国口口声声大修都江堰,那是雷声大雨点小,都江堰必须在清明时节开水以供灌溉,这就决定了只有最多半年的维修时间,能做多少事儿?

其他的像灵渠、郑国渠倒是可以慢慢修他个三五年都没啥问题。

呼毕力乐呵呵的说:他倒是乐见赵玉林天天陷在都江堰兴修水利,一辈子都不离开呢。

董亲卫自嘲的笑了,心道大汗真是的,咋就做起白日梦。

他继续禀报:新宋的精铁送来了两万斤,咱们的马匹也如数放了过去。那精铁锭上均有编号和铸造工匠的代号,质量上乘,他们没有食言。

呼毕力说赵玉林不会骗人,咱们的马匹也不许做手脚,眼下咱们只能靠这条渠道快速获得大量的精铁,若是被新宋堵死,就是派兵去夺取了大名府都来不及啦。

董亲卫“喏喏”的答应,给他禀报新宋人小心着呢,据暗卫打探,送过去的马匹都是逐一检查、单独饲养,担心咱们使诈,参进去瘟马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