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438章 钟山风云起

公子威武 第0438章 钟山风云起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但是孟珙自己不以为意,根本就没想到,这些不该发生的事情还真发生了。

他俩指了指江南,都是长长的发出一声叹息。

舱室里,呼兰紧张的心情已经缓解,巴特而得意的给侍女们讲:他说三少爷要来救他们没错嘛?三少爷惦记着呼兰夫人,早就安排宇轩卫队长跟在后面护送呢。

不然,如何能那么快的便找到咱们啦。

呼兰来自北方,是个典型的旱鸭子,大江上沉船可吓得她不轻。当她晓得楚宇轩赶来,绝望之际立即想到还在建康城里的赵玉林,心中早已升起阵阵暖意。

她前面在大川镇遇袭,是赵玉林的卫队及时赶到救下她来,这次在大江上遇难,又是赵玉林提前布下救援叫她平平安安的。

小女人心里欢喜了,跟着孟珙的小夫人一起钻进内室休息。

赵玉林获悉孟珙的官船遇难时已经是两日之后。

楚宇轩回来详细报告了救援经过,他听得都是惊心动魄,吃过一口茶才叫宇轩不动声色的去如实禀报给顺风处总管谢无悔,同时提醒他警告同去的兄弟小心了,暗藏的敌人很有可能会再次出手。

这建康府的烂事,还需首先将顺风处这块解决了。

成都,临安府史儿子安排的联络官谢凌云已经到了。

赵飞燕做国主之后还没有任命新的礼部尚书,便由中枢院公事房主任顺直娣和一名礼部副使来接待他们。

这位临安的谢凌云,就是前两次伴随阳大全出使成都的副使,阳大全那厮在建康府栽了个很大的跟头以后史儿子立即走马换将,让他带着自己的亲笔信来成都洽谈。

谢凌云属于前朝太后的娘家人,和前朝皇室有着紧密的血脉联系。他本来是想面见礼部尚书赵飞燕的,却没想到从临安坐船到成都一次旅途,赵飞燕就由尚书变成了新宋国主,他的级别不够,见不到人啦。

过去,阳大全来成都几次,国主都是拒不接见的。

顺直娣对他的态度十分友善,约定时间准时会面,干脆的接下了史儿子的书信阅读交流,倒是让他觉得来成都这趟心情舒畅,毫无压抑感。

史儿子重提了三点要求,又加上了两点请求。

一是请求成都朝廷转运五百万新币救济两浙,因为两浙这些年接连遇上水灾和兵祸早已民不聊生,两浙既为新宋一路,朝廷应当给予照顾。

第二是准许两浙在成都开设联络馆,设置联络官商谈回归事宜。

顺直娣直接给否定了信中前面三条,第一条就有严重的错误,新宋国的供销合作社是面向全国合理合规的自主经营,国家不会阻挠、左右他们的营生。倒是两浙既然承认自己是新宋一路,就应当放开关隘任由货物自由出入,商人自由做营生,为何还在关口的互市上抬高输入两浙的货物税赋?

其二是质问南海编队进杭州湾的错误更严重。顺直娣问他,两浙既然承认是新宋一路,那南海编队的战船就是在自己的江海里航行操演,值得啥大惊小怪?

第三是关于申请新式军械事宜,这个更是坚决不许的。顺直娣叫他回去给史公讲清楚,新宋不允许国内任何一地独立保有军队。史公真要做新宋国一路主官,就先将军队交出来,否则一切免谈。

第一次会谈很快就结束了。

顺直娣和礼部副使急匆匆去九号院报告会谈结果,诸公都在议事厅等着啦。众人听完直娣的报告之后大赞她批驳的好,两浙既然已经自认是新宋国一路,还拿出两国间对等的条款来谈就是不怀好意,贼心不死。

范公很欣赏顺直娣的睿智果敢,一个摆夷女子竟然如此敏锐的认识到这些问题不容讨论,的确难得啦。

赵飞燕问后面两条,设置联络馆和接济如何定夺呢?

坐在后排列席会议的顺风司总管吴雨琦认为两浙还没有真正回归,无须接济,其次是他们上报的理由不充分,两浙最近三年并没有遭受大灾大难,有的是他们自己在折腾,害得老百姓食不果腹。

即便就是这样,顺风司也有密报:临安府去年搜刮的银钱就比上一年还多两成,咱们为啥要接济他们?

即便是给他们银钱,还不是肥了衙门里的一群害人精?

