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312章 咋就不搬啦

公子威武 第0312章 咋就不搬啦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些年帝国经营惨淡,草原大汗急需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狠狠的抢点东西回血。他叫耶律出彩盯紧了,让山东的鲁王也派出人马策应口吻不花,一定要击败孟珙给他拿下几座城池。

暗里,大汗又给扩端送去密信,要他的皇子密切关注神威军的动作。

一旦那赵弃儿调兵去救孟珙,就找准机会毫不客气的下死口,给他咬下赵弃儿一块肥肉来。

赵玉林在屋里回忆、思考编写《三字经》的内容,陈宸使人来找他帮忙了。

锦官城里竟然还有一户织绣工坊不搬,向她索要工坊十年的误工补偿款和土地百倍的赔偿费,理由是他家的工坊已有百年历史,老字号的蜀锦供不应求,必须加倍赔偿他们搬迁的损失。

哎呦,还出了钉子户了。

赵玉林来到搬迁现场,负责这片搬迁的魏人生气愤的给他讲:这家人太不讲理了,他们来来回回走了十几趟,将工坊后边的茅房都算作了正房,院坝也作了赔付,人家就是不搬,真是跑断了腿又磨破了嘴。

陈宸说这就耽误刘玉汝老师傅的测量制图啦,大家都在等着他家了,她要叫上守备大队的人上,强行给她拆了。

赵玉林摆摆手走进工坊,发现确实是一间有些历史的作坊,他开始思考如何处置这个事情。

平常的办法都是搬迁户要价,拆迁组给银子。要吗就派出巡查和守备包围起来强行拆除。

这样的话,要吗得给拆迁户一大笔超高的赔偿费,要吗就逮捕这个钉子户强拆,弄出过激的人命案来都难说了。

魏人生还在和掌柜的讲道理呢,掌柜家的老人和护院都拿着棍棒,气势汹汹的守在掌柜的周围,做出一副要和官员拼命的样子。

他看着这一幕有点好笑,当真是古代也有钉子户。

陈宸说大家都愿意搬迁,就这家在捣乱,当真是新宋国的新社会护着他们,蹭鼻子上脸了。

裘公告诉他:这次朝廷又是修住宅,又是集中修工坊,还为他们做又好又快的新织机都还有不满,若是还在前朝,官兵一到马上就吓尿了。

赵玉林也觉得不能任由百姓漫天要价,不过留下这座工坊做锦官城织绣的纪念也未尝不可。

他将魏人生招过来如此这般的交代一番后,招呼大家去搬迁公事房说事。

那边,魏人生开始做工作了。

此子过去对着掌柜的说:看到了嘛,刚才来的可是三少爷哈,咱神威军指挥使赵家三少爷呐。

他老人家说不搬了,原封不动的给留下。

但是,他老人家会交代城防和巡查,不许在这里做织绣的营生。工坊就是工坊,只能在这里织绣,做好了拿出去到市场上买卖,知道不?

魏人生把规矩讲清楚后也招呼着拆迁组的人走了,留下掌柜的傻乎乎呆立在原地。

这家伙本来就是以自己的工坊大,时间长,想着朝廷讲自由平等,成都府又那么有钱的要多敲诈几个来新修一座更大气的工坊,没料到三少爷来看过之后竟然叫不搬了,要留下他家的工坊。

这咋办呀,说好的全搬走,咋就留下他一家呢?

赵玉林在搬迁公事房里吃过两口茶,等到魏人生他们进来后才说搬迁确实应当考虑历史文物的保护。

这家工坊不搬就算了,它靠在城西头,也不占正中间的位置,对今后房屋的布局影响不大。

他说:即便他家同意搬走,也要按照拆迁统一的标准算清补偿的银子,决不多给一个子儿。他日,咱们接收下来后再好好的维护一下,留作咱新宋的织绣陈列馆。

大家听他这样讲,眼睛立马敞亮起来。

是呀,何必花那么多的冤枉钱呢?

他给裘公说:对于国家修路,筑隘等涉及军事和公共设施的建设项目,敢有赖皮当钉子户的要严肃处理,必要时给他抓进监牢蹲大狱。

众人立即有了底气,一脸开森的看着他了。

赵玉林告辞离去,还没走远,那工坊掌柜的就去找魏人生理论了。问他说好的搬迁,为啥就不搬他家了?

