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314章 云海玉竹山

公子威武 第0314章 云海玉竹山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玉林抱着还是幼儿的小舅子跟在陈忠顺后面朝烧坊去转了一圈酒坊,见师傅们一个个光着膀子不停的忙碌,他问怎么样,有生意了嘛?

陈忠顺笑哈哈的说生意早就起来了,只是卖大理和广南西的银子就不得了。不过还是要像贤婿说的陈上些时日的酒喝着才有味儿。

两人出了烧房,来到他家门前的黄桷树前坐下,石桌上酒菜已经备齐,他小娘马上接过陈晓术,两人你一杯我一杯的吃起酒来。

陈忠顺乐呵呵的问如何,陈了两年啦。

赵玉林已经喝出茅台的味儿来,连连叫好,要让兵部的后勤司订购一万斤。

陈忠顺开森了,大笑着说哪用军队花钱,他直接安排运过去就是。不过眼下却没得一万斤两年以上的陈酿,就是陈一年的也得腾空他的库房。

赵玉林没想到他的酱酒生意这么好。

他说古井烧坊要为仁怀做事呢,不卖酒没得银子花?修路和架桥,还要购进酿酒的高粱,样样都需要真金白银的呐。

这些年各地的小作坊起来之后,大家都晓得蒸馏取酒的方法了。包括五谷丰在内的所有酒坊价格都降了下来,不过酒的销量却是增加了不少。

赵玉林笑了,让他送一千斤陈了两年的去成都中枢院作为国宴使用。

这是要为古井烧坊打广告了。

他给老爷子说,请他将五谷丰的股份都送给官府,送给宜宾县算了。

眼下陈忠顺手里还有秦风烧坊五成的股份,只是那秦风琼浆就把草原人的银子赚的哗哗响。一个人花不了那么多钱的。

陈忠顺想了一下,没有同意。

他说五谷丰是他酿酒起家的烧坊,他可以捐,但必须留个念想。

赵玉林马上说全凭爹爹作主了,他只是觉得眼下咱都不缺银子花,想叫咱爹做个表率支持国家。

他看到大理的朝政示弱,被皇宫外的王公豪族拿住,不希望新宋国的那些豪强、富商强势的到了左右,威胁朝廷的地步。

老爷子说他晓得了,将两个杯子倒满,端起来叫干了。

第二天,赵玉林继续向南去了贵阳,离城三十里见到正在督促筑路的顺直娣。小女人不顾一切的飞奔过来扑进了他的怀里。

赵玉林马上双手抱住,紧上一紧后在她脸上打了个响啵赶紧说下来吧,兄弟们都看着呢。

周围的卫士早就将脸转向一边了。

直娣问他咋到这里来了?

他笑呵呵的说来看看大总管有没有偷懒?

究竟是在游山玩水呢?

还是在辛勤劳动?

顺直娣一脸骄傲的问他:如今看过啦,看到本官在干啥了吧?

赵玉林一句“干得好。”将女人抱上了马背。两人笑哈哈的打马奔向贵阳城。

此时的贵阳,还是一个小小的,刚命名的城镇。

说是城镇,也不过是不到三十户人家的集镇。但是周围已经云集了大量的工匠正在筑路、架桥,修沟修渠。

直娣一边走一边介绍情况,告诉他要先做好这些最基础的才能新建她的新首府贵阳城。

他两下马来朝一栋竹楼走去,直娣的侍女已经引导着卫队就近安营搭帐篷了。

两人坐下吃茶,愿望城北的贵山,整整一座山全是竹子覆盖,苍翠欲滴,他觉得该叫竹山更合适。

顺直娣见他凝神打望,开森的问他漂亮吧?