众人一听还给个毛线啊,坚决不给一文钱。

至于互派联络官,设置联络馆,华岳不同意,认为两浙并非域外之国要加入咱新宋,它本身就是新宋国的一路,没有资格谈“互派”二字。

他说:眼下赵指挥使就在建康,咱们中枢院可以授权建康府全权处置两浙事宜,这还省了临安府派人来回的长途跑路呢。

诸公听了华岳的发言后豁然开朗,范钟、杜凡连连点头大呼“善。”都说两浙之事交由在建康的赵指挥使处置最好,只是来回行脚就便捷多了,省去了不少时间。

其实,这些人是觉得眼下的临安府就像一坨狗屎摆在那里。

这坨狗屎要是没人去挑它,众人打前面经过都可以视而不见,形同无物。一旦有人拨弄,它就会奇臭难闻,叫人不得不避而远之。

但是,这世上也有不少的热心人呐。

赵玉林就是一位愿意铲除这些粪便垃圾的热心人。所以,诸公都赞同把这顶铲屎官的帽子送去让他戴上,让咱们的赵指挥使全权处理江东的事务最好。

傍晚,谢灵运换上便装来到赵府求见小公主赵飞燕。

马灵儿和央金都说还是见见吧,此人以家人的身份到府上拜访,赵飞燕身为公主,谢凌云肯定就是远亲啦。

赵飞燕点点头叫请去小厅品茶,自己换了身衣服接待谢公。

谢凌云见到赵飞燕走进来马上想到是国主驾临,可是当今天子啊,立即扑通一声跪倒就要磕头。

赵飞燕疾走两步将他托住说:快快请起,谢公忘啦,新宋不兴跪礼了。再说咱们今天是家人相见,奴家乃是晚辈,如何受得起?

谢凌云却纠结得不知如何是好。

赵飞燕大大方方的请他入座,重申了新宋共和制的主张和官民一致,人人平等的新社会理念,告诉他只要赞同新宋国的主张,遵守新宋的法度,谁都可以到成都来做事。

朝廷已经发文,授权赵指挥使在建康全权处置两浙事务,谢公以后便不用如此长途跋涉的劳累了,直接去建康府办事就行。

谢公听着赵飞燕贴心的安排却是失望了。

此公本来是想在成都谋个职位的,却叫赵飞燕一竿子打发去了江东找她老公赵玉林说话,要就近办差。

不过,眼前的这位国主侄女也不是没有给他半点希望,就是那句只要“赞同新宋国的主张,都可以来成都做事。”

谢公满口答应,回去一定要做好一统两浙的事务。委婉的提出要荐些临安的才子来成都求学做事。

赵飞燕爽快的答应,认为这些人也可以去江东,赵指挥使正在谋划扩大建康的府学,改叫江东书院,要办成咱新宋顶尖的大书院呢。

谢凌云听到后心脏像受到一下猛烈撞击,心道:哇噻,这是在干啥了?赵指挥使一来就上大手笔。

他还没回过神来呐,赵飞燕已经转移了话题,告诉他近日临安钱塘有一个叫匡思赢的汉子跑到成都来妄称是她娘的长兄,要官要银子的讨富贵,还请谢公帮着瞧瞧。

咱们新宋没有皇帝,就没得皇亲国戚一说了,都是凭本事、才干的为官做营生,她赵飞燕虽是新宋的主任也不会坏了这个规矩,还请谢公回去后知会邻里,别叫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白跑一趟。

谢公当即明白是丹凤夫人不待见匡思赢这个人,回去后要立即没收了此人的身份腰牌。

这就好比后世的人没有身份证,办不了护照还能往那里走?

江东的建康府,赵玉林正忙着呢,如何晓得赵飞燕在给他下达任务。

这段时间,他把建康府走了一个遍,发现六朝古都的建康当真不小。

此地作为过去大宋抵御蒙军的前哨,指挥调度江北的军政要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隔着大江,前朝皇帝为了体现对边防的重视,将此地设为陪都留守,自然是机构庞大了。

赵玉林召集府衙诸般臣工议事,吩咐幕宾真德彬按照名册点名,发现居然有三成的官吏迟到。

他估计建康府上上下下当差的几百人,怕是还有一百多人还在家里没出门,或是正在大街上闲逛游荡。

这些人把建康当都城,把自己当官老爷的习惯了,过着当官不做事的闲适生活。根本就不拿赵玉林说的要开会议事当回事儿。

他见空缺太多,轻描淡写的说了声下不为例叫散了,留下转运、漕运、提刑按察、常平、几个通判和顺风处总管吃茶。

赵玉林发现身为顺风处总管的谢无悔身材苗条秀美,女扮男装的穿着一身大袍子依然遮不住傲人本钱。

他不动声色和诸公交流一番,提醒诸公此乃新宋了,新宋是有法度、讲规矩的,诸公务必要履职尽责为朝廷谋事芸芸后叫都散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