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560章 复国梦华丽

公子威武 第0560章 复国梦华丽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后心中的复国梦被这幅繁华的实景图给点燃啦,她一路都在寻思如何重振山河,拿回属于她的赵氏江山。

同样,皇帝也是思绪万千。

那日夜宿广货街,一早起来后驿丞引着观看秦岭朝阳,喷雾而出的红日瞬间就将皇帝的帝王之气激发,老皇帝看到远处时隐时现的长安城赞叹不已,一路摇晃下山了都还做着在帝都欢喜的美梦。

今天,谢老太的表演就算得上他们娘儿俩默契的合作,曹友闻脸色极其难看,明显是被老太太的话诛心啦。

皇帝心里窃喜,看来这些个臣子心中多少还有皇权至高无上,忠君爱国的意识嘛,这就是他拿回权柄的本钱,成都肯定还有人会拥戴他做皇帝的。

只要人心还在,就不怕拿不回他想要的。

成都,赵玉林正在台谏堂和诸公叙话。

他就不像老曹宴请南归人员那样大小官员都一齐召见了,只让丁公知会各室主事的和副职以上官员参会。

赵玉林刚介绍了老皇帝南归的情况,负责对接礼部调研的梁师聪调研就发问了。

这位调研认为,依照规制,应该给予迎回的太后,官家和皇后,皇妃封号。妥善安置好他们的衣食住行,不能叫天下人笑话。

他假装应许的颔首,示意此人继续,有啥想法都说出来。

这家伙欣喜的看了史儿子一眼,提出尊官家为太皇,太后,皇后和皇妃都普调一级的往上升,这样完善礼制后飞燕国主便名正言顺啦。

赵玉林听得哈哈大笑,问梁调研员,此前的丁公、曹公咋办?他们都在飞燕之前做的新宋国主,难不成要定为篡位夺权的乱臣贼子吗?

众人当即石化。

赵玉林说:新宋立国之初就讲了实行共和体制,要人人平等,彻底废除皇室特权。早就已经共和了,哪里还有啥皇后太后,哪里来的皇帝太皇帝?

梁大人这是调查研究的哪国礼部?新宋的律法、规制都学了哪些?

咋就忘了新宋立国的根基?

梁师聪这时才晓得篓子捅大了,呆若木鸡坐在当场。

赵玉林转身对着一脸懵逼的丁公说:此人不学无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还是免职算了,别叫他将本室调研都给带坏咯。

众人立即错愕。

玛德,赵弃儿嘻嘻哈哈的就把人家的官帽给摘啦。

别看就只是个调研室的主事,可是有专用马车可以四处溜达的,有专项经费可以任其花销的。居所也比一般调研员大三成。

这下子完了,都得交出去啦。

那厮愣愣的立在当场不知所措,两眼求援似的瞄着史儿子。

李中棉愤怒的说:愣着干嘛,还不快些去办理交接?

公事房当即上来两人把梁师聪拉起出去。

会场里立即变得鸦雀无声,有胆小的已经在椅子上瑟瑟发抖。

赵玉林波澜不惊的说: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诸公务必跟上、跟紧了,脑子切不可开小差啊,稍不注意就会落伍,被社会淘汰。

赵某虽被号称杀人魔头,却从来不做滥杀无辜之事。即便如此,因为脑子不够使,不能担当责任而被赵某解职也是终生遗憾的事情吧。

他随随便便的说出来,不是惊雷甚是惊雷。

连做个台鉴调研都要耍掉官帽,回到桑梓肯定会被乡里笑话死了。

李中棉语重心长的告诉他们:诸公才去了嘉定、叙州调研回来,老夫记得诸位臣公坐上新市的火车惊为神物,不住的惊呼呐喊、叹为观止。

为何就不思如何变革学制为新宋培育出更多的能工巧匠,造出更多的新奇物事为国所用呢?

神威军将前朝的官家和被虏人质营救回来了,前朝太后谢氏在榆林大闹军营,质疑新宋军队的忠心,制造将相不和,军心不稳,这是在动摇国本呐。

军队甘愿疆场洒热血,一心爱国毋庸置疑。

诸公务必谨言慎行,约束下面的各级大员做好本职。

赵玉林见这把火已经点燃,告辞出门,叫卫士引马去花溪村。

丁公还在逮住一个个头头脑脑的狠批呢,调研员们看到梁大主任被三少爷一撸到底,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调研马上清醒了,感情三少爷就是一只笑面虎,说说笑笑的就把人给吃啦。