这些天全是新的竹叶,叶色鲜亮,每天早上看着都不同,格外的赏心悦目呢。工人需要砍竹子来搭房,她都叫轮着砍不许剃光头,给她保护好了。

赵玉林给直娣竖起大拇指,感觉这女人有点像后世的环保爱好者呢。

女人指着周围的几栋竹楼说她的临时府衙有点寒碜了,就这几栋竹楼,还是过了年赶急搭起来的。

不过来这里的官员都是她挑选的干将,一个个非常的吃苦耐劳,每天走几十里地的办事都毫无怨言,百姓欢喜着呢。

两人正聊着,侍女送上来新鲜的荔枝,顺直娣欢喜的剥开一颗为他吃,说新鲜着呢,这棵树属于晚熟品种,已经没得多少啦。

顺直娣南下贵阳,从荔枝成熟就开始吃这个鲜果,她笑哈哈的说可是胜过杨贵妃了。

贵阳本身就有荔枝,还是广南西路入蜀必经之路,来往的商人给她带来不少南边的鲜果,自然是捷足先登啦。

夜幕降临,两口子熄灭了灯火,赵玉林刚要上下其手,顺直娣立即就提醒身子下面的可是竹楼,用劲过大会发出很响的声音哦。

赵玉林噗呲笑出了声来,心道真的到了那一步,都想尝尝飞起来的感觉,谁还管用劲的大小啊。

直娣听他发笑,怒了,也撕扯起他的衣服来,两口子很快就枪口一致对外,狠劲的折磨起小竹楼啦……

天亮了,直娣欢喜的拉他出去欣赏贵山的翠竹风光,嫰竹泄翠,果真似云海玉竹山,竹波万里。

赵玉林感叹起多好的消夏避暑地呀,只可惜交通不发达,没得汽车和飞机。不然这里肯定会成为旅游胜地。

顺直娣却是已经非常满足。

她给赵玉林讲:自打这里传出要成为贵州路的治所,南来北往的商旅都在打听呢,好些都在问如何建房,要在这里开分号啦。

她却一点也不着急,要先将城池修起来。

马玲姐姐给她介绍了凤翔府建新城的经验,她要一步步先将老百姓的事情做好了,再一片片的起街修新城,好好的赚上一笔那些商旅的银子。

赵玉林点点头,却没有完全赞同她的观点。

他说凤翔府当年扩建新城的时候旧城的人暴多呢,城里还有不少挣到银子想置宅邸的人家,贵阳就不一样啦。

眼下的贵阳城就二三十户人,大量的还是茅草盖屋顶的贫苦百姓人家。要像凤翔府那样炒地皮赚钱,就难了。

他给直娣建议首先引进十户二十户商户,这里属于马帮货运的中转站,大量的客商来往,建个货物批发交易市场肯定有生意。

比如广南的客商就可以将货物运到这里来和贵州、蜀地的客商交换,大家都不用再跑更远的路。往后将道路修得四通八达的,让这里成为商人易货的中转地,商人和行脚的要吃要喝要住宿,有人就会开饭店客栈,慢慢的人气自然就旺了。

他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将道路修好了,在附近建起砖瓦厂,石灰厂,和土水泥厂将建筑用的材料都备齐,修建府衙公事房需要的东西就都有啦。

那些买了地要建房的能就近买到材料,也会呼朋唤友,很快就有人跟着来的。

顺直娣很开森,在他脸上啪啪啪的盖章,他搂着女人说年龄越大越不怕别人笑话了哈。

顺直娣捧着他的脸蛋问不喜欢吗?陈宸可是比她还夸张扬呢。

赵玉林当然是满心喜欢,他指着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问她花了不少银子吧,仁怀刚做好就跑到贵阳来开山了?

小女人说仁怀贫瘠,全靠陈叔的酒坊挣钱支持她了。不过这里的工钱倒是蛮便宜的,山里没有更多的事情干,只要管吃饱了,老百姓都愿意来做工。

就这样,她还是叫各县先将徭役用足了。

赵玉林替他理了理额头上的刘海说这条路一直通向广南西路了,属于国道,他回去要叫中枢院商议拨款修造,将沿途的驿站都建好咯。

女人靠在他身上幸福的闭上眼睛,尽情享受竹山清新的空气。沐浴暖暖的朝阳。

赵玉林在贵阳呆了七日,巡视了附近的州县后准备回去。顺风处的六三却来夜访,请他再留上两日。

他疑惑的盯了一眼刘三,问还有啥事需要他做的?

这丫唯唯诺诺的说那大越的客官请他带口信,求哥儿在此停留两日,他们的使臣正在赶来,有要事相商呐。

顺直娣马上给他解释说越国在仁怀设有别馆,哥儿一到仁怀肯定就晓得了。他们越国找哥儿会有啥事?

所谓别馆,就是那些歪果仁员居住的地方。客官,就是那些到新宋来办事的歪果仁。

赵玉林说人家没来讲,他咋晓得呢?

他看到附近的人家用竹片接水,引进家园使用,想着自己闲着也无事,试试看帮直娣解决一下贵阳城吃水的问题。

赵玉林将小城周围的山头踏遍,找到城北山头一处半山腰的泉眼。叫直娣安排工匠在泉眼下边砌筑一个大大的水池,将打通了竹节的楠竹安装在池底下口,再一根接一根的窜起来引水进城,一条长长的竹水管就将山泉送进了贵阳城。

工匠们是一点就通,将大楠竹用作主水管,小斑竹打通做支管,沿途再用木杆搭成三角支撑稳稳的固定好,居然将清清山泉水引到了顺直娣的竹楼前。

直娣欢喜的过去拔下木塞,接一捧水洗脸,还弯下腰来对着水嘴吸水吃,欢快的说“真甜。”

她要叫工匠把水引去每一户人家。

赵玉林笑呵呵的说眼下住户不多,还行。往后城池扩大了可就不够用了。

那蓄水池也要改一改,得做成像化粪池一样带沉淀的蓄水池才行。山洪爆发时的水可都是浑浊不堪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