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307章 赢回两个府

公子威武 第0307章 赢回两个府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赵玉林辞别父母和赵飞燕回成都。

小女子一路都在他身上腻歪,赵玉林说太粘人了嘛,又不是回去就分开了。小女子抓住他胳膊理直气壮地说回去就不是她一个人的啦,必须抓住当下。

赵玉林彻底无语,陪着飞燕在新津吃了黄辣丁才回去。他俩到家一看,火凤凰都从建昌府回来了。

凤凰报了私仇,心情大好,告诉他大理兵根本不经打,为何就不继续南进?

央金说再要南进,咱们的凤凰将军就直捣大理皇宫啦。眼下还不是消灭大理国的时候,大理也不是泥捏的,对吧?

赵玉林点点头给她们讲:金沙江以北本来就是大宋的,咱们拿回来肯定没话说。再向南,威胁到大理的国都后抵抗绝对强烈。眼下还不是时候。

他叫凤凰把心收回来配合老曹好好整军,这是今年新宋的重头戏。

第二天,国主丁公便召集议事了。

诸公都是心情大悦,新宋国一战大理便得了两府,将国境线直接推到金沙江边,恢复了大宋开国时期的西南控制区域,早已是举国欢腾。

大家已经开始嚷嚷着要向边地的大凉山派遣官员了。

赵玉林说建昌和会川两府回归新宋,就应当按照咱新宋的律法进行治理,吏部应当拿出一个具体的操作方略给诸公商议。

范钟笑呵呵的说已经有了,央金马上站起来将文件分送到诸公面前。

他拿到手里一看,哎呦,这女子已经替他计划好了。凉山恢复后世的行政区划,只有一个大的自治州,就叫凉山州,州府还是在建昌城,但是名字却被央金改为西昌啦。

会川府被她给将了级,改为县,名字都直接改为后世的会理县。

赵玉林提议再新设一个镇,把南边金沙江上出产铁矿石的那一带划为一个镇,就叫渡口镇,专门发展铁矿区。

他本想改叫渡口市或者攀枝花的,仔细一想觉得眼下建设的规模太小,还是叫渡口镇的好。

诸公晓得那里是上等铁矿的产区,对新宋的手工业发展至关重要,当即答应。

央金随即拿出第二份派驻官员的名单来。

这个,他就没多说话了。

赵玉林提议将留在原地的大理官员也用起来,他们熟悉情况,还有各地羁縻州的酋长家属,能用的要用。

这样下来,新宋压减了州府一级的官员,增设了下面的县和镇、寨,取消了松散的羁縻制,实实在在的强化最基层治理了。

丁公问他,派谁去做凉山州的知府呢?

赵玉林说暂时不派州知府,他提议派他的卫队长耿飞虎下去做总管,其他副职都用通判。

赵玉林给诸公解释:凉山刚回到新宋,大理国还在虎视眈眈,各方敌对势力也很复杂,需要派去一名精明强干,敢打上手段的人稳定两年再实施文治。

耿飞虎在他身边锻炼多年,做事干练,敢打敢拼,就让他去试试。

诸公面面相觑的看着他们台上的几个大佬不说话了。

丁公经历了这段时间的变故之后,理解赵玉林的想法,当即赞同,叫范钟调整去凉山的官员,适当安排些文武双全之士前去接管政权。

老曹也是点头同意,他认为赵玉林这样考虑很有必要。边夷人的矛盾突出,部落之间常有械斗发生,没有点血性的官员前去是镇不住的。

接着华岳的督察院将修改过后的新法草稿交给诸公商议,众人阅后即兴提出些许意见,赵玉林觉得时间太仓促,各人难以稳妥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提议大家都带回去细细思虑,半月之后再议时诸公再畅所欲言。

众人都赞同他的意见,却觉得该有个刑部主事,协调巡查,督查和大理寺就好了。

他提议赵彦那暂时带着,帮助协调三司达成一个切实可行的文案。

赵玉林认为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事情没有议,就是农事,过去天子都是非常重视农事的。一年之计在于春,咱们每年的第一场会,甚至在年前的最后一场会就当商议农事。

他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吃穿住行,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吃饱饭的事情。