这些人开始寻思谁会去顶上梁调研员的那一角色了。别看只是一个室主任,可是管着三四十个人,有职有权还要涨薪酬的。

很快就有了消息,他的副职,那个经常顶撞他的邓大嘴被丁公去了副字,改任正职啦。

这丫超级聪明,小的啥皇室、皇权碰不得,粘上“皇”字便遭殃,他给丁公提议:本室今年的调研方向是全国府学的变革初探。

初探,就是初步、初略的找找看看,很谦虚的嘛。

丁公欢喜了,学事是礼部的主要事务,新宋学事正在变革,收集整理这方面的情况为国出谋划策,不错。

很好啊,准了。

史儿子就在自家院子里发怒了,他好不容易诱骗一个死党替他卖命,赵玉林上来只用吹个茶泡子的功夫便给废了。

而且,那一室的调研还蜂拥的上去找新官要下去调研学事,因为丁老头子又出新招啦。

台谏堂里的调研都不愿意离京出远门调研,这次老头子出新规了,凡是出成都县调研的都有补助,按日计算,走的远,走的地方偏僻的补助越高。

只要项目选准了,老头子核准期限按日子补助差旅费。

这就激发起台谏堂里下基层的积极性啦,年轻的,想干事的,想出门看看的都有,争先恐后的去申报议题要离京调研。

但是,这厮听到李中棉介绍谢老太在榆林的军营里搞事,晓得太后和官家还有心要拿回权柄呢。

这就是他的机会。

只要官家还想重新做皇帝,他在外面运作促成的话自然就是肱骨大臣的天大功劳,当然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所以,他还要好好的动脑筋相助官家还政。

城外的花溪村,赵玉林已经在张家大院里坐下,呼兰笑话他厉害,一下就让央金和陈宸都怀上啦。

赵玉林刚接住小女子送来的茶碗喝了一口,马上噗呲一声一滴不留的全喷了出来。

阿倩见他们两口子无底线的打趣开玩笑,赶紧借故走开。

呼兰靠在他身边腻歪,唠叨她不去温江,就要在花溪守着。

赵玉林说:那个谢婆婆可是很难对付的神级人物,没必要在这里和她置气,还是去温江干两年嘛,不然,别人要说朝堂上已经定下的方略成儿戏啦。

小女人见上升到破坏朝堂规矩,必须得认,这才答应下来。

赵玉林见还略带稚嫩气的呼兰就要去温江做县令还是觉得有点为难她了,叫她万事别急,到了先下去摸清情况再谋划如何做,可以留下前任县令多提些意见,前任定下的方略也不可轻易去否定,必须找准问题后才下刀。

呼兰特别喜欢赵玉林的唠叨,靠在她身上摇晃着“嗯,嗯”的回应。她遥望着西北的坡地说:当初来这里的小执事一个个都被抽走去犍为,回部里忙碌了,以后这里就剩下阿倩和吴晶她们一起修造更多的吃耍游玩项目啦。

花溪的百姓或学会手艺打工,或自家开小店挣来往游客的银子,日子都好起来了,咱们修荷塘,修柴火鸡占的地都按照旱地、滩涂的产出给了租金。

开始时老张头和议事会的老人都坚决不收租金,后来看到游人如织的好营生才笑逐颜开的收下,村子里按照人头分钱,都欢喜着呢。

赵玉林点点头,告诉她:这就是村集体流转土地,让有实力,有技术的能人将土地综合利用起来发挥更大的价值。

咱们挣到钱,百姓年年有收益,不做一锤子的买卖。

他给呼兰分析,千百年来布衣靠的是啥在过日子?靠的就是土地上年年都有的那么点收成在过日子,可以说土地就是布衣的命根子。

所以,咱们不能拿走布衣手里的土地,租用就成了很好调节方略。

两口子正在深入探讨治理农村的心得,陈柳拉着金珠来啦。

呼兰笑盈盈的说:油菜花谢了,金珠也教会这里的师傅做高丽泡菜了,陈柳要回宜宾去当大掌柜啦。

小伙子看了看赵玉林马上扭捏起来。

他笑呵呵的问陈柳:有啥不好意思讲的?不就是喜欢金珠嘛,喜欢,就要对人家好,金珠可是远涉重洋到咱们新宋来的,一个人无依无靠,欺负了人家都找不到地方诉说。

陈柳马上给他保证不会,发誓一定要对金珠好。

呼兰笑着说金珠也不是一个人,她还有一个妹妹叫银珠去了西北前线救死扶伤,还有咱们都是她的亲人嘛。

赵玉林点点头,问陈柳回去打算如何做?

小伙子说回去听爷爷的。

赵玉林说:他陈爷爷特别护犊子呢,不能听爷爷的把好处都占尽了。咱们家的财富已经吃不完,用不完了,要拿出来为国家,为军队做事。

天下还有不少人在饿肚子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