他们愿意搬呀。

魏人生告诉他三少爷说了,要尊重他家的选择,不搬了,要他回去将自家院子和工坊好生修缮一下,打理整洁、干净了,别丢咱新宋国的脸,这里将来可是咱们的国都。

掌柜的听着傻眼啦。

玛德,还真的不搬了。他本来想多要点银子的,现在一两也没啦。

不但如此,将来这里成了戒备森严的国都,他找谁做生意去?还必须花钱将房子弄漂亮了,不然有损国格嘛。

掌柜的闷了一炷香的时间说:他接受拆迁组的意见,要拿银子走人。

魏人生却说价格变了,只能按照最初起算的金额办理搬迁,三少爷不许超标准赔付,要求一碗水端平,不然就对不起前面已经搬迁的兄弟姊妹。

这下掌柜的愤怒了,他好心配合官府停工搬迁,搞拆迁的还跛子的屁股翘起来了,不给他最后的高价,只给第一次核定的搬迁费了。

掌柜的一拍桌子,站起来就走。

他还真的不搬了。

入夜,他约上已经搬迁的张、王二位工坊掌柜去琴台吃酒打探消息。

三杯酒下肚之后此人倒出了自己的苦水,叹息他老字号的名头啊,三少爷就是不添一个子儿,还要和他们当初一样的价格给搬迁费,熬了那么长时间,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亏大发了嘛。

王姓掌柜劝他还是搬了吧,他们去翠屏山参观了新式工具后,鬼谷的师傅已经在试制新型的织机了,这种织机操作更简便,织绣的速度却是快上十倍都不止。

他要是不搬,官府肯定不会给他使用新的机器。

张姓掌柜也劝他搬了的好,温江修好的可是现成的工坊,陆路,水路都是通的,和成都相比不就是换了个地方织绣而已。

听说农事司已经去温江大邑安排栽桑养蚕的事宜了,要大力扶持种地的养蚕,往后成都的生丝肯定会增加,老哥要不更新织机,绝对赶不上咱们,更别说那些大户,生意肯定哗哗的往下掉。

这个掌柜的郁闷了,喝的晕晕的回去。

天一亮,他就往拆迁公事房跑,使劲敲魏人生的门大喊他要搬了,就按当初核算的银子搬。

但是魏人生又说不行了,他搓着睡眼出来对着掌柜的说三少爷有规定,延迟一天要罚五百贯钱,今天答应开始搬也要扣下五百贯钱。

玛德,又亏了。

掌柜的两眼通红,使劲一跺脚说扣就扣,他认了,搬。

魏人生笑哈哈的说这就对咯,三少爷说他晓得掌柜的是要搬的嘛。

掌柜的正在签字画押,摁手印呢,听着魏人生说话,气得差点喷出一口老血。原来三少爷都晓得啊,仙人呐,真是神仙了。

赵玉林昨晚上被陈宸折磨的晕头转向,他哪里晓得这家工坊扛不住,最后还是搬了?呵呵。

不过,刘玉汝老师傅在锦官城建造规划时还真是将这栋老式工坊,连同里面的织机都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做了织绣陈列馆,却是后话。

他在书房批阅文件,阅读各部的短报了解情况,眼看快到中午,飞燕使人来要他去府衙会见外使。

赵玉林坐上马车,愈发觉得小女子神神叨叨的了,都没告诉他是哪国的外使?

要他去见啥?

他来到府衙的精致小厅,却见身着大理服饰的段小林坐在里面,才猛然明白,原来是自家亲戚到了。

赵玉林坐下,笑呵呵的招呼过后问李公有啥事需要他来商议?

李公说镇南王所来,皆为新市之赋税。开年战事起,耽误了两国赋税分成的划转,诸公以为大理策划咱新宋大邑,雅州叛乱致百姓生灵涂炭,要停了新市的分税。

段小林说上国州县起祸端,虽有大理人作怪,但也是国内之事。大理已经送还建昌、会川二府,且两国均有损伤,就不应再拿新市的税赋说事,还是希望上国履行盟约解付大理所得。

赵飞燕将段小林作为大理的使臣,一早来到成都找礼部的事情解释了一道,赵玉林才晓得这中间的来龙去脉。

他想了一下说大家都各退一步吧,新宋解付大理新市镇税赋所得的五成,余下的作为大理前面借款的直接扣转,大理国总不能一直借着新宋国的银子不还吧。

如此下来,两国都能给臣工和百姓一个交代。

李公觉得行,本来新宋占领了大理两个府,老百姓欢喜,无所谓新市的税赋分不分,如何分的。

现在大理国提出要拿回他们的那一份,也不能轻轻松松就依着给他们。

赵玉林的这个办法既让他们拿回了分税,新宋又将借款收了回来,就是一举两得啦。

段小林心里也是很满意的,他本来不指望要到这笔款子,没想到赵玉林张口就给他一半,余下的还作为抵账,减了他们的借款。

这丫心里欢喜,却是面有难色的答应下来。

双方谈妥,一起去餐厅吃饭。

赵玉林问他:来了咋不先打个招呼,咱妹子呢?也是同行的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