他提议中枢院建立起专门联系、协调各部的公事房,以丁公的名义向各路、州、县发一道公文,督促各地重视农事,重视春耕生产,赶急将该办的农事办了。

诸公肃然,都以为他说得对,得抓紧办好。

丁公很关心他刚才提出的设立中枢院公事房,让他再具体说说。

赵玉林看向下面的央金了。

央金想了一下给大家分析,这个公事房首先就要为诸公服好务,还要协调联系各部,相当于中枢院管理各部公事房的最大的公事房了。

她提议:主事的人应等同于尚书,直接对丁公负责。承担朝廷的公文起草,各部的公文审核备案和中枢的日常事务,这样的人必须忠诚可靠,得由丁公来拿主意。

赵玉林点点头说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公事房相当于咱们中枢院的大脑,要将所有的国事汇总到这里,还要理顺了。还要把各位主任、副主任的事务落实下去。

他请诸公再替丁公考虑细致些。

这一掰扯就是大半天,回去刚坐下没一会儿,老曹就来找他商议军改。

赵玉林将写好的文案拿出来请曹友闻参详,告诉他兵部机构人员的组成大致分成神威军,守备军,巡查,顺风处、后勤装备四个部分。

神威军负责对外作战和对内平叛这些大的军事任务。

守备军负责边防巡逻、内地维持稳定,重要碍口、公房的守备和一般小的战役军事任务,支援神威军作战。

巡查、捕快负责缉盗和治安值守。

顺风处负责军情打探和军民反特防变节等事务。

后勤装备负责所有军事人员的后勤装备,军器和工具的制造……

赵玉林哗啦啦就说了一大串出来,老曹不住的颔首点头,认为他的线索非常清晰,将军队的职能分得很清楚了。他说各地的军事主官差不多到齐了,择日开会商议吧。

赵玉林点头说还是先和诸公议一议,他认为随着新宋逐步走向稳定,正常发展后还要做结合实际的调整。

两人沟通过后约好隔日找丁公他们叙话。

夜里,陈宸告诉他锦官城的掌柜们一起去看过翠屏山的新式工具后大喜,要用蒸汽机的动力做机械纺织。

陈显老先生也提议这样干,如此便能大量建造蒸汽机,加快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工匠造的蒸汽机越多,越能做出更好的蒸汽机来。

赵玉林担心这项技术普及的是不是太快了?

担心叫敌人偷了技术过去后很快追上来。

吴雨琦知道他的忧虑,给他说回去找鲁师傅商议,商讨个完全之策来保护新技术不叫敌人偷了去。

他这才下决心同意做,叫他们再思考一下如何将蒸汽机的余热也利用起来。

陈宸使劲的点头,给他讲:工业园也不想搬到双流,那里太远了,掌柜们提议搬到温江去,那里隔着成都最近,还是蚕桑的产地核心。

这就和赵玉林的想法差距大了。

他说温江属于上风上水的地方,搞工业会有很重的污染,到时候下风、下水口的就麻烦了。

陈宸给他说刘玉汝老先生认为有排污化粪池这些设施能够解决得很好的。

赵玉林晓得,眼下的抽丝,染丝和纺织或许规模还小,问题不大,有了他设计的排污化粪池系统基本上能够化解。

这些古人的环保意识也不强,姑且就凑合着干吧。只是必须控制做这个工业园的规模,而且还就只安置锦官城里搬出去的作坊,不许扩大了。

次日,丁公叫一起去参观百花潭为安置户修建的房屋安置区。有类似单职工宿舍的三层筒子楼,有一家一户小巧玲珑的独院,还有院子稍大供掌柜和管事人员采买的大宅。

赵玉林说只要百姓愿意搬迁就行,他重点查看了排水和排污的管路设计,这个必须要有。

杨志善在边上告诉他都有,他晓得三少爷对环境十分的爱护,专门在城外择地建了一座涵管预制作坊,已经开始按照修造的需求制作涵管和井盖了。

裘公乐呵呵的说他听叙州的大师傅讲到道集中排污,都觉得很新鲜呢,没想到这次修造安置小区房都要用上。

赵玉林点点头说不但要有,还要汲取翠屏山的教训考虑好如何清淤疏导,保证做好了,用得上,能持久。

一行人一边走,一边不住的连连赞叹。

范钟他们那些从江东临安来的干臣哪里想得到赵玉林竟然叫搬迁的机工和贫民百姓也住进用叙州高新技术建造的房子,看着面积不大,可是一间间,一栋栋敞亮的豪宅了。

别说临安,就是成都,眼下也没有一处是用最新建筑技术和材料修造的院子呢。仅仅是将茅房和厨房用洁白的瓷砖改造一下,那些大户豪族就在四处打听要买瓷砖,安装琉璃便池享受享受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